- 年份
- 2024(10252)
- 2023(14481)
- 2022(12172)
- 2021(11084)
- 2020(9450)
- 2019(21314)
- 2018(21094)
- 2017(40794)
- 2016(21937)
- 2015(24100)
- 2014(23724)
- 2013(23314)
- 2012(21313)
- 2011(18820)
- 2010(19131)
- 2009(18273)
- 2008(18226)
- 2007(16778)
- 2006(14344)
- 2005(12926)
- 学科
- 济(92374)
- 经济(92266)
- 业(92235)
- 企(83872)
- 企业(83872)
- 管理(81520)
- 方法(40989)
- 财(32153)
- 数学(31923)
- 数学方法(31675)
- 业经(31103)
- 农(30219)
- 中国(22863)
- 务(22588)
- 财务(22562)
- 财务管理(22523)
- 技术(21592)
- 企业财务(21327)
- 农业(21270)
- 制(19386)
- 理论(17326)
- 和(16941)
- 贸(16843)
- 贸易(16832)
- 划(16360)
- 地方(16358)
- 易(16344)
- 策(16065)
- 体(14427)
- 学(14236)
- 机构
- 学院(312850)
- 大学(305543)
- 济(131540)
- 经济(129010)
- 管理(127470)
- 理学(109827)
- 理学院(108751)
- 管理学(107265)
- 管理学院(106663)
- 研究(95001)
- 中国(75467)
- 财(63784)
- 京(62286)
- 科学(56367)
- 农(51825)
- 财经(49998)
- 江(48192)
- 所(46949)
- 经(45286)
- 中心(44962)
- 业大(44168)
- 研究所(42014)
- 农业(40871)
- 经济学(39745)
- 北京(38360)
- 州(38017)
- 范(36725)
- 财经大学(36642)
- 师范(36392)
- 经济学院(36148)
- 基金
- 项目(202374)
- 科学(161762)
- 研究(152193)
- 基金(147323)
- 家(126046)
- 国家(124886)
- 科学基金(109611)
- 社会(98510)
- 社会科(93386)
- 社会科学(93361)
- 省(81897)
- 基金项目(78288)
- 教育(69532)
- 自然(69312)
- 自然科(67773)
- 自然科学(67755)
- 自然科学基金(66623)
- 划(66622)
- 编号(62257)
- 资助(58170)
- 成果(49266)
- 创(48253)
- 重点(44997)
- 部(44870)
- 发(44433)
- 创新(44142)
- 业(43341)
- 课题(41957)
- 国家社会(40331)
- 制(40044)
- 期刊
- 济(149956)
- 经济(149956)
- 研究(89098)
- 中国(59711)
- 财(54665)
- 管理(51509)
- 农(48705)
- 学报(41534)
- 科学(41206)
- 农业(33118)
- 大学(32244)
- 学学(30634)
- 教育(30178)
- 技术(29425)
- 业经(27881)
- 融(27723)
- 金融(27723)
- 财经(25177)
- 经济研究(23700)
- 经(21744)
- 业(20355)
- 问题(19407)
- 技术经济(18731)
- 财会(16388)
- 商业(16283)
- 现代(15663)
- 贸(15306)
- 科技(15248)
- 版(14128)
- 世界(14067)
共检索到461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宝珠
为促进企业创新,需要政府对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研究提供资金支持,制定有利于创新生成、运用和扩散的制度,为创新提供孵化活动。政府也可以寻找自身的需求点以需求促进创新,但不能直接干预创新活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亚君 魏龙
本文在传统企业信任行为的博弈分析基础上,结合组织创新视角下企业信任行为的特点,依次分析了企业信任行为的两方单次博弈、两方多次博弈、多方多次博弈,最终分析得出(信任不监督、守约)将成为企业信任行为的最终均衡,并指出该均衡是稳定均衡,但仍需市场监督者为该均衡建立信任机制。
关键词:
组织创新 信任行为 守约 博弈 均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良勇
企业供应链管理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企业在供应链系统中创造价值的高低,加强企业供应链价值的创造能力是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层次的重要环节,更是企业提高自身开放式服务创新能力的关键。本文以小米公司为例,分析了在开放式服务创新视角下企业供应链价值创造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燕航
文章利用2003-2011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协整方法捕捉政府行为和企业自主行为对技术创新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行为是推动中国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完全确立;政府行为对促进技术创新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和技术市场的完善对技术创新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政府的技术创新投入对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政府采购对技术创新有正向的作用,但显著度不够高。因此,建议加快确立企业技术创新核心主体地位,同时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技术市场,调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政府行为 企业行为 技术市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文娣 李远
在深入分析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两者作用机理基础上,建立门槛回归模型,利用2011—2019年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数据,通过计量回归和门槛检验,得出研究结论:其一,企业融资约束对企业技术创新有负向影响,且存在单门槛效应,对于融资约束指数SA大于-3.352的企业,政府补贴对其创新的促进效果更显著;其二,政府补贴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但是对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的影响有差异,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更显著;其三,政府补贴不仅对企业技术创新有直接作用效应,也可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间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但是直接效应比间接效应更显著;其四,政府补贴并不是越多越好,存在单门槛效应,当补贴强度大于4.417%时,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效果会显著减弱。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晓梅
高技术企业是国民财富的创造体系,为有效探求影响高技术产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文章基于已上市的高技术企业样本数据,提出了资产因素、人才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等的高技术企业绩效理论模型,构建了高技术产业企业创新绩效因素指标体系,运用灰色模糊聚类理论方法,系统分析了创新视角下高技术产业企业绩效影响因素的内在关系,报告了高技术企业资产因素、人才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和科技因素等多种控制因素对高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的权值,通过调整权值可以有效提高高技术企业的绩效水平。最后,依据研究的结论,从投资、专利技术
关键词:
创新绩效 高技术企业 创新资源 资源配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梁亚琪 姜秀娟 高玉峰
在各级政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对绿色创新进行大量补贴的背景下,本文从企业创新动机视角出发,将绿色创新划分为策略性绿色创新与实质性绿色创新,构建政府补贴影响两类绿色创新的理论模型,考虑区域企业R&D投入的中介效应与区域制度质量的调节效应,并利用2009年-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两类绿色创新均具有激励作用,且对实质性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企业R&D投入在政府补贴与绿色创新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区域制度质量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区域制度质量能够负向调节政府补贴对企业R&D投入的刺激作用,正向调节企业R&D投入与实质性绿色创新的关系,负向调节其与策略性绿色创新的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苑泽明 张淑溢 李萌 史方
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使数字化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率较低,而数字化转型是CEO的工程,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CEO对其发挥的作用值得探究。基于此,文章以2007—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CEO任期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CEO任期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渠道机制表明,CEO任期越长,越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以及高科技企业的样本中,CEO任期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关键词:
CEO任期 企业数字化转型 创新
[期刊] 求索
[作者]
胡志强 祝文达
基于产品市场竞争构建双寡头微分博弈模型,通过求解博弈时间有限和无限两种情形下的马尔科夫纳什均衡,研究企业权衡产品市场的技术创新先动优势和信息披露成本的IPO决策机理及其对同行业企业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在产品市场中拥有更大市场份额的企业,因较大技术创新先动优势更有可能上市进行技术创新;竞争对手的技术追赶时间越长,IPO信息披露成本越低,企业更有可能上市;技术创新能力越强的企业,相比IPO信息披露成本的增加,其技术创新先动优势更大而更有可能上市。技术追赶时间满足一定条件时,企业IPO技术信息的溢出具有正外部性,进而引致行业内帕累托改进,社会福利增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慧琳 张蓉 崔凯
本文通过对企业家精神进行分析,构建了相关模型来认知企业家精神的构成要素,在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将企业家精神的构成要素分为两类:一类是核心要素,另一类是表现要素。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家精神的构成要素进行实证分析,建立评价企业家精神的指标体系,提炼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素。通过实证研究,对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构成要素按照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排序,对企业家精神最主要的四个构成要素进行分析,阐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论述企业家精神受不同的产业生命周期、企业规模、企业所处地区、企业性质的影响所产生的差异,认为应不断完善有利于企业家精神培养的环境、吸收有益的传统文化,以促进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培育。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核心要素 表现要素 创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杜凯
对于金融创新市场而言,政府与市场的边际界定应超越传统"二元论"下孤立、静止的考察方法,结合一国经济发展阶段、政治自由、文化渊源等因素动态地衡量。政府既要在系统风险重要性领域加强介入,也要从扭曲干预中退出,介入时遵循"市场—其他组织—政府"规律。政府应运用恰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及比例性原则判断是否应介入及采取何种方式介入,为防止政府介入时滥用行政权力"寻租",应提高信息透明度减少双方信息不对称。
关键词:
二元论 比例性原则 金融创新 边际界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田青
协同创新是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趋势,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本文在厘清协同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概念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国目前制约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问题及原因,并就如何以企业为主体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从强化企业的内生动力、多元化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水平以及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技术平台等四个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协同创新 企业主体地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志基 许琪 贺灿飞
地方债务水平不仅关系地方政府财政健康,同时也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基于企业创新与政府信用双重视角,使用中国284个地级市2013—2022年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识别了地方债务水平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地方债务水平对企业区位选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企业创新和政府信用在该影响机制中均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对不同地区、不同财政自给率水平的城市以及不同类型债务结构来说,地方债务水平对企业区位选择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以上结果在进行调整解释变量、变更被解释变量的衡量标准、门槛效应检验等一系列检验后保持稳健。笔者据此提出转变城市发展思维,构建新型政府与企业关系等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钟春洋
中小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压力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挤压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迫使其创新模式转型。文章依据宁波市494家中小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情况的调研数据,采用理论分析、案例枚举和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创新意识、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创新文化、创新政策等方面分析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依据中小型企业的规模、所在行业特征,针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中小企业协会及企业自身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要注重技术创新主体的分类引导和培育;中小企业协会协助拓宽研发资金来源渠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 企业管理 技术经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冯立杰 冯灿坤 王金凤
商业模式创新是后发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探明后发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实现颠覆的"黑箱"机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新视角,探讨后发企业颠覆式创新的内隐机制,揭示了颠覆过程如何启动、颠覆动力如何持续等内在机理。收集整理华为、小米、OPPO、vivo四家智能手机后发企业的案例资料,采用多案例研究与扎根理论结合的方法,构建商业模式创新视角下后发企业颠覆式创新的机理模型。结果显示:基于用户价值体系迁移方向的价值主张设计、价值网络重构、盈利模式创新、关键资源能力强化等构成了颠覆启动机制,而隔离能力和企业柔性则构成了颠覆长效机制。最后,本文为后发企业提出了强化用户价值体系迁移感知能力、建立多元化的柔性机制、促进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深度融合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