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348)
- 2023(23070)
- 2022(19760)
- 2021(18217)
- 2020(15706)
- 2019(35466)
- 2018(35248)
- 2017(67315)
- 2016(37281)
- 2015(42020)
- 2014(41439)
- 2013(41007)
- 2012(37824)
- 2011(34092)
- 2010(34131)
- 2009(31930)
- 2008(31964)
- 2007(28775)
- 2006(25302)
- 2005(22679)
- 学科
- 济(150101)
- 经济(149905)
- 业(119496)
- 管理(116467)
- 企(103935)
- 企业(103935)
- 方法(67996)
- 数学(56505)
- 数学方法(55769)
- 财(44611)
- 农(43764)
- 业经(40283)
- 中国(38211)
- 制(32191)
- 学(32071)
- 地方(29861)
- 务(29806)
- 财务(29712)
- 农业(29696)
- 财务管理(29654)
- 企业财务(28135)
- 贸(27407)
- 贸易(27393)
- 技术(27097)
- 理论(26809)
- 易(26566)
- 和(24814)
- 银(23495)
- 银行(23402)
- 划(22502)
- 机构
- 学院(534290)
- 大学(532370)
- 济(210649)
- 管理(206651)
- 经济(205988)
- 研究(178310)
- 理学(177466)
- 理学院(175461)
- 管理学(172247)
- 管理学院(171287)
- 中国(134746)
- 京(113802)
- 科学(113762)
- 财(100225)
- 农(98746)
- 所(91900)
- 业大(84790)
- 研究所(83447)
- 江(82060)
- 中心(81933)
- 财经(79146)
- 农业(77907)
- 经(71838)
- 北京(71489)
- 范(67863)
- 师范(67020)
- 州(65421)
- 院(64257)
- 经济学(63220)
- 技术(59063)
- 基金
- 项目(358357)
- 科学(279759)
- 基金(258122)
- 研究(255303)
- 家(227669)
- 国家(225751)
- 科学基金(192587)
- 社会(159441)
- 社会科(151029)
- 社会科学(150985)
- 省(142631)
- 基金项目(136486)
- 自然(127910)
- 自然科(124926)
- 自然科学(124886)
- 自然科学基金(122670)
- 划(119413)
- 教育(117815)
- 资助(106912)
- 编号(103155)
- 成果(83117)
- 重点(80971)
- 部(77771)
- 发(76319)
- 创(75958)
- 课题(71936)
- 创新(70676)
- 科研(69034)
- 计划(66693)
- 大学(66231)
- 期刊
- 济(234759)
- 经济(234759)
- 研究(151581)
- 中国(106613)
- 学报(92461)
- 农(90245)
- 科学(81305)
- 财(80941)
- 管理(79363)
- 大学(68906)
- 学学(65316)
- 农业(61202)
- 教育(56974)
- 技术(48685)
- 融(46973)
- 金融(46973)
- 业经(39775)
- 财经(39413)
- 经济研究(36530)
- 业(34601)
- 经(33880)
- 问题(30651)
- 技术经济(27566)
- 版(27325)
- 科技(26684)
- 图书(25338)
- 统计(24845)
- 理论(24181)
- 现代(23944)
- 商业(23765)
共检索到793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顼玉卿
企业创新能力受其所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关系和结构特征的双重影响,网络关系强度、稳定性、互惠性和中心性与企业创新能力正相关,而网络密度则相反。为此,改善网络关系、优化网络结构将对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永亮 黄玥 赵瑞雪
本文以2007年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定量分析,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客观数据和企业家主观判断两个层面,找出影响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成功或失败的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技术创新 因素分析 高新技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欢芳 陈惠 傅贻忙 宾厚
依据2009-2018年湖南省14个市州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修正的引力模型,考量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密度逐年增加且增幅不断扩大,凝聚子群空间结构呈现"东高西低"的阶梯式分布特征,凝聚子群Ⅰ、Ⅱ、Ⅲ分别主要来源于长株潭地区、洞庭湖地区和湘南地区、大湘西地区;市州间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创新联系不断加强,临近地域指向性与板块指向性并存,且关联方向日趋明显;各市州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所处地位和拥有权力具有差异性,其中长沙市的净辐射量为正值,为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主要辐射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佳莹 揭筱纹
文章以国家和地方高新技术开发区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产业集群高新技术创新现状以及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认为产业集群软资源获取和潜在能力是影响产业集群技术高新技术创新的核心,并从产业集群软资源、政府职能及潜在能力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高新技术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武建龙 王宏起
专利分析是有效刻画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的重要手段。在对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构成进行分析与界定的基础上,运用专利统计与专利地图方法,构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分析思路与流程,并以哈尔滨装备制造业集群为例系统阐述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具体分析过程,并给出哈尔滨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优化策略,旨在从专利视角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科学构建与动态优化管理提供理论方法指导与实例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星
本文基于复杂社会网络的角度,提出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四层结构模型,并对网络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集群创新网络内多主体间的互动机制,并以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多主体间互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互动机制 复杂社会网络 资源共享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玉 邓艳宾
应用网络社会资本和创新搜寻等理论,以209家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数据,对创新网络中的关系管理能力与探索式合作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关系管理能力中三个维度发起能力、交流能力和协调能力通过不同路径能够有效促进探索式合作创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玉 邓艳宾
应用网络社会资本和创新搜寻等理论,以209家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数据,对创新网络中的关系管理能力与探索式合作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关系管理能力中三个维度发起能力、交流能力和协调能力通过不同路径能够有效促进探索式合作创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胡海青 李智俊 张道宏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作为知识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提升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但现有文献对网络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仍然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通过回顾国内外研究,本文以西安高新区122家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知识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属性虽然对知识创新能力并不能产生直接影响,然而却能够通过知识共享意愿对知识创新能力产生间接影响;(2)知识吸收对知识创新能力并不能产生直接影响,然而却能够通过知识共享意愿或网络异质性间接影响知识创新能力;(3)网络异质性与知识共享意愿直接影响知识创新能力;(4)四个因素对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大小为:知识吸收>网络异质性>知识...
关键词:
高新技术网络 知识创新能力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旻 刘新梅 王文斌
文章以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部分上市企业为数据样本,实证分析了企业开放、企业家精神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显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隐性资本,在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创新效率的提升也依赖于开放式创新,企业开放广度与开放深度的提高,均能刺激产业创新效率提升;此外,企业开放广度和开放深度,也都起到重要的中介推动作用,能使企业家精神对创新活动的刺激作用得到加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芳 汤鹏志 周俊
本文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且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的相关影响,得出如下结论:2001年—2008年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整体呈现增强态势,其技术创新能力的逐年增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尤其以技术创新的产出能力对发展的影响作用最大。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 灰色关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雪 顾新 张省
借鉴耗散结构理论、自组织理论和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构造了基于知识网络的集群创新演化模型,以成都高新区集群创新演化为例,验证了知识网络的结构模式在集群创新中的作用。
关键词:
知识网络 集群创新 演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施放 朱吉铭
文章基于228家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考察创新网络、组织学习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在相关研究基础上,建立"创新网络-组织学习-创新绩效"框架模型,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相关假设。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创新网络规模、网络中心性能直接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知识获取、知识利用也能直接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创新网络能够通过知识获取、知识利用间接地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由此可见,组织学习对于创新网络和创新绩效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春芳 吕春成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一种网络产业组织,可以极大地提升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集群内技术创新扩散网络、大学等科研机构与企业间形成的网络以及模块化的研发组织模式是提高集群创新能力的网络组织因素。因此,政府的制度供给应着眼于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扩散网络、大学等科研机构与企业间形成的网络以及模块化研发组织的形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晓明 王君磊 王兆凯
一、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对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国内外尚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规范化的模式。为全面评价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本文运用系统理论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从创新技术基础、创新转化能力、创新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