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05)
- 2023(13490)
- 2022(11000)
- 2021(10214)
- 2020(8721)
- 2019(19488)
- 2018(19481)
- 2017(36973)
- 2016(20004)
- 2015(22651)
- 2014(21957)
- 2013(21223)
- 2012(19157)
- 2011(16931)
- 2010(17450)
- 2009(16489)
- 2008(16396)
- 2007(15011)
- 2006(13112)
- 2005(11911)
- 学科
- 业(86806)
- 济(82873)
- 经济(82772)
- 企(80856)
- 企业(80856)
- 管理(75178)
- 方法(36251)
- 业经(29852)
- 数学(27671)
- 数学方法(27099)
- 财(26562)
- 农(26207)
- 中国(21336)
- 技术(21274)
- 务(19901)
- 财务(19844)
- 财务管理(19823)
- 理论(19030)
- 制(18909)
- 企业财务(18712)
- 农业(18423)
- 策(15970)
- 体(15576)
- 划(15551)
- 和(15407)
- 地方(14312)
- 技术管理(13940)
- 学(13854)
- 贸(13285)
- 贸易(13271)
- 机构
- 学院(282627)
- 大学(274071)
- 管理(114799)
- 济(113615)
- 经济(111320)
- 理学(98382)
- 理学院(97390)
- 管理学(95525)
- 管理学院(95010)
- 研究(88219)
- 中国(70175)
- 京(57923)
- 科学(54300)
- 财(53665)
- 农(48848)
- 江(45011)
- 所(44398)
- 业大(42070)
- 财经(41545)
- 中心(40396)
- 研究所(39949)
- 农业(38411)
- 经(37630)
- 北京(36038)
- 州(35437)
- 范(33269)
- 师范(32871)
- 经济学(32818)
- 技术(32753)
- 院(32404)
- 基金
- 项目(185597)
- 科学(148183)
- 研究(137332)
- 基金(133433)
- 家(116010)
- 国家(114932)
- 科学基金(100878)
- 社会(86792)
- 社会科(82266)
- 社会科学(82244)
- 省(77150)
- 基金项目(69888)
- 自然(65587)
- 自然科(64246)
- 自然科学(64228)
- 教育(63726)
- 自然科学基金(63137)
- 划(62459)
- 编号(55899)
- 资助(53905)
- 创(44662)
- 成果(44045)
- 重点(41645)
- 业(40754)
- 创新(40729)
- 发(40193)
- 课题(39557)
- 部(39555)
- 国家社会(35402)
- 制(35290)
- 期刊
- 济(131108)
- 经济(131108)
- 研究(80363)
- 中国(61827)
- 管理(50659)
- 财(46116)
- 农(45985)
- 学报(41008)
- 科学(39644)
- 教育(34073)
- 大学(31961)
- 农业(31513)
- 技术(30368)
- 学学(30308)
- 融(25098)
- 金融(25098)
- 业经(24880)
- 财经(20963)
- 经济研究(20707)
- 业(19780)
- 经(18280)
- 技术经济(17040)
- 问题(16367)
- 科技(15233)
- 策(14619)
- 统计(14529)
- 商业(14301)
- 现代(14060)
- 财会(13800)
- 版(13153)
共检索到429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骆大进 田龙伟 李垣
本文基于对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主导作用的重新诠释,从价值链和价值网络的视角构建了企业创新能力体系,包括6个显性能力和4个隐性能力。分析了企业创新能力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交互作用机理,阐述了环境因素对企业创新能力体系的影响,分别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
创新能力 能力体系 显性能力 隐性能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申
基于要素供给主体的性质是否具有营利性,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体系要素划分为公益性要素和营利性要素。其中,营利性因素对提高企业创新活动效率的贡献率更高。这些要素在现实中表现出的优劣状态,对创新活动作用方向不同。由此,构建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受力结构模型,基于模型的分析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伟 赵富洋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是由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多个环节的多个能力有机组成的复杂体系。为此,文章基于创新过程,结合影响企业创新成败的因素分析,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包括企业自主创新研发能力、转换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并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构成要素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其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最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创新能力 能力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孔曙光 陈玉川
高级管理人才、R&D人才和营销人才是决定企业创新能力的核心资源。文章通过企业人才支撑体系对企业创新能力支撑作用的分析,揭示了企业人才素质提高机制和人才创新协同机制,为构建企业创新能力的人才支撑体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企业创新能力 人才支撑体系 构建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林 宋阳
处于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不仅面临来自本土同行业的竞争,同时还面临技术先进的跨国企业的挑战。但挑战同样带来了机会,企业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勇往直前,立于不败之地,必然要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利用熵值法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进行实证检验,这对于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熵值法 实证检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陶颜 周丹
从服务创新过程的视角出发,构建了包括服务开发能力、服务生产能力、服务营销能力和组织支持能力4个维度的企业服务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以知识型服务企业为样本,对该评价体系进行了应用研究。
关键词:
服务创新 服务创新能力 评价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安亚娜
文章通过回顾技术创新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方法,并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便于企业客观的认识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并据此制定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武 柴莹 王新令
本文在管理创新成效表现形式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绩效贡献度、增量绩效三个视角构建了测度管理创新绩效的总体框架体系,分析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指数评价模型、企业绩效贡献度评价模型和增量绩效评价模型的基本思想、模型架构及指标体系,并以国家电网公司的管理创新实践为例,应用三套模型开展了实证分析与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爽 张阳
文章根据Nonaka和Takeuchi的知识转化理论和员工个体的能力表现构建了知识型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知识型企业知识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关键词:
知识型企业 知识创新能力 模糊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中文 姜小冉 张序萍
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已成为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在文献调研和专家筛选的基础上,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从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支撑能力、技术扩散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创新能力5个方面选取了22个要素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一套系统、量化、适用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改进的模糊积分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模糊积分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段肖阳
从哲学意义上看,创新创业实质上是人在应答环境挑战过程中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持续行动。本研究以自我发展理论为轴心,借鉴人格理论、行动理论和胜任力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理论思辨与田野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将创新创业过程创造性地划分为七个阶段,构建出一个崭新的创新创业能力模型。再经过指标评分、专家研讨和指标修订之后,最终构建出一个包含7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的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客观、系统地揭示创新创业能力的成长逻辑,可以为创新创业能力量表开发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设计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劲 姜涛 张朋伟
技术创新已日益成为国内外企业发展的焦点话题,被视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但如何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估,或者说如何持续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如今已成为制约我国技术创新发展的一道鸿沟。本文的目的就是力图在借鉴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为我国企业设计出一套适合国情、易于实践操作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估体系。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评估 指标体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段福兴 张建东 程钧谟
知识创新是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正确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对于促进企业知识创新、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水平以及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构建了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企业知识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关键词:
知识创新 评价体系 模糊评判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黄纯 章骞云 郑王雄杰
基于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内涵和定义,初步选择了60个评价指标,形成了通过隶属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判别力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多种分析方法对理论评估指标进行了多重实证筛选,构建6个评价模块共24个评价指标的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的权重,为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
建筑业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指标评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巍 毕克新
工艺创新是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提升工艺创新能力对增强我国制造业企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突破资源观和能力观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基于动态能力观的视角,在明确制造业企业工艺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工艺创新能力的构成,构建了由工艺创新投入能力、工艺创新过程能力和工艺创新动态能力三层架构组成的、外部环境作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能力体系,并以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案例分析,得出相应结论,为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实践提供建设性的理论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