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24)
- 2023(18053)
- 2022(15280)
- 2021(14241)
- 2020(11954)
- 2019(27396)
- 2018(27066)
- 2017(52349)
- 2016(27832)
- 2015(30971)
- 2014(30521)
- 2013(30036)
- 2012(27131)
- 2011(24067)
- 2010(23871)
- 2009(22074)
- 2008(21525)
- 2007(18941)
- 2006(16360)
- 2005(14286)
- 学科
- 济(114289)
- 经济(114167)
- 业(104133)
- 管理(95383)
- 企(92931)
- 企业(92931)
- 方法(53680)
- 数学(43504)
- 数学方法(42930)
- 农(35066)
- 业经(34990)
- 财(33847)
- 中国(28769)
- 农业(24896)
- 务(24769)
- 财务(24693)
- 财务管理(24659)
- 技术(24107)
- 企业财务(23373)
- 理论(22284)
- 制(21376)
- 学(21123)
- 地方(20843)
- 和(20283)
- 贸(19311)
- 贸易(19298)
- 划(18900)
- 易(18745)
- 策(17762)
- 环境(16870)
- 机构
- 学院(392511)
- 大学(389652)
- 管理(164492)
- 济(157536)
- 经济(154292)
- 理学(142661)
- 理学院(141235)
- 管理学(138891)
- 管理学院(138157)
- 研究(120541)
- 中国(92718)
- 京(81861)
- 科学(73878)
- 财(71927)
- 农(60279)
- 财经(58283)
- 所(57708)
- 业大(57192)
- 江(56915)
- 中心(56450)
- 经(53171)
- 研究所(52529)
- 北京(50857)
- 范(49397)
- 师范(48958)
- 农业(47066)
- 经济学(46805)
- 州(46303)
- 院(44363)
- 商学(43643)
- 基金
- 项目(270823)
- 科学(216035)
- 研究(200508)
- 基金(198409)
- 家(171127)
- 国家(169628)
- 科学基金(149143)
- 社会(127984)
- 社会科(121402)
- 社会科学(121373)
- 省(106157)
- 基金项目(105541)
- 自然(96911)
- 自然科(94775)
- 自然科学(94754)
- 自然科学基金(93085)
- 教育(92012)
- 划(88120)
- 编号(81883)
- 资助(80581)
- 成果(64415)
- 创(59806)
- 重点(59534)
- 部(59490)
- 发(57260)
- 创新(55170)
- 课题(54808)
- 国家社会(52745)
- 教育部(51770)
- 科研(51321)
- 期刊
- 济(170521)
- 经济(170521)
- 研究(110399)
- 中国(71179)
- 管理(64528)
- 财(57830)
- 学报(56299)
- 农(55080)
- 科学(54299)
- 大学(44309)
- 教育(41828)
- 学学(41658)
- 农业(38541)
- 技术(37873)
- 融(31377)
- 金融(31377)
- 业经(30893)
- 财经(28414)
- 经济研究(26454)
- 经(24435)
- 问题(22047)
- 业(21997)
- 技术经济(21373)
- 图书(20613)
- 科技(19717)
- 现代(18931)
- 商业(18425)
- 理论(18379)
- 财会(17736)
- 版(17667)
共检索到563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坚 杜兰英
在分析影响企业创新网络知识流动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知识流动的企业创新网络运行系统动力学(SD)模型。研究了企业知识整合吸收能力和网络关系能力对核心企业知识转移以及知识获取的影响,并验证了不同类型的创新市场结构对知识流动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转移知识量随着知识整合吸收能力的提高具有边际递增的特性;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转移知识量随着网络关系能力参数的提高不断递增,但呈现出边际递减的特性;平衡型的创新市场结构(知识源方和知识接收方创新率接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利于企业隐性知
关键词:
创新网络 知识流动 知识管理 网络经济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昌林
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知识流动的角度描述、量化、模拟企业创新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协同演进的过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企业创新绩效取决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创新网络协同演进路径为: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创新网络构建与演化→外部知识内化→创新绩效→技术创新动态能力;随着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创新绩效驱动三要素中,动态能力和创新网络知识内化对创新绩效提升具有边际递增效应,同时创新战略、产业政策平台和管理平台对企业技术创新都存在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作用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焦媛媛 米捷 胡琴
本文基于中观的创新网络视角,分析了物联网创新网络发展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系统动力学对物联网创新网络的发展进行模拟分析,以期揭示物联网创新网络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提升物联网创新能力的政策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
物联网 创新网络 系统动力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慕静 毛金月
文章首先采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物流企业集群创新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建立了物流企业集群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然后以调研和查阅年鉴获得的数据作为原始数据,通过仿真分析,总结出了物流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最后以天津保税物流园区为例,提出了促进物流企业集群创新的对策建议。
[期刊] 预测
[作者]
孔晓丹 张丹
本文从网络嵌入性视角出发,以上海市高端装备制造业专利数据为样本,使用多元分层回归方法实证检验网络结构嵌入性(中心度、结构洞)对知识流动和企业创新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以及网络关系嵌入性(联系强度)对这一调节效用的进一步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网络中知识流动能促进企业创新绩效;中心度正向调节知识流动和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结构洞倒U型调节知识流动和企业绩效间的关系;企业间的联系强度能正向调节结构嵌入性对知识流动和企业创新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佳钰 张贵 李涛
基于生态能量学和知识管理论将知识进行生态学解构,系统论述了知识能量的内涵和表征;提出"知识能量流动"概念,分析了知识能量流动的情境和机理,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不同情境下知识能量流动的特征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具有生态能量学特征,知识势能、知识动能和知识内能共同决定知识能量结构;技术替代是知识能量流动的必要条件;知识能量结构是影响知识能量流量和流向的关键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腾 张钟元
反向知识溢出是创新生态系统内知识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反向知识溢出的引导机制、传导路径以及影响尚未明晰。文章基于核心、非核心企业的性质阐述了反向知识溢出机理,构建了反向知识溢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针对不同企业的角色定位进行了多种情景拓展。借助Vensim PLE展开仿真模拟,结果显示,创新生态系统内创新开放程度越高越有利于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发生;竞争型核心企业与寻求庇佑型非核心企业"搭档"最有利于反向知识溢出的发生,但非核心企业容易被核心企业拉开知识差距从而陷入"知识能力陷阱";防守型核心企业与主动进攻型非核心企业"搭档"容易遏制反向知识溢出的发生,但存在非核心企业赶超核心企业的阈值点。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了政府、核心企业与非核心企业三个视角的发展建议,为企业层面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熊焰 孙红军 周钟
基于知识流动的系统动力学方法,定量并模拟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嵌入本土和海外创新网络的协同演进动态能力,结果显示:跨国公司创新绩效取决于其创新动态能力与全球创新网络嵌入动态能力,两者的协同演进路径为,跨国公司创新动态能力→本土创新网络嵌入→海外创新网络嵌入→海外知识内化→创新绩效→跨国公司创新动态能力。随着跨国公司创新嵌入的深入,其创新绩效驱动三要素中,本土创新和海外创新网络嵌入对跨国公司创新绩效提升均有边际递增效应,同时嵌入战略、本土国家的制度和东道国的制度对跨国公司创新动态能力都存在显著影响,但影响的差异较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储节旺 李章超
创新驱动背景下知识转移为企业创新提供知识保障,成为企业构筑竞争优势的关键。知识转移存在于知识源、知识系统和创新平台间,三者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文章引入系统动力学方法,对知识转移的运行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知识源将知识转移至企业知识系统,知识系统对知识整合创新并转移至企业创新平台进行创新,知识系统是整个传导机制的关键;知识转移系统对知识需求参数和知识创新率有较高灵敏度。
关键词:
知识转移 创新绩效 系统动力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润东 刘遵峰 许亚平 张跃富
本文通过归纳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创新发展新特征,依托集群知识价值链为总线,构建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知识价值网络模型,分析了集群网络结构和关联关系。知识创新演化机理研究发现,企业集群知识管理和创新活动贯穿交融于集群发展生命周期全过程,创新成果体现出新知识的创造组合,知识共享是制约集群创新效果的关键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艳萍 孙华
本文在超循环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的基因和复制酶等生命特征,认为创新网络的形成像生命的起源一样,也是超循环的结果,是以自组织的方式进行的,具有自组织、自增进、相互增进和协同进化等特点,探究了企业创新网络的形成和演化机理,为做好创新网络的治理,促进创新网络的良性循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关键词:
超循环 企业创新网络 形成 演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力菠
文章利用系统动力学构建了企业资金流动的仿真模型,研究了产能有限情况下销量增长及不同融资能力等几种情景下的资金流动情况。结果表明,在产能有限情况下,若企业无法获得足够融资,销量增长而利润率不高则可能延缓资金周转,加大资金断链的风险;最后提出了资金断链风险的规避策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万明 陈关聚 陈艺灵
基于创新网络视角,运用知识基础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本文实证分析了知识异质性通过知识协同的中介作用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以及治理机制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知识异质性与知识协同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均呈倒U型曲线关系;知识协同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且在知识异质性和企业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对知识异质性与知识协同间的倒U型关系均有显著调节效应,但契约治理的作用更强。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明惠 綦振法 孙爱香
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大企业集群技术创新动力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了大企业集群技术创新动力的因果关系图与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Vensim建模软件作为工具,以山东钢铁大企业集群为典型案例进行了仿真模拟。仿真模拟结果显示,随着创新动力总体趋势的增加,科技人才投入、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新产品产值以及税收也随之增加;对某一特定状态下的创新动力,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和市场集中度是集群创新的主要动力源。并进一步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企业集群 技术创新 动力 系统动力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涛 潘施茹 石琳娜 曾婷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资源编排理论,构建“非正式治理—网络能力—知识流动”研究框架,利用问卷数据,运用PLS-SEM和fsQCA方法检验非正式治理对知识流动的影响路径。结果显示:非正式治理正向影响知识流动;网络能力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信任、声誉、合作文化、联合制裁四种非正式治理手段和网络能力可形成三个实现高效知识流动的组态,其中两个呈“关系主导型”,一个呈“关系能力协同型”,可形成两个导致非高效知识流动的组态,均为“意愿和能力不足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