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37)
2023(16333)
2022(13961)
2021(12863)
2020(10930)
2019(24606)
2018(24267)
2017(46410)
2016(24968)
2015(27835)
2014(26972)
2013(26748)
2012(24183)
2011(21565)
2010(21519)
2009(20009)
2008(19686)
2007(17480)
2006(15452)
2005(13657)
作者
(70896)
(59153)
(58788)
(55772)
(37692)
(28196)
(26582)
(23033)
(22316)
(21063)
(20289)
(19913)
(18884)
(18686)
(18144)
(18060)
(17622)
(17296)
(16877)
(16841)
(14628)
(14368)
(14155)
(13562)
(13167)
(13166)
(13139)
(13066)
(11738)
(11669)
学科
(104043)
经济(103934)
(97200)
(88806)
企业(88806)
管理(88012)
方法(46782)
数学(36786)
数学方法(36356)
业经(33454)
(31161)
(30745)
中国(25902)
技术(23341)
(23249)
财务(23182)
财务管理(23160)
企业财务(21953)
农业(21930)
理论(20642)
地方(20083)
(19707)
(19643)
(19096)
(17955)
(16967)
贸易(16953)
(16861)
(16404)
环境(15841)
机构
学院(354104)
大学(351655)
管理(147335)
(141173)
经济(138157)
理学(127291)
理学院(125962)
管理学(123979)
管理学院(123331)
研究(111696)
中国(85404)
(75250)
科学(69569)
(64986)
(55713)
(54629)
(52506)
业大(52215)
财经(52149)
中心(50925)
研究所(49610)
(47461)
北京(47075)
(44643)
师范(44240)
农业(43636)
(42490)
经济学(41284)
(41229)
商学(39653)
基金
项目(242174)
科学(192916)
研究(178231)
基金(176849)
(153248)
国家(151915)
科学基金(133277)
社会(113160)
社会科(107441)
社会科学(107417)
(95860)
基金项目(94724)
自然(87122)
自然科(85196)
自然科学(85177)
自然科学基金(83705)
教育(80658)
(79049)
编号(72165)
资助(71161)
成果(56708)
(54430)
重点(53412)
(52299)
(51419)
创新(50019)
课题(48883)
国家社会(46523)
(45784)
科研(45513)
期刊
(157019)
经济(157019)
研究(102575)
中国(66146)
管理(59563)
(52132)
学报(51860)
(50812)
科学(49818)
大学(39995)
学学(37548)
教育(37398)
农业(35758)
技术(33787)
(28611)
金融(28611)
业经(28045)
财经(25376)
经济研究(24173)
(21811)
(21215)
问题(20104)
技术经济(19864)
科技(18724)
图书(18449)
现代(17799)
理论(16636)
商业(16574)
财会(15737)
(15419)
共检索到516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敏  王静娴  
文章基于知识生产函数理论,探讨"知识流"在企业创新空间系统中的耦合机理,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为企业的创新决策提供理论基础。研究发现:创新三维空间的不同维度均对企业内生创新有正向效应;创新三维空间为知识流在区域内企业之间的快速和高效流动提供了有效的耦合载体;知识流、吸收能力和整合能力是创新空间作用于企业内生创新的耦合机制的核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康鑫  张鑫静  
创新资源的稀缺性与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传统创新范式不能充分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而知识耦合使得创新链上不同知识资源禀赋的企业合作成为可能。文章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构建出以知识耦合为自变量、接力创新为因变量的分析框架,并将知识共同生产和知识隐匿程度纳入该分析框架,探究知识耦合对接力创新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知识耦合对接力创新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共同生产在知识耦合与接力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即知识耦合对知识共同生产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共同生产对接力创新产生正向影响;知识隐匿程度对知识耦合与接力创新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即知识隐匿程度越强,知识耦合对接力创新的正向影响较小,反之较大。研究结论对于提升知识管理对创新绩效的融合度、发掘知识耦合对接力创新的内在影响路径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也为企业开展非常规创新活动提供实践指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恒  徐睿姝  付振通  
笔者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之间的耦合关系,构建了由功效函数、耦合度函数、耦合协调度函数构成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耦合评价模型,并以HAIG企业为例,依据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客观评价了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HAIG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处于中度耦合与中度协调耦合状态。本研究能够为正确评价和监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协调发展,推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伟  付振通  
文章通过相关概念界定,从耦合器、作用过程与耦合目标三方面揭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之间的耦合关系,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协调发展程度,推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菊莲  刘聪  陈郡  
在运用构建的指标体系测评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2000-2019年的人力资本科技水平与自主创新成果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基础上,实证分析企业人力资本科技水平与自主创新成果的耦合效应。结果显示:报告期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人力资本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成果之间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实现了从中度失调向高度耦合协调转变;企业人力资本科技水平是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生的重要原因,同时,自主创新成果增加能作用于人力资本科技水平提升;企业人力资本科技水平短期内作用于自主创新成果不显著,但长期内显著,而自主创新成果短期、长期均显著作用于人力资本科技水平。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姜玲  叶选挺  李磊  
本文通过构建农业科技"技术-知识"创新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6-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我国4大区域板块、31个省级单元、334个地级单元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发展水平,以及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序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农业科技创新整体系统功效呈上升趋势,但"技术-知识"差距逐渐扩大且互动关系不稳定;耦合协调关系存在显著区域性差异,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呈现协同、磨合、颉颃、低水平特征,区域间协调发展差距可能进一步扩大。对不同空间尺度下系统耦合协调格局的分析,有助于深化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态势的认识,为不同层级政府的农业科技决策提供基础数据与决策依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姜玲  叶选挺  李磊  
本文通过构建农业科技"技术-知识"创新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6-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我国4大区域板块、31个省级单元、334个地级单元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发展水平,以及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序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农业科技创新整体系统功效呈上升趋势,但"技术-知识"差距逐渐扩大且互动关系不稳定;耦合协调关系存在显著区域性差异,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呈现协同、磨合、颉颃、低水平特征,区域间协调发展差距可能进一步扩大。对不同空间尺度下系统耦合协调格局的分析,有助于深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文静  张卫  
本文从产学合作知识耦合视角出发,首次将产学合作与内部研发纳入统一的知识生产函数框架以考察区域创新系统中产学合作的创新效应。本文利用2005—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学合作知识存量显著提升了所在区域企业的创新产出,但同时对企业内部研发存在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若干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这一结论。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研发强度高的区域产学合作的协同创新效应更强,反映了企业吸收能力对产学合作创新效应的重要影响;随着产学合作程度的加深,其对内部研发的"挤出效应"表现出增强趋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波  漆萌  葛鑫月  
基于耦合度模型与熵权法研究我国独角兽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耦合程度,发现目前仅有北京市与广东省处于良好耦合阶段,其他地区处于磨合期、低耦合或耦合度差阶段。基于SC模型与雷达图比较分析,发现北京市76%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指标达到平均指标的115%~486%,成为北京市独角兽企业扎堆出现的重要原因。基于耦合机制进行模型验证发现,北京市独角兽企业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耦合形成多维度交叉影响机制,存在着显明的“一头重一头轻”特征且与其他区域形成差异化,北京市需对耦合度处于相对劣势的5个指标实施补短板策略。各地区培育当地独角兽企业所带来的重要启示在于,促进独角兽企业产生与发展,不能只出台支持企业的政策,还需盯住并持续改善各项耦合指标,提高本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与企业创新能力的耦合等级与耦合程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詹绍騐  刘建准  
技术创新能力是衡量科技型中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准,而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形成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技术创新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耦合机制,以人才为主体,以知识为源泉,以技术创新为载体,形成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并且,企业在实践过程中须积极创建协同文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理念的传播,通过构建相互依存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体系等措施,有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卢艳秋  宋昶  王向阳  
[目的/意义]研究双元创新平衡战略下企业知识耦合的过程、机理与保障,为促进企业知识创新提供新视角。[方法/过程]以知识耦合和双元创新理论为基础,构建基于双元创新平衡战略的知识耦合模型,揭示知识耦合机理,并提出企业知识耦合的保障措施。[结果/结论]原领域知识与新领域知识均是企业知识创新的重要因素,企业知识耦合过程包括知识搜寻、知识关联、知识融合与知识存储4个阶段,原有领域知识耦合与新旧领域知识耦合的平衡,是双元创新战略下实现知识创新的关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艳虹  张翠平  周惠平  
提升知识创新能力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本文在对知识域耦合与知识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因果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协同网络中知识域耦合对知识创新能力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知识域耦合正向影响知识创新能力,同时伴随有阶段性结构突变的非均质性特征;网络惯例与知识域耦合及创新知识增量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互补性知识在协同合作后期分别与知识域耦合、创新知识增量正相关,替代性知识则相反;企业的知识吸收水平、合作意愿与知识域耦合、创新知识增量正相关。因此,企业应保持适当惯例,有效进行外部知识搜寻,增强合作意愿,提高自身知识吸收水平,通过促进知识域耦合以提升知识创新能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墨  陈恒  
在回顾企业开放式创新与独占性机制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两者间耦合关系进行分析与检验。通过构建企业开放式创新与独占性机制测评指标体系,采用提高稳定性的组合评价法确定企业开放式创新与独占性机制的系统指标权重,通过构建多系统耦合函数对两系统的耦合度进行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算例中企业开放式创新与独占性机制处于中度耦合和中度协调耦合状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詹绍菓  刘建准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路径,技术创新能力是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同时,增强企业竞争力又会逆向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力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耦合的作用机制。本文在对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相互影响的分析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提供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辛本禄   耿晶晶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与知识基础观,构建“企业社会资本—知识流耦合—知识共创—服务创新绩效”的链式中介模型,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对405份企业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结构性、认知性、关系性社会资本均对服务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依次减弱;知识流耦合、知识共创在企业社会资本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可进一步夯实创新网络、社会资本理论基础,揭示企业社会资本通过知识作用路径影响服务创新绩效的内在机制,为服务企业提高创新绩效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