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2.146.69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250)
2023(21893)
2022(18423)
2021(17242)
2020(14570)
2019(33533)
2018(33086)
2017(63207)
2016(34368)
2015(38516)
2014(38083)
2013(37606)
2012(34350)
2011(30856)
2010(30964)
2009(28686)
2008(28353)
2007(25203)
2006(22136)
2005(20099)
作者
(97549)
(81278)
(80554)
(77146)
(51925)
(38730)
(36739)
(31618)
(30955)
(29128)
(27544)
(27480)
(25939)
(25812)
(25105)
(25022)
(24248)
(23562)
(23390)
(23351)
(20318)
(19915)
(19676)
(18616)
(18155)
(18127)
(18006)
(17772)
(16333)
(16072)
学科
(144562)
经济(144401)
(112315)
管理(108087)
(98681)
企业(98681)
方法(64760)
数学(53745)
数学方法(52933)
中国(40288)
(40030)
(40003)
业经(38436)
(28423)
(28083)
(27178)
农业(27087)
财务(27087)
财务管理(27046)
(26989)
贸易(26967)
理论(26299)
(26252)
地方(25960)
企业财务(25640)
技术(25263)
(23693)
(22967)
银行(22923)
(22820)
机构
学院(487334)
大学(486661)
(202210)
经济(198191)
管理(193040)
理学(165937)
理学院(164171)
研究(163184)
管理学(161121)
管理学院(160226)
中国(127744)
(104386)
科学(98500)
(93552)
(81499)
(77949)
财经(74548)
中心(73851)
研究所(73820)
(71862)
业大(70156)
(67880)
北京(66377)
(61935)
经济学(61404)
师范(61315)
农业(60885)
(59305)
(57838)
财经大学(55301)
基金
项目(324206)
科学(256660)
研究(237646)
基金(236883)
(206420)
国家(204678)
科学基金(176897)
社会(151145)
社会科(143307)
社会科学(143271)
(125274)
基金项目(123922)
自然(114735)
自然科(112215)
自然科学(112188)
自然科学基金(110208)
教育(109667)
(105447)
资助(98591)
编号(96060)
成果(78048)
重点(72620)
(71719)
(69362)
(69003)
课题(66374)
创新(64366)
国家社会(62836)
教育部(61876)
科研(61538)
期刊
(223490)
经济(223490)
研究(146305)
中国(95167)
管理(76982)
(74167)
学报(73959)
(70941)
科学(70015)
大学(57306)
教育(53919)
学学(53832)
农业(48881)
(45872)
金融(45872)
技术(45517)
财经(37599)
经济研究(36448)
业经(36420)
(32445)
问题(29203)
(28718)
技术经济(25755)
(24332)
统计(23733)
图书(23593)
科技(22677)
现代(22372)
世界(22274)
(22223)
共检索到73119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雅蓓  张为付  
文章在全面理解现代企业全要素创新内涵的基础上,从企业规模、竞争程度和国际化三个维度研究了开放条件下市场结构对企业创新方式选择的影响。基于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多变量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以减少生产成本为目的的流程创新和通过对员工技术培训实现的组织创新是目前中国企业参与度最高的创新方式;(2)企业规模对以降低成本为目的的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以占领市场为目的的创新活动;(3)适度竞争市场最有利于企业各类创新方式的开展,产品创新受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最大;(4)企业国际化模式对创新方式选择产生显著影响,技术许可对各类创新产生的正向影响尤为显著。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鹏  张宇  
以我国经济中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融资成本系统性差异为切入点,分析了这种融资歧视对不同类型企业研发创新动机产生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构建了基于面板的二元选择模型,验证了企业融资成本及融资歧视对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企业的融资成本约束,公平的融资制度环境是激发企业研发活动更为重要的因素;而通过放松对民营企业的体制性束缚来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是缓解经济中的融资歧视现象,激发企业研发动机的关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宫旭红  蒋殿春  
本文从微观角度研究中国企业生产率及国际化模式选择是否符合新新贸易理论。在匹配《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与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基础上,借助一阶随机占优的Kolmogorov-Smirnov非参数检验,发现对外投资企业、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间的生产率关系并不完全符合新新贸易理论,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随后,本文基于多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企业生产率对国际化模式选择的影响,全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企业生产率有效地促进了企业对外投资,但不利于企业出口,并进一步从出口密度视角为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问题进行解释及验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方静  
运用2005—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层面数据,将参与贸易的企业划分为4类,采用Gini系数和Theil系数研究企业贸易类型与国际贸易集中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制造业内,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贸易活动相对集中于少数制造业细分子行业;在制造业细分子行业内,少数企业的进出口贸易额占总贸易额的大部分,只有少数企业有较多的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地,并且企业的进口来源地更为集中。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志彪  
与日本、韩国以出口导向的国际化战略不同,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了一条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转口贸易的国际化道路,这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挑战传统的工业化战略的过程中,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所带来新的机遇的正确把握。中国目前以转口加工贸易为特征的国际化模式必须升级。单纯的转口加工贸易是“无根的花”,它所造成的“飞地经济”格局,会形成本国经济与外资经济之间严重的二元发展态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中国企业真正起飞和获得国际化的机会,使中国自身企业被边缘化。国际化战略升级的方向,一是要发展以跨国公司外包为主的加工贸易,二是要大力鼓励以收购兼并国外资源为主的国际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侯欣裕  陈璐瑶  
本文在国际外部需求给我国企业出口造成影响的背景下,从企业层面研究国际外部需求对我国创新的影响,并揭示企业技术追赶水平在其中产生的异质性作用。首先,本文厘清了国际外部需求通过规模效应和竞争效应影响企业创新及其影响程度随技术追赶能力变化而变化的作用机制。其次,本文将2011—2013年专利数据库、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匹配,结合全球200个目的地和3800种产品的进口贸易数据,构建出企业层面的国际外部需求影响及创新指标。本文的实证研究印证了理论假说:国际外部需求对企业创新有显著影响,技术追赶接近于国际前沿的企业创新更多地受到国际外部需求的正向影响。本文还进一步发现,国际外部需求作用只发挥在专利垄断程度低和产品替代性低的行业企业内,并且外资企业和非发明创新对国际外部需求表现出的反应更大。本文的研究表明,应准确把握国际外部需求对自主创新的微观影响,同时加快我国产业技术追赶,促进创新专利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专利垄断程度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际外部需求的正面创新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林叶  
企业跨国经营实质上是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以全球市场为舞台的一种跨国性生产和流通的经营行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经济在 世界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不能不受到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中国企业如何参与国际化经营》一文,对中国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和跨国集团如何参与国际化生产和经营中所面临的环境、经营目的、发展模式以及政策与管理等方面作了具体分析,并对其如何参与提出了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席艳乐  胡强  
本文在企业异质性理论的框架下,采用中国海关数据库2000~2006年高度细分的进出口数据,从不同的维度出发,全面分析了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与不使用进口中间品的企业相比,使用进口中间品的企业具有更大的出口额、更多的出口产品种类及更高的出口持续可能性。而且,伴随着企业使用进口中间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加,这种影响更加显著。同时,进一步研究显示,企业使用进口中间品质量的提升对其出口产品的质量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从中间品的进口来源国看,企业使用从高技术国家进口的中间品对其出口绩效的影响更大。本文的结论在去掉加工贸易样本以及将解释变量滞后一期后依然稳健。这一系列结论对中国制定...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林峰  林淑佳  李宏兵  
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孕育兴起,“互联网+”构筑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强劲引擎。文章在构建局部均衡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腾讯研究院大数据测算的“互联网+”指数与201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微观数据,以31580家企业专利申请数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代理指标,以企业所在城市的地形起伏度作为工具变量,实证考察了“互联网+”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显著推动了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在控制内生性问题以及多种稳健性检验之后,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文化、数字生活和数字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互联网+”对私营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考虑调节效应的扩展分析进一步发现,城市智能化与“互联网+”的协同创新作用已经彰显。本研究为深化“互联网+”发展战略、建立数字化导向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支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燕  俞峰  钟昌标  
文章基于"政治关联"视角,以新产品销售作为企业创新绩效的代理指标,利用20082011年中国科技部400多家创新企业数据库的数据,考察企业与政府建立政治关系对企业海外研发战略的影响及机制。双向固定效应的估计结果表明:政治关联能够补偿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研发成本,利于其通过海外研发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研究发现:(1)政治关联企业更倾向于通过科学技术导向的海外研发促进创新绩效;(2)非政治关联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市场技术导向的海外研发促进创新绩效。研究结果对理解当前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的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燕  俞峰  钟昌标  
文章基于"政治关联"视角,以新产品销售作为企业创新绩效的代理指标,利用2008~2011年中国科技部400多家创新企业数据库的数据,考察企业与政府建立政治关系对企业海外研发战略的影响及机制。双向固定效应的估计结果表明:政治关联能够补偿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研发成本,利于其通过海外研发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研究发现:(1)政治关联企业更倾向于通过科学技术导向的海外研发促进创新绩效;(2)非政治关联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市场技术导向的海外研发促进创新绩效。研究结果对理解当前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的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常黎  傅星国  
本文分析了2001年中国加入WTO对本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影响。文章首先采用一个理论框架,详细阐述了加入WTO产生的四大效应,并通过四个行业案例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作了实证分析。其次,在时间性和显著性的两维指标体系中探讨了四大效应各自的特点,论述其作用条件和可能带来的挑战。最后,对未来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作了展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研  
一、企业国际化的动因分析从1979年到1989年的十年间,我国共在海外兴办了645家非贸易性企业,总投资额为22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为9.5亿美元,占43%左右。1990年1—10月份,新批准海外生产企业119家,总投资额为1.2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为5千万美元,占42%。截止到1990年底,我国共拥有海外投资的非贸易性企业770家,总投资额为23.2亿美元,中方投资10亿美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程晓青  
海外投资和出口是企业实现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二者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相同的市场,既有竞争也有合作。本文借助2000-2012年中国企业微观数据,利用PSM-DID方法实证分析海外投资对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海外投资的出口替代效应可降低出口市场集中度,出口促进效应可促进出口市场数量增加,最终改善出口市场多元化布局。应充分发挥海外投资对出口的带动作用,在二者之间建立联系通道,最终借助海外投资实现中国出口市场多元化布局。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