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59)
- 2023(12450)
- 2022(10234)
- 2021(9396)
- 2020(7979)
- 2019(17533)
- 2018(17241)
- 2017(32443)
- 2016(17533)
- 2015(19106)
- 2014(18063)
- 2013(17941)
- 2012(15923)
- 2011(13750)
- 2010(13839)
- 2009(13186)
- 2008(13610)
- 2007(12447)
- 2006(10954)
- 2005(9911)
- 学科
- 业(89421)
- 企(83222)
- 企业(83222)
- 管理(77148)
- 济(70357)
- 经济(70274)
- 方法(30445)
- 业经(28877)
- 财(28876)
- 农(24709)
- 务(22848)
- 财务(22825)
- 财务管理(22800)
- 数学(21995)
- 数学方法(21875)
- 企业财务(21681)
- 技术(20075)
- 农业(18426)
- 制(17048)
- 中国(16852)
- 划(15549)
- 策(15220)
- 理论(14059)
- 技术管理(13771)
- 经营(13398)
- 和(13327)
- 贸(13004)
- 贸易(12995)
- 易(12653)
- 企业经济(12626)
- 机构
- 学院(244476)
- 大学(237957)
- 管理(105678)
- 济(103642)
- 经济(101789)
- 理学(89782)
- 理学院(88961)
- 管理学(88045)
- 管理学院(87567)
- 研究(73044)
- 中国(61352)
- 财(50265)
- 京(49118)
- 农(45780)
- 科学(43669)
- 财经(38970)
- 江(38558)
- 业大(37743)
- 农业(36147)
- 所(36082)
- 经(35586)
- 中心(34802)
- 研究所(32392)
- 商学(30627)
- 商学院(30353)
- 北京(30108)
- 经济学(30105)
- 州(30036)
- 财经大学(28806)
- 经济管理(28526)
- 基金
- 项目(160380)
- 科学(128411)
- 基金(118241)
- 研究(115403)
- 家(103536)
- 国家(102552)
- 科学基金(90382)
- 社会(76223)
- 社会科(72502)
- 社会科学(72482)
- 省(64865)
- 基金项目(63445)
- 自然(59325)
- 自然科(58077)
- 自然科学(58060)
- 自然科学基金(57190)
- 划(52547)
- 教育(50974)
- 资助(46099)
- 编号(44235)
- 创(40708)
- 业(39953)
- 创新(36986)
- 重点(35399)
- 部(34455)
- 发(34314)
- 成果(32912)
- 国家社会(31941)
- 制(31437)
- 科研(30712)
- 期刊
- 济(118712)
- 经济(118712)
- 研究(67638)
- 中国(50142)
- 管理(47426)
- 财(45166)
- 农(41960)
- 学报(36100)
- 科学(35115)
- 农业(28280)
- 大学(27905)
- 学学(26858)
- 融(24350)
- 金融(24350)
- 技术(22855)
- 业经(22099)
- 财经(20021)
- 业(19820)
- 教育(18592)
- 经济研究(18303)
- 经(17372)
- 技术经济(15316)
- 问题(14774)
- 财会(14544)
- 科技(13606)
- 现代(13230)
- 商业(13141)
- 会计(12917)
- 版(11743)
- 世界(11351)
共检索到369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晓芳 李琴 夏文蕾
以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企业创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创新与盈余管理负相关,即企业创新投入越多,盈余管理程度越低,企业创新投入有助于抑制其盈余管理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盈余管理与投资效率指标正相关,即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其投资效率指标值越低,投资效率越高。这说明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有助于抑制盈余管理,并进一步提升投资效率。由此拓展了企业创新经济后果及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政府进一步规范创新激励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企业创新 盈余管理 投资效率 创新激励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连超 张卫国 毕茜
现实的资本市场存在摩擦和扭曲,严重制约企业创新行为。较高的盈余信息质量,传递更具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会计信息,能否克服市场摩擦和扭曲进而促进企业创新?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融资约束的理论基础,以2007-2016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盈余信息质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盈余信息质量有效地促进企业创新,当盈余管理程度降低、盈余激进度减少时,企业创新行为明显提高,但当盈余平滑度降低时,企业创新行为未明显提升。进一步探索盈余信息质量影响企业创新的机理后发现,较高的盈余信息质量通过减轻代理问题和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进而促进企业创新。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盈余信息质量经济后果与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为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和建立创新型国家提供了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智 郑婷婷 王虹 干胜道
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为代表的优惠政策是激励创新的重要制度安排。以2008~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数量和结构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促进了企业创新质量提升,但盈余管理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的关系中产生负向调节作用。机制检验的结果显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通过创新投入来促进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和盈余管理的调节作用,在不同行业特征、不同制度环境的样本企业之间存在差异。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江伟 胡玉明 吕喆
对成本粘性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企业的成本管理行为这一"黑箱"。本文检验了管理层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是否以及如何对企业的成本粘性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会影响企业的成本粘性;管理层向上调节应计盈余的行为会弱化企业的成本粘性,而向下调节应计盈余的行为会强化企业的成本粘性;在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之后,管理层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有所减弱。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发现管理层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会导致企业的成本粘性,这意味着在进行成本粘性的相关研究时,学者们需要控制管理层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对成本粘性的影响。
关键词:
成本粘性 应计盈余管理 成本管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祥 陈富永
基于中国2007—2020年A股上市企业样本,从管理者短视视角实证探究企业绿色创新产出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表明,管理者短视会抑制企业绿色创新产出。中介效应分析表明管理者短视通过提高企业盈余管理以及缩减研发支出,进而抑制了企业绿色创新产出。异质性分析发现,国有产权性质、所属为重污染行业、政府环境规制更强时,可以削弱管理者短视对企业绿色创新产出的抑制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利 康玉梅
本文选择2007—2017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企业资本成本与企业研发投入的互动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企业盈余管理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本期的股权资本成本、债权资本成本上升均会抑制企业的研发投入,同时,本期的研发投入也会导致下一期企业资本成本的下降。与此同时,盈余管理在资本成本与研发投入之间存在显著调节效应,随着盈余管理程度的上升,相同的企业资本成本将会导致更低的企业研发投入,与此同时,相同的企业研发投入,会带来更高的企业资本成本。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洪攀 刘兴华
基于2010—2020年A股上市非金融企业财务数据样本,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对企业绿色创新“质”与“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会显著抑制企业绿色创新活动,并且对企业绿色发明专利的抑制作用强于绿色实用专利。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正向盈余管理行为不利于企业绿色创新,负向盈余管理行为则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增加生产操纵和酌量性费用操纵对企业绿色创新活动能够发挥更显著的抑制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融资约束和债务融资成本是真实盈余管理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内在作用机制。针对经济后果检验表明,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对企业盈利能力及企业价值会产生持续性的抑制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安素霞 王磊 王智韬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利用手工收集的供应商企业-客户对均为上市公司的数据,系统考察客户盈余表现对供应商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客户盈余表现越好,越能促进供应商企业的创新投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供应链关系越稳定、越趋于良性,供应链企业的协同效应越明显,即高盈余客户对供应商企业创新投资的正向影响越强;企业与客户的产品多元化程度越低,客户盈余表现对供应商企业创新投资的正向影响越显著;高盈余客户通过降低供应商企业经营风险促进了供应商企业创新投资。进一步分析发现,供应商企业市场竞争程度越高、融资约束程度越高、客户相对议价能力越强,客户盈余表现对供应商企业创新投资的正向影响越会显著增强。研究结论拓展了客户盈余表现经济后果的理论边界,对推动供应链整合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志敏 楼杰云
半强制分红政策首先影响上市公司分红政策,进而影响盈余管理行为。文章以2008年颁布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为政策背景,研究了现金分红门槛对再融资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优质企业"为了降低现金分红水平,传递企业质量信号,更有可能进行负向盈余管理;相反,"普通企业"只能进行正向盈余管理迎合业绩门槛,但是并没有增加现金分红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并不排斥再融资前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但是对正向盈余管理较为抵触。研究得到的启示是:一方面,半强制分红政策影响了"优质企业"的盈余管理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媛媛
以19942015年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中确定至2015年底已经在境内和香港两地上市的公司名单,对选取的样本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比较交叉上市公司与其配对公司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上的差异。实证研究发现:交叉上市企业相比于配对公司而言,其应计盈余管理水平更低;替代效应的存在使得公司管理层在选择盈余管理方式的时候,往往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趋势;企业在交叉上市以后,其实施这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的成本也发生了变化,其中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成本相对降低,这就引发了企业实施该种盈余管理方式的动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范涤
上市公司CEO任期制度是当前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对CEO任期的研究多数将重点放在CEO的既有任期上,较少研究CEO的预期任期。为探究CEO任期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经筛选后选取了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8 374个样本数据,基于高阶理论和预期理论从CEO的既有任期和预期任期两个方面分析了CEO任期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CEO的既有任期与企业盈余质量呈倒U型关系,而CEO的预期任期与盈余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中的CEO任期对盈余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CEO任期 盈余质量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范涤
上市公司CEO任期制度是当前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对CEO任期的研究多数将重点放在CEO的既有任期上,较少研究CEO的预期任期。为探究CEO任期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经筛选后选取了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8 374个样本数据,基于高阶理论和预期理论从CEO的既有任期和预期任期两个方面分析了CEO任期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CEO的既有任期与企业盈余质量呈倒U型关系,而CEO的预期任期与盈余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中的CEO任期对盈余质量的影响更为显著,同时文章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文章的研究结论进一步完善了预期任期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同时对高管任期制度改革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CEO任期 盈余质量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南星恒 田静
文章选取2010—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实证检验CEO学术经历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学术经历有助于CEO强化道德自觉、增强道德自律,进而抑制其所在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CEO学术经历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在企业内外部治理水平相对较差的企业中作用更明显,表明CEO学术经历作为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的一种替代机制来影响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盈余管理动机更为强烈的非国有企业和高股权集中度的企业中,CEO学术经历对抑制企业盈余管理活动的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晏小飞 钟廷勇
本文以2002~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考察期望绩效反馈对企业盈余质量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企业未达到期望绩效时,较大的绩效差距会降低企业盈余持续性和盈余反应系数、加大企业盈余波动性以及分析师盈余预测误差。进一步研究表明,消极的期望绩效反馈会对企业未来的盈余持续性、盈余波动性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茂林 林慧婷 王健琪
为适应经济环境变化以及更好地符合公司特征的需要,企业常常通过变更会计政策,以更好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文章以2008—2013年A股主板发生自愿性会计变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盈余管理水平和盈余持续性两个角度分析了自愿性会计变更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未发生会计变更的公司相比,发生自愿性会计变更的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显著较高,且自愿性会计变更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盈余持续性。文章的结论为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经验证据,丰富了自愿性会计变更经济后果方面的研究,对准则制定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