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78)
- 2023(13759)
- 2022(11316)
- 2021(10440)
- 2020(9087)
- 2019(20824)
- 2018(20805)
- 2017(40570)
- 2016(21967)
- 2015(24739)
- 2014(24370)
- 2013(24088)
- 2012(21945)
- 2011(19610)
- 2010(20067)
- 2009(19166)
- 2008(19376)
- 2007(17823)
- 2006(15400)
- 2005(14030)
- 学科
- 济(97356)
- 经济(97256)
- 业(92975)
- 企(83838)
- 企业(83838)
- 管理(78944)
- 方法(46723)
- 数学(37728)
- 数学方法(37115)
- 业经(30669)
- 农(30445)
- 财(29730)
- 中国(23526)
- 务(22144)
- 财务(22100)
- 财务管理(22068)
- 技术(21871)
- 农业(21634)
- 企业财务(20850)
- 理论(19165)
- 制(19019)
- 和(17379)
- 贸(16485)
- 贸易(16475)
- 策(16326)
- 划(16202)
- 地方(16079)
- 易(15964)
- 学(15405)
- 技术管理(14127)
- 机构
- 学院(318157)
- 大学(312939)
- 济(133311)
- 经济(130667)
- 管理(130478)
- 理学(112111)
- 理学院(111021)
- 管理学(109140)
- 管理学院(108555)
- 研究(98026)
- 中国(77797)
- 京(65386)
- 财(61865)
- 科学(58853)
- 农(52607)
- 江(49552)
- 所(49049)
- 财经(48935)
- 中心(46175)
- 业大(45784)
- 经(44215)
- 研究所(44072)
- 农业(41364)
- 北京(41021)
- 经济学(39830)
- 州(39032)
- 范(37831)
- 师范(37486)
- 经济学院(36061)
- 财经大学(35832)
- 基金
- 项目(204721)
- 科学(163049)
- 研究(151397)
- 基金(148493)
- 家(127697)
- 国家(126551)
- 科学基金(111048)
- 社会(96519)
- 社会科(91604)
- 社会科学(91578)
- 省(82691)
- 基金项目(78212)
- 自然(71696)
- 教育(70216)
- 自然科(70139)
- 自然科学(70120)
- 自然科学基金(68932)
- 划(67700)
- 编号(62036)
- 资助(60803)
- 成果(48966)
- 创(48094)
- 重点(45699)
- 部(45064)
- 发(44171)
- 创新(44044)
- 业(42813)
- 课题(42186)
- 国家社会(39488)
- 科研(39089)
- 期刊
- 济(149245)
- 经济(149245)
- 研究(89839)
- 中国(62292)
- 管理(53347)
- 财(52719)
- 农(48661)
- 学报(42978)
- 科学(42730)
- 大学(33528)
- 农业(33016)
- 教育(32791)
- 技术(32720)
- 学学(31618)
- 融(27952)
- 金融(27952)
- 业经(26824)
- 财经(24601)
- 经济研究(23388)
- 经(21238)
- 业(20925)
- 技术经济(20005)
- 问题(19324)
- 统计(17405)
- 策(16958)
- 商业(16188)
- 财会(16054)
- 科技(15584)
- 现代(15479)
- 贸(14840)
共检索到472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邸晓燕 张赤东
考虑制度因素及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企业的创新动力问题在我国尤其受到关注。在梳理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创新体系的视角界定创新动力的概念和特点,企业家是动力体系中的核心和关键;提出创新动力的理论框架,明晰动力不同于创新能力、创新实力的逻辑边界,并按照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的划分方式区分创新动力的4种模式。
关键词:
创新动力 创新能力 模式 评价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腾飞 黄艳 孙世强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而企业社会创新作为社会学与创新领域的交叉议题,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将贡献新的力量。本文通过对企业社会创新的概念进行辨析,结合文献计量方法,厘清其演化规律,并构建整体分析框架,提出了中国情境下的研究议题。结果发现:企业社会创新研究主要集中在产生动因、过程机理、研究情境和影响效果四个方面,基于数据分析的实证研究是未来重要的拓展方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罗作汉 唐英瑜
提出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比较分析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特征;然后对近10年来的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出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以此为基础,整合理性定位、进化学习和认知3个战略视角,提出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个整合性分析框架,为新创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新创企业 商业模式创新 战略视角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立杰 徐美琪 冯奕程 张珂 刘鹏
基于TOE框架,运用fsQCA方法剖析了168家样本企业数据,探讨了技术、组织及环境条件对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组态效应,并经由典型案例探究了数字化情境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路径。研究发现:(1)单一前因条件难以成为引致在位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条件;(2)存在的4条商业模式创新驱动路径中,市场环境拉动型和动态能力推动型会引致渐进性商业模式创新,而技术支撑下的动态能力引领型和冗余资源助力下的数字技术驱动型则会引致颠覆性商业模式创新;(3)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大多数情况下会“多重并发”,并以“殊途同归”的方式驱动在位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本研究结论不仅揭示了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多重驱动因素及复杂联动机制,而且为相关企业在数字化情境下借助商业模式创新谋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谦明
文章从资源基础论的角度对企业家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认为企业家是创意的提出者与资源的整合者,企业家精神为其创意实现与资源整合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商业模式创新则是企业家基于创意对资源进行创造性配置,目的是追求熊彼特的创新租金,体现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冒险精神与合作精神。企业家创意价值的信息不对称性、企业家精神及其人格魅力的独特性、企业家能力的不可让渡性,决定了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家的创新。
关键词:
商业模式 企业家精神 创新 资源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立杰 徐美琪 冯奕程 张珂 刘鹏
基于TOE框架,运用fsQCA方法剖析了168家样本企业数据,探讨了技术、组织及环境条件对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组态效应,并经由典型案例探究了数字化情境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路径。研究发现:(1)单一前因条件难以成为引致在位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条件;(2)存在的4条商业模式创新驱动路径中,市场环境拉动型和动态能力推动型会引致渐进性商业模式创新,而技术支撑下的动态能力引领型和冗余资源助力下的数字技术驱动型则会引致颠覆性商业模式创新;(3)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大多数情况下会“多重并发”,并以“殊途同归”的方式驱动在位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本研究结论不仅揭示了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多重驱动因素及复杂联动机制,而且为相关企业在数字化情境下借助商业模式创新谋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薛有志 周杰 初旭
面对外部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战略转型已成为实践界的热门话题。相对于企业战略转型在实践界的应用而言,学术界中关于企业战略转型概念框架的研究相对缺乏。对此,本文以"企业战略转型"作为核心概念,在综合已有研究文献并考虑概念体系可操作性的基础上,从战略转型的表现形式、战略转型的实施路径和战略转型的典型模式三个方面探索了可以相对完整表征战略转型这一概念内涵的基本要素。首先,本文从过程与内容两个维度界定了战略转型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战略转型的驱动主体,区分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两种战略转型实施路径;针对战略转型的方向与转型程度两个属性,提炼了激进型战略转型、渐进型战略转型、侵蚀型战...
关键词:
战略转型 表现形式 实施路径 转型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荆浩 宝建梅
在全球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下,绿色商业模式作为一个新的命题吸引着政府、企业家和学者的关注。在对比传统商业模式基础上,对绿色商业模式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围绕"一个核心逻辑、两个转型、三重底线和四个界面"对绿色商业模式的构成框架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
绿色商业模式 概念框架 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玲
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了我国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也成为2010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文章在分析我国当前企业R&D投资现状的前提下,从组织合作的角度出发提出PPP组织形式的企业R&D投资模式,分析企业R&D投资研发的经济学行为取向,最后针对该模式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法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 PPP R&D 行为取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任丽
本文以新COSO框架下的企业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为研究课题,回顾了我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应用现状,并探讨基于新COSO框架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优化路径及应用。从具体案例公司出发,结合新COSO框架对现有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提出了增加审计业务内容、把握风险评估重点等优化措施,以更好地应对新时期的挑战。
关键词:
风险管理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COSO框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奉小斌 朱妍 缪思媛
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跨界创新研究日益丰富,但理论研究远滞后于实践,而且主题零散细碎、缺乏系统梳理。为促进企业突破现有创新范式来创造全新价值,整合分析企业跨界创新领域研究现状及其前因后果。通过运用扎根理论的编码技术对2000至2022年7月底中英文数据库收录的51篇相关文献进行数据处理与提炼,发现已有相关研究的核心主题主要由概念维度(concepts,C)、前因(antecedents,A)、行为与决策(behaviors,B)、作用机制及结果(consequences,C)4个知识模块构成,在此基础上构建CABC知识框架。其中,从概念界定、维度划分和测量方法对企业跨界创新概念进行区分;从环境、企业和个体(团体)层面探究不同跨界创新主体之间产生行为差异的原因;从战略目标和战略决策两方面分析企业跨界创新应采取什么样的战略行为;从绩效结果、非绩效结果、作用机制和情境因素探讨跨界创新的效果、作用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概念方面,企业跨界创新的定义逐渐转向结果和过程的综合考虑,倾向从资源异质性、空间距离、知识基特征等方面深入挖掘其多维构念,并通过专利引用、问卷量表来测量;前置因素方面,企业跨界创新是多层次共同作用的过程;行为和决策方面,企业确定战略目标并据此选择跨界模式和市场涉入方式;结果方面,在企业的一定能力支撑下,财务绩效、创新绩效等获得改善,或获取竞争优势、转变商业模式,并受到内外部环境等情境因素的影响。最后,从深化内涵研究、拓展研究主题和丰富研究方法三方面,提出企业跨界创新研究的未来方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阮爱君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发展目标之一,也是我国政府、学者、产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呢?文章在介绍国际最新有关可持续发展治理的概念和理论,并在分析欧盟、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可持续发展治理的研究和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模式,以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治理 可持续发展治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师磊 彭子晨
数字中国背景下,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战略驱动技术创新,成为推进产业变革、攻破关键核心技术以及重塑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熊彼特创新范式,剖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其创新效率提升的作用机理,并结合2009-2021年共4350家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探讨了企业创新的触发条件与能力跃迁路径。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其创新效率,其作用机制在于企业的知识累积效应与熊彼特租金攫取效应;在熊彼特创新范式下,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安排是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重要触发条件,且伴随着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还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可持续性提升以及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深化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以及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提供了有益启发,对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突破“低端锁定”、攻破关键核心技术壁垒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熊彼特创新范式 数字化转型 熊彼特租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仲兵
一、传统财务分析模式的特点及不足传统财务分析的最显著特点是线性思维,即以财务报表上的结果性综合数据为基础,以报表项目间的相关性为设计依据,借助多种比较方法以判断分析对象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孔海东 张培 刘兵
站在系统整合的视角,通过文献和案例分析,探索开发了商业模式创新(BMI)和价值共创的整合分析框架,包括动态情境、价值共创和价值实现3个维度及组织外部、组织内部、核心要素、价值传递、价值实现5个组件。其中:价值传递组件用于感知识别创新过程特征和信息流,解决不同组件和要素之间的"接口"问题;核心要素组件中赋能与服务创新过程研究,为解决多主体价值共创机理的"黑箱"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