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60)
2023(16159)
2022(13701)
2021(12808)
2020(10774)
2019(24873)
2018(24645)
2017(47636)
2016(25584)
2015(28568)
2014(28267)
2013(27968)
2012(25366)
2011(22567)
2010(22672)
2009(21174)
2008(20877)
2007(18494)
2006(16103)
2005(14340)
作者
(72534)
(60388)
(60014)
(57118)
(38484)
(28852)
(27076)
(23597)
(22844)
(21723)
(20653)
(20234)
(19267)
(19018)
(18416)
(18386)
(18097)
(17632)
(17285)
(17183)
(14917)
(14745)
(14543)
(13885)
(13470)
(13365)
(13364)
(13325)
(11979)
(11880)
学科
(109828)
经济(109709)
(99947)
管理(90507)
(90501)
企业(90501)
方法(52465)
数学(42812)
数学方法(42126)
业经(33328)
(32206)
(31917)
中国(26770)
(23583)
财务(23509)
财务管理(23486)
技术(23109)
农业(22616)
企业财务(22251)
理论(21616)
(20116)
地方(19427)
(19081)
(19040)
(18420)
(17867)
贸易(17853)
(17436)
(17310)
环境(15699)
机构
学院(365984)
大学(362397)
管理(154007)
(148441)
经济(145432)
理学(133641)
理学院(132295)
管理学(129965)
管理学院(129292)
研究(112486)
中国(86806)
(76685)
科学(69338)
(68098)
(56719)
(55057)
财经(54694)
(53563)
业大(53336)
中心(51396)
研究所(49946)
(49776)
北京(48070)
(44882)
师范(44514)
农业(44325)
经济学(43718)
(43373)
商学(41409)
(41165)
基金
项目(248114)
科学(197742)
研究(182644)
基金(181485)
(156547)
国家(155193)
科学基金(136459)
社会(116151)
社会科(110280)
社会科学(110252)
(98152)
基金项目(96029)
自然(89452)
自然科(87507)
自然科学(87491)
自然科学基金(85986)
教育(83881)
(80870)
资助(74970)
编号(74267)
成果(58154)
(55415)
重点(54680)
(54284)
(52213)
创新(50952)
课题(50412)
国家社会(47407)
教育部(47032)
科研(46868)
期刊
(162474)
经济(162474)
研究(105351)
中国(67679)
管理(61706)
(54477)
(51774)
学报(51585)
科学(50433)
大学(40195)
教育(38902)
学学(37903)
农业(36265)
技术(35406)
(29367)
金融(29367)
业经(29085)
财经(26687)
经济研究(25473)
(22905)
(21678)
技术经济(21075)
问题(20616)
科技(18658)
现代(17927)
统计(17818)
商业(17501)
图书(17102)
(17063)
理论(16926)
共检索到530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平芳  朱先智  
约瑟夫.熊彼特提出“企业规模越大越有利于创新”的假设,国内外学者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假设”进行了实证的检验,所得结论不尽相同。本文运用分位点回归方法估计带惩罚的非参数回归模型,寻找企业科技活动人力投入强度、R&D活动人力投入强度与企业人员规模之间的各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熊彼特假设”对上海大中型工业企业不完全成立,两种人力投入强度与企业人员规模之间存在着倒U型、多峰型、水平直线型和非标准V型等多种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剑  刘窈  杨杨  
基于营改增背景,以A股上市公司2009—2019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考虑到营改增分行业、分地区实施的特点,运用模糊断点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营改增全面实施后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效应。研究发现:营改增显著提升了企业竞争力。进一步研究发现,营改增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效应在非国有企业、法制环境优的地区以及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更为显著;不同行业受营改增政策影响存在差异,营改增显著提升了创新型行业和制造业的竞争力,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税制、产业政策并优化法制环境。文章基于企业竞争力这一视角考察营改增的政策效果,丰富了营改增对微观层面政策效果的研究,为未来税制改革和政策调整等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叶五一  缪柏其  
在文献中,分析杠杆效应时大多数都是基于ARCH类模型,本文应用分位点回归模型及其变点检测模型分析了"已实现"波动率条件下的CVaR,并尝试从CVaR的角度对杠杆效应进行分析。最后,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了"已实现"波动率条件下的CVaR估计,并对中国股市的杠杆效应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文杰  沈坤荣  
本文重点考察了技术引进(FDI)对内资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分位数回归对1998~2004年行业层面大中型企业的数据进行了计量检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对处于10%、25%、50%、75%分位的中等技术创新强度的行业来说,技术引进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较明显,同时当内资企业生产率处于外资企业生产率的40%~95%时,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最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瀚禹  吴振磊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是目前我国较为典型的政府干预企业创新行为的政策文件,政府筛选出特定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倾斜政策鼓励企业进行创新,然而简约的认定条件同样存在企业为获取“政策租”而诱发研发操纵和策略性创新行为导致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下降的可能。本文采集2008—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应用模糊断点回归策略,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政策效果展开评估。研究发现,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在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3%的阀值处存在明显断点。全样本层面的估计表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数量和质量,但进一步基于最优窗宽的检验却得到截然相反的结论。由于信息不对称,制度安排会诱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伪高新技术企业”旨在攫取政策租,会将研发支出占比策略性地保持在政策达标线上。研发操纵区间的“高新技术企业”会缩减专利总量和发明专利数量。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政策效果,并识别出完善制度设计的“靶向”区域,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以及后续旨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政策完善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唐书香   陈其安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探讨国有控股权变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价值。以2009—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精确断点回归方法分析企业国有控股权变化对企业创新的因果效应,结果发现:总体而言,国有股权由非绝对控股变为绝对控股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显著正向激励作用;在区分不同动机创新行为后,该作用依然显著,且对策略性创新的激励作用明显强于实质性创新。此外,在不同市场结构中,国有股权由非绝对控股变为绝对控股对不同动机企业创新具有异质性影响。结论可揭示国有股权控股地位变化对企业创新的因果效应,厘清国有控股权在企业创新驱动过程中的作用,进而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企业所有权结构选择与优化提供实证证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珮  李硕  马原驰  朱珮尧  
本文基于营改增背景,以沪深两市A股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根据2009~2017年相关财务和技术创新数据,运用模糊断点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营改增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营改增对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营改增对非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力度更大;营改增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更为显著。本文最后提出进一步释放营改增改革红利及企业如何利用税改契机加快技术创新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力  张勇  李国勇  
门限分位点回归模型是线性分位点回归模型的改进,是一种更加客观实际的非线性估计方法。利用该模型实证分析了单只股票(民生银行)的条件VaR。选择一种流动性风险指标作为条件,经过分析发现,由门限分位点回归模型得到结果能够更好地描述市场,也能更好地预测市场风险。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玉臣  杜千卉  
以上海科技创业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2009-2013年面板数据及分位数模型,以企业总收入增长率表征成长绩效,对战略取向、长期倾向、社会资源利用、活动开放性等创新行为对其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创新行为变量对处于不同成长阶段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呈非对称性特征。其中,战略性创新投入、长期行为导向对企业成长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对高成长性企业正向作用尤为显著;政府支持、创新开放性对低成长性企业无显著作用,但对高成长性企业存在不利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陈锐  王广凯  
考察技术创新对于企业成长的影响是当前中国经济环境下的一个重要议题。文章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对于企业成长的影响。实证发现,无论是处于何种分位数水平,技术创新都显著地促进了企业成长;随着分位数水平的提升,技术创新对于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也随之提升。进一步的分组回归发现,技术创新显著推动了大规模企业和中小规模企业成长,中小规模企业成长水平水平越高,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越大,但对于大规模企业而言,这种规律并不成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翰芳  罗幼喜  田茂再  
本文对混合效应模型提出了一种非参数贝叶斯分位回归方法,通过引进一种新的分层有限正态混合分布,将分位回归建模时对随机误差项的假定放宽至仅有分位点约束之下。通过对混合比例参数假设广泛灵活的Stick-Breaking先验,使得模型捕捉复杂数据分布信息的能力更强。在建立的非参数贝叶斯分层分位回归模型中引入潜变量,使模型参数估计的Gibbs抽样算法中原来每次需要计算(2M)N项函数值变为每次只需计算N项即可。蒙特卡罗模拟显示,在误差分布函数变得较为复杂时,非参数贝叶斯分位回归方法比参数方法在估计效果上有更大的优势。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霖  罗幼喜  
针对混合效应模型,在已有的双Lasso正则化分位回归(DLQR)的基础上,结合MCP惩罚,提出了双MCP正则化分位回归(DMQR).通过对惩罚方法的改进,使得模型的拟合效果大大提高.在求解参数时使用交替迭代算法使得每次只用求解单个MCP惩罚的分位回归,并结合针对非凸惩罚的迭代坐标下降法(QICD)使得计算的速度大大提高.在稀疏模型的模拟研究中发现,无论在何种误差条件下,DMQR都能很好的排除冗余变量,效果相对于DLQR有了较大的提升.且在模型的稀疏程度不同时,都能得到很好的模拟结果.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霖  罗幼喜  
针对混合效应模型,在已有的双Lasso正则化分位回归(DLQR)的基础上,结合MCP惩罚,提出了双MCP正则化分位回归(DMQR).通过对惩罚方法的改进,使得模型的拟合效果大大提高.在求解参数时使用交替迭代算法使得每次只用求解单个MCP惩罚的分位回归,并结合针对非凸惩罚的迭代坐标下降法(QICD)使得计算的速度大大提高.在稀疏模型的模拟研究中发现,无论在何种误差条件下,DMQR都能很好的排除冗余变量,效果相对于DLQR有了较大的提升.且在模型的稀疏程度不同时,都能得到很好的模拟结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师博  张瀚禹  
"营改增"的政策目标不仅在于减轻企业税负,而且在于瞄准经济转型升级,助力创新驱动。本文选择基于模糊断点回归的自然实验方法,采集1988—2015年147家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分析"营改增"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机制和效应。研究发现,相较于倍差法,模糊断点回归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逐步试点政策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差异化影响。"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使得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出现明显断点,并且在提升创新数量的同时,更有利于企业创新质量的提高。民营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竞争性行业企业的创新行为对"营改增"反应更为敏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维迎  周黎安  顾全林  
本文利用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企业数据,运用分位回归模型研究了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各类相关因素。与OLS回归结果相对照,我们发现了企业规模、年龄、技术效率、研发投入和负债率等因素对处于不同增长分位的企业的非对称性影响,从而丰富了我们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的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