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62)
2023(13425)
2022(10873)
2021(10131)
2020(8495)
2019(19347)
2018(19544)
2017(37510)
2016(20018)
2015(22483)
2014(22385)
2013(21816)
2012(19771)
2011(17370)
2010(17749)
2009(16676)
2008(16524)
2007(14978)
2006(13103)
2005(11939)
作者
(55906)
(46989)
(46482)
(44013)
(29695)
(22323)
(21035)
(18056)
(17705)
(16833)
(15861)
(15689)
(14951)
(14853)
(14295)
(14147)
(13972)
(13621)
(13532)
(13285)
(11621)
(11447)
(11383)
(10887)
(10430)
(10361)
(10292)
(10202)
(9388)
(9242)
学科
(87150)
(86642)
经济(86463)
(80170)
企业(80170)
管理(74966)
方法(36734)
业经(30075)
(28514)
数学(28316)
数学方法(27760)
(26815)
中国(21312)
技术(21285)
(19924)
农业(19884)
财务(19850)
财务管理(19830)
(19059)
企业财务(18691)
理论(18483)
地方(17389)
(15881)
(15645)
(15615)
(15539)
技术管理(13926)
经营(13034)
(12923)
(12649)
机构
学院(285040)
大学(277480)
管理(116679)
(115242)
经济(112821)
理学(100077)
理学院(99076)
管理学(97324)
管理学院(96784)
研究(86894)
中国(69623)
(58628)
(55003)
科学(52197)
(45733)
(44869)
财经(42805)
(42467)
中心(40786)
业大(40526)
(38608)
研究所(38065)
北京(36322)
农业(35750)
(35668)
(34782)
师范(34431)
经济学(33327)
(31975)
商学(31723)
基金
项目(186150)
科学(148752)
研究(140052)
基金(134307)
(115308)
国家(114237)
科学基金(100808)
社会(89216)
社会科(84422)
社会科学(84400)
(76135)
基金项目(70847)
自然(64603)
教育(64390)
自然科(63193)
自然科学(63179)
自然科学基金(62115)
(61751)
编号(57495)
资助(54067)
成果(45723)
(44203)
重点(41036)
(40490)
创新(40298)
(40140)
课题(40056)
(39425)
国家社会(36209)
(35935)
期刊
(134868)
经济(134868)
研究(82514)
中国(60042)
管理(50002)
(46928)
(43401)
科学(38110)
学报(37108)
教育(32953)
技术(30213)
大学(29639)
农业(29565)
学学(27932)
业经(25435)
(24777)
金融(24777)
财经(21383)
经济研究(20480)
(18586)
(18228)
问题(17464)
技术经济(16972)
科技(14671)
现代(14584)
(14214)
财会(14149)
统计(14080)
商业(13883)
(12828)
共检索到430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树人  
我国中、西部城市普遍创新能力不强,还没有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城市创新体系格局。推进中、西部城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城市创新体系建设,是中、西部城市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通过对中、西部城市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障碍的分析,就推进中、西部城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提出可行的模式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艳  马悦  李楠博  
随着创新活动的日益复杂,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企业才能承担创新主体这一职责。企业家对超额利润的追求、满足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以及完善的市场机制给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提供了足够的动力。但由于中国处于转轨时期,创新主体发生了错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主要内容有:加快要素市场的改革、进一步改革科技体制、各地区通过建立专项资金推动企业完善研发组织机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学彪   刘洪霞   钱宸   万晓萌  
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中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依托和支撑。目前,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存在多重短板,如创新人才匮乏、创新成本过高、创新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不足、创新活动的开放性不足,利用和整合外部资源的能力不强等。为此,本文选取以色列、荷兰为目标国别,以两国农业跨国企业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两国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农业科研组织模式特征,总结其政府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经验与做法,以期为提升新时期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效能提供国际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钟敏   钟荣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彭桂芳  
近年来广东省围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以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谷丰  张林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既是其自身竞争力提升、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目前,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已基本确立,但不突出。在"双创"背景下,为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政府和市场应明确定位,企业应发挥内源动力,全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谷丰  张林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既是其自身竞争力提升、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目前,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已基本确立,但不突出。在"双创"背景下,为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政府和市场应明确定位,企业应发挥内源动力,全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胡琼静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是创新体系中最有生命力的要素。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当前,世界各国在促进经济复苏过程中,都把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作为着力点,企业技术创新被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亮   王再进   郭明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第十六条“支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中明确提出:“鼓励民营企业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按规定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民营科技企业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新男  
本文论述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系以及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重要性,指出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不能发挥主导作用,直接制约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文章最后提出了强化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田青  
协同创新是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趋势,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本文在厘清协同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概念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国目前制约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问题及原因,并就如何以企业为主体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从强化企业的内生动力、多元化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水平以及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技术平台等四个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丁晓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科学技术进步法》)是我国科技领域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由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21年12月24日修订通过,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二次全面修订,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促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基础法律制度保障,意义深远。值此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本刊特组织相关科技、法律专家,重点从中国特色科技发展道路、科技伦理治理、学风作风建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科学技术普及高质量发展等角度,阐释其核心要义和深刻内涵,为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研究人员、决策部门乃至全社会理解认识和贯彻落实《科学技术进步法》提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曦  
以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推动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契合我国当前科技发展阶段实际。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巩固,体制机制保障不断增强。同时应看到,企业创新能力仍相对较弱、引领型创新主体不足、相关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建议围绕优化主体结构、突出主体地位、完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生态的思路,进一步壮大更具竞争优势的创新型企业队伍,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各个环节的主体地位,不断改善以企业为主体开展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环境,持续完善围绕企业配置创新资源的体制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鲁涛  马明  
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如何测度其地位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而已有研究在分析框架、研究方法、指标设计、研究数据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以江苏为例,在提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测度分析框架与构建监测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无投入DEA模型构建了由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测度指数、企业创新系统要素指数、企业创新活动要素指数、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指数、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指数构成的江苏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测度指数体系,并利用实际数据进行了指数测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巨涛  杨炯  张浩敏  
我国学者对于“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这一论断进行了诸多的探讨 ,目前对此并无太大的分歧。但由于创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一般地谈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无论在理论论证还是在构建创新主体的实际操作中都是远远不够的。笔者在文中探讨了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应妥善处理的几个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