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48)
- 2023(13255)
- 2022(10537)
- 2021(9658)
- 2020(8145)
- 2019(17851)
- 2018(17813)
- 2017(33902)
- 2016(18251)
- 2015(20233)
- 2014(19663)
- 2013(19174)
- 2012(17444)
- 2011(15416)
- 2010(15648)
- 2009(14754)
- 2008(14896)
- 2007(13778)
- 2006(12389)
- 2005(11564)
- 学科
- 业(83442)
- 企(78146)
- 企业(78146)
- 济(77832)
- 经济(77736)
- 管理(70291)
- 业经(30095)
- 方法(30008)
- 财(25620)
- 农(25282)
- 贸(22391)
- 贸易(22376)
- 易(21722)
- 中国(21678)
- 技术(21301)
- 数学(20658)
- 数学方法(20495)
- 务(19595)
- 财务(19577)
- 财务管理(19556)
- 企业财务(18470)
- 农业(18057)
- 制(16993)
- 理论(16311)
- 策(15732)
- 划(15258)
- 和(14709)
- 地方(14648)
- 技术管理(14481)
- 体(13641)
- 机构
- 学院(261464)
- 大学(256041)
- 济(113080)
- 经济(111079)
- 管理(103856)
- 理学(88265)
- 理学院(87387)
- 研究(86385)
- 管理学(86183)
- 管理学院(85714)
- 中国(68294)
- 京(54166)
- 财(51565)
- 科学(50920)
- 农(46118)
- 所(43558)
- 江(42151)
- 财经(40081)
- 研究所(38978)
- 中心(38465)
- 业大(38037)
- 农业(36327)
- 经(36301)
- 经济学(33751)
- 北京(33586)
- 州(32991)
- 院(31720)
- 经济学院(30389)
- 商学(30322)
- 范(30270)
- 基金
- 项目(167641)
- 科学(133763)
- 研究(124236)
- 基金(122078)
- 家(106356)
- 国家(105388)
- 科学基金(91537)
- 社会(80873)
- 社会科(76680)
- 社会科学(76662)
- 省(67433)
- 基金项目(64284)
- 自然(58201)
- 自然科(56871)
- 自然科学(56851)
- 自然科学基金(55966)
- 教育(55111)
- 划(54788)
- 编号(49348)
- 资助(47770)
- 创(41629)
- 业(39725)
- 成果(39641)
- 创新(37897)
- 重点(37704)
- 发(37642)
- 部(36383)
- 课题(33887)
- 国家社会(33733)
- 制(32627)
- 期刊
- 济(132526)
- 经济(132526)
- 研究(77825)
- 中国(55798)
- 管理(46924)
- 农(43956)
- 财(43590)
- 学报(38349)
- 科学(37451)
- 农业(30236)
- 大学(29858)
- 学学(28253)
- 教育(25666)
- 融(24684)
- 金融(24684)
- 技术(24433)
- 业经(24179)
- 经济研究(21462)
- 财经(20656)
- 业(19322)
- 贸(18618)
- 问题(18276)
- 经(18064)
- 国际(16505)
- 技术经济(15713)
- 世界(14378)
- 科技(13962)
- 现代(13846)
- 商业(13650)
- 财会(12124)
共检索到408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易靖韬 蔡菲莹
基于2001—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检验了创新对企业出口贸易方式转型的影响,分别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和中间投入品贸易自由化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创新有助于一般贸易比重的提高,并且知识产权保护越好,中间投入品贸易自由化程度越高,企业创新对贸易方式转型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研究表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贸易自由化,为出口企业营造利于创新创造的营商环境,对于优化我国贸易方式结构、促进我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方慧 霍启欣
文章基于2014~2020年OECD-DSTRI数据库、OECD-STRI数据库、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实证研究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随着数字服务贸易开放程度由适度阶段上升到过度阶段,其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由促进效应转变为抑制效应,且这一关系具有一定的时间延续性;Chow检验结果表明,该“倒U型”关系的拐点值为0.4986,其促进效应主要作用于90.52%的企业,这意味着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现阶段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开放程度处于“适度区间”,表现为对企业创新质量的积极影响;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效果因企业所有制、企业生命周期、行业要素密集度和地区市场化程度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吸收能力能够强化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企业高质量创新的促进作用,知识产权保护还能进一步缓解数字服务贸易过度开放产生的不利影响。为此,中国在推进数字服务贸易领域有序开放的同时应积极防范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带来的风险与挑战,重视强化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和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企业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志新
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过程中兴起的贸易保护主义,在很多方面有别于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传统的贸易保护,在发达国家多表现为关税壁垒,在发展中国家则多表现为政府对进口贸易及外汇的管制;近年来的贸易保护主义则更多地求助于新型的非关税壁垒方式,其中知识产权保护被认为是诸多措施中更加难以捉摸的、更巧妙的保护手段。
关键词:
知识产权 贸易壁垒 自由贸易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一平 朱小明 张亮
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结合工具变量法和Heckman两阶段估计法,从创新的视角研究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工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创新程度的提高强化了中间品关税削减对工资的积极效应,该强化作用主要集中在出口和外资企业,结论在替换创新指标、控制内生性后保持高度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即便控制生产率和投入成本两种作用渠道,创新的强化作用仍然显著。本文结论对于宏观贸易自由化背景下的微观企业创新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 企业创新 工资 内生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一平 朱小明 张亮
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结合工具变量法和Heckman两阶段估计法,从创新的视角研究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工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创新程度的提高强化了中间品关税削减对工资的积极效应,该强化作用主要集中在出口和外资企业,结论在替换创新指标、控制内生性后保持高度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即便控制生产率和投入成本两种作用渠道,创新的强化作用仍然显著。本文结论对于宏观贸易自由化背景下的微观企业创新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 企业创新 工资 内生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宏亮 谢建国
在一个企业生产与创新决策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作用机制,然后利用2001~2007年世界银行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构建服务开放渗透率和创新强度指标,并运用Tobit模型实证检验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服务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强度;从细分服务行业来看,金融、分销和专业服务部门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明显;以同期巴西服务开放渗透率作为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并使用Heckman两阶段估计等方法进行多角度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民营企业以及高服务使用率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果表明,持续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的有效途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驰 吴萱
基于新异质性贸易理论,分析贸易自由化与异质性特征对企业资源配置和创新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可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市场效应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提升我国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考虑企业内外部异质性,发现贸易自由化与不同属性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密切关系,东部地区大型国有企业存在显著技术溢出创新提升。鉴于此,应充分结合贸易自由化对异质性企业的影响效应,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降低进入壁垒,优化市场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维涛 严伟涛 庄尚文
文章基于2002~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贸易数据库、WTO关税数据库等合并数据,从企业创新的角度,实证研究了进口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一方面,进口贸易自由化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最终能够导致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而且对国有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最大,对私营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最小。另一方面,中间产品进口贸易自由化不利于促进企业创新,最终导致企业生产率水平下降,而且对国有企业生产率的不利影响最大,对私营企业生产率的不利影响最小。
关键词:
进口 贸易自由化 创新 企业生产率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耿晔强 郑超群
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进口多样性与企业创新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进口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随后利用2003—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的匹配数据,采用Heckman两步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间品关税下降促进了企业创新,尤其是在进口多样性水平提高后,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增强。进一步,我们按照企业所有制类型、地区分布、贸易方式和进口来源国划分样本考虑异质性,发现中间品关税下降对外资企业和一般贸易进口企业影响更大,进口多样性水平的提高对国有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企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荣军
文章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2—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析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对我国创新的影响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对这种影响的制约。研究发现:现阶段进口贸易技术溢出能够显著提升我国创新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强化这种影响。进一步将进口商品划分为资本品、中间品与消费品,发现资本品和中间品进口的技术溢出对创新的影响为正,但消费品进口的技术溢出却抑制了我国创新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能够加强资本品进口技术溢出对创新的正向影响,但是不利于中间品进口溢出对创新的正向影响。而消费品进口技术溢出对创新的影响不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进口技术溢出 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景峰 韩笑
文章利用2006—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3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从各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进口贸易获得的R&D资本存量、科学家与工程师可用性、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等方面研究了知识产权保护、贸易技术溢出对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环境技术创新是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倒"U"型曲线,知识产权保护具有门槛效应;进口国从中国的贸易进口得到的R&D资本存量有助于各国环境技术创新;各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投入能够显著促进环境技术创新,而国家企业吸收技术水平对环境技术创新产生负向影响。最后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成琼文 李钰
鉴于企业创新行为存在差异,探讨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提高的背景下,贸易摩擦对企业不同创新行为所产生的选择效应及作用机制。基于双元创新理论,以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贸易摩擦对企业双元创新行为产生的选择效应,相较于渐进式创新,对突破式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贸易摩擦通过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促进突破式创新;贸易摩擦对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低产品市场竞争度、非国有企业样本中较为显著;金融化程度对贸易摩擦和突破式创新的正向关系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即表明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活动产生替代效应。由此提出企业应正视贸易摩擦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重视平衡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政府应根据企业异质性特征制定相应创新激励政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映瑜 姜明 王庆松 汪桥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艳丽
全球贸易自由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过适当的有效的贸易保护参与国际贸易是实现自由贸易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贸易保护 WTO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雪梅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崛起,国际贸易在飞速发展中逐渐与知识产权交织在一起,伴随而来的是国际贸易中侵权现象不断增加,如何在保护知识产权和贸易通关便利化之间取得平衡,成为今天我国海关工作的重大挑战。本文从现行我国知识产权边境保护体系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由于知识产权备案信息多头存放导致的放行误被终止的问题、贴牌生产的侵权问题、专利权被滥用以及专利权边境保护海关执法能力不足等问题,并给出可行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