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61)
2023(12947)
2022(10580)
2021(9376)
2020(7737)
2019(17185)
2018(16453)
2017(31092)
2016(16961)
2015(18242)
2014(17657)
2013(17628)
2012(15813)
2011(13888)
2010(13880)
2009(12882)
2008(12947)
2007(11564)
2006(9938)
2005(9189)
作者
(49137)
(40977)
(40933)
(38372)
(26043)
(19840)
(18213)
(15986)
(15313)
(14522)
(13965)
(13447)
(13184)
(12988)
(12721)
(12479)
(12419)
(12229)
(11909)
(11746)
(10428)
(9831)
(9765)
(9341)
(9182)
(9092)
(9077)
(8991)
(8061)
(8028)
学科
(84838)
(76745)
企业(76745)
(75169)
经济(75080)
管理(66929)
方法(34288)
(29267)
业经(28531)
(28317)
数学(26389)
数学方法(26206)
(20812)
财务(20805)
财务管理(20788)
企业财务(19750)
农业(19686)
(19315)
贸易(19304)
(18938)
技术(17509)
中国(17355)
(14714)
(14561)
(14244)
(13200)
理论(12781)
(12656)
企业经济(12205)
经营(11843)
机构
学院(245453)
大学(238853)
(108746)
经济(107148)
管理(101705)
理学(88777)
理学院(87971)
管理学(86929)
管理学院(86516)
研究(75117)
中国(59200)
(50005)
(49519)
(48176)
科学(45085)
财经(40174)
业大(39632)
农业(39519)
(37334)
(37061)
(36770)
中心(34887)
研究所(33808)
经济学(33086)
经济学院(30392)
商学(30335)
商学院(30085)
财经大学(29771)
经济管理(29322)
北京(29180)
基金
项目(166840)
科学(133806)
基金(124673)
研究(118373)
(109676)
国家(108676)
科学基金(95204)
社会(79449)
社会科(75737)
社会科学(75717)
基金项目(66413)
(66186)
自然(62521)
自然科(61235)
自然科学(61218)
自然科学基金(60241)
(54398)
教育(53374)
资助(49587)
编号(44812)
(40861)
(38574)
重点(37437)
(36964)
(36134)
创新(35172)
国家社会(33983)
成果(32882)
科研(32483)
(31992)
期刊
(116399)
经济(116399)
研究(67152)
(45656)
中国(45475)
(42007)
管理(41383)
学报(38073)
科学(35735)
农业(31675)
大学(29108)
学学(28248)
业经(22791)
技术(21637)
(20561)
金融(20561)
财经(20230)
(20200)
经济研究(19318)
教育(19259)
(17485)
问题(15844)
技术经济(14791)
(14558)
商业(13427)
世界(12803)
财会(12426)
现代(12038)
国际(11942)
(11423)
共检索到356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晓宁  刘磊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匹配的微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产品质量与出口强度之间的"质量促进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出口强度提高与产品质量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出口学习效应",即企业越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越有利于产品质量升级,企业产品初始质量越高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质量提升速度越快,提升效果越明显,而随企业产品质量逐渐降低学习效应也随之减弱;企业产品质量升级对出口强度的整体作用不显著,即"质量促进效应"不显著,但对于出口质量水平较高的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出口强度的提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青青  白东北  王珏  
以创新促发展,推进人工智能和制造业高度融合是中国成为制造强国的关键。本文使用IRF提供的机器人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构建微观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人工智能技术显著促进制造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且与高生产率制造企业相比,人工智能对低生产率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其次,人工智能的促进效应是通过替代低端劳动力降低企业成本、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优化企业要素配置实现的。其中,主要通过降低企业成本和优化要素配置提高低生产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对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体现在高生产率企业中。考虑到机器人数据结构特征,对行业出口产品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工智能显著提高行业出口产品质量,且资源再配置效应对行业出口产品质量贡献率达到82.01%。因此,创新引领发展就是要把握智能化高速发展契机,减少劳动力投入、优化要素配置、提高技术创新,从而助推我国制造企业以更高水平参与国际竞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军  
基于产品价值链视角考察中国企业出口强度的信息化效应及其作用路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世界银行提供的中国企业微观数据,运用iv-tobit模型和iv-oprobit模型基于总体及产品价值链维度进行实证验证。结果表明:企业出口强度对其总体及产品价值链各个环节的信息化水平都具有显著正向效应,且在产品价值链中下游环节的正向效应大于中上游环节;出口的学习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是总体及产品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出口信息化效应显著存在的两个作用路径,但前者的中介作用大于后者。研究结论为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方位推进产品价值链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全新思路和决策依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信恒   刘信兴  
本文使用2000—2013年的中国工业企业与海关匹配数据,在考虑进口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识别企业数字产品进口和利用事后反推法测算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考察数字产品进口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产品进口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产品进口主要通过提升企业生产率和研发效率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产品进口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本土企业、低竞争行业以及数字资本品的进口中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威剑  李梦洁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出口目的国市场消费者偏好对企业最终产品与中间投入品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企业的微观数据,同时控制出口成本、企业规模与企业出口密集度等变量,验证理论模型的结论。结果表明,企业最终产品质量会随着出口目的国市场收入水平的增加而显著提高,部分原因可能来自于中间投入品的质量升级。最后,分别采用海关数据与世界银行数据构建相关替代指标与目的国收入水平的工具变量,在控制内生性问题的情形下,进一步考察目的国市场对于出口企业产品升级的直接与间接影响,以验证模型的稳健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美娜  彭羽  
本文采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数据,估计了外资水平和垂直溢出对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并改进了既有文献估计外资溢出效应的方法,采用入世前后外资准入政策的变化作为工具变量来检验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外资对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正向贡献主要通过后向溢出效应来实现,即下游外资参与程度提高对上游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上游外资参与程度提高有助于下游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但仅对高技术和高质量产品成立,即前向溢出效应部分存在;同行业外资参与程度对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没有显著影响,即水平溢出效应不存在。以上估计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这些结论为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洁   段依莎   叶茂升  
文章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实证研究了汇率变动对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并采用宏观层面数据验证了结果的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与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汇率贬值周期,汇率变动显著抑制了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而在汇率升值周期,汇率变动对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汇率贬值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抑制作用相对于汇率升值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效果更加明显。外资企业、一般贸易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受汇率变动影响更大。进口中间品质量以及市场竞争是汇率变动影响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渠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志刚   李兵巍  
本文基于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与城市面板数据,将服务贸易创新试点政策视为准自然实验,并采用多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服务贸易创新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最后,本文就研究内容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晨  
本文采用2011年中国服务业上市企业数据对企业与生产率的"自我选择"及"出口中学"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出口是中国服务业企业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也促进了出口规模的扩大;(2)在分所有制企业的检验中,只有国有企业均支持"自我选择"和"出口中学"假说,而非国有企业只支持"出口中学"假说。中国应该推动服务贸易发展,及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落实反垄断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钱学锋  王菊蓉  黄云湖  王胜  
本文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了出口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而言,存在着显著的出口溢价;具备较高生产率的企业会主动选择进入出口市场(自我选择效应),而进入出口市场又将进一步促进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出口学习效应)。结论为我们理解出口和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中国经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春燕  黄汉民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利用1999-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分析了出口工资溢价与企业出口行为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存在着显著的工资溢价;具有较高工资水平的企业自我选择进入出口市场,进入出口市场后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工资水平。研究证实了出口工资溢价是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为理解出口和工资溢价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中国经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兰冰  路少朋  
企业是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高速公路通车为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提供了可能。本文以高速公路连通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定量识别高速公路通达性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速公路连通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市场接入效应"和"创新促进效应"是高速公路推动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有效机制;高速公路连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呈现异质性特征,这种异质性主要源于企业性质、行业特性与城市区位等因素差异,非国有企业、高资本密集度和低竞争度行业企业以及中心城市企业的影响效应更加突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研究,对于深刻理解高速公路建设的政策涵义和探索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喻美辞   孔瑞  
在厘清内需规模和内需结构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运用2011—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出口数据,实证检验内需规模和内需结构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主要结论是:(1)国内庞大的内需规模和日益升级的内需结构均有利于促进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这种提升效应在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一般贸易企业、既出口也内销的企业以及出口至高收入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样本中更为突出;(2)内需结构升级能够强化内需规模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3)内需规模通过驱动技术创新、促进高级要素集聚促进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内需结构则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4)较高的国内市场化水平有利于释放内需规模和内需结构的市场竞争效应,较高的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则有利于发挥内需结构的高级要素集聚效应,进而促进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苏丹妮  盛斌  邵朝对  
中国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攻关期,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是推动质量变革、打造质量强国和贸易强国的重中之重。本文使用2000—2007年中国微观数据对表征本地化生产体系的产业集聚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产业集聚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这意味着,总体而言,在中国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经济大于产业集聚带来的过度竞争效应。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和样本选择偏差后,结果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经济在一般贸易企业、私营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占优于产业集聚带来的过度竞争效应,进而使得产业集聚对这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产业集聚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固定成本投入效率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行业出口产品质量动态分解结果显示,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64.98%归因于资源再配置效应,而且其是产业集聚促进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钟腾龙  
本文研究了外部需求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效应及机制。利用2000~2011年BACI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构建尽量外生的企业—目的地—年份层面的外部需求变量,并采用需求函数法估算企业—目的地—产品—年份层面的出口产品质量。研究结论表明,外部需求变动同方向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亦即正向(负向)外部需求提升(降低)出口产品质量,该结论在改变外部需求、产品质量测算方法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与检验表明,外部需求引致的市场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是外部需求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有效渠道。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外部需求对民营企业、中间品和资本品、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更加明显,且来自中高收入目的地的需求变动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最大。以上结论为企业面对外部需求变动和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