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13)
- 2023(9203)
- 2022(7120)
- 2021(6347)
- 2020(5284)
- 2019(11754)
- 2018(11276)
- 2017(22298)
- 2016(11707)
- 2015(12867)
- 2014(12706)
- 2013(12769)
- 2012(11451)
- 2011(9919)
- 2010(9973)
- 2009(9641)
- 2008(10003)
- 2007(9225)
- 2006(8009)
- 2005(7712)
- 学科
- 业(74875)
- 企(70834)
- 企业(70834)
- 济(61651)
- 经济(61585)
- 管理(56209)
- 方法(27843)
- 业经(25825)
- 财(23318)
- 农(20884)
- 数学(20409)
- 数学方法(20301)
- 务(19276)
- 财务(19270)
- 财务管理(19261)
- 企业财务(18298)
- 农业(15689)
- 技术(15327)
- 划(13051)
- 策(12775)
- 制(12751)
- 企业经济(11937)
- 中国(11917)
- 经营(11300)
- 和(11080)
- 理论(10792)
- 体(10501)
- 技术管理(10446)
- 贸(10092)
- 贸易(10084)
- 机构
- 学院(180651)
- 大学(173823)
- 济(85950)
- 经济(84721)
- 管理(79370)
- 理学(68143)
- 理学院(67651)
- 管理学(66915)
- 管理学院(66581)
- 研究(51963)
- 中国(45561)
- 财(41922)
- 京(34904)
- 财经(33509)
- 经(30491)
- 农(27998)
- 江(27568)
- 科学(26747)
- 经济学(26517)
- 所(24963)
- 财经大学(24780)
- 商学(24483)
- 中心(24320)
- 商学院(24266)
- 经济学院(24153)
- 业大(22986)
- 经济管理(22083)
- 农业(21937)
- 研究所(21785)
- 北京(21701)
- 基金
- 项目(113820)
- 科学(93643)
- 基金(87289)
- 研究(84768)
- 家(74060)
- 国家(73384)
- 科学基金(66824)
- 社会(58508)
- 社会科(55861)
- 社会科学(55846)
- 基金项目(45729)
- 省(44009)
- 自然(42475)
- 自然科(41619)
- 自然科学(41612)
- 自然科学基金(40971)
- 教育(37091)
- 资助(35400)
- 划(35292)
- 编号(32188)
- 业(30793)
- 创(27572)
- 部(25984)
- 国家社会(25204)
- 创新(24759)
- 重点(24603)
- 制(24380)
- 发(24238)
- 成果(23442)
- 人文(23213)
共检索到272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程宏伟 冯艺
企业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行动主体,减排承诺为投资者观察企业未来减排态势提供了重要参考。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关注ESG、CSR等历史披露信息,忽视了减排承诺这一前瞻性信息对企业估值的影响。基于此,以在CDP公开披露问卷调查的中国企业为样本,考察减排承诺与股票回报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减排承诺能够有效降低投资者要求的股票回报,揭示了减排承诺对市场估值的赋能效应。机制及异质性分析发现,减排承诺通过提供未来增量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企业风险影响股票回报,且随着地区环境规制强度、企业碳排放水平以及减排承诺可置信水平的不同,影响程度有所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减排承诺具有行业溢出效应,能够显著提升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减排承诺信息披露水平。经济后果分析发现,减排承诺不仅能够有效约束企业后续减排行为,由减排承诺带来的资本成本下降还有助于扩大后续权益融资规模。因此,管理层应积极披露减排承诺,做到言出必行、一诺千金;政府部门也应当规范信息披露标准,充分发挥前瞻性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估值作用。
关键词:
减排承诺 股票回报 市场估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泽南 夏玉洁 张雪梅
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ESG逐渐成为企业管理决策的核心要素,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劳动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能否有效提升劳动投资效率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以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ESG表现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究竟是“赋能”还是“负能”。研究发现,ESG表现有助于提升企业劳动投资效率,并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增强员工创新两条机制予以实现。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非国有企业、审计质量较低、非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市场竞争地位较低的企业,ESG表现凸显出积极的治理效应,对劳动投资效率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ESG表现能够显著抑制劳动投资过度及投资不足,且主要体现为缓解雇佣过度、雇佣不足与解雇过度。本文研究结论为深入推进企业ESG责任履行、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政策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泽南 夏玉洁 张雪梅
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ESG逐渐成为企业管理决策的核心要素,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劳动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能否有效提升劳动投资效率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以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ESG表现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究竟是“赋能”还是“负能”。研究发现,ESG表现有助于提升企业劳动投资效率,并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增强员工创新两条机制予以实现。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非国有企业、审计质量较低、非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市场竞争地位较低的企业,ESG表现凸显出积极的治理效应,对劳动投资效率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ESG表现能够显著抑制劳动投资过度及投资不足,且主要体现为缓解雇佣过度、雇佣不足与解雇过度。本文研究结论为深入推进企业ESG责任履行、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黄苏文
"绿色并不那么容易",曾是尚未准备接受环境友好观点的企业常用的借口。英国《碳减排承诺书》的出台,使得抑制排放成为企业责任的同时,也引起人们的进一步思考:减排对财务总监意味着什么?对于"你的企业有多少绿色"的问题,财务总监们将无法承担由于忽视这一关键因素而付出的相关代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海 闫卓毓 郭冠宇 尹俊雅
全面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收集整理2011~2020年中国省级层面数字基础设施政策文本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基础设施政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间的关系,并初步探讨政策牵头部门和多部门发文的影响特征。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政策实施有助于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政策在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的同时,将加剧地区市场竞争程度并带动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由此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发现,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数字基础设施政策更有利于推动小规模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分析发现,由发改委牵头制定的数字基础设施政策效果更为显著,多部门发文也表现出更为明显的激励效果。本文研究结论在丰富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文献的同时,也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政策乃至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海 闫卓毓 郭冠宇 尹俊雅
全面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在收集、整理2011—2020年中国省级层面数字基础设施政策文本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基础设施政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间关联,并初步探讨了政策牵头部门和多部门发文的影响特征。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政策实施有助于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政策在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的同时,将加剧地区市场竞争程度并带动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由此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发现,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数字基础设施政策更有利于推动小规模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进一步分析发现,由发改委牵头制定的数字基础设施政策效果更为明显,多部门发文也表现出更为明显的激励效果。本文研究结论在丰富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文献的同时,也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政策乃至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季良 王希希
构建高耗能企业节能减排协同效应评价模型、基本指标体系、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及指标体系预测方程。以宝钢公司为例,实证研究企业节能减排协同效应演变进程及趋势。结果表明宝钢"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协同效应持续提高,其中,减排效应比节能效应更为显著;通过预测"十三五"节能减排协同效应演变趋势和模拟仿真,发现薄弱环节,得出优化方案及主要影响因素以供参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京宇 郭俊华
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及门槛效应模型探讨了数字经济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降低了农业碳排放强度。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农业的碳减排作用主要来自产业数字化的影响,且该作用在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和非粮食主产区更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激励农业绿色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碳减排,但农业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未能促进农业碳减排。空间效应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非线性关系检验表明,数字经济与农业碳排放强度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具有非线性特征,且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越过门槛值时,数字经济的农业碳减排效应呈现边际递减特征。因此,应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加快推进农业部门的“双碳”进程,发挥数字经济的绿色技术赋能作用,同时加强区域之间的数字协作联动与环境协同治理,从而持续释放数字经济的农业碳减排效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钟红霞 从荣刚
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最终达成了无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承诺显示出其各自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减排承诺显示出了极大的诚意,但是这也给中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相比较碳减排承诺而言,中国更应积极参与到国际碳减排机制设计中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绍萍 郝建芳 王倩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运用税收政策来认识和解决节能减排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以高耗能企业1996~2012年单位产值能耗和排放以及税收收入等数据为基础,利用Engle-Granger方法,分析了税收对高耗能企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用于节能减排的增值税收入在全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与中国高耗能企业单位产值能耗(或单位产值排放)显著负相关,节能减排增值税税收政策能够有效促进高耗能企业节能减排;用于节能减排的消费税和资源税收入在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与中国高耗能企业单位产值能耗(或单位产值排放)正相关,消费税和资源税节能减排政策在高耗能企业的节能...
[期刊] 预测
[作者]
胡恩华 单红梅 鲍静静
双组织承诺研究可以帮助员工从和谐、共赢的角度理解企业与工会之间的关系,对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探索性地构建了以双组织承诺为中介变量的企业承诺和工会承诺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概念模型,并以江苏地区的433名企业员工为实证样本,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员工的企业承诺和工会承诺对双组织承诺有显著影响;员工的企业承诺和工会承诺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影响;员工的双组织承诺对组织公民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员工的双组织承诺在员工的企业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员工的双组织承诺在员工的工会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间没有中介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维良 杨仕辉
为探究碳减排政策下消费者环保意识能否从供应链的需求端达到供应链减排的目的,建立一个制造商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比较碳税、总量控制、碳交易三种碳减排政策的规制压力下消费者环保意识、碳减排政策和产品初始碳足迹对供应链减排量和利润的影响,讨论环保规制政策("大棒")和环保意识("胡萝卜")对供应链减排的单独与共同的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发现,尽管消费者环保意识和环保政策一样也能达成影响供应链减排的目的,并且效应叠加,但二者的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不同,不能替代环保规制政策;利用消费者环保意识或环保规制政策实现环保目标时,要考虑消费者环保意识强弱、环境规制政策力度以及产品或行业的初始碳足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大禹
基于2011—2022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数据,检验中央环保督察如何影响当前企业前沿的ESG表现。实证结果发现,中央环保督察能够有效驱动企业ESG表现水平提升。从异质性检验看,中央环保督察对于非国有企业、重污染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从机制分析看,中央环保督察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主动性风险承担水平、增加企业的环境补贴强度并增强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动能,从而有助于企业ESG表现水平的提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勇 窦斌 王悦
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如何提升其自身运营效率,对整体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效应如何,是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对此,本文基于Word2Vec神经网络语言模型,构造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量化指标,并结合国有上市企业的经营数据,实证检验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机制和外部效应。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优化人力资本、提升管理能力、增强创新能力三个渠道促进其生产效率的提升,呈现出显著的赋能效应;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整体经济的外部效应体现在对其他企业转型的溢出效应,以及应对宏观经济冲击的稳定器效应。本文还发现,通过提高国有企业的财务柔性和适应性创新能力,以及加强管理层激励和加大政府补助力度,可以实现更好的转型效果。上述发现不仅从量化的角度检验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自身赋能效应和外部经济效应,论证了加快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也明确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途径,为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姗姗 黄险峰
创新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中国老龄化加剧背景下,需要厘清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为更好地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启示。利用2007-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企业创新数量、创新质量均呈倒U型关系。劳动力成本上升通过影响企业投资、劳动力雇佣和利润率作用于企业创新。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企业创新的倒U型关系具体表现为高效率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促进效应,低效率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