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12)
- 2023(15246)
- 2022(13186)
- 2021(12367)
- 2020(10519)
- 2019(23964)
- 2018(23727)
- 2017(45483)
- 2016(24939)
- 2015(28195)
- 2014(28310)
- 2013(27960)
- 2012(25657)
- 2011(22877)
- 2010(23052)
- 2009(21804)
- 2008(22078)
- 2007(19810)
- 2006(17725)
- 2005(15954)
- 学科
- 济(98535)
- 经济(98367)
- 管理(94459)
- 业(93441)
- 企(90919)
- 企业(90919)
- 方法(45367)
- 数学(35005)
- 财(34760)
- 数学方法(34546)
- 业经(29417)
- 务(25191)
- 财务(25116)
- 财务管理(25078)
- 制(24080)
- 企业财务(23815)
- 中国(23748)
- 农(23060)
- 学(21159)
- 理论(21100)
- 技术(20462)
- 和(20068)
- 划(18365)
- 体(17707)
- 贸(17360)
- 贸易(17347)
- 易(16904)
- 策(16381)
- 地方(16253)
- 银(15360)
- 机构
- 大学(362424)
- 学院(361379)
- 管理(147278)
- 济(139726)
- 经济(136526)
- 理学(126273)
- 理学院(124928)
- 管理学(122925)
- 管理学院(122261)
- 研究(113481)
- 中国(87132)
- 京(77569)
- 财(70485)
- 科学(69577)
- 所(56547)
- 财经(55377)
- 江(54922)
- 农(52047)
- 中心(51957)
- 业大(50923)
- 研究所(50775)
- 经(49978)
- 北京(48796)
- 范(46120)
- 师范(45683)
- 州(44265)
- 院(41287)
- 经济学(41047)
- 财经大学(40945)
- 农业(40538)
- 基金
- 项目(238351)
- 科学(188168)
- 研究(176628)
- 基金(173262)
- 家(149212)
- 国家(147877)
- 科学基金(128813)
- 社会(110780)
- 社会科(104850)
- 社会科学(104821)
- 省(93222)
- 基金项目(91847)
- 自然(83710)
- 自然科(81783)
- 自然科学(81764)
- 教育(81379)
- 自然科学基金(80327)
- 划(77551)
- 编号(72889)
- 资助(71050)
- 成果(60411)
- 部(52271)
- 重点(52267)
- 创(50586)
- 课题(49423)
- 发(48616)
- 创新(47037)
- 制(46772)
- 项目编号(46552)
- 教育部(45446)
- 期刊
- 济(160296)
- 经济(160296)
- 研究(106390)
- 中国(71500)
- 管理(60087)
- 财(59240)
- 学报(55029)
- 科学(50889)
- 农(47081)
- 大学(42254)
- 教育(41556)
- 学学(39535)
- 技术(33163)
- 农业(31888)
- 融(30630)
- 金融(30630)
- 财经(27926)
- 业经(25983)
- 经(23866)
- 经济研究(23768)
- 问题(20141)
- 图书(20052)
- 技术经济(18747)
- 理论(18198)
- 财会(17965)
- 业(17707)
- 科技(17428)
- 现代(17228)
- 版(16654)
- 实践(16476)
共检索到540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海娟
文章阐述了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的特征,分析了影响隐性知识共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继而构建了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的共享机制,该机制由4部分组成,其中,协同机制是该共享实现机制的控制中心,交流机制、激励机制和信任机制是实现隐性知识共享的3个具体实施方案。通过构建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机制,以期提高企业内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的共享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柏丹 刘红梅 左敏
文章针对软件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共享,探讨了软件开发团队知识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共享问题。文章构建了主从博弈模型,研究一个工程师与一个程序员之间的知识共享情况,通过对博弈结果的分析,提出了软件企业内部知识共享障碍的解决措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涛
建立了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的博弈模型,从知识共享补偿和无限次重复博弈两个角度分析了知识共享的可能性,提出了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
知识共享 隐性知识 博弈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姜鑫
针对广泛存在于各种类型组织内的非正式网络,对非正式网络进行界定,阐述其与正式网络之间的关系,并从网络中心性的角度分别探讨非正式网络点度中心性、中介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对组织内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最后以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部门内的非正式网络为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非正式网络中心性对组织内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非正式网络 中心性 隐性知识 知识共享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蔡宁伟 王欢 张丽华
企业隐性知识转化的原因、方式、主体、场合、内容和时间至今在研究领域存在"黑箱"。由于隐性知识转化对个体和组织绩效提升都起着积极作用,在国企改革中也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本研究拟选择一家行业领先、与国际标准接轨、市场竞争激烈而规范的服务类企业,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企业情境下个体隐性知识如何转化企业显性知识,发现企业内部知识转化的主渠道。通过长达2年的参与式观察、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发现:企业推动内部隐性知识的转化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掌握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的主体是该领域的专业人员;企业获取的显性知识主要源自个体层次的技术因素;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是一个动态过程;企业在其范围内积极推动隐性向显性知识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柏洲 赵健宇 苏屹
在建立团队知识共享意愿、非正式隐性知识交流与知识创造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个潜变量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分别与知识社会化、知识外显化、知识组合化和知识内隐化呈正相关关系,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对知识社会化的正向促进作用最明显;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分别与非正式隐性知识面对面交流、非正式隐性知识虚拟对话交流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对非正式隐性知识面对面交流的正向促进作用更为显著;非正式隐性知识交流的两个方式分别是团队知识共享意愿与知识创造4个流程的中介变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鑫
文章介绍了广泛存在于各类组织内的非正式网络的相关概念,分析了正式网络与非正式网络之间的关系,并从网络密度和距离、中心性分析、凝聚子群分析和结构洞分析等几个角度探讨了组织非正式网络内隐性知识共享活动的影响因素。以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部门内的非正式网络为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这一非正式网络内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建元 陈劲
隐性知识是意会的和难以模仿的 ,不易被复制或窃取 ,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为了充分发挥企业隐性知识的价值 ,需要将个体和群体拥有的诀窍和经验在全公司范围内共享。企业隐性知识的共享存在很多摩擦和障碍 ,需要良好、开放的组织文化来加以保障。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知识共享 组织文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映朕
知识共享是企业生存、发展与创新的前提,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关键。知识共享机制决定知识共享效率。在分析社会网络与企业非正式组织知识共享联系的基础上,从网络关系、网络结构以及社会资本三个角度探讨企业非正式组织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及知识共享机制构建,目的在于提高企业非正式组织知识共享效率。
关键词:
社会网络 非正式组织 知识共享机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延吉
从组织中知识的流动过程出发分析隐性知识的共享 ,观察隐性知识在个人层次和组织层面的共享过程 ,并据此提出隐性知识共享的条件、障碍、方法、工具和保障措施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关键词:
知识 知识组织/隐性知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昱方 庄静
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组织环境层面出发,对企业内部社会网络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构建一个概念模型。研究发现,企业内部社会网络不仅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通过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进而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间接影响。最后,根据该模型,从企业内部网络角度以及个体的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方面,提出促进知识共享的相关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郁青 陈建民
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已从初期的意义阐述和概念界定转向科学管理方法体系及认知工具的开发。知识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监理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针对建设工程监理企业知识性、项目性、分散性、实践性的工作特点,分析了监理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重要性,识别了监理企业在组织文化和个人价值观、组织模式和分配机制、隐性知识管理机制和方法、信息化知识共享平台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知识共享障碍,建立了监理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机制的模型,并对共享机制中的组织建构、文化建构、人力资源建构和技术建构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工程监理 知识共享 共享机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邱均平 许丽敏 陈瑞
在分析社会网络与企业内部知识共享联系的基础上,探讨社会网络视角下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并将社会网络理论运用到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机制的构建之中,分别从社会网络的核心理论——网络关系、网络位置、社会资本三个视角研究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机制的构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肖冬平 顾新
知识网络的困境在于隐性知识的转移与共享难以实现,而隐性知识的共享困境主要表现为:心理困境、能力困境和动力困境、组织结构困境、组织文化困境、组织间的信任困境、组织间文化距离困境、组织能力差异困境和组织间合作动力困境等。社会网络为解决上述困境提供了一个视角,非正式网络可以弥补正式组织和正式网络的先天性不足,是克服知识网络中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困境的有效途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娱 施琴芬 朱卫未
通过对学习型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进行分析,构建学习型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模型,运用Netlogo软件对学习型组织中无私型、中立型、自私型3种类型的隐性知识主体之间的知识共享的行为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认为组织可以通过建立知识共享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等,以促进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
关键词:
学习型组织 隐性知识 知识共享 系统仿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