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6)
- 2023(10183)
- 2022(8645)
- 2021(7908)
- 2020(7079)
- 2019(16774)
- 2018(16675)
- 2017(32334)
- 2016(17879)
- 2015(20400)
- 2014(20664)
- 2013(20630)
- 2012(18786)
- 2011(16780)
- 2010(17301)
- 2009(16529)
- 2008(16828)
- 2007(15385)
- 2006(13229)
- 2005(11934)
- 学科
- 济(80381)
- 经济(80286)
- 企(79760)
- 企业(79760)
- 业(79421)
- 管理(71760)
- 方法(43423)
- 数学(34930)
- 数学方法(34351)
- 财(28308)
- 业经(23639)
- 务(22498)
- 财务(22457)
- 财务管理(22429)
- 企业财务(21297)
- 技术(17544)
- 理论(16763)
- 农(16647)
- 和(16024)
- 中国(15945)
- 制(15175)
- 划(14355)
- 贸(14178)
- 贸易(14168)
- 学(14038)
- 易(13812)
- 策(13467)
- 企业经济(12728)
- 经营(12488)
- 技术管理(12148)
- 机构
- 学院(267136)
- 大学(264042)
- 管理(110844)
- 济(108634)
- 经济(106378)
- 理学(95533)
- 理学院(94622)
- 管理学(92891)
- 管理学院(92404)
- 研究(79385)
- 中国(62186)
- 京(54945)
- 财(51435)
- 科学(48990)
- 江(41275)
- 财经(41182)
- 所(40565)
- 农(40420)
- 业大(38649)
- 中心(37673)
- 经(37052)
- 研究所(36571)
- 北京(34151)
- 州(32651)
- 经济学(32466)
- 农业(31997)
- 范(31218)
- 师范(30902)
- 商学(30375)
- 财经大学(30343)
- 基金
- 项目(172294)
- 科学(136659)
- 基金(125657)
- 研究(124442)
- 家(108620)
- 国家(107663)
- 科学基金(94312)
- 社会(78132)
- 社会科(74138)
- 社会科学(74111)
- 省(69194)
- 基金项目(66413)
- 自然(62992)
- 自然科(61662)
- 自然科学(61646)
- 自然科学基金(60582)
- 教育(58846)
- 划(57034)
- 资助(52727)
- 编号(51545)
- 成果(41169)
- 重点(38512)
- 部(38060)
- 创(37785)
- 发(35291)
- 创新(35106)
- 课题(34339)
- 业(33635)
- 科研(33533)
- 教育部(33000)
- 期刊
- 济(117834)
- 经济(117834)
- 研究(70800)
- 中国(48369)
- 财(46019)
- 管理(44569)
- 学报(38184)
- 科学(36639)
- 农(34421)
- 大学(28836)
- 技术(27330)
- 学学(27288)
- 教育(25158)
- 农业(22673)
- 财经(20944)
- 融(20756)
- 金融(20756)
- 业经(19643)
- 经济研究(18431)
- 经(17988)
- 技术经济(16753)
- 财会(15512)
- 统计(15504)
- 问题(15166)
- 业(14857)
- 策(14698)
- 商业(13110)
- 决策(12951)
- 会计(12420)
- 现代(12402)
共检索到386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秦红霞 陈华东
企业内部知识转化是企业知识创新的关键。由于不同层次主体组织形式不同,其知识结构和情境特征也存在差异,使企业内部知识层次转化具有动态复杂性。本文通过对个体、团队和企业组织知识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企业内部知识转化存在同一层次内部共享和跨层次跃迁两个部分,且企业内部知识的前馈和反馈转化不受时空限制。从知识竞争过程分析,不同主体的知识转化均包括知识的消化吸收和转化规则生成两个过程。
关键词:
知识转化 层次 结构 过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柯昌英 黎志成
本文将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形式调整中的诸风险因素简化为信息失真、权力失控两种 ,并以之为约束条件 ;另将组织结构形式归结为塔式结构和扁平式结构。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形式的调整用理论模型 ,对该模型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分析
关键词:
企业 组织结构 理论模型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齐丽云 汪克夷 张芳芳 赵笑一
在企业中知识只有被员工传播和使用才能充分体现它的价值。探讨企业内部知识传播产生的基础,提出知识势能的概念,并用其衡量个体所拥有的某一特定领域知识的量的大小;分析知识在企业内部得以传播的动力,并对传播过程中涉及到的因素进行划分和描述,进而提出企业内部的知识传播概念模型;此外,引入系统动力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对企业内部的知识传播进行量化模型构建,提出3个量化模型。模型描述了知识在经过传播后被知识接收者接受的过程中知识接收者的知识势能变化过程,结果发现知识接收者的知识势能变化曲线主要是由S型增长曲线构成,S型增长曲线可以被划分为3个阶段,并且影响每个阶段曲线的主要因素不同,因此企业可以通过适当调整一...
关键词:
企业内部 知识传播 系统动力学 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喜英 王雨秋
随着MFCA核算理论的完善,资源价值流分析在过程控制和整体规划方面得以发展,由于现有研究聚焦于静态分析,缺少动态性的、预测性的分析,严重影响了资源价值流管理参与企业决策的功能。基于此,文章以流程制造企业为例,将资源价值流管理与PDCA循环管理模式和反馈控制管理模式相结合,将企业运营机制划分为"过程控制—部门管理—企业管理"三级辖区,探究各级辖区调控中心的设定规律并由此建立企业内部资源价值信息的啮合式动态分析模型。由此,探究各层级辖区的价值信息传递模式,构建起企业内部资源价值流的动态分析模型,并对该动态模型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潘彤桐
本文结合互联网企业自身特点,梳理内控评价方面的既有成果,构建互联网企业内控评价模型并加以应用,同时以J公司为例,分析内控评价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评价 互联网企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喜英 王雨秋
随着MFCA核算理论的完善,资源价值流分析在过程控制和整体规划方面得以发展,由于现有研究聚焦于静态分析,缺少动态性的、预测性的分析,严重影响了资源价值流管理参与企业决策的功能。基于此,文章以流程制造企业为例,将资源价值流管理与PDCA循环管理模式和反馈控制管理模式相结合,将企业运营机制划分为"过程控制—部门管理—企业管理"三级辖区,探究各级辖区调控中心的设定规律并由此建立企业内部资源价值信息的啮合式动态分析模型。由此,探究各层级辖区的价值信息传递模式,构建起企业内部资源价值流的动态分析模型,并对该动态模型的预测功能进行分析。该模型的构建为企业资源价值流分析提供了具有动态性和预测性的方向,为企业的资源价值信息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江泉 蔡根女
结合一些著名学者对影响企业人际关系的因素分析,文章梳理出人际距离等影响企业人际关系发展的七个最基本要素,并深入分析、比较了它们在企业内部人际关系构成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一个结构形象、层次分明的"瓶状"人际结构模型,为企业建设、发展生态人际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
企业 生态人际 结构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余祖德 陈俊芳
内部员工的隐性知识转化决定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激发知识员工显性化其隐性知识,采用Stacklberg博弈的方法研究了在模糊区间数下的企业内部员工的隐性知识转化问题,得到了员工的隐性知识转化决策条件及公司的激励机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琦 汪克夷 齐丽云
本文在对知识网络现有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以企业内各个成员为节点、知识在节点间流动的企业内部知识网络。分析了企业内部知识网络的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企业内部知识网络中知识流动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模式。
关键词:
企业 知识管理 知识网络 知识流 分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施丽芳 廖飞 茅宁
授权中存在两个难题:信息成本与代理成本之间的权衡、管理干预引致的授权不可信。对这两个难题的研究占据了决策权配置研究的核心位置。学者们对每一个难题都做了相关的探讨,但对两个难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对决策权配置作用机制的关注还很不够。信息成本与代理成本之间的权衡与管理干预均是复杂的管理行为,本文从行为视角出发,研究了信息成本和代理成本之间的权衡、管理干预、企业内部决策权配置之间的相互影响。在考虑了时间因素之后,构建了一个企业内部决策权配置的动态循环模型。本研究有助于推进决策权配置领域的研究,对行为组织经济学的发展有所贡献,并为企业决策权配置实践提供更具可行性的理论建议。
关键词:
信息成本 代理成本 管理干预 决策权配置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张建儒 王凌 胡福生 王为夏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我国当前会计改革的热点,政府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陆续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会计管理法规,由此也使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内部控制评价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合规性、合理性、可行性以及具体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提出相应的检查报告,进而得出被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状况的审计行为,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煜宇,温涛
本文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基本程序入手,提出了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内部控制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并以实际的内部控制资料对所建立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加以具体应用,以期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问题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俭
本文从行为的视角探讨内部市场定价问题。根据内部市场主体之间的合作、竞争行为提出并界定了内部市场结构的概念,将内部市场划分为简单型、合作主导型、竞争主导型、复合型四种结构类型;通过分析企业战略、内部定价对内部市场主体之间合作、竞争行为的影响,得出了企业战略决定内部市场结构应然、内部定价调节内部市场结构实然的结论;以内部市场结构的实然与应然相一致为原则,构建了企业内部市场定价的理论模型,阐述了在各种内部市场结构应然要求下的内部定价方法、决策权安排、绩效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等。
关键词:
内部市场 内部定价 模型 结构 战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雪嵩
随着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日新月异,大语言模型将重塑企业内部审计的传统范式。文章旨在探讨大语言模型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思路及其具体实现的技术细节,并提出未来在内部审计中的可能发展方向。首先,通过概述大语言模型技术的发展脉络,深入剖析了其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架构,涵盖数据训练与准备、专家知识融合、审前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及审计实施与报告撰写等环节;其次,指出了大语言模型在应用中面临的技术挑战和问题;最后,展望了大语言模型与新技术结合的发展趋势。研究不仅丰富了大语言模型在企业内部审计领域的应用理论,而且为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提供了创新性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语言模型 企业内部审计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广楠
XBRL的施行必然引起企业原有会计组织及会计流程的变革,对企业内部控制造成冲击。本文在分析XBRL对企业内部控制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将企业XBRL推广过程与企业内部控制优化过程合二为一的思路,构建基于XBRL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模型,为我国XBRL企业推广和公司治理完善提供借鉴。
关键词:
XBRL 内部控制 评价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