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52)
- 2023(13381)
- 2022(11291)
- 2021(10643)
- 2020(9065)
- 2019(21202)
- 2018(21072)
- 2017(41072)
- 2016(22161)
- 2015(24937)
- 2014(24955)
- 2013(24633)
- 2012(22090)
- 2011(19528)
- 2010(19567)
- 2009(18231)
- 2008(18100)
- 2007(15815)
- 2006(13830)
- 2005(12176)
- 学科
- 济(91693)
- 经济(91581)
- 业(87785)
- 企(87099)
- 企业(87099)
- 管理(83276)
- 方法(47269)
- 数学(37877)
- 数学方法(37209)
- 财(30131)
- 业经(27358)
- 务(23714)
- 财务(23638)
- 财务管理(23616)
- 企业财务(22456)
- 中国(19857)
- 理论(19681)
- 技术(19491)
- 农(19353)
- 和(18401)
- 学(17644)
- 制(16453)
- 划(16412)
- 贸(15348)
- 贸易(15337)
- 易(14944)
- 策(14641)
- 地方(14599)
- 经营(13536)
- 企业经济(13189)
- 机构
- 学院(316351)
- 大学(315259)
- 管理(135421)
- 济(122652)
- 经济(120001)
- 理学(117537)
- 理学院(116381)
- 管理学(114307)
- 管理学院(113738)
- 研究(94005)
- 中国(71514)
- 京(66885)
- 科学(58540)
- 财(57634)
- 财经(46767)
- 所(45847)
- 江(45684)
- 业大(44897)
- 中心(43100)
- 经(42343)
- 农(42251)
- 北京(41929)
- 研究所(41647)
- 范(39156)
- 师范(38832)
- 州(37506)
- 商学(36266)
- 商学院(35900)
- 经济学(35531)
- 财经大学(34832)
- 基金
- 项目(215618)
- 科学(171056)
- 研究(158199)
- 基金(157610)
- 家(135797)
- 国家(134602)
- 科学基金(118418)
- 社会(99025)
- 社会科(93961)
- 社会科学(93932)
- 省(84692)
- 基金项目(83653)
- 自然(78685)
- 自然科(76975)
- 自然科学(76957)
- 自然科学基金(75592)
- 教育(73182)
- 划(70334)
- 资助(65801)
- 编号(65335)
- 成果(51814)
- 重点(47208)
- 部(46946)
- 创(46264)
- 发(43889)
- 课题(43510)
- 创新(42911)
- 项目编号(41831)
- 科研(41233)
- 教育部(40885)
- 期刊
- 济(132681)
- 经济(132681)
- 研究(88240)
- 中国(54854)
- 管理(54458)
- 财(47953)
- 学报(45207)
- 科学(43531)
- 农(36350)
- 大学(34853)
- 教育(33765)
- 学学(32737)
- 技术(30937)
- 农业(25551)
- 融(22660)
- 金融(22660)
- 财经(22653)
- 业经(22512)
- 经济研究(20642)
- 经(19291)
- 技术经济(17888)
- 图书(17360)
- 问题(16363)
- 财会(16089)
- 理论(15517)
- 科技(15479)
- 现代(15143)
- 业(15033)
- 统计(14727)
- 商业(14372)
共检索到450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昱方 庄静
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组织环境层面出发,对企业内部社会网络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构建一个概念模型。研究发现,企业内部社会网络不仅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通过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进而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间接影响。最后,根据该模型,从企业内部网络角度以及个体的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方面,提出促进知识共享的相关对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勤 李慧民 魏道江
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工程项目环境下影响建筑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项目经理支持及同事关系对促进组织内部正式和非正式知识共享均具有显著作用;共享机制能够显著促进正式知识共享,但对非正式知识共享的直接影响作用并不明显,需通过同事关系间接影响非正式知识共享;组织激励虽然能够显著促进正式知识共享,但对非正式知识共享却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建筑企业 工程项目 知识共享 影响因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柏丹 刘红梅 左敏
文章针对软件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共享,探讨了软件开发团队知识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共享问题。文章构建了主从博弈模型,研究一个工程师与一个程序员之间的知识共享情况,通过对博弈结果的分析,提出了软件企业内部知识共享障碍的解决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郁青 陈建民
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已从初期的意义阐述和概念界定转向科学管理方法体系及认知工具的开发。知识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监理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针对建设工程监理企业知识性、项目性、分散性、实践性的工作特点,分析了监理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重要性,识别了监理企业在组织文化和个人价值观、组织模式和分配机制、隐性知识管理机制和方法、信息化知识共享平台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知识共享障碍,建立了监理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机制的模型,并对共享机制中的组织建构、文化建构、人力资源建构和技术建构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工程监理 知识共享 共享机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邱均平 许丽敏 陈瑞
在分析社会网络与企业内部知识共享联系的基础上,探讨社会网络视角下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并将社会网络理论运用到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机制的构建之中,分别从社会网络的核心理论——网络关系、网络位置、社会资本三个视角研究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机制的构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保军
回族老字号在近百年发展过程中,依靠内部的技术传承和经营理念促进了品牌发展壮大。基于239份回族老字号数据调查表明,企业内部知识共享与品牌进化显著相关,企业内部知识共享以品牌进化作为中介变量提高营销绩效。由此,企业品牌进化管理应重视内部知识资源积累;在企业内部构建知识共享机制,促进品牌进化知识交流;加强团队建设,促进品牌管理团队知识共享。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海娟
文章阐述了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的特征,分析了影响隐性知识共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继而构建了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的共享机制,该机制由4部分组成,其中,协同机制是该共享实现机制的控制中心,交流机制、激励机制和信任机制是实现隐性知识共享的3个具体实施方案。通过构建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机制,以期提高企业内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的共享效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汤建民 童国尧
知识的共享是一种不自然的行为,本文从企业层面,系统地分析了企业知识共享中的多种障碍,并对如何促进知识共享提出了对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赤 刘普
知识管理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很多企业在逐步建立知识管理体系。但是,如何在企业内部实现有效的知识共享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惠普公司的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实践,在对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障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建立企业文化、构建企业内部市场、完善激励机制等方法,促进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实现知识管理的目标。
关键词:
知识共享 障碍 解决方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涛
建立了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的博弈模型,从知识共享补偿和无限次重复博弈两个角度分析了知识共享的可能性,提出了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
知识共享 隐性知识 博弈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春宝 陈建成 杨德林
本文重点考察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问题。然而,员工知识向组织知识转化,实现知识共享是一个难题。尤其是隐性知识共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最有价值的知识通常是隐性知识。本文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分析和阐释了影响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这个模型由7个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从结构上看,这个模型综合了以下7个要素:共同愿景、组织结构、运作方式、关系、文化、激励、信任。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知识共享 竞争优势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丽艳 陈浩义 张毅君
知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知识共享已经成为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在知识管理视角下,大部分研究落脚于分析知识共享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知识共享和合理化管理对各个机构或组织内部的技术交流的推动作用。本文梳理了知识场背景下以往关于企业内部机构知识共享运行机制研究,以期为今后的实证计量分析奠定基础。
关键词:
知识场 知识共享 运行机制 研发团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进发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践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不再是企业的被动责任,而更多是企业寻求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主观意愿,更是社会对企业的期望。本研究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处理好与各利益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以获得他们的满意、信任和忠诚。从这个层面说,本研究将从内部营销的角度,探讨如何进行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管理,以建立企业与内部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和忠诚关系,以期为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