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05)
- 2023(17819)
- 2022(15074)
- 2021(14083)
- 2020(12069)
- 2019(27874)
- 2018(27517)
- 2017(53242)
- 2016(28847)
- 2015(32478)
- 2014(32238)
- 2013(31764)
- 2012(28929)
- 2011(25553)
- 2010(25497)
- 2009(23715)
- 2008(23466)
- 2007(20703)
- 2006(17967)
- 2005(15873)
- 学科
- 济(113536)
- 经济(113390)
- 业(102896)
- 管理(98207)
- 企(95664)
- 企业(95664)
- 方法(57549)
- 数学(47405)
- 数学方法(46636)
- 财(37434)
- 业经(31125)
- 中国(28708)
- 务(27683)
- 财务(27599)
- 财务管理(27541)
- 农(26889)
- 企业财务(26102)
- 制(24645)
- 理论(23159)
- 学(22993)
- 技术(21100)
- 和(20598)
- 贸(19818)
- 贸易(19805)
- 银(19715)
- 银行(19661)
- 易(19278)
- 地方(18800)
- 划(18655)
- 行(18585)
- 机构
- 学院(406379)
- 大学(406290)
- 管理(166404)
- 济(158786)
- 经济(155314)
- 理学(143470)
- 理学院(141995)
- 管理学(139253)
- 管理学院(138529)
- 研究(126983)
- 中国(101096)
- 京(86255)
- 科学(79242)
- 财(77503)
- 所(63019)
- 农(62953)
- 财经(61882)
- 业大(60580)
- 江(60370)
- 中心(59468)
- 研究所(57233)
- 经(56253)
- 北京(54022)
- 农业(49504)
- 范(49406)
- 师范(48836)
- 州(48565)
- 经济学(47463)
- 院(47011)
- 财经大学(46353)
- 基金
- 项目(277454)
- 科学(218579)
- 基金(202854)
- 研究(199676)
- 家(177153)
- 国家(175659)
- 科学基金(152455)
- 社会(125046)
- 社会科(118500)
- 社会科学(118464)
- 省(108168)
- 基金项目(106889)
- 自然(102137)
- 自然科(99868)
- 自然科学(99839)
- 自然科学基金(98069)
- 教育(92617)
- 划(91095)
- 资助(85097)
- 编号(81058)
- 成果(64239)
- 重点(61681)
- 部(60871)
- 创(58452)
- 发(57066)
- 课题(55060)
- 创新(54473)
- 科研(53796)
- 教育部(52446)
- 大学(51801)
- 期刊
- 济(171609)
- 经济(171609)
- 研究(116509)
- 中国(76005)
- 管理(65577)
- 财(64337)
- 学报(63993)
- 科学(59243)
- 农(54857)
- 大学(49258)
- 学学(46703)
- 教育(41436)
- 技术(38670)
- 融(38052)
- 金融(38052)
- 农业(37703)
- 财经(30568)
- 业经(27997)
- 经济研究(26982)
- 经(26100)
- 业(21669)
- 技术经济(21634)
- 问题(21244)
- 财会(20236)
- 版(19347)
- 理论(19311)
- 统计(19044)
- 科技(18832)
- 图书(18612)
- 现代(18454)
共检索到592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樊行健 宋仕杰
内部监督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旨在为内部控制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提供合理保证。本文探讨了内部监督模式的生成基础,构建了内部监督流程,通过风险导向提高内部监督的效果,通过成本效益原则提高内部监督的效率,从而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梁伟波
内部监督是现代公司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的背景和性质决定了其内部监督机制的特殊性,呈现多股监督力量共同监督的特征。这种多维度监督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监督的全面性,但多个监督主体之间不协调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在企业战略管理框架内,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对内部监督机制进行有效整合,以切实增强内部监督的全面性和客观性,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赵息 苏秀花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时间表已经明确。有效的内部控制应该遵守成本效益原则,同时能够防范潜在风险。为此,运用数学分析工具,分析了内部控制效益、内部控制成本、企业风险(包括企业潜在风险和企业风险承受度)与内部控制强度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个内部控制强度选择模型,对企业内部控制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经济合理性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玉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济结构、经营方式和利益分配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使企业加强自我约束,规范经营行为,经受住市场经济的考验,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认为,要强化企业自我约束机制,保证企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拓宽监督视野,在企业监督制度、监督领域和监督格局上实现"三个转变",并与企业管理融合,才能促进企业廉洁经营与优质高效发展的统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建标 殷西乐 任雪
为考察审计参与人的博弈过程及其结果,文章构建了涉及管理者和审计师等局中人的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审计师声誉机制和内部监督机制,利用比较制度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对比了两种机制对管理者和审计师行为的影响及其对审计质量的改善效果。研究发现:(1)基准实验中管理者更多地选择较高的舞弊水平,而审计师更多地选择较高的审计力度,实现了福利水平最劣的均衡结果;(2)偏好性的声誉机制对审计质量的改善效果不显著,内部监督机制从根本上减少了舞弊的发生,显著地改善了审计质量;(3)审计力度在内部监督机制与审计质量之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文章对于如何通过治理机制来有效地提高审计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晓芳
家族企业已经成为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我国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较短,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体系关乎企业的稳定和持久,家族企业不断改进内部控制监督体系能够提升自身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本文对当前我国家族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我国家族企业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新模式。
关键词:
家族企业 内部控制监督 风险规避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朱炜 刘雨萌
国有资产内部监督是国有资产监督的首要环节。本文基于对D省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制度建设的调研结果,从内控制度、董事会运作、监事会建设、民主监督和党组织保证监督等方面总结了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制度建设取得的成效,从整体架构、分类监管、执行效果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内部监督制度整体架构、实行"一企一政"分类监管、提高内部监督制度体系执行效果、健全内部监督保障机制的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制度体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内部监督 制度体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世林
公司治理是依据企业产权关系建立起的一种权力制衡结构。我国的公司治理主要有以监事会为核心和以董事会(独立董事)为核心的两种结构模式。在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与企业投资人及其他利益关系人不存在直接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其本身并不能单独成为一个合格的治理要素。内部审计与总经理为代表的经营管理系统是一种功能"抵消"和"消溶"的关系,与以董事会为代表的决策系统则是一种功能"排斥"关系,而与监事会或审计委员会位代表的监督系统却是一种功能"互补"和"融合"的关系。因此,内部审计只有依附于监督系统而成为监督支持系统和监督信息系统,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治理要素。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监督支持系统 监督信息系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长利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工作职能、协调各部门的经营活动组织以及制约各部门职能权限的控制系统,其主要目的在于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切实保障企业经营目标、方针及相关政策要求的有效执行,对电力企业而言,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属于现代化企业发展与体系构建的客观需要,也是国有资产管理和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基本要求,有助于促进电力体制改革与企业长效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房巧玲 刘明硕 崔宏
国有企业日常生产经营需要财务资本要素、人力资本要素和社会资本要素的投入与支持,企业内部也建立了多元监督体系来维护不同要素提供者的产权权利和利益。文章基于产权和资本视角,在佐证国有企业内部多元监督体系设置合理性的基础上,论述其在独立性、专业性和制衡性上的不足,并提出各监督主体的改进方向,以期丰富国有企业治理理论与监督理论。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内部监督 公司治理 体系建设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叶丰滢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以德日公司为代表的监事会监督模式和以美国公司为代表的审计委员会监督模式认为:一个公司究竟应选择何种监督模式必须权衡考虑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所有权结构。文章继而分析了上述两种监督模式在公司组织架构中共生的可能性,并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量体系的构建提出看法,指出监事会制度改革的关键和经营者内部监督体系构建的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成秉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贞武 田耀贵
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葛洲坝集团)是一家集投资、建筑、环保、房地产、水泥、民爆、装备制造、金融等八大业务板块为一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经营企业。截至2015年底,公司总资产突破1200亿元,营业收入超800亿元,经营范围涉及全球4大区域30个核心国别。作为一个有着40多年发展历程的国有控股大型企业集团,如何构筑企业内部监督体系,保持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葛洲坝集团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进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庄飞鹏
一、国内外关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情况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始于20世纪90年,在20世初由于国际资本市场财务造假案件频出,使内部审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2001年IIA重新修改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将内部审计全面转向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模式。COSO于2004年颁布了《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使风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朱文娟
财务集约化管理是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财务管理新模式,它以内涵式的增长为基本特征,依靠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来实现电网公司的发展。财务集约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实现了电网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从"金字塔"向"扁平化"的转变,财务管理的效率得到提高,也使会计监督的内涵得到扩展。在推行集约化管理过程中,会计监督的创新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