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72)
- 2023(8866)
- 2022(7497)
- 2021(6626)
- 2020(5801)
- 2019(12910)
- 2018(12668)
- 2017(24129)
- 2016(13361)
- 2015(15007)
- 2014(15347)
- 2013(15102)
- 2012(13721)
- 2011(12073)
- 2010(12380)
- 2009(12085)
- 2008(12685)
- 2007(11654)
- 2006(10446)
- 2005(9794)
- 学科
- 企(75042)
- 企业(75042)
- 业(70514)
- 管理(66457)
- 济(57751)
- 经济(57627)
- 财(27216)
- 方法(27157)
- 业经(21330)
- 务(21119)
- 财务(21091)
- 财务管理(21064)
- 企业财务(20029)
- 数学(18939)
- 数学方法(18604)
- 制(17749)
- 技术(14966)
- 划(13406)
- 和(13233)
- 体(13179)
- 理论(12708)
- 企业经济(12317)
- 策(12191)
- 体制(11742)
- 经营(11276)
- 中国(11055)
- 技术管理(10824)
- 农(9837)
- 决策(9582)
- 学(9073)
- 机构
- 学院(201567)
- 大学(200692)
- 管理(84753)
- 济(84224)
- 经济(82480)
- 理学(71926)
- 理学院(71263)
- 管理学(70329)
- 管理学院(69945)
- 研究(60990)
- 中国(50262)
- 财(45617)
- 京(42382)
- 财经(35164)
- 科学(34669)
- 江(32384)
- 经(31561)
- 所(30274)
- 中心(28378)
- 研究所(26677)
- 北京(26578)
- 财经大学(25853)
- 业大(25795)
- 经济学(25416)
- 农(25289)
- 州(24947)
- 商学(24520)
- 商学院(24294)
- 经济学院(22764)
- 院(22541)
- 基金
- 项目(127069)
- 科学(102240)
- 基金(94297)
- 研究(93576)
- 家(80640)
- 国家(79919)
- 科学基金(70993)
- 社会(61381)
- 社会科(58293)
- 社会科学(58275)
- 省(49723)
- 基金项目(49135)
- 自然(45786)
- 自然科(44790)
- 自然科学(44777)
- 自然科学基金(44013)
- 教育(42783)
- 划(41164)
- 资助(39201)
- 编号(36485)
- 成果(30032)
- 制(29503)
- 部(28900)
- 重点(28291)
- 创(28122)
- 业(26705)
- 创新(26283)
- 国家社会(25493)
- 发(25381)
- 课题(25380)
共检索到309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宜霞
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实质是评价内部控制是否为相关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如果保证的水平处于有效内部控制的区间内,则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如果保证的水平低于合理水平,则内部控制是无效的。从风险角度来看,就是评价相关目标的风险在经过内部控制之后是否已经降低到了一个适当的水平,如果已经降到了一个适当的水平,则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反之,则无效。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提供了一个有效内部控制系统的一般模板,也是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标准,根据内部控制框架或标准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可以选择不同的起点或切入点,使用不同的评价思路和方法。从内部控制评价本身以及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存在详细评价法和风险基础评价法两...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张宜霞
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提供了一个有效内部控制系统的模板,也是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标准,但是,根据内部控制框架或标准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却可以选择不同的起点或切入点。使用不同的评价思路和方法,即详细评价法和风险基础评价法是目前采用的两种主要方法,各有优势和特点。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详细评价法 风险基础评价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留平 张猛超
本文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进行了比较,得出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两者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监督,从而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促进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评价指引 审计指引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华
评价企业内部控制,一般可按三个步骤进行: 一是调查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人员进驻被审单位,先由被审单位负责人介绍组织机构、领导分工及业务流程情况,这是审计工作的基础,也是调查了解内部控制系统的开端,随后参阅被审单位的各种规章制度、经营决策文件,向有关管理人员询问内部控制情况,采用调查表或流程图的方法,对经济活动的多个关键控制点进行调查,把握被审单位的总体概况,用书面说明形式描述出来,为制订和修改原订审计方案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颜青
企业在为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的控制,对企业全体职员的高效率工作和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强对企业内部的控制和管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关注的问题,针对企业内部开展控制的有效性的评价方法,也顺势成为企业内部控制后带来的新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解,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希望能为企业的稳步发展提供帮助和参考,使企业能继续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有力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 控制有效性 评价方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穆叶赛尔·木衣提 李小燕
内部控制使企业管理更有效的观点已被实务界与理论界所普遍接受,然而,如何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不仅在学术界颇有争议,而且成为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通过梳理与比较分析国内外有关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的研究文献,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希望为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并为未来的研究指明方向。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评价方法 企业管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汉文 张宜霞
企业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为相关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内部控制。鉴于这种特点,适当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总体上可以分为详细评价法和风险基础法两种,风险基础法相对来说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和效率。政府监管部门应当规范风险基础的评价方法,引导企业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风险基础的方法来评价和审计内部控制。
关键词:
内部控制有效性 详细评价法 风险基础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郑丽 韩丽荣
日本和中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规范都借鉴了美国的内部控制报告制度,但中日两国规范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存在显著的差异,日本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规范中关于实施成本的考虑、信息技术的应对要素以及评价与审计范围,对于完善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规范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徐程兴
科学地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审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有利于准确地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深度、重点以及方法,有效地获取充分而有力的审计证据并降低审计风险,提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企业管理当局也可根据评价结果找出经济管理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内部控制的建议。目前在审计实践中常用三种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晓菊 郭邦涌
本文拟从微观层面,对基于企业关键业务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体系进行探讨。一、企业内部控制评价路径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是实施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而设计的合理性和实施的有效性又需要特定的环境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又需要考虑其适应性。在实际评价中,很难从企业层面上将其单独予以评估,即很难将其作为实施评价的具体途径。因此,必须将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立新 肖敦锋
2010年4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等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其中,《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包括组织机构、发展战略等18项细则。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艳伟
本文介绍了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其发展阶段,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的特点,阐述了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提出了建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内部控制 民营企业 设计方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石意如 向鲜花
企业内部控制效果是内部控制制度与内部控制主体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 ,内控制度存在制度风险,内控主体行为产生行为风险,内控制度与内控行为不协调将产生匹配风险,片面强调评价任何一种风险都存在一定不足,基于幸福导向修正后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将同时评价制度风险、行为风险、制度与行为的匹配风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炜
企业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督五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作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力保证,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我国,由于内部控制发展起步晚、起点低等特点,导致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大量的不足和漏洞。文章对企业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 企业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