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49)
2023(19880)
2022(17322)
2021(16262)
2020(13932)
2019(32420)
2018(31936)
2017(60462)
2016(33211)
2015(37629)
2014(37920)
2013(37517)
2012(34657)
2011(31109)
2010(31124)
2009(29372)
2008(29505)
2007(26171)
2006(22979)
2005(20701)
作者
(97335)
(81130)
(80839)
(77218)
(51831)
(39067)
(36883)
(31830)
(30747)
(29141)
(27689)
(27348)
(25914)
(25739)
(25237)
(24993)
(24645)
(24065)
(23463)
(23320)
(20033)
(19992)
(19765)
(18461)
(18232)
(18192)
(18036)
(18032)
(16509)
(16089)
学科
(135861)
经济(135668)
(111638)
管理(111383)
(102162)
企业(102162)
方法(64831)
数学(53971)
数学方法(53267)
(44588)
业经(34872)
(34531)
中国(33263)
(31010)
财务(30918)
财务管理(30857)
(29764)
企业财务(29379)
(27620)
地方(25653)
(24205)
贸易(24188)
理论(23915)
(23582)
(23490)
技术(22890)
农业(22818)
(21327)
(20762)
(20570)
机构
大学(477655)
学院(477106)
管理(190613)
(190082)
经济(185844)
理学(163990)
理学院(162202)
管理学(159318)
管理学院(158453)
研究(155609)
中国(119621)
(101594)
科学(96771)
(92566)
(78980)
(77567)
财经(72861)
(72295)
中心(72140)
研究所(71410)
业大(71248)
(66004)
北京(63990)
农业(60740)
(60495)
师范(59882)
(57670)
经济学(56591)
(56497)
财经大学(54012)
基金
项目(318932)
科学(250411)
基金(231267)
研究(230546)
(201473)
国家(199782)
科学基金(172118)
社会(144274)
社会科(136673)
社会科学(136631)
(125818)
基金项目(122754)
自然(113784)
自然科(111138)
自然科学(111105)
自然科学基金(109100)
教育(106632)
(105248)
资助(96133)
编号(94417)
成果(76433)
重点(71413)
(70301)
(66438)
(66220)
课题(64579)
创新(61845)
科研(61646)
教育部(60164)
大学(59382)
期刊
(211034)
经济(211034)
研究(137829)
中国(93211)
(77047)
学报(76308)
管理(73285)
科学(69222)
(68920)
大学(57739)
学学(54340)
教育(49043)
农业(46754)
技术(43857)
(41774)
金融(41774)
财经(36341)
业经(34254)
经济研究(32585)
(31056)
问题(26919)
(26705)
技术经济(24891)
图书(23732)
理论(23134)
统计(23025)
(22918)
财会(22817)
科技(21924)
现代(21407)
共检索到711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雪梅  
2008年财政部等5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本文以四川省2009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内部控制评价的现状及执行效果,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保婵  谭元元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将企业内部控制目标设定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企业的资产安全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资本的保值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企业的资产安全,这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根本所在。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来看,控制活动类的指引中都强调资产的安全性。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艳  董美霞  武鸿菲  胡晓云  
2009年1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引》)要求:"企业应当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和整改情况,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据以披露内部控制评价信息。"基于信号理论,披露内控评价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冯丽丽  宋绍清  
内部控制在防错纠弊,实现企业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评价的内涵与目的,以及评价的主体与客体,然后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评价体系。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邵春燕  王配配  周愈博  
设计良好并且有效运行的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完成生产经营目标的重要基础,本文以2009—2013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股东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研究表明: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内部控制缺陷显著负相关;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两权分离度与内部控制缺陷正相关;金字塔层级与内部控制缺陷显著正相关。终极控制股东为非国有时两权分离度与内部控制缺陷正相关但不显著,终极控制股东为国有时,两权分离度与内部控制缺陷显著正相关。但终极控制股东的性质并不会导致控制权、现金流权和金字塔层级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发生大的变化。这表明提高内部控制质量需要考虑终极控制股东带来的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益兵  廖义刚  林波  
本文选取2007年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理论分析与文献收集整理,从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数据量化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同时以控股股东性质、股权集中度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等指标作为股权结构的表征变量,分析股权结构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影响内部控制质量水平。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杨有红  何玉润  王茂林  
以沪市A股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为基础,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披露情况存在阶梯状差异:东部地区上市公司自评报告的披露比例最高,依次是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西部上市公司自评报告的披露比例。中国各地区间市场化程度的差异、法律环境差异以及上市公司股东的性质差异为此现象提供了合理解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雪琴  李连华  
本文以浙江省2006年深沪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内在关联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越高及行为越主动,其财务绩效也就越好。引导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绩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芸  朱志明  
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是内部压力与外部压力相博弈的结果。本文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公司财务状况、经营环境复杂性、被ST、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与其内部控制缺陷呈正相关关系,公司规模、独立董事在董事会所占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呈负相关关系,但后者不显著,说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对抑制内部控制缺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许江波  朱琳琳  
本文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设计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评分表,同时从公司治理角度选择了6个可能的影响因素,通过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2009年的数据对假设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设立"四委"、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上市公司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而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性质、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这三个解释变量虽然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有影响,但是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池国华  原国英  乔跃峰  
文章以2009年辽宁省沪深两市45家A股主板公司的年报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辽宁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参差不齐,质量差强人意,其主要原因是内部控制评价依据缺乏统一性、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监管不力以及上市公司的态度不积极等。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炜  郭雪萌  
在研究内部控制评价思路的基础上,结合内控建设、内控评价报告,从管理层面、财务报告层面共同构建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沪深两市2007-201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状况,构建了内部控制评价指数。并对指数进行一系列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表明对照样本间存在显著差异,内部控制指数能有效判别公司质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戴文涛  李维安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发布,为实施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根据我国的内部控制监督评价体系目标,考虑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制度背景以及注册会计师仅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等因素,有必要从满足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信息需求出发,建立一种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程度的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模型,并由一个"局外人"(和企业没有利益关系的人,外部注册会计师不是局外人,他们和企业存在着相当大的利益关系)如政府监管机构或外部非营利性机构(如科研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状况实施全面、综合、量化评价。基于此背景和客观要求,本研究根据内部控制理论、系统评价理论、"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敏  贾文勤  欧阳宗书  李筱强  胡兴国  邱昱芳  夏文贤  米传军  李静  徐振  谢安  顾玲  崔志娟  胡为民  阳尧  
2008年5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2010年4月,五部委又联合发布了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2012年实施范围扩大到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为全面、深入了解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财政部会计司会同证监会会计部成立课题组,密切跟踪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实施情况,开展了对我国上市公司2012年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的分析工作,希望通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根据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及其配套指引,以及财政部、证监会发布的《关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财办会[2012]30号)的要求,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2012年实施范围扩大到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2013年进一步扩大到一定规模以上非国有控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