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94)
2023(15495)
2022(13409)
2021(12459)
2020(10703)
2019(24244)
2018(23986)
2017(45855)
2016(25166)
2015(28159)
2014(28088)
2013(27767)
2012(25333)
2011(22532)
2010(22602)
2009(21106)
2008(21411)
2007(18964)
2006(16857)
2005(15243)
作者
(72932)
(60666)
(60661)
(57799)
(38934)
(29030)
(27505)
(23718)
(23072)
(21878)
(20742)
(20561)
(19560)
(19302)
(18837)
(18554)
(18092)
(17946)
(17543)
(17364)
(15126)
(15029)
(14700)
(13832)
(13804)
(13631)
(13458)
(13380)
(12171)
(12034)
学科
(96877)
经济(96710)
(94065)
管理(92972)
(90338)
企业(90338)
方法(44500)
(35976)
数学(34686)
数学方法(34299)
业经(29170)
(26121)
财务(26048)
财务管理(26012)
企业财务(24766)
(24244)
(23857)
中国(23287)
(20389)
技术(19466)
理论(19414)
(19247)
(18094)
(17112)
(16992)
贸易(16978)
(16529)
地方(16220)
农业(15802)
(15708)
机构
大学(359212)
学院(359052)
管理(146523)
(140516)
经济(137340)
理学(125953)
理学院(124605)
管理学(122689)
管理学院(122035)
研究(115945)
中国(89511)
(76790)
(71165)
科学(71162)
(58439)
财经(55920)
(54524)
(54472)
中心(52946)
研究所(52684)
业大(51867)
(50567)
北京(48487)
(45036)
师范(44593)
(43433)
(42569)
农业(42552)
财经大学(41441)
经济学(41309)
基金
项目(241011)
科学(190652)
研究(176752)
基金(176109)
(153138)
国家(151786)
科学基金(131536)
社会(110874)
社会科(104939)
社会科学(104912)
基金项目(93959)
(93833)
自然(86757)
自然科(84751)
自然科学(84733)
自然科学基金(83264)
教育(80693)
(79135)
编号(72162)
资助(71818)
成果(58758)
重点(53783)
(53259)
(51237)
(49801)
课题(49209)
创新(47698)
(47331)
科研(46424)
教育部(45817)
期刊
(158261)
经济(158261)
研究(105708)
中国(69274)
(59570)
管理(58775)
学报(55269)
科学(51721)
(48112)
大学(42022)
学学(39664)
教育(37674)
农业(32725)
(31489)
金融(31489)
技术(31437)
财经(28044)
业经(25763)
(23861)
经济研究(23722)
问题(19924)
(18733)
财会(18245)
技术经济(18140)
理论(17620)
科技(17086)
现代(17076)
图书(16937)
会计(16545)
(16391)
共检索到532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芦雅婷  王竚  
以2012—2016年沪深主板A股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现状,并对利润总额、收入、资产、权益和净利润类的细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相对数)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呈现"从众"现象,即使考虑行业异质性,同样具有"同形性"行为特征。进一步基于"制度同形"的概念框架,从强制同形、模仿同形和规范同形三个方面剖析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的"同形性"行为特征的制度动因,以期揭示认定标准披露中企业存在的"同形性"行为特征和制度动因,为政府部门监管认定标准的披露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丁友刚  王永超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对于规范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其披露均具有关键性作用。本文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本质着手,研究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内涵、归属权以及披露等问题,以期为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相关规范的制定提供思路。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尹 律  
内部控制和绩效评价密切相关,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与提升绩效水平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企业绩效公开化的重要举措,而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又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焦点。研究绩效评价导向下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运用锚定效应理论,结合区位商指标,验证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透明程度在特定维度内的集聚性。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透明程度在地区、行业、规模和企业性质等四个维度中未形成明显的集聚,锚定效应在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中发挥了作用,但多数情形下不呈现显著性。由此看来,内部控制信息的选择性披露是绩效评价驱动下企业的个体行为,而非自发的从众现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尹律  
内部控制和绩效评价密切相关,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与提升绩效水平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企业绩效公开化的重要举措,而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又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焦点。研究绩效公开导向下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运用锚定效应理论,结合区位商指标,验证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透明程度在特定维度内的集聚性。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透明程度在地区、行业、规模和企业性质等四个维度中未形成明显的集聚,锚定效应在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中发挥了作用,但多数情形下不呈现显著性。由此看来,内部控制信息的选择性披露是绩效公开驱动下企业的个体行为,而非自发的从众现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庆玲  沈烈  
以2014~2016年上市公司所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为统计样本,分别从整体层面和具体层面深挖由企业董事会自行确定并满足监管规则要求的内控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现状。整体上,大多数上市公司能够使用规范的内控评价报告格式,并区分不同缺陷等级列示财报与非财报、定量与定性标准,但总体上定量标准披露情况好于定性标准披露情况。具体来看:在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度量方式上,普遍采用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中的项目构建评价指标,不同评价期间的评价指标基本保持一致,且普遍采用相对率标准作为定量标准临界值的设定方式;内控缺陷定量标准统计层面,定量标准临界值尽量在多个评价指标之间保持取值方式的一致性,且年度间差异性不大;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呈现出一定的行业差异性,同一评价期内不同行业间差异性明显,不同评价期间内行业差异性不大;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变更层面,变更后上市公司倾向于更为严格的缺陷认定标准,降低相对率标准的比率阈值,且不论是变更频率还是变更程度,财报标准变更均大于非财报标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尹律  
盈余管理是影响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的因素之一。学界已证明内部控制对于盈余管理发生作用,却没有深入研究盈余管理对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乃至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的反作用。本文以沪深证券市场2013至2014年纳入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范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盈余管理对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越不透明。该结论为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经验证据,为内部控制信息质量的完善和优化提供理论引导和实践参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尹律  徐光华  易朝晖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编制的关键环节。文章以我国境内纳入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强制实施范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环境敏感性、产品市场竞争和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有助于提升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披露质量;环境敏感性正向调节产品市场竞争对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质量的影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尹律  徐光华  易朝晖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编制的关键环节。文章以我国境内纳入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强制实施范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环境敏感性、产品市场竞争和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有助于提升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披露质量;环境敏感性正向调节产品市场竞争对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质量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施赟  蒋华林  徐玉琳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影响着内部控制缺陷存在性的判断,并进一步涉及缺陷等级的判定以及对外披露。以2009~2015年沪深A股披露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在梳理认定标准从自愿到强制披露的制度演进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制定和披露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研究旨在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做出评价,为监管层进一步解决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持续完善相关的制度规范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婧  郑石桥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目标是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做出评价。文章通过建立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形成机理,论证了缺陷认定标准与企业管理层的策略选择、外部审计师的行为决策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处罚力度相关,还得出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形成是企业管理层、外部审计师和政府监管层之间进行博弈所达成的一种均衡状态的结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丁友刚  王永超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核心问题。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2011年内控评价报告为研究对象,从重要性和可能性两个维度考察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定量标准的制定情况,并运用内容分析法从缺陷事件的性质、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的严重程度三个维度考察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定性标准的制定情况。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在制定方面存在着诸多影响内控缺陷信息质量的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总体性的改进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雯  肖翔  
文章在建立加权模型度量内部控制缺陷,及以可控应计利润作为盈余质量度量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寻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企业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与盈余质量存在相关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盈余质量低于不存在内控缺陷的企业。研究结果能对盈余质量的判断提供新途径和方法,为相关部门完善内控缺陷披露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梁晓鸣  
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不仅会降低会计信息质量、资本市场声誉,更会导致投资者丧失信心、甚至出现股价大跌的情况,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政府监管、媒体关注、机构投资者三大外部监督机制出发,在理论层面分析外部监督通过强制性披露、行政处罚、声誉影响等方面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形成的影响机制,并对案例企业开展分析,探究多方外部监管机制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形成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冯均科  侯玮  马晨  
规范的独立董事能够有效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有助于提升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基于团队异质性、高层梯队等理论,本文以2007-2015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独立董事异质性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教育以及兼职数异质性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任期异质性、薪酬异质性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质量具有负相关性,而年龄、性别、专业背景、学术背景与职业背景异质性对其影响不显著。上述结果不仅增强了对内部控制建设重要性的关注,还有利于上市公司从管理者团队特征的角度加强公司独立董事团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冯均科  侯玮  马晨  
规范的独立董事能够有效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有助于提升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基于团队异质性、高层梯队等理论,本文以2007-2015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独立董事异质性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教育以及兼职数异质性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任期异质性、薪酬异质性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质量具有负相关性,而年龄、性别、专业背景、学术背景与职业背景异质性对其影响不显著。上述结果不仅增强了对内部控制建设重要性的关注,还有利于上市公司从管理者团队特征的角度加强公司独立董事团队的建设,有利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深层次地拓展了有关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质量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