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14)
- 2023(18324)
- 2022(15709)
- 2021(14667)
- 2020(12316)
- 2019(28249)
- 2018(27824)
- 2017(53710)
- 2016(28827)
- 2015(32207)
- 2014(31951)
- 2013(31273)
- 2012(28325)
- 2011(25301)
- 2010(25166)
- 2009(23492)
- 2008(23131)
- 2007(20316)
- 2006(17935)
- 2005(15640)
- 学科
- 济(115680)
- 经济(115452)
- 业(100113)
- 管理(99474)
- 企(93647)
- 企业(93647)
- 方法(54225)
- 数学(44102)
- 数学方法(43495)
- 财(37952)
- 业经(32225)
- 农(29512)
- 中国(28683)
- 务(26375)
- 财务(26294)
- 财务管理(26252)
- 制(25401)
- 企业财务(24913)
- 学(22108)
- 理论(22014)
- 地方(21559)
- 和(21328)
- 技术(21089)
- 贸(19892)
- 贸易(19880)
- 农业(19524)
- 划(19393)
- 易(19334)
- 体(18229)
- 环境(17660)
- 机构
- 学院(406860)
- 大学(406590)
- 管理(166029)
- 济(162535)
- 经济(159114)
- 理学(143856)
- 理学院(142308)
- 管理学(139849)
- 管理学院(139084)
- 研究(127896)
- 中国(96543)
- 京(85116)
- 财(78930)
- 科学(77364)
- 财经(62960)
- 所(62004)
- 江(59522)
- 中心(58860)
- 农(58156)
- 业大(57567)
- 经(57114)
- 研究所(56087)
- 北京(53027)
- 范(52140)
- 师范(51672)
- 经济学(49217)
- 州(47768)
- 院(47039)
- 财经大学(46901)
- 农业(45190)
- 基金
- 项目(278738)
- 科学(221156)
- 研究(206011)
- 基金(204140)
- 家(176247)
- 国家(174730)
- 科学基金(152447)
- 社会(131977)
- 社会科(124565)
- 社会科学(124527)
- 基金项目(108398)
- 省(108013)
- 自然(98739)
- 自然科(96476)
- 自然科学(96455)
- 教育(95246)
- 自然科学基金(94735)
- 划(90508)
- 编号(84140)
- 资助(83189)
- 成果(67606)
- 部(61910)
- 重点(61793)
- 创(58874)
- 发(58166)
- 课题(56841)
- 创新(54848)
- 制(54265)
- 国家社会(54105)
- 教育部(54071)
- 期刊
- 济(179166)
- 经济(179166)
- 研究(118062)
- 中国(74839)
- 管理(65095)
- 财(64595)
- 学报(60040)
- 科学(57024)
- 农(52294)
- 大学(47133)
- 学学(44454)
- 教育(43883)
- 技术(37006)
- 农业(35691)
- 融(32841)
- 金融(32841)
- 财经(31430)
- 业经(29972)
- 经济研究(27817)
- 经(26940)
- 问题(22868)
- 技术经济(20398)
- 业(19172)
- 财会(19064)
- 理论(18861)
- 科技(18836)
- 版(18730)
- 现代(18711)
- 图书(18523)
- 商业(17967)
共检索到590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伟伟 连燕玲 王耶恩
企业履行内部和外部社会责任不一致会加剧不同群体之间的财富差距,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本文基于中国地区间的制度差异,结合管理者决策中的期望效应,研究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背离的驱动因素。实证研究发现:地区间制度期望落差加剧了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的背离。这一背离现象在企业社会关注水平增强、高管团队社会资本更高时会被削弱。地区间制度期望落差对国有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背离的影响弱于民营企业。而且,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背离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经营成长,这种负面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明显。本文将地区间制度期望落差与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背离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展和深化了组织期望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为共同富裕背景下相关部门规范企业行为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伟伟 连燕玲 王耶恩
企业履行内部和外部社会责任不一致会加剧不同群体之间的财富差距,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本文基于中国地区间的制度差异,结合管理者决策中的期望效应,研究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背离的驱动因素。实证研究发现:地区间制度期望落差加剧了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的背离。这一背离现象在企业社会关注水平增强、高管团队社会资本更高时会被削弱。地区间制度期望落差对国有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背离的影响弱于民营企业。而且,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背离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经营成长,这种负面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明显。本文将地区间制度期望落差与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背离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展和深化了组织期望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为共同富裕背景下相关部门规范企业行为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伟伟 连燕玲 王耶恩
企业履行内部和外部社会责任不一致会加剧不同群体之间的财富差距,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本文基于中国地区间的制度差异,结合管理者决策中的期望效应,研究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背离的驱动因素。实证研究发现:地区间制度期望落差加剧了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的背离。这一背离现象在企业社会关注水平增强、高管团队社会资本更高时会被削弱。地区间制度期望落差对国有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背离的影响弱于民营企业。而且,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背离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经营成长,这种负面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明显。本文将地区间制度期望落差与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背离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展和深化了组织期望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为共同富裕背景下相关部门规范企业行为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金忠 李墨馨 刘晓玲
本文以我国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的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督双重环境视角,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量化董事网络,并以社会责任为中介变量,探讨董事网络位置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机制和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董事网络中心度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第二,内部治理能力视角下,企业治理水平越高,董事网络中心度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第三,外部监督程度视角下,企业所受到媒体关注越多,越能强化董事网络中心度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第四,履行社会责任是董事网络中心度影响绿色创新的主要路径,在董事网络中心度与企业绿色创新两者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连燕玲 李沁 郑伟伟
制度环境对企业战略行为的影响备受关注。文章结合制度理论和企业行为理论的逻辑框架,将企业所在地区的实际制度发展水平低于同行业其他企业所在地区的制度期望水平的差距,界定为地区间制度期望落差,基于此,探讨了企业在面临地区制度期望落差时的社会责任响应行为。研究表明:地区制度期望落差困境促使企业通过增强社会责任战略响应程度降低不确定性,释放良好声誉信号和构建社会网络,以此应对制度不均衡带来的相对制度空隙。进一步,当面对地区制度期望落差时,企业通过模仿同行业领先企业社会责任行为降低不确定性与成本,同行业领先企业较高的社会责任水平将强化制度期望落差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正向关系;分析师关注度通过提升社会责任战略的有效性增强管理者动机,从而强化制度期望落差与社会责任之间的正向关系;充足的资源禀赋则会增强制度期望落差困境下企业实施社会责任战略的资源能力,由此强化了二者之间的正向关系,而较高程度的绩效期望落差则起到相反作用。文章尝试结合中国转型制度背景的特殊性,从地区制度期望视角透析企业非市场战略的决策动机及影响机制,拓展了企业行为理论在中国转型制度背景下的研究边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国富 李鼎
ESG评价是审计定价的重要参考依据,但目前国内外各ESG评价机构的评价结果各异,存在较大分歧。基于此,以2015~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ESG评价分歧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ESG评价分歧通过增加审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和业务风险,显著提高被评价企业的审计定价。作用机理检验表明,内部控制质量和分析师关注度的提高会弱化ESG评价分歧与审计定价的正相关关系。异质性分析显示,在非国有企业中ESG评价分歧对审计定价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市场化程度、行业竞争水平正向调节二者的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孟甜甜 周雪梅 彭启发
文章从企业内外部治理机制的视角,以2011—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超额商誉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表明,超额商誉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会计信息质量和分析师关注度可以缓解超额商誉对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超额商誉对审计费用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且会计信息质量和分析师关注度的调节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在现有商誉与审计费用的研究基础上,拓展了超额商誉经济后果和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为增加审计费用的合理性提供了经验证据,并引入产权的异质性,为治理超额商誉以及加强企业内外部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任胜钢 宋迎春 王龙伟 曹裕
本文在考察网络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逻辑关系基础上,引入内部网络效度和合作治理方式作为调节变量,检验了企业内外部网络因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网络能力和内部网络效度均对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内部网络效度对网络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发挥着正向的调节效应;尽管合作治理方式对创新绩效具有正面影响,但它对网络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不具有调节效应;此外,企业规模对外部网络能力和内部网络效度的影响差异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正军 谢晓
《中国制造2025》方案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方针,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因而选取2014-2017年通用设备与专用设备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从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两个维度为约束,研究不同作用机制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正相关,基于不同作用机制下划分的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不会改变与财务绩效的正相关关系;研发投入调节增强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积极作用,这一结果主要是创新投入与内部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保持一致,从而对财务绩效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导致,而研发投入对外部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德明 张运生 陈立勇
探讨了高新技术企业采用不同的R&D战略所对应的内外部学习的契合关系。并指出组织外部交易边界的虚拟化、组织间合作伙伴的网络化、组织内部机制的柔性化是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内外部学习契合的有效保证。最后,结合对我国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调研结果,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R&D流程在技术试验与产品开发两大阶段中不同的内外学习策略选择对R&D速度、成本、竞争优势的影响。
关键词:
内部学习 外部学习 契合机制 R&D绩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晓彬 葛红岩
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相关性做了分析,提出了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模型。通过数据测算发现,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其发展的各环境因素的权重不同。因此,企业在进行决策时要动态地分析不同时期的内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程度,根据评价因素所发生的变化,动态地确定资源的分配比例,使企业的资源分配达到最优。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唐清泉 巫岑
内部R&D投资和外部技术并购作为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源泉均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从内在机理和外部表现分析内外部R&D间存在的协同效应,并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关联并购对协同效应的影响。基于医药企业技术含量高、R&D投入强度大、属于重点推进并购重组行业的特征,以2002年至2010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医药行业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OLS回归模型,通过LR检验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内外部R&D的协同效应存在于医药行业企业,能够提升企业绩效,单纯的进行内部R&D投资或者只进行外部技术并购,都不是提升企业价值的最优技术创新模式;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相比,该协同效应主要存在于小型企业和非国...
关键词:
R&D投资 技术并购 协同效应 关联并购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程辰子
近年来,第三方物流从最初仅提供物流服务的"传统角色",过渡到既提供物流服务又提供金融服务的"代理角色"和"控制角色"。代理角色和控制角色的出现推动了人们对外部与内部两种融资方式的认知。本文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介绍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企业融资中扮演的角色和供应链融资风险等理论,从融资企业的收益和最优订货量的角度,运用无风险和存在风险的资金约束报童模型分析供应链企业的内外部融资。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那些资本规模小、偿债能力差、信用评级低的供应链内中小型企业有着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剑 袁蕴 李宝平
惩罚机制作为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完善。本文通过改变博弈参与企业的策略空间和收益支付以改变博弈的均衡结果来分析惩罚机制在重复博弈中的作用机理,并通过系统分析法研究了内外部惩罚机制的双向联动关系,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总结了刚性的他律机制和柔性的自律机制在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中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内外部惩罚机制 企业社会责任 实现路径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亚军 张金隆 陈江涛
IT服务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之一,但低的实施成功率是主要的担忧。针对这一现状,构建了"企业内外部支持→冲突解决→ITSM成功实施"作用机制模型,并利用327份有效问卷检验了理论假设模型。结果表明:①企业内外部支持对冲突解决和ITSM成功实施有正面的影响;②冲突解决在企业内部支持(高层管理支持、用户支持)影响ITSM成功实施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③冲突解决在企业外部支持(咨询顾问支持、软件供应商支持)影响ITSM成功实施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