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52)
- 2023(14788)
- 2022(12645)
- 2021(11689)
- 2020(9994)
- 2019(22802)
- 2018(22579)
- 2017(43903)
- 2016(23886)
- 2015(26516)
- 2014(26418)
- 2013(26402)
- 2012(23917)
- 2011(21247)
- 2010(21123)
- 2009(19653)
- 2008(19607)
- 2007(17303)
- 2006(15150)
- 2005(13510)
- 学科
- 济(100525)
- 经济(100408)
- 业(95047)
- 企(86999)
- 企业(86999)
- 管理(83373)
- 方法(47859)
- 数学(38121)
- 数学方法(37575)
- 业经(31640)
- 财(31342)
- 农(29753)
- 务(23939)
- 财务(23872)
- 财务管理(23841)
- 企业财务(22641)
- 中国(22457)
- 农业(21299)
- 技术(20625)
- 学(19626)
- 理论(19191)
- 制(19006)
- 和(18700)
- 地方(17508)
- 划(17085)
- 策(16732)
- 贸(15958)
- 贸易(15951)
- 易(15475)
- 环境(14646)
- 机构
- 学院(344570)
- 大学(341573)
- 管理(142382)
- 济(136002)
- 经济(133152)
- 理学(123208)
- 理学院(121930)
- 管理学(119888)
- 管理学院(119273)
- 研究(108906)
- 中国(82579)
- 京(72668)
- 科学(69157)
- 财(63360)
- 农(58276)
- 所(54805)
- 业大(52859)
- 财经(51173)
- 江(50646)
- 研究所(49924)
- 中心(49144)
- 经(46512)
- 农业(45909)
- 北京(45389)
- 范(42209)
- 师范(41821)
- 州(40969)
- 院(39854)
- 经济学(39610)
- 商学(38359)
- 基金
- 项目(234516)
- 科学(185337)
- 基金(170817)
- 研究(170121)
- 家(148607)
- 国家(147313)
- 科学基金(128118)
- 社会(106892)
- 社会科(101356)
- 社会科学(101328)
- 省(92795)
- 基金项目(90654)
- 自然(84939)
- 自然科(83030)
- 自然科学(83009)
- 自然科学基金(81546)
- 教育(77193)
- 划(76934)
- 资助(70911)
- 编号(68816)
- 成果(54349)
- 重点(51778)
- 部(51105)
- 创(50566)
- 发(49133)
- 课题(46742)
- 创新(46542)
- 业(45443)
- 科研(45047)
- 教育部(43587)
- 期刊
- 济(149822)
- 经济(149822)
- 研究(98065)
- 中国(60906)
- 管理(55560)
- 学报(53379)
- 农(53261)
- 财(51427)
- 科学(50094)
- 大学(40487)
- 学学(38448)
- 农业(37432)
- 教育(33981)
- 技术(31670)
- 融(27176)
- 金融(27176)
- 业经(26665)
- 财经(24992)
- 经济研究(23019)
- 业(21718)
- 经(21361)
- 技术经济(19429)
- 问题(19230)
- 科技(17124)
- 现代(16857)
- 财会(16261)
- 统计(16156)
- 理论(16019)
- 版(15808)
- 图书(15770)
共检索到496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吕筱萍
企业兼并作为企业高速成长的有效手段,已被国内外众多企业广泛采用,并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然而,怎样的兼并结果才是有效(成功)的,至今尚没有一个明确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这使得许多学者和专家对同一主体范畴的兼并活动绩效的评价结论相差甚远。本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吕筱萍
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对兼并有效性界定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界定企业兼并有效性的多阶段评价模式;依据这一模式指出应从兼并交易以及兼并后短期与长期两个不同的层面,评价和分析企业兼并的有效性问题。
关键词:
兼并 有效性界定 多阶段评价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易经章 胡振华
一、企业兼并效率的评价方法回顾和评析 1.反常收益法。这种方法是以并购前后股东财富的变化来计量,将收购公告发布前后某段时间内并购双方股东实际收益R与假定无并购公告影响的那段时间内股东的“正常”收益E(R)进行对比,得出所谓反常收益 AR(Weston,1999)。即:AR= R-E(R) 在反常收益法中,对实际收益R的计量一般是计算测算区间股价的变化和股息的支付。而对“正常”收益E(R)的估算则较为复杂和困难。学者们通常采用所谓的“市场模型法”来估算E(R),即通过个股收益与市场股票收益的关系构造回归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彤缨 陈波 苏思
文章研究随机前沿方法评价企业绩效的有效性,包括绝对有效性和相对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绝对有效性和相对有效性两个方面,企业效率值与传统的绩效评价指标是正相关的,而且相比之下在企业的效率值处于较高或较低的水平时,企业效率值与传统绩效评价指标正相关性更强。总体而言,随机前沿方法在评价企业绩效是有效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曾繁荣 李晋杰
针对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评价方法展开实证研究,引入EVA视角,并将EVA指标与六种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价指标相比较,进而检验EVA评价体系的有效性。文中选取了我国104家新能源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EVA评价体系对于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衡量具有良好的效果,这一结论为EVA价值评价理念在我国新能源领域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新能源 价值创造能力 EVA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马泽生 张军 徐兵
有效的风险管理是集团型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也是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集团型企业开展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价的意义,设计了企业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价的PDCA式闭环管理流程及步骤,从三个层面、六个维度建立了企业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价模型,进而量化确定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价指数及风险管理成熟度等级,直观地反映出企业风险管理现状,对于促进企业健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治理水平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及途径。
关键词:
风险管理 有效性 评价指数 成熟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金飞 岳朝龙 张瑞敏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与银行"存差"不断扩大的现象同时存在,原因在于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银行难以判断中小企业申请信贷是否有效,有效信贷需求到底为多少。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有效信贷需求的概念等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分析,并利用设计的指标体系和统计学方法对中小企业信贷需求有效性进行评价。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马泽生 张军 徐兵
有效的风险管理是集团型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也是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集团型企业开展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价的意义,设计了企业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价的PDCA式闭环管理流程及步骤,从三个层面、六个维度建立了企业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价模型,进而量化确定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价指数及风险管理成熟度等级,直观地反映出企业风险管理现状,对于促进企业健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治理水平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及途径。
关键词:
风险管理 有效性 评价指数 成熟度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晓红 邹湘娟 佘坚
成长性研究是中小企业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采用何种方法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性进行评价以及评价有效性的检验又是此类研究的重要步骤。本文将分别通过突变级数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rey RelationAnalysis,简称GRA)对沪深股市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进行实证研究,并建立回归模型以检验两种方法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细玉
本文分析、归纳了影响企业兼并(Mergers and Acquistions)的风险因素,建立了企业兼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它进行了评价。在兼并决策中,根据风险因素和战略效益的影响进行了兼并决策综合评价,以达到消除、规避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
企业兼并 风险评价 决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荣贵 张体勤 吴彬
本文按照项目生命周期的时序,针对软件企业在进行项目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这些典型问题包括:需求定义不充分、计划的准确性差、资源调度效率低、项目流程监控混乱、以及对知识管理的忽视等。本文解释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要点,并阐述了这些要点的依据和实施途径。这些要点包括:面向利益相关者的项目策划、基于数据统计的项目计划、项目资源的动态调度、可视化的项目监控和知识管理等。
关键词:
项目管理 软件企业 利益相关者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颜青
企业在为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的控制,对企业全体职员的高效率工作和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强对企业内部的控制和管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关注的问题,针对企业内部开展控制的有效性的评价方法,也顺势成为企业内部控制后带来的新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解,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希望能为企业的稳步发展提供帮助和参考,使企业能继续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有力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 控制有效性 评价方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汉文 张宜霞
企业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为相关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内部控制。鉴于这种特点,适当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总体上可以分为详细评价法和风险基础法两种,风险基础法相对来说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和效率。政府监管部门应当规范风险基础的评价方法,引导企业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风险基础的方法来评价和审计内部控制。
关键词:
内部控制有效性 详细评价法 风险基础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