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43)
2023(16560)
2022(14167)
2021(13303)
2020(11398)
2019(25724)
2018(25370)
2017(49548)
2016(27241)
2015(30522)
2014(30366)
2013(30104)
2012(27943)
2011(24940)
2010(25269)
2009(23783)
2008(23840)
2007(21479)
2006(19412)
2005(17660)
作者
(80482)
(66548)
(66373)
(63023)
(42886)
(31972)
(30049)
(26010)
(25364)
(24293)
(22831)
(22634)
(21513)
(21385)
(20995)
(20348)
(20136)
(19910)
(19216)
(19212)
(16733)
(16493)
(16268)
(15476)
(15037)
(14952)
(14848)
(14766)
(13492)
(13343)
学科
(110723)
经济(110570)
(101501)
管理(93180)
(91056)
企业(91056)
方法(48290)
数学(38092)
数学方法(37487)
(35580)
(34561)
业经(33484)
中国(27944)
(24953)
财务(24875)
财务管理(24830)
(24228)
农业(23727)
企业财务(23509)
(22507)
理论(21534)
技术(21295)
(20882)
(20494)
贸易(20485)
(20352)
地方(20138)
(19884)
(18555)
(17564)
机构
学院(393061)
大学(390928)
管理(156667)
(156182)
经济(152674)
理学(133779)
理学院(132363)
研究(131068)
管理学(130118)
管理学院(129423)
中国(101680)
(84771)
科学(81419)
(75671)
(68012)
(67523)
(60938)
研究所(60642)
中心(59250)
财经(58953)
业大(58925)
北京(53999)
(53400)
农业(53386)
(50021)
师范(49509)
(48851)
(47580)
经济学(45046)
财经大学(43283)
基金
项目(255628)
科学(200684)
研究(187501)
基金(184522)
(160619)
国家(159138)
科学基金(136847)
社会(116085)
社会科(109799)
社会科学(109767)
(100723)
基金项目(96845)
自然(90314)
自然科(88237)
自然科学(88213)
自然科学基金(86658)
教育(85410)
(84069)
编号(77244)
资助(77175)
成果(63413)
重点(56806)
(55777)
(54469)
(54342)
课题(53131)
创新(50240)
(48560)
科研(48509)
项目编号(48068)
期刊
(182923)
经济(182923)
研究(119701)
中国(77128)
(63436)
管理(63256)
学报(61694)
(61454)
科学(57017)
大学(46850)
学学(44047)
教育(43835)
农业(43656)
(37292)
金融(37292)
技术(35315)
业经(31402)
财经(29392)
经济研究(27919)
(25235)
(24374)
问题(23366)
技术经济(20847)
图书(20037)
现代(19142)
理论(19028)
科技(18530)
(18500)
(18321)
商业(17417)
共检索到599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苏锡坤,刘永清  
企业兼并收购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苏锡坤华南理工大学系统工程所刘永清一、企业并购的现状分析1.并购类型的创新并购有出资购买式、承担债务式、吸收入股式、控股式等基本类型。在深化改革的创造性实践中,在以并购为手段进行企业改革的道路上,...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白梅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收购兼并浪潮愈演愈烈,公司和银行的规模越来越大,资本越来越集中。美国旅行者集团和花旗银行的合并,交易额达到677亿美元,创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并购交易额的记录。 在国内,1997年东联公司的成立,标志着纺织行业跨部门合并的开始。今年开始的中央职能和结构的改革,无疑会加速原产业部委的重组,因此,1998年将是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及其他企业的重组年、收购兼并年。 企业收购兼并的热潮在深沪两地的上市公司中表现得更加充分。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97年12月份底,1997年深沪上市公司的重组案例高达200多起,进入98年以来,上市公司收购兼并浪潮更是风起云涌。在这些重组案例中...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锡坤  邓雷鸣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戴园晨  
企业重组与收购兼并著名经济学家戴园晨目前,资本流动与资产流失都是热点问题。但资本流动与资产流失不是一回事,资本从凝滞走向流动,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流失。为了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而设置国有资产流动障碍,显然是错误的。资本流动形式多样.收购兼并只是形式之一。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晟  
企业兼并收购中的付款方式李晟“兼并”与“收购”都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中发生的组织变动形式,涉及到企业资产的重组、清算和再分配,是两个含义比较接近的概念,国内学者对彼此的划分一直存在争议。在本文中,笔者使用“并购”一词,即将“兼并”与“收购”合起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定核  
1993年9~10月间的“宝延风波”,开我国股票市场上企业收购与兼并事件之先河。随后,“万科”收购“申华”、“天报”收购“小飞乐”……一时间,收购题材.沸沸洋洋,撩动人心,成为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股市的一大热门话题。标志着我国股市发展已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需要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拟选择其中的几个加以简单的探讨。 一、股票市场上企业收购与兼并的意义及方式问题 “宝延风波”以前,我国的企业收购与兼并都是在有关主管部门控制下协议完成的,而不是直接通过市场自发完成的。股市收购现象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不正常的状况,它将使人们更准确地理解股市.理解股份制经济的实质。从这个意义上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收  罗永恒  舒彤  
本文选取1998年发生兼并收购的公司作为样本,主并公司和目标公司都是上市公司。研究发现,公司收购兼并后对主并企业的长期超额收益为负。对公司并购后(+1,+12),(+13,+24)和(+25,+36)时间段的CAARs和BHAR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三年的长期超额收益在5%的水平下显著为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玉辰  刘永海  
企业购并战略关系到企业购并的成败。因此,企业在进行收购与兼并时,应注重对购并战略的选择。一般而言,企业购并式战略主要有购买式、承债式、控股式、股权交换式和杠杆购并五种形式。通过对五种购并战略的比较研究,可以为企业选择合理的购并战略,进行有效的收购与兼并提供基础性条件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谭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明森  
国有企业兼并:问题和对策陈明森(一)根据我国现行的《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规定,在企业兼并过程中,除了应遵循双方自愿的原则之外,还应由财政部门会同企业主管部门报同级政府作出决定,同时要征求被兼并方企业职工的意见。因此,我国国有企业的兼并问题基本上是...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曜  
在收购兼并的历史中,绩效支付合约的采用是从规模较小、私人拥有的目标公司开始的。近年来,绩效支付合约在一些大型公司包括上市公司收购案中也开始广泛运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罡  
经济转型时期,要素将十分频繁地进行分化和重组,其间孕育着许多机遇,而在此过程中,谁看到了机遇,并抓住了机遇,那么谁就会最先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就会为成功奠定基础。 企业产权的收购和兼并之所以为人们所关注,是缘于目前中国股份制改革的种种困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相存  
一、企业兼并的本质企业兼并其实就是企业不断扩大的一种方式,使企业逐渐成为一个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的有效手段。企业集团由于其自身规模的优势能有效的聚集资源,使管理具有协同性,而且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企业通过结合,不断的扬长避短,最终可以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辉  温军  丰若旸  
本文在创新知识基础理论已有的"并购—吸收能力"分析框架内,引入了"吸收动力"因素,藉此研究了收购兼并、异质企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并基于2004—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倾向性得分法和倍差估计量"技术就理论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并购可以扩展收购公司的知识基础,具有显著的创新效应,在并购后的四年时间窗口内,收购企业的专利授权和创新效率显著高于未收购企业;(2)知识吸收动力而非吸收能力是企业并购创新效应最为重要的决定因素,股权结构适度集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以及外部产业竞争程度较低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