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41)
- 2023(18123)
- 2022(15381)
- 2021(14508)
- 2020(12126)
- 2019(27694)
- 2018(27149)
- 2017(52363)
- 2016(28213)
- 2015(31464)
- 2014(30802)
- 2013(30351)
- 2012(27631)
- 2011(24675)
- 2010(24464)
- 2009(23061)
- 2008(22659)
- 2007(19578)
- 2006(17280)
- 2005(15463)
- 学科
- 济(119027)
- 经济(118881)
- 业(99639)
- 管理(92301)
- 企(89286)
- 企业(89286)
- 方法(52242)
- 数学(42241)
- 数学方法(41778)
- 业经(35196)
- 财(34199)
- 农(34087)
- 中国(33618)
- 务(24369)
- 财务(24302)
- 财务管理(24274)
- 农业(23602)
- 贸(23553)
- 贸易(23540)
- 企业财务(22987)
- 易(22937)
- 制(22498)
- 地方(21519)
- 技术(21418)
- 理论(21228)
- 学(21124)
- 和(20840)
- 划(18994)
- 策(18329)
- 环境(17676)
- 机构
- 学院(398559)
- 大学(396468)
- 济(165616)
- 经济(162306)
- 管理(161221)
- 理学(139107)
- 理学院(137651)
- 管理学(135612)
- 管理学院(134877)
- 研究(130784)
- 中国(100760)
- 京(84569)
- 科学(78668)
- 财(75225)
- 所(64253)
- 农(61227)
- 财经(60813)
- 中心(58741)
- 研究所(58394)
- 江(56928)
- 业大(56205)
- 经(55497)
- 北京(53409)
- 范(50640)
- 师范(50217)
- 经济学(50172)
- 农业(48102)
- 院(47616)
- 州(46200)
- 经济学院(45353)
- 基金
- 项目(268583)
- 科学(213664)
- 研究(199199)
- 基金(197237)
- 家(170498)
- 国家(169056)
- 科学基金(147209)
- 社会(128248)
- 社会科(121520)
- 社会科学(121492)
- 基金项目(104167)
- 省(103046)
- 自然(94529)
- 自然科(92445)
- 自然科学(92426)
- 自然科学基金(90789)
- 教育(90362)
- 划(86361)
- 资助(80664)
- 编号(80653)
- 成果(64436)
- 部(59655)
- 重点(59410)
- 创(57662)
- 发(57309)
- 课题(54616)
- 创新(53286)
- 国家社会(53169)
- 教育部(51724)
- 人文(50865)
- 期刊
- 济(182970)
- 经济(182970)
- 研究(118663)
- 中国(72004)
- 管理(62385)
- 财(59083)
- 学报(56951)
- 农(56405)
- 科学(55242)
- 大学(43832)
- 学学(41270)
- 教育(40658)
- 农业(39636)
- 技术(35091)
- 融(33370)
- 金融(33370)
- 业经(31366)
- 经济研究(29828)
- 财经(29763)
- 经(25659)
- 问题(24817)
- 业(22940)
- 技术经济(20924)
- 现代(19588)
- 图书(19299)
- 贸(19155)
- 世界(18358)
- 商业(18326)
- 科技(18274)
- 理论(17998)
共检索到583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涛 张伊娜
以175家全球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数据为基础,运用网络互锁模型,从全球、全国和区域三个空间尺度,比较研究了中国城市群的多中心网络。研究发现:(1)由多个省份、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组成的城市群的多中心网络特征更为明显。(2)城市群的多中心度是高度尺度敏感的,空间尺度越小,城市群网络的多中心度越高。(3)在2006-2015年,部分城市群在三个空间尺度上的多中心度出现明显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是尺度敏感的。(4)从多/单中心和双/单核两个维度对各城市群进行聚类分析并比较了类型变化。
关键词:
城市群 多中心 企业数据 网络互锁模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涛 张伊娜
以175家全球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数据为基础,运用网络互锁模型,从全球、全国和区域三个空间尺度,比较研究了中国城市群的多中心网络。研究发现:(1)由多个省份、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组成的城市群的多中心网络特征更为明显。(2)城市群的多中心度是高度尺度敏感的,空间尺度越小,城市群网络的多中心度越高。(3)在2006-2015年,部分城市群在三个空间尺度上的多中心度出现明显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是尺度敏感的。(4)从多/单中心和双/单核两个维度对各城市群进行聚类分析并比较了类型变化。
关键词:
城市群 多中心 企业数据 网络互锁模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渺希 黎智枫 钟烨 Derudder Ben
在既有理论基础上扩展了城市群多中心网络的度量工具,考察中国12个城市群总部—分支机构的企业关联网络,比较梳理了地级城市空间联系的拓扑结构。实证研究发现:1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典型城市群在内,中国城市群内部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依然发育不完善,在联系数据方面均呈现出一定的稀疏矩阵特征,空间组合关系均为树状结构。2总部区位(出度)的层级性差异均高于分支机构区位(入度)的层级性差异,显示出城市群内部空间"流"的不对称性。3针对12个城市群内部网络的拓扑结构聚类分析表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地区的城市群内部网络联系较为紧密,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一体化网络特征;其中三大典型城市群存在明显的企业总部集聚核心,其余城市群内部的网络联系松散,跨城企业联系比重较低,在拓扑结构上大多呈现出以省会或副省级城市为指向的向心式联系。
关键词:
城市群 多中心网络 拓扑结构 中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雪薇 宗刚 赵蓉
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刻画了中国城市群创新空间关联网络的关系,并对创新网络空间结构特征进行深入探讨,基于QAP模型检验了可达性、经济集聚和科研投入等因素与创新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群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呈现关联性、稳定性、等级性等特征,各个城市在创新空间关联网络中占据不同的地位,可以归为"经济人"、"双向溢出"、"受益"三种聚类板块;地理空间邻近效应、可达性、经济集聚和科研投入是影响创新网络关联的主要因素,可以借助创新呈现的溢出效应来因地制宜地制定创新战略规划,并实现创新空间联动。
关键词:
创新网络 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 QAP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顾菁 薛伟贤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城市化建设中资本、人口、技术等资源要素的配置展现出了极强的先导性和再组织性,使城市关联网络逐渐被重构。本文修订城市关联引力模型,以主要省会城市为网络节点,城市间的引力为连接线,构建城市关联复杂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解析信息化背景下我国城市关联网络的演进方向、中心度及层次水平。
关键词:
中国城市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信息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渺希 钟烨 徐高峰
回顾了城市群多中心网络的测度方法,并结合企业总部—分支机构的特性进行了计算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在此基础上,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3个典型城市群的多中心网络进行了2001—2009年的演化研究。研究发现,三大城市群的跨城企业数量明显增加,城市间总部—分支机构的联系表现得更为频密且逐渐增强,区域一体化程度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尽管3个典型城市群的多中心程度在增强,但是城市体系的层级性却有增强的趋势,核心城市的多区位企业集聚现象更为突出,多中心程度的增加主要来自于整体网络的拓扑结构演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衔春 吕斌 许顺才 龙迪 陈鹏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我国典型的多中心城市群,传统区域管理机制存在诸多弊端,严重阻碍城市群整体协同发展。通过深入分析长株潭城市群传统区域管理机制、"绿心"保护与开发管理机制及两型示范区传统管理机制,探讨当前长株潭城市群传统管理机制的现实矛盾。并基于此,指出长株潭城市群构建多中心网络治理模式的必要性和构建方法,结合多中心网络治理的启示与内容,提出旨在实现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多中心网络治理的改进策略,为我国城市群发展提供制度与管理上的可借鉴经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传明 Gabor Horvath
基于长三角26个城市2013~2018年空气质量指数日报数据,利用非格兰杰因果检验、复杂网络等方法,从时空交互视角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雾霾污染动态关联网络特征。结果发现:样本考察期长三角城市群总体雾霾污染指数及天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冬季、春季及对应月份雾霾污染相对较重;长三角城市群雾霾污染空间网络相对稳定,各城市间都存在关联关系,整网关系紧密度逐年提升,但空间影响等级结构则渐趋松散;基于考察期污染指数均值及空间网络核心度的二维时空标准,可将长三角城市群细分为四种区别性治理类型。最后,提出长三角乃至全国城市群雾霾污染协同治理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叶秀玲 张莉 胡国建 王斌
以企业并购数据构建企业网络,基于企业之间实际经济联系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2009年、2012年、2015年和2018年中国城市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结果表明:(1)由跨城市并购数据所构建的中国城市网络复杂程度急剧加深,但仍处于低水平-弱连结的分布态势。(2)城市节点遵从典型的长尾分布和幂律分布,“富人俱乐部”现象显著。城市分布格局经历了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成渝城市群四区组团的跳跃式分布格局到“大”字型带状分布格局再到“T”字型沿海沿江发展格局的演变,以胡焕庸线为界东西差异显著。此外,并购频次排名前30位的城市大部分为省会城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一些经济强市。(3)列入研究范围的城市其表现类型初期往往为主并型或被并型,后期趋向均衡型发展,且网络中城市的表现类型发生不同形式的变化。(4)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地区形成以三角结构为核心的城市网络菱形骨架格局逐渐得到夯实,城市网络由等级联系特征向等级性与空间近邻性并存转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盛科荣 杨雨 孙威
利用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500强企业网络数据和隶属联系模型构建中国城市网络,在解析城市网络中心性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定量识别与测度了中国城市网络中心性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在"行为—结构—绩效"分析框架下探索性解析了城市网络中心性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城市出度中心性体系呈现"香港-北京"双核结构特征,中介度体系呈现以北京为首位城市的首位分布特征,入度中心性体系则呈现多核心结构特征;市场潜力、关键资源、区位条件和经营环境等城市属性特征对于城市网络中心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不同维度中心性特征对于不同类型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择优选择、偏好依附和网络邻近是中国城市网络中心性发育的动力机制,这将进一步强化具有传统优势城市的网络地位。在网络发展环境下,中国城市化政策和城市治理体系需要作出相应调整,中国政府必须积极应对网络环境下的城市间发展差距,并在更大空间尺度上推动城市之间的网络合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耀彬 胡伟辉 骆康 李硕硕 邓伟凤
基于流空间可以有效刻画特殊地域城市群企业异地投资网络。基于土地利用和工企登记数据,采用股权穿透法获取1950~2020年环鄱阳湖城市群42个县区工商企业异地投资数据,分别从“主要节点-骨干路径-空间格局”层面揭示环鄱阳湖城市群企业异地投资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节点加权入度逐渐上升,南昌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净流动空间分布不均衡性突出,区位倾向性特征明显;(2)骨干路径主要发生在南昌、九江、鹰潭、抚州以及景德镇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市辖区,跨越地理要素阻碍现象明显;(3)行业整体上朝多中心结构发展,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异地投资网络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变,金融业向多地平级互通格局演变,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演变为三中心,制造业呈现南移东进的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涂建军 姚兰 王静松 张爽 汪世豪
企业作为市场敏感度更高的经济主体,推动着要素资源在城市群地区流动,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群企业网络。文章以上市公司总部与分支机构的跨区域关联作为城市群流空间网络的表达参数,利用空间可视化、R语言、社会网络分析等手段,对2005—2020年成渝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时空演变格局进行刻画,结果发现:(1)与重庆和成都的两个核心城市空间邻近性长期主导着成渝城市群企业流空间格局及其演变,但有效次核心城市仅出现在成都周边的德阳市,城际企业流的多向交叉关联驱动成渝地区中部“塌陷”现象逐步缓解,北部、南部的边缘化“窘境”有所改善;(2)2010年后,位于非中心城市的上市公司其分支机构倾向从重庆转向成都,致使成都的结构性网络权力强度“超车”重庆,且不断压缩重庆的经济腹地;(3)虽然各城市的企业中心性位次有所变动,但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城市对其他城市派生出的企业分支机构的获取及控制权力始终具有优势,成都企业的跨区域分布更为活跃;(4)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会根据资本逐利需要不断重构其企业流网络,驱动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由“单核主导”向“双核鼎立”、再向“多核均衡”演化,同时核心层与次核心层节点城市数量增多,边缘层节点城市数量减少,符合空间自组织规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盛科荣 王云靓 樊杰
利用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500强企业网络数据建立起2005、2010和2015年3个时期的城市网络,研究了生产分割环境下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及其发育机理。研究发现:近10年来中国城市网络的关联程度显著增强,但是网络关系具有明显的空间指向、路径依赖和分层结构特征,导致城市网络空间结构呈现"核心—边缘"模式的演化过程;经济规模、政治权力、知识资本、网络设施对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演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出度扩张效应、入度聚敛效应、出度聚敛效应深刻影响着城市网络度中心性格局的生长发育,互惠链接、2-路径、传递性三方关系、历史上形成的关系格局也是城市网络链接关系演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择优链接、网络闭合和网络邻近机制是城市网络复杂性和有序性的基础,路径依赖机制倾向于强化历史上形成的城市网络关联格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旭 余方正 徐良佳
论文通过对230家"新三板"文化产业挂牌企业总部—分支机构关联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文化产业视角下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比较文化产业城市网络与其他类型城市网络的差异性,并探索影响文化产业城市网络空间格局的经济社会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文化产业挂牌企业地理分布呈现出地域分散但数量集中的特点,城市网络空间分布高度不均衡,并未表现出常见的"菱形结构";②网络核心节点以东中部发达城市以及少数具有特殊资源的城市为主,多数城市的对外输出能力有限;③城市网络扩散以核心节点城市间的等级扩散为主,邻近城市间的扩散效应不明显,同时本地网络(即城市内部网络)对文化企业组织结构的贡献度低于跨地域网络;④不同类型文化产业在网络结构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反映其市场需求和发展条件的不同;⑤地方政府作用和城市产业结构是影响中国文化产业企业布局和网络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则较为不明显,反映出中国文化产业的独特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蒙晓雨 沈丽珍
智慧城市群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新基建企业投资推动智慧城市群网络的形成。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新基建企业投资数据运用连锁网络模型及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探究2016—2021年长三角智慧城市群网络演化特征。研究发现:(1)新基建企业投资行为的时空演化方面,受政策影响显著,投资规模波浪式增长,涉及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投资地点单一,跨区域强联系和高连通性城市多集聚在“门户型”城市。(2)基于投资联系的长三角智慧城市群网络演化方面,网络化趋势不断加强,层级性逐渐显著,格局从双核辐射网络演变为多核心网络化结构,都市圈空间形态初步显现,节点城市在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多样性。(3)与传统城市群网络比较来看,智慧城市群网络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网络密度有待提升,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有待增强,次级核心城市“桥梁”作用不够显著,网络结构受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影响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