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48)
2023(15851)
2022(13616)
2021(12686)
2020(10886)
2019(24719)
2018(24553)
2017(47214)
2016(25761)
2015(29176)
2014(28834)
2013(28591)
2012(26455)
2011(23500)
2010(23701)
2009(22032)
2008(22066)
2007(19639)
2006(17374)
2005(15557)
作者
(75836)
(62968)
(62734)
(59399)
(40273)
(30275)
(28541)
(24695)
(23783)
(22538)
(21544)
(21146)
(20127)
(19975)
(19451)
(19109)
(18783)
(18777)
(18057)
(17924)
(15556)
(15517)
(15366)
(14387)
(14138)
(14082)
(13978)
(13866)
(12586)
(12566)
学科
(108652)
经济(108522)
(96149)
(86805)
企业(86805)
管理(86037)
方法(51205)
数学(40658)
数学方法(40118)
业经(32775)
(32149)
(31681)
(26775)
贸易(26762)
(25977)
中国(24937)
(23466)
财务(23397)
财务管理(23369)
农业(22361)
企业财务(22066)
理论(21352)
技术(21121)
(20370)
(19801)
(19464)
地方(19234)
(17790)
(17146)
环境(15763)
机构
学院(374286)
大学(371801)
(152083)
管理(150351)
经济(148977)
理学(129646)
理学院(128280)
管理学(126005)
管理学院(125348)
研究(121944)
中国(93520)
(79804)
科学(75442)
(68754)
(64299)
(61937)
业大(57168)
研究所(56117)
(55320)
财经(55206)
中心(54899)
农业(50794)
北京(50223)
(50103)
(46519)
师范(46070)
(44753)
(44384)
经济学(44371)
财经大学(40780)
基金
项目(248817)
科学(195436)
研究(182022)
基金(180361)
(157007)
国家(155627)
科学基金(134212)
社会(113555)
社会科(107697)
社会科学(107668)
(97470)
基金项目(95332)
自然(88058)
自然科(86052)
自然科学(86031)
自然科学基金(84518)
教育(82761)
(81107)
资助(75249)
编号(74305)
成果(59565)
重点(55102)
(54452)
(53224)
(52745)
课题(50483)
创新(49080)
科研(47583)
(47468)
教育部(46473)
期刊
(168892)
经济(168892)
研究(108706)
中国(68802)
管理(58793)
(58643)
学报(57935)
(54488)
科学(53585)
大学(44244)
学学(41735)
农业(41289)
教育(39256)
技术(34642)
(30764)
金融(30764)
业经(28700)
财经(26610)
经济研究(26253)
(24132)
(22887)
问题(22655)
(21652)
技术经济(20866)
国际(19822)
图书(18172)
现代(17942)
科技(17732)
理论(17295)
世界(17290)
共检索到554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余淼杰  解恩泽  
全要素生产率衡量企业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能力。估计生产率时,将面临联立方程偏差和样本选择偏差导致的内生性问题。传统对策包括工具变量法、固定效应法和一阶条件法,最新进展包括代理变量法和动态面板法。随着微观数据可得性提高及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发展,贸易、资本流动和生产率的关系以及不同企业的生产率比较成为国际贸易研究的热点。未来,应关注投入要素市场改革、中美经贸摩擦和经贸格局重构、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柳荻  尹恒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的传统方法(DEA、SFA方法、指数方法和OLS、固定效应、工具变量和动态面板等参数方法)都具有不令人满意的地方。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将视野局限在企业的投入和产出数据,很少关注这些数据背后的企业行为。自OLLEy&PAkES(1996)开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的结构方法迅速发展。这一新方法尝试打开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黑箱,将微观经济理论与计量经济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中很有潜力的发展方向。结构方法迅速扩展到企业需求估计、溢价估计和国际贸易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空间。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尹恒  柳荻  李世刚  
论文结合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估计的理论发展,以中国竞争性行业为例,系统比较不同方法的估计结果。结构估计方法试图打开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黑箱、充分利用企业行为和决策结构方面的信息,因而成为企业TFP估计最有潜力的发展方向。然而Olley and Pakes(1996)、Levinsohn and Petrin(2003)、Ackerberg et al.(2006)等前期的结构估计方法面临着"共线性"问题的困扰,影响其结果的可靠性。结合了传统指数方法的结构估计结果更为可靠。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鲁晓东  连玉君  
当前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正逐步由宏观层面转向微观企业层面,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理论机理。针对企业TFP估计中出现的同时性偏差和样本选择性偏差,一系列的最新修正方案被提出,并形成了很多前沿的估计方法。本文对这些新方法的逻辑进行了梳理,旨在廓清当前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本文进一步应用最小二乘法、固定效应方法、OP法和LP法等参数和半参数方法核算了我国主要工业企业的TFP,在横向对比之后,发现半参数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传统计量方法中的内生性和样本选择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天华  张少华  
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稳健估计,由于生产函数模型、样本范围与数据处理各不相同,估计结果差异较大。为此,本文研究了生产函数模型、样本范围和价格因子三种因素对不同估计方法的影响,并在统一的处理方式下对比了不同估计方法的估计结果。研究表明:(1)生产函数模型设定对估计结果影响最大,样本范围次之,价格因子影响相对较小。(2)不同的估计方法估计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意味着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仍然存在大量干扰因素有待消除。(3)除非数据存在严重的测量误差,否则指数法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一致精确估计。本文的价值在于清楚厘定了估计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各种要素的影响性质与影响大小,确定了不同估计方法的应用条件与...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立军  何萍  
通过构建出口贸易、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模型,利用动态面板数据的GMM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出口行业存在要素配置效应,其中制成品出口的要素配置效应大于初级产品出口的要素配置效应。中国出口产业技术水平高于非出口行业,对非出口行业产生了技术外溢,人力资本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但因其与出口产业发展不相匹配,出口行业不能通过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肖林兴  
DEA-Malmquist方法能在样本数量不大时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进行分解。然而中国各省份间要素禀赋各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不能满足其"所有经济体面对同一技术前沿"的假设。通过估算DEA-Malmquist方法与索洛余值方法的偏差发现,该方法适用于中国省份TFP的估计。利用省份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对DEA-Malmquist方法估计的省份结果取几何平均,可以得到与传统方法估计的全国TFP增长一致的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分解TFP得到的技术效率变化曲线更符合中国经济制度的变化历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志成  刘斌  
本文采用2003—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分析全要素生产率与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就业的影响。在考虑企业的异质性后,本文发现:(1)无论是对出口企业还是内销型企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都会降低企业就业人数;(2)贸易自由化能够增加出口企业的就业,而贸易保护能够给内销型企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3)对于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和资本密集型内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能够增强贸易自由化对就业的影响,而对于资本密集型出口企业和劳动密集型内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则会减弱贸易自由化对就业的影响;(4)面对贸易自由化,企业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将就业人数调整到理想数量,并且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调整速度要高于资本密集...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芳  杨梅君  
基于2003—2018年中国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广义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探究农产品国际贸易水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国际贸易水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促进作用,同时滞后性明显,估计结果稳健;农产品出口贸易水平和农产品进口贸易水平对农业绿色全要生产率均呈正向显著影响,且出口的影响系数小于进口的影响系数;南方和北方省份农产品国际贸易水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正向影响,且北方省份农产品国际贸易水平回归系数高于南方省份;为考察不同层次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水平的影响进行分位数回归,随着农产品国际贸易水平的增加,农产品国际贸易水平的促进作用逐渐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维涛  严伟涛  庄尚文  
文章基于2002~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贸易数据库、WTO关税数据库等合并数据,从企业创新的角度,实证研究了进口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一方面,进口贸易自由化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最终能够导致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而且对国有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最大,对私营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最小。另一方面,中间产品进口贸易自由化不利于促进企业创新,最终导致企业生产率水平下降,而且对国有企业生产率的不利影响最大,对私营企业生产率的不利影响最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倩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额不断上升,出口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出口企业的生产类型仍然以单一加工企业为主,出口产品的产值较低,中国企业出口的全要素生产率处在较低水平,很难与大国竞争。在新新贸易理论的指导下,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出口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并提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小波  
长期以来,我国在统计实践和经济管理中所采用的生产率指标都是单要素生产率指标,如劳动生产率、资金产值率等。当然,这些单要素生产率指标在一定的情况下也能反映单要素的生产效率,如在资本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反映着劳动使用效率的提高。但在经济现实中,我们并不能保持一个要素不变,因此,采用单要素生产率指标反映经济效益的前提很不可靠。采用全要素生产率(或叫综合要素生产率)来反映要素投入的综合效率则更为科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小波  
指数方法是估计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之一。关于厂商水平上全要素生产率的指数估计问题已经作过介绍。本文的目的是推出部门水平上和国民经济水平上全要素生产率的指数估计方法。为了便于阅读和叙述上的方便,本文先对厂商水平上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方法作一概括。然后再讨论部门和国民经济水平上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指数估计问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宇明  齐中英  
本文应用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利用1953~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估计了样本区间内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与传统的索洛残差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时变参数方法得到的TFP增长率计算结果由于不包含方程误差,比索洛残差方法的结果精确;TFP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基本和GDP的增长趋势相同,只是有所滞后,滞后期一般为一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茜淋  
本文基于我国1996-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就业和生产总值的数据,分别利用索洛余值法与数据包络分析法估计出工业三大行业,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各自的资本产出弹性、生产函数及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研究发现,1996-2010年,采矿业和制造业的TFP增长率总体呈现逐年递减的态势;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TFP增长率总体呈现逐年攀升的态势,并且这三个行业的技术进步率都是随时间变化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