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05)
2023(14155)
2022(12018)
2021(11245)
2020(9592)
2019(22005)
2018(21716)
2017(42901)
2016(23213)
2015(26046)
2014(25926)
2013(25927)
2012(23585)
2011(20766)
2010(20667)
2009(19428)
2008(19655)
2007(17623)
2006(15572)
2005(14115)
作者
(66611)
(55205)
(54857)
(51986)
(35694)
(26421)
(24987)
(21482)
(20990)
(19888)
(18954)
(18578)
(17733)
(17446)
(17111)
(16779)
(16531)
(16260)
(15878)
(15786)
(13592)
(13533)
(13391)
(12685)
(12379)
(12290)
(12214)
(12198)
(10919)
(10858)
学科
(99837)
(99770)
经济(99714)
(91992)
企业(91992)
管理(86304)
方法(47221)
数学(37548)
数学方法(37196)
(35090)
业经(31681)
(29254)
(27578)
财务(27517)
财务管理(27487)
企业财务(26231)
中国(22071)
农业(20492)
(20384)
技术(19826)
理论(18403)
(18256)
(17067)
(16802)
(16703)
贸易(16691)
地方(16632)
(16391)
(16172)
(15486)
机构
学院(337051)
大学(334612)
管理(142987)
(138871)
经济(136093)
理学(123054)
理学院(121887)
管理学(120226)
管理学院(119610)
研究(104134)
中国(83264)
(70896)
(67420)
科学(61576)
财经(53812)
(52156)
(51621)
(49529)
(48910)
业大(47851)
中心(47364)
研究所(46192)
北京(44857)
农业(40913)
经济学(40556)
(40110)
财经大学(40015)
商学(39622)
商学院(39239)
(39068)
基金
项目(221541)
科学(175872)
研究(164132)
基金(162858)
(139722)
国家(138487)
科学基金(121795)
社会(103869)
社会科(98548)
社会科学(98523)
基金项目(86871)
(86085)
自然(79999)
自然科(78186)
自然科学(78170)
自然科学基金(76835)
教育(73983)
(70959)
资助(67595)
编号(66967)
成果(52896)
(49360)
重点(48189)
(48141)
(46072)
课题(44327)
创新(44199)
(43723)
教育部(42784)
人文(42569)
期刊
(156261)
经济(156261)
研究(100334)
中国(59146)
管理(57445)
(56613)
(47647)
学报(46862)
科学(45119)
大学(36370)
学学(34553)
农业(33179)
(32752)
金融(32752)
教育(29995)
技术(29980)
业经(27345)
财经(27303)
经济研究(23833)
(23263)
问题(19979)
(19588)
技术经济(18908)
财会(17599)
理论(17340)
现代(17135)
商业(16239)
实践(15593)
(15593)
科技(15318)
共检索到497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强  邹恒甫  
企业债与公司债近年来迅速壮大,理解市场定价规律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避免内生性为原则改进了现有文献的研究设计,实证评估了无风险利率、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宏观系统性风险对债券收益率的影响。比较研究显示,企业债与公司债的市场定价规律显著不同,前者对流动性风险更敏感,后者对信用风险更敏感。此外本文在债券的无风险利率信息有效性、国企背景对债券收益率的影响以及企业债与公司债之间的收益率利差等方面均有研究发现,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投资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雄元  高开娟  
客户集中度既有收益效应又有风险效应,二级市场公司债投资者如何解读进而影响债券信用利差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我国2007-2014年二级市场公司债数据的研究发现:(1)客户集中度提高了债券信用利差,说明总体而言客户集中度对债券投资者具有风险效应;(2)客户关系风险或商业信用风险较高时,客户集中度更容易被解读为风险,发债公司自身风险会放大客户集中度的风险效应;(3)客户集中度越高,企业未来收入风险与现金流风险越高,说明客户集中度对债券投资者而言确实是一种风险。本文首次探讨债券投资者对客户集中度的解读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雄元  高开娟  
客户集中度既有收益效应又有风险效应,二级市场公司债投资者如何解读进而影响债券信用利差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我国2007-2014年二级市场公司债数据的研究发现:(1)客户集中度提高了债券信用利差,说明总体而言客户集中度对债券投资者具有风险效应;(2)客户关系风险或商业信用风险较高时,客户集中度更容易被解读为风险,发债公司自身风险会放大客户集中度的风险效应;(3)客户集中度越高,企业未来收入风险与现金流风险越高,说明客户集中度对债券投资者而言确实是一种风险。本文首次探讨债券投资者对客户集中度的解读问题,有助于丰富客户与债券领域相关文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侯鑫  褚剑  
自2010年融资融券制度启动以来,有关融资融券制度的溢出效应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本文从债券投资者的视角,研究融资融券交易对公司债二级市场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融资余额增长越多,公司债的信用利差越大,而融券余额的变化对公司债信用利差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余额增长对信用利差的正向影响在信用风险或者信息风险较高以及公司治理较差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并且,融资余额增长较快的公司未来信息环境更可能出现恶化。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债券投资者关注融资融券交易行为释放的信号,融资交易对债券投资者具有信息含量,而融券交易的作用尚未显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欣  潘临  
本文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6年的数据,分析了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债券二级市场信用利差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内部控制质量越好,公司债券二级市场信用利差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和审计质量较低的样本组,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债券二级市场信用利差的负向效应更强,说明审计质量和市场化程度可以有效调节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债券二级市场信用利差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总之,本文研究发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缓解代理问题,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进而降低公司债券二级市场信用利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肖虹  肖明芳  
文章利用2007年~2012年间我国公司债券发行相关数据,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是否影响公司债券的定价。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企业社会责任能够显著的降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企业社会责任得分高的公司其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更高,企业社会责任能够提高公司债券的市场定价。同时我们的研究结论对公司管理层和债券投资者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范瑞星  
在债券二级市场中,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监管缺一不可,却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文章从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监管两个角度,对美、英、日、印等国家债券二级市场的监管框架进行了总结分析,为国内债券市场的监管提供了借鉴。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连泽鹏  
近年来,城投公司债务压力日益增大,债务风险逐渐凸显,债务风险化解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从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3年各地方两会的工作报告来看,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董裕平  
在资本市场中,公司债券与政府债券、股票同为基础性证券。在美国,公司债券的每年融资额占基础性证券的比重大约在60%~70%,是股票融资的16倍以上。我国1994年《公司法》列专章对公司债券进行了规范(这些规范的一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马永波  
在金融自由化带来的业务融合而监管仍然分割背景下,我国债券二级市场呈现典型的分割化、扁平化的特征。首先,场内、场外市场没有分层,两者在交易模式、客户群体上出现竞争性融合态势;其次,场内市场也因丙类账户被清理和做市商尚未发挥作用而极度扁平,这不利于提升市场的整体流动性及防止利益输送的行为。从欧美债券市场的经验来看,市场的分层往往与差别化的市场准入及统一的监管框架并存。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强  邹恒甫  
在企业债券步入暮年、公司债券方兴未艾之际,本文研究和比较了它们在历史价格、无风险利率、宏观经济、公司基本面和利息支付等方面的信息有效性。我们发现:整体来看,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的信息有效性还比较低,具体而言,历史价格、无风险利率、利息支付等方面的有效性很低,公司基本面方面的有效性较高,宏观经济方面的有效性不能判断;分别来看,公司债券的信息有效性则全面地高于企业债券。本文的研究表明,我国在公司债券方面开展的金融体制改革是成功的,同时,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仍存在许多套利机会值得投资者关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蒋殿春  张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凤莲  
近几年,我国公司债市场发展迅速。本文首先分析了合理确定我国公司债利率的必要性,提出我国公司债利率的确定应遵循风险定价主导模式。其次,强调发债公司应依据利率定价模型给出利率预设区间,投资者依据该模型按各自估计的风险确定要求的利率。最后,建议改革公司债现行发行方式、完善公司信用评审机制及培育债券市场,发挥市场定价功能。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蒋殿春  张新  
以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刻画认股权的价值,可以方便地对可转债券价格进行标准的比较静态分析。但是,这种分解在定价实务中的应用价值并不大,甚至可以说会使人误入歧途。分析表明,二项分布模型能更为灵活地处理可转债中的各种复杂条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国刚  
在资本市场的基础性证券中,公司债券占据主体地位。但在我国,公司债券长期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将企业债券与公司债券相混淆。企业债券实质上是政府债券,并非公司债券,混淆公司债券与企业债券有着诸多弊端。从我国目前条件来看,要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必须将公司债券与企业债券相分立,形成不同的制度体系、运作机制和监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