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41)
2023(9420)
2022(7759)
2021(6837)
2020(6121)
2019(13549)
2018(13341)
2017(26266)
2016(14122)
2015(15491)
2014(15378)
2013(15416)
2012(13955)
2011(12297)
2010(12539)
2009(12019)
2008(12258)
2007(11118)
2006(9917)
2005(9250)
作者
(41263)
(34385)
(34378)
(32263)
(22008)
(16389)
(15766)
(13422)
(12967)
(12419)
(11698)
(11561)
(11133)
(10905)
(10879)
(10381)
(10228)
(10027)
(10005)
(9675)
(8559)
(8428)
(8411)
(7894)
(7717)
(7662)
(7633)
(7566)
(6864)
(6739)
学科
(79633)
(73072)
企业(73072)
(68228)
经济(68150)
管理(58921)
方法(34427)
数学(26329)
业经(26217)
数学方法(26168)
(23796)
(22277)
(19527)
财务(19522)
财务管理(19501)
企业财务(18518)
农业(16622)
技术(16163)
中国(15632)
(15218)
(13509)
(12971)
理论(12771)
企业经济(12099)
经营(11836)
(11801)
(11697)
贸易(11691)
(11547)
银行(11524)
机构
学院(211697)
大学(205672)
(93363)
经济(91806)
管理(90182)
理学(77368)
理学院(76687)
管理学(75629)
管理学院(75252)
研究(61287)
中国(55201)
(45500)
(41783)
(38536)
财经(36448)
科学(35592)
(33062)
(32943)
业大(31304)
(30658)
农业(30352)
中心(29636)
经济学(28144)
研究所(27426)
财经大学(26960)
商学(26506)
商学院(26288)
北京(25735)
(25666)
经济学院(25659)
基金
项目(135626)
科学(109571)
基金(102016)
研究(97587)
(87659)
国家(86816)
科学基金(77572)
社会(66054)
社会科(62793)
社会科学(62775)
基金项目(53950)
(53598)
自然(50487)
自然科(49467)
自然科学(49458)
自然科学基金(48719)
教育(43879)
(43226)
资助(42271)
编号(37568)
(34527)
(31632)
(30382)
重点(29492)
创新(28587)
成果(28077)
(27947)
国家社会(27751)
人文(26657)
(26544)
期刊
(102546)
经济(102546)
研究(61704)
(38133)
管理(37682)
中国(37437)
(35311)
科学(28327)
学报(28115)
(25635)
金融(25635)
农业(24226)
大学(22334)
学学(21628)
技术(19907)
业经(18896)
财经(18431)
经济研究(15914)
(15793)
(15775)
统计(14880)
技术经济(14166)
(13324)
问题(13075)
财会(12010)
教育(11852)
决策(11779)
现代(11179)
商业(11083)
(10749)
共检索到317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苗霞  蒋炳蔚  聂梓  
文章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门槛效应模型分析企业信用风险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信用风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有促进作用,但该作用的发挥受到融资约束的影响。当融资约束水平较低时,信用风险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而跨越门槛值后,信用风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不同的融资约束门槛区间内,货币政策均发挥负向调节效应;相较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门槛值更低,且表现为双重门槛效应。融资约束水平跨越第一门槛值后,民营企业信用风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弱,跨越第二门槛值后,民营企业信用风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更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恬  徐生霞  
文章在给出企业家精神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对企业家精神与企业TFP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究;针对利润的正负“间断”特性,将企业利润对企业TFP的作用效应进行了考虑分组的非参数建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变量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提出了基于耦合效应模型的企业家精神与企业TFP间双向影响机制的测度方法。研究发现:企业TFP与企业家精神的作用机制在不同发展水平下均呈现一致性,即企业TFP与企业家精神之间存在积极的正向反馈效应,且二者处于中度良性耦合的协调发展阶段。进一步分析表明,企业利润的正向影响效应远强于所有者权益的弱负向抑制作用,是企业家精神促进企业TFP提高的持续动力,即企业利润的增加有助于企业TFP的提高,而企业TFP的提高又会进一步促进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所有者权益虽会消减企业TFP的提高,但消减程度有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薇  
在互联网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时代下,数字物流成为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采用2010-2021年A股105家流通上市企业经验数据,分析数字物流对流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物流能显著提升流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但对不同板块流通上市企业的赋能效应存在一定差异性,表现为对中小板流通上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强、主板流通上市企业次之、创业板流通上市企业最弱。此外,企业规模、资本密集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变量均对流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作用。据此,应打造物流数字化新模式、推动流通企业转型升级、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毛德凤  李静  彭飞  骆正清  
文章基于2005-2007年全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考察了研发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发现与没有研发投入的企业相比,有研发投入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要高出16.5%左右,显著低于66.0%的OLS估计结果;在增加了更多的匹配变量之后,分年份、分行业、分所有制、分地区的检验结果也都表明研发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文章进一步运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方法(GPS)分析了研发投入强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发现只有适度的研发投入强度(处于1%-7%之间)才能对企业TFP产生最大的促进作用,投入强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弱化这一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琴  
安全规制水平能否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决定了企业能否主动进行内部安全管理。文章运用我国2008—2019年75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使用熵权法构建了政府安全规制的综合指标体系,并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构建了企业经营绩效的衡量指标。通过构建安全规制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了在不同的市场化水平、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条件下,安全规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门槛效应和异质性效应,为政府安全规制工具的制定和应用提供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云  唐成伟  郑亚琴  
文章以中国高技术企业在2000~2009年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MI指数法测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利用面板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对体现企业出口与全要素生产率间关系的"出口中学"与"自我选择"假说进行验证。研究发现,高技术企业的出口是其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出口规模的扩大不仅能在短期内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也存在促进企业技术持续进步的长效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运迪  周建辉  
文章选取22个行业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SPSS软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得出了适合分析适合国内企业的信用风险量化分析模型,得出风险的Z值;所构建的信用风险量化分析模型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使他们对信用风险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从实践上来说,该模型为我国外贸企业如何管理在国际贸易中出现的信用风险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孔一超  
本文以我国民营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结合2010年至2017年的数据,研究了特质风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显示: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特质风险生产率抑制效应,其中非出口企业的特质风险对生产率的负面影响要显著大于出口企业;其次,无论企业是否出口,融资约束在特质风险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中都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并且在非出口企业中,该中介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旭   侯杰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在《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政策背景下,试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及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两业融合”政策主要是通过市场示范机制和结构优化机制引导试点企业“精准”融入重点领域,降低企业试错成本,促进创新投入结构优化,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新能源和制造业、研发设计服务和制造业等试点领域提升更明显;西部、东部地区提升效果相对优于中部地区但整体差异并不明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京滨  刘赵宁  刘新民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既是实现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关键路径,也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以2011—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在作用机制方面,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体而言,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企业供应链运作效率与矫正过度投资提升投资效率,进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东部地区和南方地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结论可为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济效应提供新的经验证据,从而为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必备的微观基础提供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冬梅  孙阳阳  
数字经济已成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城市数据,构造了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并结合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地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管理效率等途径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非国有企业、创新型企业以及处于数字化关注程度高的地区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不仅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燕芳   刘晓璇   刘锴  
选取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从管理者特征视角检验管理者能力和管理者权力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从业绩压力对管理者行为产生影响的视角进一步检验非效率投资的中介机制。研究发现:(1)历史业绩期望落差和行业业绩期望落差显著负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2)管理者能力越强,越能够缓解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管理者权力越大,越能够缓解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3)在业绩期望落差压力作用下会导致管理者的非效率投资行为,从而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研究从管理者特征和行为视角为处于业绩期望落差情境的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与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晓慧   喻寅昀  
本文基于2013-2022年数字化转型指数与物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面板数据,对数字化转型对物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构建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提高物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影响,并且企业管理效率在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按照产权性质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效果明显,而非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不具有显著性。本文结合现阶段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成果提出建议,为物流企业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延泽  龚新蜀  赵贤  
文章基于2015—2019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替换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指标计算方法、更换模型以及采用工具变量进行验证后结论依旧成立;第二,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推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第三,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会受到行业、企业产权属性以及所处地区的影响,在中高技术制造业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中,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焱林  叶俊显  吴裕晴  
在诸多信用风险评价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研究者采用了Logistic模型或其他多元回归模型设计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模型,模型估计所用数据均来自银行历史客户资料库中的企业数据,是非随机数据或受约束数据,用该数据进行估计可能导致评价模型的有偏估计。文章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以Logistic回归模型为例,对无约束数据回归模型和受约束数据回归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证实了这种有偏性确实存在,并且可能会对信用风险评价的结果产生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