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47)
2023(6380)
2022(5027)
2021(4355)
2020(3850)
2019(8342)
2018(8236)
2017(16015)
2016(8520)
2015(9257)
2014(9186)
2013(9236)
2012(8203)
2011(6641)
2010(7390)
2009(7433)
2008(7404)
2007(6803)
2006(6032)
2005(5832)
作者
(23403)
(19285)
(19259)
(17990)
(12751)
(9004)
(8619)
(7335)
(7125)
(7054)
(6517)
(6503)
(6480)
(5965)
(5912)
(5763)
(5647)
(5592)
(5584)
(5431)
(4808)
(4764)
(4704)
(4514)
(4494)
(4327)
(4282)
(4099)
(3884)
(3671)
学科
(67289)
(65815)
企业(65815)
管理(46539)
(42439)
经济(42386)
业经(23256)
(20146)
方法(18724)
(17750)
财务(17745)
财务管理(17680)
企业财务(16752)
(16660)
技术(14621)
农业(13181)
审计(12118)
企业经济(11732)
(11401)
数学(10917)
数学方法(10897)
(10763)
经营(10560)
(10519)
技术管理(9673)
(9583)
理论(9027)
(8552)
决策(8374)
中国(8228)
机构
学院(127233)
大学(118059)
管理(57684)
(57103)
经济(56217)
理学(49323)
理学院(49013)
管理学(48739)
管理学院(48508)
研究(31238)
中国(30774)
(29652)
(24747)
财经(23370)
(21272)
(21112)
(20137)
商学(18731)
商学院(18586)
财经大学(16923)
(16373)
经济管理(16246)
经济学(16044)
科学(15938)
业大(15752)
中心(15723)
农业(15491)
(15087)
经济学院(14599)
北京(14447)
基金
项目(76002)
科学(62496)
研究(58713)
基金(56884)
(47018)
国家(46485)
科学基金(43379)
社会(39860)
社会科(37965)
社会科学(37953)
(31721)
基金项目(30533)
自然(27403)
自然科(26771)
自然科学(26766)
自然科学基金(26378)
(25970)
教育(25441)
(23677)
编号(23527)
资助(22295)
(20126)
创新(17682)
(17259)
成果(17248)
(16834)
国家社会(16281)
(16214)
重点(16201)
(16166)
期刊
(69061)
经济(69061)
研究(37245)
(29707)
管理(26778)
中国(26346)
(19674)
业经(14322)
(13722)
金融(13722)
农业(13620)
科学(13287)
技术(13186)
财会(12113)
财经(11990)
经济研究(10797)
学报(10754)
(10345)
会计(9951)
(9861)
审计(9696)
技术经济(9582)
大学(9511)
学学(9475)
问题(8522)
通讯(8202)
会通(8199)
现代(7920)
商业(7496)
世界(7105)
共检索到197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林晚发  敖小波  
信用评级机构与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市场中的两个信息中介,它们之间的行为可能存在一定的互补性。本文利用2008~2014年上市公司发债数据,研究企业信用评级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债主体信用评级越高,审计收费越低。另外,信用评级调整也包含额外的信息,即信用评级向下调整,暗示着一个负向信号,审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增大,从而要求较高的审计收费。通过机制检验发现,信用评级能够降低企业诉讼风险进而降低审计费用。本文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如果企业为民营企业,且采用外资背景的评级机构评级时,信用评级对审计收费的降低效应更强。本文的研究结论拓展了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研究,同时也对信用评级是否有效的争论提供了相应的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鲁清仿   赵琳涵  
本文以我国2011—2021年披露ESG评级的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公众关注度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以及企业ESG评级对两者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公众关注度越高,审计师收取的审计费用越高;但较高的ESG评级能够降低审计收费削弱弱公众关注度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进一步研究显示,公众关注度对审计收费的正向效应的强弱受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影响。相较于声誉高的事务所而言,声誉低的事务所审计师更容易受到公众关注度的影响,且更信任企业履行了ESG责任从而减少实质性测试程序,降低审计收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文娟  陈汉文  
本文以2009~2012年我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依据与审计委员会制度相关的规范文件构建审计委员会质量的指标体系,实证检验审计委员会特征及质量对公司信用评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质量越好,即审计委员会规模越大、审计委员独立性越高及委员财会专业性越强,公司的信用评级越好。信用评级机构已将审计委员会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列为参考信息,表明这几年审计委员会与信用评级机构及制度的建立已初见成效。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吉继平  王谨乐  
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9年的数据,探讨了企业过度投资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表明:(1)企业过度投资显著增加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2)管理者代理行为和过度自信行为会加剧企业过度投资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3)审计师提高对过度投资公司的审计收费,主要是基于对审计风险和公司业务风险的考虑。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过度投资、审计收费等相关领域的文献,对于如何抑制实体经济投资过热以及审计定价决策也提供了一定参考。
[期刊] 征信  [作者] 帅式君  
信用评级具有风险揭示、投资引导、价格发现和扶优限劣的功能。专业化、权威性的评级机构通过对企业竞争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会计政策与财务报表质量、财务指标和特殊分析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考察,对经营效率、成长潜力、偿债能力、盈利性、财务结构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评级指标进行分析,经过评级准备、实地调研、初评建议、等级复评、结果反馈、结果公告、文件存档、跟踪服务等评级程序,最终确定评级等级。目前,我国发展信用评级的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琦  罗炜  谷仕平  
本文以2006—2010年有公司债务主体评级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信用评级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评级保持不变的公司来说,信用评级提升的公司在评级调整前一年盈余管理的程度更低。然而企业的股权性质会影响这种关系。当评级对象是国有企业时,评级机构会放松对其盈利质量的要求,减弱了评级调整与盈余管理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此外,我们还发现外部融资需求会加强评级调整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面对评级机构的要求,企业事前也会相应调整其盈余管理行为。当企业评级中带有"+"或"-"符号时,民营企业和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会减少当年向上的盈余管理。总的来说,信用评级调整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有抑制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春雨   王一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鸿禧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上信用问题愈加严峻,信用评级对于违约预警的准确性、及时性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国际上穆迪、标普、惠誉三大评级机构已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信用评级体系,而我国的信用评级业仅仅是刚刚起步。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国际上权威评级机构(穆迪、标普、惠誉、MSCI、德勤等)的信用评级思路方法进行综述并加以对比,涵盖了传统信用评级、市场隐含评级和大数据评级三个评级类型,从评级框架、评级要素、评级方法、难点等多维度进行论述,最后将三种类型的信用评级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了信用评级研究展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潘越  邢天才  
由于存在不同信用评级的融资成本差异,企业在资本结构决策中可能会考虑信用评级因素,本文利用接近信用评级变更和实际信用评级变更之后的公司资本结构数据,实证分析信用评级对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分析认为国有控股公司和AAA级公司的信用评级对资本结构决策有显著影响。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黄晓薇   安小雪   吕文明  
以2018—2022年获得ESG评级的发债企业为样本,使用Wind、华证、商道融绿和盟浪四家机构的ESG评级数据构建ESG评级分歧指标,实证检验ESG评级分歧对企业信用评级调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显著影响企业信用评级调整,信息不对称与融资约束是ESG评级分歧影响企业信用评级调整的主要渠道。进一步研究显示,企业具有较高的碳转型风险会加剧ESG评级分歧的企业信用评级调整效应,但国有产权性质能够缓解ESG评级分歧对企业信用评级调整的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与技术密集型企业相比,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发生ESG评级分歧更加容易引起企业信用评级的调整。研究结论对监管部门完善ESG评级体系与企业强化ESG管理提供理论与经验依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汪要文  
不同收费模式下发债主体的长期信用评级质量对审计收费存在一定的影响,发行人付费模式的评级虚高越严重,评级质量相对越低,审计收费相应越低,这与利益冲突理论一致,此种现象在国内主要评级机构中普遍存在。从具体作用机制来看,评级质量影响审计收费的机制可能有公司治理效应和信息效应,外部独立董事占比和国有产权的公司治理具有显著的强化利益冲突作用,信息效应的影响却并不显著。因此,我国政府监管部门可以适当引导规范评级机构,强化对发行人付费模式评级机构的信息质量监管,约束其利益冲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向志宏  杨小龙  
本文以2005年至2009年上市公司5108个年度观测样本为研究对象,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研究企业成长性对于审计收费和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处于高成长的企业,越倾向于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处于高成长的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四大"来为其提供审计服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樊哲  
目前,中国的保险企业正处在市场培育的初级阶段,存在营销误导和理赔服务不及时等现象。创建保险企业信用体系应从如下方面入手:发展信用中介服务市场、确定对保险企业信用评级的内容。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钟海燕   王江寒  
本文以环境信用评价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2006—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构建三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环保信用评级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结果发现:环保信用评级显著降低了审计费用,且企业获得的环保信用评级等级越高,被收取的审计费用越低。影响机制分析表明,环保信用评级通过信息风险机制和经营风险机制降低了审计收费,即环保信用评级通过提高环境信息透明度、缓解盈余波动性抑制了公司的信息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而使审计师收取了更低的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环保信用评级与审计收费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法治环境薄弱以及地区信任环境较差的企业中更加明显。本研究提供了环境信用评价政策经济后果的经验证据,丰富了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对政府部门进一步推广环境信用评价政策、合理引导企业持续改善环境行为、助力审计师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等均具有启示性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