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64)
2023(14844)
2022(12827)
2021(11878)
2020(10236)
2019(23422)
2018(23039)
2017(45075)
2016(24604)
2015(27694)
2014(27431)
2013(27400)
2012(25138)
2011(22297)
2010(22397)
2009(20896)
2008(21004)
2007(18622)
2006(16557)
2005(14929)
作者
(71513)
(58908)
(58842)
(55908)
(37953)
(28446)
(26720)
(23246)
(22525)
(21417)
(20409)
(19998)
(18875)
(18692)
(18207)
(18086)
(17672)
(17608)
(16948)
(16902)
(14681)
(14595)
(14442)
(13601)
(13328)
(13184)
(13114)
(13090)
(11885)
(11761)
学科
(107237)
经济(107105)
(97377)
(88089)
企业(88089)
管理(86717)
方法(51594)
数学(41881)
数学方法(41389)
(33519)
业经(32382)
(31837)
(24926)
财务(24852)
财务管理(24809)
中国(24664)
企业财务(23552)
农业(22490)
(20726)
技术(20700)
理论(19560)
地方(19283)
(18955)
(18335)
(17912)
贸易(17905)
(17614)
(17337)
(16999)
环境(15386)
机构
学院(356746)
大学(353243)
管理(148654)
(144276)
经济(141231)
理学(128038)
理学院(126773)
管理学(124888)
管理学院(124256)
研究(110943)
中国(86877)
(75074)
(68547)
科学(68138)
(58169)
(55340)
财经(54849)
(53332)
业大(52367)
中心(51285)
研究所(49843)
(49773)
北京(47403)
农业(45337)
(43677)
师范(43294)
(43229)
经济学(42229)
财经大学(40494)
(40279)
基金
项目(237606)
科学(187962)
研究(175650)
基金(172436)
(148503)
国家(147173)
科学基金(128480)
社会(110824)
社会科(105061)
社会科学(105033)
(94175)
基金项目(91696)
自然(83818)
自然科(81890)
自然科学(81870)
自然科学基金(80439)
教育(80287)
(77688)
编号(71848)
资助(71740)
成果(57267)
(52519)
重点(52320)
(51340)
(49896)
课题(48891)
创新(47259)
(45553)
教育部(45309)
科研(45231)
期刊
(161134)
经济(161134)
研究(104699)
中国(63914)
管理(57662)
(55736)
(52980)
学报(51163)
科学(48527)
大学(39293)
学学(37097)
农业(36654)
教育(36417)
技术(32872)
(32748)
金融(32748)
业经(28498)
财经(27349)
经济研究(24444)
(23322)
问题(21135)
(21029)
技术经济(20149)
理论(17630)
现代(17271)
财会(16934)
科技(16804)
统计(16802)
商业(16594)
图书(16342)
共检索到524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管晓永  宋新伟  
目前,由于企业信用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存在主观随意、差异甚巨、相互矛盾的现象,信用评级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公正性遭到社会的普遍质疑。深究其因,主要是对企业信用评价相关性理论——评价指标与企业信用的相关性和评价指标之间相关性的研究严重不足。遵循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初步探讨企业信用能力评价指标的相关性问题,得出的结论是目前企业信用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中的信用能力评价指标有一半基于指标间的高度相关性完全可相互替代,仅有不足一半的指标与企业信用存在显著相关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小燕  卢闯  游文丽  
本文试图从管理心理学角度入手,将信用评价置入激励理论框架中进行新的思考。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揭示企业业绩、信用等级和经营者还贷激励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信用等级转移,企业业绩指标具有先导性;基于现金流的业绩指标更能提示企业的违约风险,并且与经营者业绩更相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玉超  黄明山  
我国各地的企业信用建设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如对企业信用的评价是本着自愿原则还是强制原则的问题、以数学模型为基础的量化评价体系的建立问题、信用评价标准的统一问题、数据来源和数据库建设的问题、不良的信用记录如何公示的问题、政府部门之间信用等级评价资讯系统重复建设的问题、法律的缺乏导致征信困难的问题、对信用中介机构的监管及评定的问题和市场培育与需求激发的问题。只有解决了以上问题,我国的企业信用体系才能趋于完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毛道维  
本文提出“流动性”和“履约评价”相互转换的企业信用结构的转换规律,并研究“政府信任”的隐性担保功能对上市公司的“履约评价”,以及对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和证券信用的影响。经验研究的结果说明,在上市公司信用结构中,商业信用主要受长期商业关系而不受政府信用的影响;政府信用增强了企业的长期银行借款能力,但短期银行借款更依赖于经营性因素;政府信用对增强企业的证券融资能力具有显著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兆峰  卿芳梅  
基于马歇尔的企业规模经济理论及波特的竞争理论,认为优秀的企业营销能力能提高营销绩效,促进企业成长。在规范分析的基础上,以国产手机行业为例对企业营销能力与营销绩效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在4C理论的支撑下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企业营销能力综合评价指标,运用回归分析法来检验其与营销绩效的相关程度。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宇翔  
本文利用Logit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宏观经济变量对企业总体和个体信用风险的影响,认为相对于个体信用风险而言,宏观经济变量对总体信用风险的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南星恒  杨静  曲培烊  
本文选取2007-2012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智力资本投资视角对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营运效率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企业对智力资本的投资与企业营运效率存在正向影响;智力资本各要素对企业营运效率的影响中,人力资本的作用最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再清  钟翼  欧阳国良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企业信用评级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供应链中小企业自身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供应链上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供应链合作水平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结果具有重要影响,把其加入评价体系能够更为客观地得出评价主体的信用状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新  马文波  
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提出了新的企业信用评价模型,并选取某企业1999-2003年的有关资料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企业信用因素变化的评判结果比传统模型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针竹  陈璐  牛霞  
基于三维信用理论框架,构建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两种模型,利用小微企业数据,分别对构建的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和银行目前采用的指标体系的评估准确率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由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反映小微企业信用水平的指标体系的评估准确率更高,可为银行等相关部门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提供参考。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针竹  陈璐  牛霞  
基于三维信用理论框架,构建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两种模型,利用小微企业数据,分别对构建的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和银行目前采用的指标体系的评估准确率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由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反映小微企业信用水平的指标体系的评估准确率更高,可为银行等相关部门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皓  吴登生  谢阳群  
针对我国企业信用评价问题的特点,文章分析了企业信用评价基本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企业信用评价是一类包括一系列独立变量的分类问题,将主成分分析与模糊理论引入信用评价中,构建基于PCA/FCM的企业信用评价模型,这使得模型更接近人们的思维方式、指标赋权更为客观。应用该模型及SPSS11.0、MATLAB7.0对所选企业研究显示:该模型非常有效和实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盛意  谭洁  
企业发展的健康性度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组织绩效进行评估,文章首先论述了企业运作与关键内在因素的关系,并从企业组织和运作的角度勾勒出5种内在因素,在此基础上细致描绘出各内在因素的组成因子,定性分析了上述内在因素与企业组织绩效的相互关系,随后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对2组共计120家企业的组织绩效状态进行了集群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内在因素与企业组织绩效强相关,Logistic回归模型在对企业组织绩效关键因素的选取上,以及对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上应用效果都十分显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松令  赵西卜  
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水平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国外研究表明,影响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的因素很多。本文利用我国中小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行业、企业规模(总资产)以及盈利能力对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政策有重要影响。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谢永珍  
本文基于企业信用的角度,设计董事会约束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董事会约束机制评价模型,对董事会约束机制状况进行评价。并将董事会约束状况与企业信用相联系,进行实证分析,观察董事会约束机制对企业信用的影响,借以了解企业在信用保障方面的制度建设状况,使企业信用的制度建设建立在牢固的制度基础之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