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40)
2023(13096)
2022(10459)
2021(9861)
2020(8569)
2019(19435)
2018(19458)
2017(37963)
2016(20549)
2015(23164)
2014(22975)
2013(22832)
2012(20541)
2011(18114)
2010(18514)
2009(17522)
2008(18027)
2007(16387)
2006(14600)
2005(13623)
作者
(59385)
(49332)
(49316)
(46908)
(31767)
(23547)
(22390)
(19039)
(18616)
(18121)
(16876)
(16764)
(16152)
(15761)
(15379)
(15004)
(14865)
(14516)
(14464)
(14221)
(12415)
(12245)
(12137)
(11369)
(11358)
(11098)
(11031)
(10927)
(10015)
(9736)
学科
(94196)
(90169)
经济(90081)
(87857)
企业(87857)
管理(84724)
方法(43406)
数学(34365)
数学方法(33785)
(32551)
业经(30374)
(26116)
(25854)
财务(25790)
财务管理(25757)
企业财务(24575)
中国(20505)
(20232)
技术(19163)
农业(19081)
理论(19005)
(17164)
(17049)
(16526)
(14904)
(14748)
经营(14300)
(14124)
银行(14112)
(13271)
机构
学院(300204)
大学(295593)
管理(126907)
(123514)
经济(121003)
理学(107492)
理学院(106480)
管理学(104805)
管理学院(104215)
研究(89976)
中国(74725)
(62268)
(61906)
科学(54404)
财经(48413)
(47597)
(46908)
(45426)
(43899)
中心(42699)
业大(41833)
研究所(40747)
北京(38986)
(37496)
农业(37224)
经济学(36814)
财经大学(35844)
商学(34968)
商学院(34652)
(33800)
基金
项目(193025)
科学(153957)
基金(142175)
研究(140152)
(122912)
国家(121877)
科学基金(107624)
社会(90064)
社会科(85628)
社会科学(85604)
(76184)
基金项目(74405)
自然(70984)
自然科(69334)
自然科学(69316)
自然科学基金(68192)
教育(64366)
(62301)
资助(59686)
编号(56475)
成果(44967)
重点(42652)
(42601)
(42458)
(40528)
(39962)
创新(39021)
课题(37684)
国家社会(37515)
科研(36832)
期刊
(139442)
经济(139442)
研究(83724)
中国(58445)
(54721)
管理(54083)
(42895)
学报(42513)
科学(41285)
大学(32472)
学学(30596)
技术(29708)
农业(29184)
(29137)
金融(29137)
教育(26107)
财经(25067)
业经(24108)
经济研究(21940)
(21634)
(19872)
技术经济(18005)
问题(17442)
财会(17205)
图书(15634)
统计(15614)
现代(15042)
(14979)
会计(14832)
商业(14511)
共检索到452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程德俊  赵曙明  唐翌  
由谁观察信息 ,观察什么信息 ,怎样传递信息构成了企业内部的信息结构。一般而言 ,企业的信息结构分成横向信息结构和纵向信息结构两种。横向信息结构与专用性人力资本 ,纵向信息结构与通用型人力资本相互匹配。相对应地 ,企业要形成不同的人力资本必须采取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以纵向信息结构为主的企业应该采取外部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而对以横向信息结构为主的企业应该采取内部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卢志民  
当前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基本上是借鉴美国的。由于中美之间文化差异较大,一些在美国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到中国后往往会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从文化学角度考虑,我国与日本在文化上比较接近,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更容易被中国员工接受。因此,中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建构上,应首先学习日本,然后再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经验,并结合本国国情,开创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亚克,矫辉,马卓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阎俊  陆雄文  
本文通过对100多家在华日资企业的调查研究,发现日本企业基本上没有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移植到中国,而是采取了一种东西方“混合式”,并有向欧美模式趋同的趋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燕敏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人才的争夺。人才成为企业中惟一不断增值的资源,只有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建立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才会使企业更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也是企业成功发展的根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赣生  
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化的时代,在这个人才主权、人才赢家通吃、人才战略致胜的时代,过去那种只强调人事功能的传统的人事管理已完全不能适应企业应付竞争和发展的需要,而突破传统的"人事"定位,从长远、从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安佑  周鹤林  赵志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爱华  
文章探讨了企业人力资本专用性和信息结构两个企业情境因素对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以及企业间合作动机的调节作用。企业参与合作的动机包括三个方面:与研究开发有关的合作动机,与技术学习有关的合作动机以及与市场进入等战略目的有关的合作动机。以我国企业为样本,以企业规模、产品发展阶段和产业地位作为控制变量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人力资本专用性越强,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内部创新模式;信息结构以横向为主导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内部创新模式;反之,人力资本专用性弱及纵向信息结构与外部创新相对应。并且,通过层次回归分析发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曙明  席猛  蒋春燕  
企业雇佣关系模式的多样性表明,企业的雇佣关系模式不是既定的外生变量。本文认为,企业雇佣关系模式的选择与形成并不脱离于企业自身,它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征密切相关,是基于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与能力而选择的结果。基于我国三大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塘)425家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配对样本数据,本文研究发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与能力是企业选择雇佣关系模式的重要前因变量,即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相对重要性越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能力越强,企业越会选择组织导向型(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模式;反之,企业则会选择工作导向型(准现货契约型)雇佣关系模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桂华  
人力资源管理概念是20世纪初从欧美引入我国的,但由于我们在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方面以及我国企业所处内外制度环境和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导致许多西方管理理论和方法在我国企业管理中出现了"水土不服"的不良反应。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成为我国管理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提出,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并借鉴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探索既体现东西方管理融合、又体现中国本土化特色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应将和谐管理的思想与方法应用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中去,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和谐;建立和谐激励机制,实现短效激励与长效激励的和谐;实...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平换  张微  
在网络经济环境中,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它将IT基础设施、软件技术与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融为一体,是企业实行"全面人力资源管理"的纽带,它将更全面地反映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乐国林  王菲  
在大数据背景下,传统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短板日益凸显,平台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特征日益成为传统型企业转型与创新的方向。只有探索与互联时代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才能提高企业绩效,最终实现共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丁燕康  慕习刚  
现今社会,大数据几乎在各行各业都有了一定的渗透,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是如此,通过大数据的技术的应用,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得到了空前提升,管理也变得更加的全面,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能够更加全面的对员工进行了解,依托于大数据,可以对每位员工都进行精准管理,在逐步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同时,也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非常多新的创新途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前兵  
本文以89家企业为样本,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所采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家的私人网络是中小企业招聘核心员工的主要渠道,在职培训是主要培训方式,对员工的激励以短期物质激励和认可两种方式为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