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66)
2023(12820)
2022(10089)
2021(9064)
2020(7671)
2019(16763)
2018(16753)
2017(31823)
2016(17359)
2015(19075)
2014(18869)
2013(18323)
2012(16293)
2011(13909)
2010(14247)
2009(13731)
2008(13505)
2007(12104)
2006(10647)
2005(10010)
作者
(50478)
(41852)
(41819)
(39253)
(26909)
(19928)
(18834)
(16198)
(15934)
(15038)
(14201)
(13873)
(13402)
(13131)
(12903)
(12709)
(12521)
(12479)
(12103)
(12089)
(10641)
(10191)
(10127)
(9570)
(9450)
(9370)
(9285)
(9235)
(8327)
(8254)
学科
(83922)
(77297)
企业(77297)
(74314)
经济(74212)
管理(67919)
方法(32130)
业经(29382)
(27883)
(25568)
数学(23416)
数学方法(23268)
(21940)
财务(21913)
财务管理(21844)
企业财务(20809)
中国(20074)
农业(19041)
技术(17760)
(15377)
(14388)
(14204)
理论(13758)
(13348)
(12732)
贸易(12721)
(12375)
(12296)
企业经济(12291)
审计(12167)
机构
学院(249289)
大学(243707)
(104134)
管理(103366)
经济(102398)
理学(89087)
理学院(88308)
管理学(87170)
管理学院(86737)
研究(75903)
中国(61429)
(51233)
(49948)
(47674)
科学(46079)
财经(40103)
业大(38935)
(38491)
(38306)
农业(37680)
(36513)
中心(35551)
研究所(34158)
经济学(30820)
北京(30654)
商学(30113)
(30106)
商学院(29851)
财经大学(29462)
经济管理(28152)
基金
项目(165247)
科学(131574)
基金(122491)
研究(117894)
(107611)
国家(106598)
科学基金(93231)
社会(78122)
社会科(74253)
社会科学(74231)
(65623)
基金项目(65535)
自然(61222)
自然科(59868)
自然科学(59850)
自然科学基金(58901)
(53522)
教育(52224)
资助(48215)
编号(46914)
(39231)
(37620)
重点(36612)
成果(36361)
(35572)
(34886)
创新(34329)
国家社会(32913)
科研(31815)
(31096)
期刊
(116271)
经济(116271)
研究(68702)
中国(50074)
(44395)
(44264)
管理(41192)
学报(39535)
科学(35806)
农业(29971)
大学(29539)
学学(28223)
业经(21933)
技术(21537)
(21330)
金融(21330)
财经(20024)
经济研究(19257)
(18712)
(17228)
教育(16831)
财会(15387)
问题(15293)
技术经济(14317)
会计(13707)
商业(12858)
现代(12439)
(12266)
世界(11786)
图书(11574)
共检索到371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卓芃  吕佳宁  
本文以2007—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企业信息化程度对审计需求偏好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信息化程度与高质量审计需求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现任会计师事务所为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时,信息化程度更高的企业会更多地变更为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关系会在国有控股股东“所有者缺位”、企业所处经营环境更为发达以及管理层能力更强时被削弱。此外,企业信息化程度会通过提升企业信息透明度、降低企业代理成本进而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审计需求。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邓芳  游柏祥  陈品如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彻底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环境,本文从审计收费的角度探讨了企业信息化发展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信息化水平与审计收费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当企业存在不恰当的信息技术使用动机和目的、注册会计师信息化审计专业胜任能力不足时,企业信息化水平与审计收费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当企业信息技术使用动机和目的正确、注册会计师信息化审计专业胜任能力较强时,企业信息化水平与审计收费的正相关关系则不显著。本文的结论对于信息化环境下我国注册会计师提高执业能力、降低审计风险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许永斌  俞淑仙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统一。面对日益复杂化的企业信息系统,如何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取得审计证据,是当今CPA十分关心和困惑的问题。本文将通过企业信息化对审计证据的深层影响分析,提出符合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取证策略。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邓芳  游柏祥  陈品如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彻底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环境,本文从审计收费的角度探讨了企业信息化发展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信息化水平与审计收费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当企业存在不恰当的信息技术使用动机和目的、注册会计师信息化审计专业胜任能力不足时,企业信息化水平与审计收费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当企业信息技术使用动机和目的正确、注册会计师信息化审计专业胜任能力较强时,企业信息化水平与审计收费的正相关关系则不显著。本文的结论对于信息化环境下我国注册会计师提高执业能力、降低审计风险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季  陈波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信息化的本质是什么,企业究竟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它包括哪些要点。本文通过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并给出了多方面的实施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红梅  
随着信息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信息作为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宝贵财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企业能否借助技术和知识创新,把握信息化的机遇和挑战,已经成为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和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怀丽  
目前,我国企业如广泛地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大力推进企业经营、管理、研发、制造信息化,以实现管理科学化、向管理要效益为宗旨,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科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我国的综合国力,使我国在加入WTO之后在国际市场中更具竞争力,所以国家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我国加入WTO同时也给企业带来挑战。世界经济的信息化与全球化是同步的,全球化不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无疑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整个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企业只有跟上这一进程,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才能在全球竞争中求得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段丁强  吴晓斌  
信息化审计是现代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随着现代企业诸多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传统审计方法面临更多的挑战。文章阐述了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审计方法,并通过实例,对该方法如何应用进行了展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路宏广  王淑云  
新世纪以来,随着IT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科技的进步,IT投资的专用性系数在不断降低,同时,IT/ASP的购买力系数却在不断提高,这对企业选择IT运作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阐释了IT属性及其与交易费用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基于总成本的企业信息化运作模式,分析了IT属性对企业信息化运作模式的动态影响,以期为企业的IT运作决策提供借鉴。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光辉  刘雨婷  李红  
本文采用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信息化如何成为影响企业出口的一个新比较优势。结果显示,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对其选择出口具有正效应,通过两个路径发生作用:一是融资约束,二是技术创新。这两个路径从缓解融资压力和激发创新能力上帮助企业获得规模与技术上的优势,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提高出口竞争力。研究更换主要解释变量、回归方法及使用工具变量进行回归后,结论依旧稳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部地区相较于东、西部地区企业、小规模相较于大规模企业、国有相较于非国有企业,信息化发展对企业出口的推动作用更强。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企业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从微观层面分析数字化赋能出口以及国家信息化建设等有启示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艳峰  王雅林  
企业要想从信息技术应用中获得利润,必须投资于培育整体的信息技术能力,而并非孤立的IT系统。信息技术能力不仅依赖于技术因素,还依赖于非技术因素,单一非技术因素的忽视就能直接削弱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很多企业在信息化中对非技术因素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管理,形成了非技术因素管理缺口,从而造成信息化项目成功率不高、效益不高。因此,针对我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非技术因素问题,探索性地提出了构建基于IT能力的非技术因素分析框架,并对高层领导支持、组织变革与变革管理、企业的文化管理三方面的非技术因素以及之间作用机制进行重点分析。对推进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和整体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西振  
在企业信息化早期,"流程再造"曾经是软件厂商说服用户按照标准化软件的既定流程削足适履的重要说辞,成为软件厂商争取企业信息化主导权的市场策略。由此造成了不同企业一个方子吃药,一个行业的企业业务流程"千人一面",甚至把一些企业的独特竞争力也给"化"掉了。同时,信息系统的"刚性"还成为不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业务流程优化的严重制约。这让不少的企业在上信息系统之后感叹,软件太"硬"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