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6)
- 2023(9384)
- 2022(7550)
- 2021(6870)
- 2020(6102)
- 2019(13218)
- 2018(13132)
- 2017(25905)
- 2016(13975)
- 2015(15047)
- 2014(15153)
- 2013(15092)
- 2012(13757)
- 2011(11774)
- 2010(12150)
- 2009(11686)
- 2008(12201)
- 2007(11129)
- 2006(9577)
- 2005(9201)
- 学科
- 业(81198)
- 企(75685)
- 企业(75685)
- 济(61288)
- 经济(61210)
- 管理(60754)
- 方法(28620)
- 财(26760)
- 业经(25493)
- 务(22225)
- 财务(22212)
- 财务管理(22178)
- 企业财务(21126)
- 数学(20896)
- 数学方法(20732)
- 农(20714)
- 制(16655)
- 技术(16106)
- 农业(15554)
- 策(13793)
- 中国(13683)
- 划(12773)
- 理论(12296)
- 银(12210)
- 银行(12203)
- 企业经济(12187)
- 经营(11949)
- 体(11871)
- 行(11455)
- 和(11447)
- 机构
- 学院(202636)
- 大学(196152)
- 济(87248)
- 经济(85633)
- 管理(85498)
- 理学(72448)
- 理学院(71813)
- 管理学(70964)
- 管理学院(70583)
- 研究(59020)
- 中国(55620)
- 财(46554)
- 京(40351)
- 农(36519)
- 财经(36266)
- 科学(33813)
- 经(32992)
- 江(32298)
- 所(29659)
- 中心(29265)
- 农业(28685)
- 业大(28650)
- 财经大学(26980)
- 研究所(26219)
- 经济学(26180)
- 商学(25700)
- 州(25547)
- 商学院(25484)
- 北京(25010)
- 经济学院(23766)
- 基金
- 项目(127487)
- 科学(102611)
- 基金(96061)
- 研究(92220)
- 家(82519)
- 国家(81745)
- 科学基金(72951)
- 社会(61237)
- 社会科(58114)
- 社会科学(58099)
- 基金项目(50676)
- 省(50479)
- 自然(48249)
- 自然科(47266)
- 自然科学(47252)
- 自然科学基金(46509)
- 教育(40940)
- 划(40587)
- 资助(39682)
- 编号(35420)
- 业(33448)
- 创(30120)
- 部(28598)
- 重点(27865)
- 成果(27329)
- 创新(27170)
- 制(26223)
- 发(26051)
- 性(26010)
- 国家社会(25533)
共检索到310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甜 谢玉军
当前,企业通过挤占企业正常流动资金、挪用他行贷款、非正规金融高息融资等非正常资金归还贷款的现象比较普遍,隐藏着诸多风险隐患。建议金融机构在厘清风险和信用关联关系的基础上,创新信贷产品并开展差异化服务,完善贷款到期收回考核办法,构建多元化的"过桥资金"补充机制,及早预警和处置风险隐患,实现信贷资金和实体经济的良性运行。
关键词:
非正常资金 隐性风险 按期还贷 风险防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蔡庆丰 吴奇艳 吴冠琛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中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问题之一,特别是地方隐性债务风险及其处置事关能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地方隐性债务风险是否会通过银行部门向实体经济溢出,进而影响域内企业的投融资行为有待检验。本文构建了政府、银行以及企业三个部门的联动框架,研究地方隐性债务风险如何影响域内企业信贷可得性。研究发现,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的增加会降低域内企业的信贷可得性,且在地方财政监管力度低、地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程度低以及国有企业的样本中作用更加明显。上述结论在进行了内生性问题讨论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研究表明,地方隐性债务风险会通过提升银行的流动性囤积水平、提高贷款利率发挥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地方隐性债务风险并没有导致企业外部融资约束的提升,原因在于其会促使域内企业进行融资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升股权和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然而,向商业信用融资的转变,存在域内重大风险向外蔓延的可能。本文的研究厘清了地方隐性债务风险通过银行风险感知作用于实体经济和微观企业的内在渠道,为地方政府实现“防风险”和“稳增长”双重目标提供了有益思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官惠宣
本文从民营企业隐性关联形式及其产生的潜在风险入手,分析了银行对隐性关联的授信风险识别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强关联分析、强化"三查"管理、加强技术创新、完善内控制度、多方联手监管、提升团队素质等方面的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
民营企业 隐性关联 授信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林跃武 仇奕 许大庆 盛瑞源
国内各商业银行日益重视企业显性关联并采取了一定的风险控制措施,但企业隐性关联尚未引起银行的足够重视。由于隐性关联难以识别,不少企业试图通过该种方式来避免银行实施的关联管理和授信总量控制。本文在对关联企业的含义、特点及其三种主要表现形式加以解释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隐性关联企业贷款的潜在风险及国内银行对隐性关联企业贷款风险存在控制缺失的现状,进而从改善内外部环境、建立风险识别信息系统和强化最后保障性控制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风险防范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隐性关联 关联企业 贷款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新绍
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自身的生命周期。然而,在许多情况下,中小企业并没有遵循自身的生存轨迹而突发破产倒闭。中小企业生存风险防御是一个系统性的框架,本文通过对影响中小企业生存的主要系统性指标进行分析,得出了中小企业风险防御的五维度模型--即社会和谐度与企业及产品认可维度、产业维度、财务维度、技术与核心竞争力维度、企业治理制度维度的中小企业生存风险系统性防御模型;建设中小企业系统性风险预警机制对中小企业生存风险防御具有必要性。
关键词:
非正常生命周期 风险抵御 预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璨 阴晓江 曹伟
金融抑制背景下,我国企业总体上还是处在一个资本供不应求的准垄断信贷市场中,企业为获取信贷资源的寻租行为成为企业的隐性资本成本。本文利用2008-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银行信贷决策中的隐性资本成本与资源配置效率。结果发现:企业的寻租活动是银行贷款配置过程中的一项隐性资本成本,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企业的寻租活动均有助于获得更多银行贷款,但其使用效率却存在很大差异。具体而言,受制于企业自身的资源禀赋状况,国有企业通过寻租获得的银行贷款降低了投资效率,而民营企业通过寻租获得的银行贷款提高了投资效率。研究结论表明,金融抑制阻碍了通过显性契约方式的交易,企业寻租成为银行信贷决策中的一项隐性契约,这一隐性契约并不是显性契约的有效补充,甚至导致某些企业杠杆率居高不下,有损资源的有效配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海涛 李林涛
近年来,山东省烟台市各级财政部门坚持把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推动实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专项行动,稳步化解债务风险。同时,加强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在全国首创以统一范围为基础、统一平台为支撑、统一管理为主体、统一运营为核心、统一收支为保障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新模式,组建成立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最大程度放大国有资产价值,为推进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及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奠定了坚实基础。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樊瑞满
信息不对称、并购业务中利益纠葛及会计本身的特点,都使得企业并购中隐性成本难以考量和防范,最终导致企业并购失败。本文分析了企业并购中的隐性成本及其形成原因,详细陈述了企业并购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隐性成本,提供了防范隐性成本的措施。
关键词:
并购 隐性成本 防范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赞
在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近期部分企业资金链状况总体趋紧,到期贷款归还难度增加,违约和不良率有上升的迹象。如何合理解决企业在归还银行贷款时的资金需求既是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良好金融生态的内在要求。为此,我们在浙江省义乌市开展了企业还贷资金来源情况调查。调查结论还贷资金来源于民间融资的比重不低。28.69%的还贷资金来源于民间借贷,市场主体对民间资金的需求比较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彭伟
所谓非正常撤资,即外商在未经过法定撤资程序,承担相应法律义务基础上就撤出中国境内,相关媒体报道称之为"外资逃逸"。由于外商企业的非正常撤资倒闭,会造成一个地区经济增长放缓,当地产业链条的断裂,其留下的不良债务、贷款及拖欠的工人工资急需处理,严重的会导致一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玉喜 卓越
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微观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然而,市场竞争环境变化会使得部分企业失去比较优势、陷入“沉没成本谬误”,进而丢失自生能力、无法自负盈亏,最终沦为“非正常经营企业”。这些企业尽管存在低效率“锁定”特征,但却能依托其“壳价值”进行成本外部化以获得生存空间,这种现象的存在会拉低整体生产效率、阻碍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治理非正常经营企业,要通过剥离、分解微观企业财务数据,精准识别非正常经营企业,研究其在不同产业、城市和所有制层面的发生特征;进而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重塑不同部门非正常经营企业比较优势、分类治理不同地区非正常经营企业、健全各类所有制非正常经营企业清理的配套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德军
我国家族企业生命期短暂的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从正常和非正常的角度分析家族企业终止的原因,对于认识家族企业的内部矛盾,了解家族企业与成长环境的关系,探索家族企业的发展规律是一个富有新意的视角。
关键词:
家族企业 正常终止 非正常终止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汪渝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电力企业在资金支付流程设计和支付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资金支付全过程风险防控体系,加强资金管理:按照部门和业务细化预算编制维度,加强支付事前管控;以付款订单为载体重构支付标准流程,严把合同、超付、传输、错付四道"安全门",同时设计风险事项支付拦截功能,通过系统嵌入内控规则,加强支付事中校验;采取风险事项日常督办反馈、常态开展资金安全检查等措施,完善支付事后闭环管理。
关键词:
资金支付 资金安全 全过程防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游瑞军 卓仲宇
近年来,小水电行业贷款在农信社贷款中的占比越来越大,本文认为在大力发展小水电行业贷款的同时,应注意贷款中容易被忍视的风险点,并提出了规避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信贷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云峰
为评估去产能可能引发的信贷风险,笔者以江西为例,将钢铁、煤炭、水泥、光伏、有色金属、船舶等六大产能过剩行业作为产能过剩的代表性行业(以下简称"六大行业"),对江西省14家主要金融机构(以下简称"调研金融机构")开展座谈调研,实地走访九江、景德镇两市部分产能过剩企业,并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