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8)
2023(8021)
2022(6573)
2021(5940)
2020(5099)
2019(11490)
2018(11409)
2017(21843)
2016(11922)
2015(13393)
2014(13588)
2013(13420)
2012(11974)
2011(10387)
2010(10692)
2009(10209)
2008(10635)
2007(9841)
2006(8669)
2005(7976)
作者
(32966)
(27538)
(27316)
(25636)
(17644)
(13104)
(12499)
(10694)
(10237)
(10235)
(9199)
(9141)
(8987)
(8743)
(8415)
(8220)
(8118)
(8000)
(7900)
(7745)
(6793)
(6761)
(6677)
(6410)
(6386)
(6195)
(5969)
(5966)
(5551)
(5353)
学科
(75156)
(72249)
企业(72249)
管理(59486)
(55414)
经济(55340)
业经(25163)
方法(24148)
(23116)
(19763)
(19167)
财务(19156)
财务管理(19130)
企业财务(18118)
数学(16329)
数学方法(16240)
技术(15852)
农业(15009)
(13442)
(12883)
(12807)
理论(12486)
企业经济(12142)
经营(12075)
(11680)
中国(11197)
技术管理(10689)
(10564)
决策(9763)
人事(9666)
机构
学院(176798)
大学(167684)
管理(75741)
(73818)
经济(72377)
理学(64684)
理学院(64128)
管理学(63421)
管理学院(63108)
研究(46747)
中国(40750)
(37392)
(34265)
(29238)
财经(29051)
(26518)
(26160)
科学(26082)
(23221)
商学(23019)
(22965)
商学院(22831)
业大(22625)
中心(22116)
北京(21193)
财经大学(20938)
经济学(20871)
农业(20573)
经济管理(20237)
研究所(19906)
基金
项目(105523)
科学(85347)
研究(81946)
基金(76630)
(63719)
国家(62991)
科学基金(57423)
社会(53004)
社会科(50174)
社会科学(50161)
(43990)
基金项目(40970)
教育(37725)
自然(36371)
自然科(35606)
自然科学(35599)
自然科学基金(35075)
编号(34104)
(33744)
资助(30343)
(29686)
成果(26245)
(26130)
创新(23214)
(23044)
课题(22996)
重点(22629)
(22432)
(22401)
项目编号(21464)
期刊
(90963)
经济(90963)
研究(50606)
中国(35629)
(35537)
管理(35049)
(25603)
科学(20464)
技术(19055)
业经(18534)
学报(18366)
农业(17501)
教育(17417)
(15695)
金融(15695)
大学(15194)
财经(14783)
学学(14439)
经济研究(13124)
财会(12976)
(12816)
(12195)
技术经济(11802)
问题(11197)
商业(10536)
现代(10400)
会计(10066)
通讯(9038)
会通(9016)
世界(8757)
共检索到270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畅铁民  
员工在特定的工作关系条件下发挥自己的技能并取得良好的绩效;员工认同的企业使命是促发员工持续提高绩效的主要动力;管理阶层在运用企业使命提高员工绩效过程中要承担相应的职责。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英  刘海宁  
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以及组织、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日益凸显,如何适时地正确理解、把握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现代管理理论中有关组织与员工关系入手,重点比较分析了当今世界十分具有代表性和成功性的日本、美国企业与员工的关系,阐述了根据现有的中国国情,应借鉴与提倡日本模式,从而把中国企业与员工关系引向良性发展轨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钱廷仙  
企业使命管理是传统管理方法的一种创新 ,具有导向、激励、协调、凝聚、约束、辐射等功能。它是通过结合个人愿望、塑造整体图像、融入核心价值观、培养共同语言、开展团队学习、实现自我超越等途径来完成。使命管理要注重可行性与挑战性 ,全员性与通俗性 ,稳定性与动态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丛庆  王玉梅  
以服务补救文献探讨和理论分析为出发点,定性分析服务补救能力与企业营销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结论为:服务企业的营销创新能力和关系营销能力是解释二者关系的重要中介变量,服务补救能力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的关系营销能力影响营销绩效水平,也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的营销创新能力影响营销绩效,但是后者必须以“组织学习能力”的调节作用为前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袁建文  
并购是企业追求外部成长的主要策略之一,也是公司对其营业、资产、股权、负债进行合并、收购的经济行为。并购有价值极大化和非价值极大化之说,在实践中两者是并存的。对于并购绩效的探讨,即是对股权结构与公司控制、企业文化、整合及人力资源规划等方面的探讨。并购过程并不能为公司带来什么,并购后的整合才是创造并购价值的开始。因此,并购后的绩效取决于如何整合经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金山  李华中  郭伟琦  
执行是所有组织,特别是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管理问题之一。没有执行力,企业就没有了竞争力。执行涉及社会、经济、文化、法律、科技等多方面的内容,文章分析了传统文化、社会文化、地域文化对执行的影响,提出了中国企业建立执行文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祝木伟  巩新宇  
本文通过建立"创新网络特征、知识吸收能力、企业创新绩效"三者间的理论模型并提出假设,对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园区215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创新网络特征(网络中心度、关系强度、关系质量)、知识吸收能力(潜在吸收能力、现实吸收能力)均对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创新网络特征分别对知识吸收能力有正向影响;知识吸收能力在创新网络特征对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祝木伟  巩新宇  
本文通过建立"创新网络特征、知识吸收能力、企业创新绩效"三者间的理论模型并提出假设,对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园区215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创新网络特征(网络中心度、关系强度、关系质量)、知识吸收能力(潜在吸收能力、现实吸收能力)均对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创新网络特征分别对知识吸收能力有正向影响;知识吸收能力在创新网络特征对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素珍  
核心员工是人力资源最关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饭店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他们的去留对饭店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如何留住核心员工就成了饭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留住核心员工,要采取科学的招聘策略、设计多元化的薪酬福利制度、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培育优秀的饭店企业文化等措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林勋亮  闫丽杰  谢礼珊  
本文在论述服务性企业员工与服务品牌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员工品牌破坏行为的主要表现方式、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提出如何识别潜在品牌破坏者、如何预防应对品牌破坏行为等管理措施,为服务性企业内部品牌管理提供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利华  
非正式员工群体在我国企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群体的雇佣可为企业节省人工成本带来丰富的市场信息。因此,非正式员工群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同所有正式员工一样,有需求、有追求目标,需要社会和企业的关注和激励。由于非正式员工自身的一系列特点,对其采取激励方式应有针对性。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现状,针对非正式员工特点,采取相应的激励方式,保持非正式员工群体的稳定性,激励其创造性,促进企业协调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柳善甫  卢泓樾  
运行部员工评价的必要性及现状通过全方位评价,为员工年度评价、评先评优提供参考;通过评价,充分发掘员工的长处;通过评价,发现员工的不足,为员工成长提供参考意见及方向,推动员工进步。继而通过促进员工成长,提升企业实力,是员工全方位评价的最终目的。发电企业员工除员工的本职工作所规定的任务外,部门下达的其他各项外延任务,也需部门员工完成。这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洪莉  
本文以拥有典型"80后"员工队伍的Z企业为例,通过对其员工工作行为模式的分析,找到了导致员工流失率偏高的影响因素,并对"80后"员工的保留策略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世家  
我国石油行业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其中石油企业对整个石油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贡献。新生代员工已经大量进入职场,管理层需要探究这些员工特点进行改革。石油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需要进行深度的调整,为此需要对石油企业的整体布局进行系统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爱玲  
知识员工越来越成为一个企业的重要资源和主导力量。知识员工在个人、工作、心理、行为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而企业在激励过程中,常常忽视这些特征,采取与非知识员工相同的激励办法。对知识员工的有效激励策略包括:成就激励、能力激励、环境激励和物质激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