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22)
- 2023(15359)
- 2022(13098)
- 2021(11953)
- 2020(10155)
- 2019(23137)
- 2018(22867)
- 2017(45072)
- 2016(24279)
- 2015(27025)
- 2014(26531)
- 2013(26692)
- 2012(24358)
- 2011(21655)
- 2010(21489)
- 2009(19908)
- 2008(19949)
- 2007(17542)
- 2006(15482)
- 2005(13701)
- 学科
- 济(106936)
- 经济(106811)
- 业(99468)
- 企(90829)
- 企业(90829)
- 管理(89687)
- 方法(51955)
- 数学(42244)
- 数学方法(41907)
- 财(34166)
- 业经(32410)
- 农(30731)
- 务(26198)
- 财务(26140)
- 财务管理(26112)
- 企业财务(24888)
- 中国(23214)
- 农业(21953)
- 技术(20282)
- 制(19636)
- 和(19369)
- 学(19034)
- 理论(18896)
- 划(18615)
- 环境(18298)
- 地方(18104)
- 贸(17948)
- 贸易(17941)
- 易(17340)
- 策(16436)
- 机构
- 学院(352776)
- 大学(350311)
- 管理(149038)
- 济(145050)
- 经济(142257)
- 理学(129641)
- 理学院(128375)
- 管理学(126570)
- 管理学院(125944)
- 研究(107475)
- 中国(82610)
- 京(73280)
- 财(68022)
- 科学(64719)
- 财经(55455)
- 农(55028)
- 所(52605)
- 业大(51214)
- 江(50948)
- 经(50512)
- 中心(48536)
- 研究所(47502)
- 北京(45831)
- 经济学(43093)
- 农业(43066)
- 范(42063)
- 师范(41724)
- 财经大学(41252)
- 商学(41248)
- 州(41166)
- 基金
- 项目(238063)
- 科学(189885)
- 基金(175991)
- 研究(175732)
- 家(151310)
- 国家(149987)
- 科学基金(131932)
- 社会(112855)
- 社会科(107011)
- 社会科学(106985)
- 基金项目(93982)
- 省(92471)
- 自然(86321)
- 自然科(84350)
- 自然科学(84332)
- 自然科学基金(82913)
- 教育(79668)
- 划(76683)
- 资助(72171)
- 编号(71196)
- 成果(55672)
- 部(53038)
- 重点(51984)
- 创(51717)
- 发(49626)
- 创新(47519)
- 课题(47158)
- 国家社会(46170)
- 教育部(46106)
- 人文(46078)
- 期刊
- 济(157924)
- 经济(157924)
- 研究(101027)
- 中国(59344)
- 管理(57991)
- 财(55896)
- 学报(50225)
- 农(49600)
- 科学(48410)
- 大学(39013)
- 学学(37138)
- 农业(34493)
- 教育(32428)
- 技术(30973)
- 融(30086)
- 金融(30086)
- 业经(28090)
- 财经(28062)
- 经济研究(24411)
- 经(23914)
- 问题(20432)
- 业(20199)
- 技术经济(19626)
- 现代(17321)
- 商业(17168)
- 财会(17050)
- 理论(16854)
- 科技(16270)
- 实践(15136)
- 践(15136)
共检索到505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牛晓叶
结合我国低碳政策背景,实证检验了我国企业低碳行为与股东价值的关系,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我国企业低碳行为有利于股东价值的提升,环境敏感行业的低碳行为与股东价值的关系更显著,但是与被动的低碳行为相比,主动低碳行为并未获得更大的股东价值。这表明我国政府制定的低碳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培育低碳产品需求、明确碳交易或碳税等低碳政策,从而使企业主动低碳行为获得应有的更大市场回报。
关键词:
低碳政策 低碳行为 市场反应 股东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共荣 徐巍
文章基于2005—2007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年度横截面的集合数据,采用DEA分析方法对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投资效率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研究了大股东特征与公司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与企业的投资效率之间呈现出一种"N"型的曲线关系;第一大股东为国有属性的上市企业的投资效率要低于非国有属性的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现象更严重;第一大股东受制衡的程度与企业投资效率成正向相关,股权制衡能够抑制大股东利益主导下的非效率投资行为。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大股东特征 投资效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进中
以2011年629家中国上市家族企业的横截面数据为样本,检验了第二大股东身份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家族企业第二大股东身份会影响企业价值,这种影响依赖于家族企业执行控制权的方式,并且当其他大股东更具有竞争力的时候,第二大股东身份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会显著增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林
文章以2004—2014年沪深两市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大股东支持动机、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股东在"保配"、"保壳"等制度性驱动下会给予上市公司更多的利益支持,但这不过是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目的是未来掏空上市公司资源,这在家族控股企业中尤为普遍。机会主义支持引致的掏空行为因外部大股东的约束力量以及大股东的现金流权带来的利益协同效应而减弱。良好的法治水平在抑制大股东机会主义行为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这为从上市公司监管以及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层面加强法制体系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现实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大勇 傅利平
随着全流通进程的加快,限售股解禁和大股东减持行为成为当前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和焦点问题。而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对大股东的减持行为起着决定性影响作用。在对大股东减持的动机和截止到2009年11月30日沪深A股312家股份全流通公司的减持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全流通后,公司的托宾Q值、公司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中所处的估值水平对大股东的减持数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公司在整个市场中所处的估值水平越高,大股东的减持数量越大;限售股解禁数量、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和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大股东的减持数量具有显著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文婕
文章依据我国2001-2016年期间上市公司数据,就大股东持股对商贸流通企业价值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总体上看,大股东持股对商贸流通企业价值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则有助于减少这种抑制作用。其次,按所有制的不同进行回归发现,大股东持股对不同所有制商贸流通企业价值都产生了抑制作用,但这种抑制作用只在国有企业组中显著,国有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则有助于减少这种抑制作用。
关键词:
大股东 商贸流通 企业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赫晓霞
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连锁股东对杠杆操纵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连锁股东降低了企业杠杆操纵行为,影响机制是内部控制与代理成本。同时,民营企业、非财务困境企业、企业数字转型程度高企业的连锁股东效应更加显著。
关键词:
连锁股东 杠杆操纵 内部控制 代理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颜洁 李志益
文章以2007—2019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大股东数量与企业盈余质量关系。结果表明:当企业存在多个大股东时,即数量较多时,企业盈余质量显著提高,这种提升效果在审计质量差的企业和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文章的发现有利于为从公司治理层面和资本市场层面提升企业盈余质量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大股东 盈余质量 审计质量 企业性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雯雯 胡振华
消费者愿意为产品支付低碳溢价的低碳消费趋势及政府环境政策驱动企业审视自身的低碳生产决策问题。通过将影响企业低碳生产决策的因素纳入有限理性的博弈框架,分析市场自治与政府介入低碳认证情形下企业群体低碳生产行为。结果表明,企业低碳生产决策受低碳收益及公平效用影响;市场初始阶段,低碳成本较高,具备低碳知识的理性消费者较少,企业与消费者关于低碳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企业不能获得合适的低碳溢价收益,在完全自治的市场情形下,仅靠企业自身决策很难达到主动进行低碳生产的良性状态;低碳认证作为政府介入手段,当市场中低碳认证的产品达到一定比例,能够加速推动市场向企业进行低碳生产的良性状态转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江新峰 李四海
企业捐赠背后的真实动机受到社会公众越来越多的质疑。基于代理理论,本文从企业内部个人收益角度探讨企业捐赠是否存在借他人资源谋个人私利的"慷他人之慨"问题。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利用非国有产权企业样本考察了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其捐赠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非国有产权企业捐赠中存在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表现为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少,企业捐赠意愿越强烈、捐赠水平越高。并且,董事长权力的增大加剧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捐赠行为代理冲突。同时本文通过国有企业与亏损企业捐赠行为的对比分析,对非国有企业捐赠行为代理冲突进行侧面论证。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我国当前制度背景下,代理人捐赠行为的个人收益可以从政治资源的获取与维护中得到体现。本文基于代理理论就企业捐赠行为背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问题进行探讨,是对企业捐赠等社会责任领域文献的补充以及企业代理成本研究视域的拓展,同时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我国企业捐赠行为的现实。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沈佳坤 李炳炎 张军
根据创造共享价值理论中企业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双重内涵,将国有非控股股东增强民营企业终极控制人的经济价值创造效用、社会价值创造努力以及资源掏空成本,引入终极控制人最优效用函数,并通过实证分析检验理论假设,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更加有效发挥国有股权积极作用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理论推导与实证结果表明:国有股东委派能够增强终极控制人对目标公司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提升作用,不能起到协同抑制目标公司资源掏空的作用,而国有持股仅对终极控制人提升公司社会价值的努力具有促进作用;国有股东委派能够直接提升目标公司的经济价值,并减少目标公司资源被掏空,但国有持股不能产生直接影响,且国有股东在提升企业社会价值方面还需加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海明 曾德明
基于股东短期利益压力的视角,以沪深两市2003~2009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就管理者短视偏差与企业短期投资间的关系及其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业绩水平和财务困境的影响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管理者短视偏差越大,企业短期投资水平越高;管理者短视偏差越大,企业短期投资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的削弱作用越强,意味着管理者短视偏差企业进行的短期投资降低了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管理者短视偏差越大,企业短期投资对企业当期陷入财务困境可能性的削弱作用越弱,说明管理者短视偏差企业进行的短期投资虽然增大了企业风险,但是并不会加大企业当期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英英 潘爱玲
资金直接被占用的企业由于受到融资约束,出现投资不足;在资金未被占用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为了通过关联交易等方式获取私有收益,需要增加控制性资源,从而导致了过度投资。在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越小、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比例越大、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越大的情况下,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就越严重。而股票的全流通、投资者保护程度、中小投资者对股价的影响有助于抑制过度投资。
关键词:
控股股东 投资行为 控制权私有收益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狄灵瑜 梅文捷 石翔燕
选取2016—2020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从股权结构出发,探讨国有股东参股是否可以有效激励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国有股东参股可以显著提高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意愿和力度,且国有股东持股比越高,这一效应会越为显著。第二,机制上,国有参股股东可通过为民营企业带来更多政策性资源(如政府补助、债务资源)的路径,改善民营企业的制度歧视地位。而作为回馈,民营企业会主动承担更多的扶贫义务。第三,当民营企业所在地政府扶贫压力越大或民营企业业绩越差、规模越小、越无政府背景,从而其主动引入国有股东的意愿相对越为强烈时,或者引入国有参股股东前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越高时,国有股东参股提升民营企业扶贫积极性的效果会越为显著。第四,经济后果上,参与扶贫可以显著提高民营企业市场绩效。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凤 董艳
本文探讨了大股东私有利益和股权结构对海外上市决策的影响。研究证明,控制性股东的现金流权对企业海外上市决策的影响呈正"U"形。原因在于,控制股东在国内上市实施"隧道行为"获得的额外收益更多,并随现金流的增加而增加,海外上市动机减弱;当现金流权达到一定水平后,控制股东能够从企业海外上市价值增长中分享更多的现金流收益,而私有收益却在减弱,导致海外上市动机逐渐增强。
关键词:
大股东利益 股权结构 海外上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