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52)
2023(15995)
2022(13655)
2021(12477)
2020(10563)
2019(24033)
2018(23827)
2017(46191)
2016(25295)
2015(28252)
2014(28180)
2013(28014)
2012(25504)
2011(22837)
2010(22797)
2009(21132)
2008(20920)
2007(18610)
2006(16519)
2005(14918)
作者
(73255)
(60739)
(60619)
(57484)
(38830)
(29026)
(27332)
(23754)
(23071)
(21803)
(20752)
(20724)
(19401)
(19323)
(18830)
(18423)
(18149)
(18115)
(17414)
(17325)
(15125)
(14943)
(14604)
(13945)
(13652)
(13576)
(13513)
(13391)
(12132)
(12017)
学科
(104273)
经济(104116)
(98385)
管理(92512)
(89134)
企业(89134)
方法(46588)
数学(36928)
数学方法(36552)
(34411)
业经(33033)
(32361)
(24718)
财务(24650)
财务管理(24619)
中国(24499)
(24240)
企业财务(23362)
农业(22531)
技术(20686)
(19925)
(19786)
(19532)
理论(19450)
环境(19158)
地方(18151)
(17943)
(17140)
贸易(17132)
(17019)
机构
学院(364856)
大学(362525)
管理(149512)
(146622)
经济(143554)
理学(129029)
理学院(127691)
管理学(125824)
管理学院(125161)
研究(115961)
中国(88645)
(76933)
科学(71070)
(70618)
(61579)
(57673)
财经(55904)
业大(55479)
(54709)
中心(52472)
研究所(52060)
(50757)
农业(48335)
北京(48038)
(44464)
师范(44043)
(43337)
经济学(43101)
(41953)
财经大学(41331)
基金
项目(244944)
科学(194099)
研究(180706)
基金(178848)
(154765)
国家(153413)
科学基金(133503)
社会(114350)
社会科(108400)
社会科学(108372)
(96685)
基金项目(95601)
自然(87036)
自然科(84975)
自然科学(84957)
自然科学基金(83485)
教育(81927)
(80089)
编号(73583)
资助(72617)
成果(58869)
重点(54159)
(53885)
(53133)
(51731)
课题(49871)
创新(48996)
(48295)
(46716)
国家社会(46678)
期刊
(165797)
经济(165797)
研究(106806)
中国(68905)
管理(58889)
(57633)
(57145)
学报(55072)
科学(51895)
大学(42490)
学学(40262)
农业(39493)
教育(36993)
技术(32598)
(30775)
金融(30775)
业经(29009)
财经(27756)
经济研究(24771)
(23726)
(22285)
问题(21407)
技术经济(19446)
现代(17974)
科技(17711)
理论(17261)
财会(17126)
(16721)
商业(16263)
图书(16143)
共检索到535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麦海燕  麦海娟  
在低碳经济发展初期,低碳产品因其售价高必然会受到高碳产品售价低的驱逐,从而获利空间少,市场需求小,企业必然缺乏实施低碳的动力。文章从建立企业低碳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出发,在回顾我国现行企业激励机制的基础上,阐述了建立一套具有针对性的企业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提出了企业低碳激励机制的四大要素——激励主体、激励客体、激励标准、激励原则。最后指出了我国目前实施低碳激励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旨在为激励企业实施低碳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唐恩斌  张梅青  周叶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冷链物流企业员工低碳激励机制的SD模型。根据博弈模型推导,得出博弈双方不同行为策略下的收益,并进行稳定性分析;再借助Vensim软件,数值仿真确定系统的稳定均衡点;最后以初始参数为基准,进一步探讨了主要参数对系统演化的敏感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卫国  李乾文  
按照企业发展与环境相容的原则,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变暖的最佳经济模式,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鉴于当前文献关于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机制研究还略显不足,文章借鉴激励理论中的委托代理理论,根据Malcomson模型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包括1阶段合约和2阶段合约的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机制框架,设立基于相对业绩的"锦标机制"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系统分析,推导出政府在制定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激励政策时的注意事项,即中央政府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地方发展低碳经济;地方政府要设立专门的低碳经济发展激励基金,并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勇  吴松强  刘卫国  
在考虑企业过度自信的情况下,建立了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机制模型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最优激励补贴与企业的风险规避度、外界不确定因素方差、努力成本系数负相关,与企业节能减排产出系数和过度自信水平正相关;当企业的过度自信水平满足一定约束条件时,政府的激励补贴强度以及期望环境收益都要大于企业完全理性时的情形;当企业的过度自信水平超过一定约束条件时,政府的最优激励补贴以及期望环境收益小于0;企业过度自信的容忍度与企业风险规避系数以及外界不确定因素正相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勇  吴松强  刘卫国  
在考虑企业过度自信的情况下,建立了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机制模型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最优激励补贴与企业的风险规避度、外界不确定因素方差、努力成本系数负相关,与企业节能减排产出系数和过度自信水平正相关;当企业的过度自信水平满足一定约束条件时,政府的激励补贴强度以及期望环境收益都要大于企业完全理性时的情形;当企业的过度自信水平超过一定约束条件时,政府的最优激励补贴以及期望环境收益小于0;企业过度自信的容忍度与企业风险规避系数以及外界不确定因素正相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欧阳洁  
人员激励是企业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激励机制的设计涉及到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科学的管理学理论和模型作为基础,辅以对企业员工激励的深入调查及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激励机制的整体框架模型,并分别从信息交流过程、工作行为过程和评估分配过程的角度提出了激励的具体措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范晓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想要提升市场竞争力,必须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真正实现人岗匹配,为此,必须高度重视激励机制建设。文章在全面阐述激励机制原则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微  唐伟  
近年来,大多数国有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普遍存在着激励方式滞后、激励手段匮乏等问题,引起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成本上升、知识型员工跳槽频繁等不良现象的产生。所以,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激励,激发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发挥知识型员工的潜力,成为了目前很多企业的重要任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根据KANO模型数据分析员工满意度,将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对策分为急需改进的因素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因素。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童真  
激励是保持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重要因素。通过强化激励因素来提高员工的价值实现与满足程度,以达到保持企业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作用。通过对铁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现存激励机制的不足分析,提出改进对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唐长福  
激励是企业管理的一项主要职能和抓手,我国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大致经历"精神激励-偏重物质激励-综合激励"三个演进阶段。当前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方面存在导向不明确、效能不到位、制度设置不合理、配套措施协同不得力等问题。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需要从国有企业的实际出发,综合运用已有的激励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将各种激励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因企因地因时制宜,多维度、全方位研究制定激励对策措施,以期更好地激发各级各类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迎春  范德成  
在企业管理中,激励就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通过各种方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本职的或交办的工作,实现企业的目标。文章通过对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激励机制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秀敏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而引发的资源、环境问题正日益显现。我国节能减排现状不容乐观,节能主体的观念意识问题最为突出,多数企业节能减排的动力不足。文章通过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和线性支付合同的激励函数,利用政府效用最大化原值对模型求解,得出最优的政府固定补贴和激励强度因子,最后提出了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对策。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琪  刘卫  
知识与资本密集型创新型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大多都已实施了大面积的员工持股或持续滚动的新型股权激励计划。然而,保荐机构与监管层基于首发管理办法中对公司股权稳定性的规定,存在着操作层面上的保守操作或"一刀切"的简单处理,即一般要求公司终止该计划后再上市,而这与公司核心团队的稳定性需求相违背,成为这类拟上市公司被迫赴海外上市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带有股权激励机制新兴企业的特征,发现股权激励机制与上市准入制度在财务指标、股权结构及操作层面链接不畅,并从法律、规章制度层面及风险防范角度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对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改革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