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75)
- 2023(15316)
- 2022(12841)
- 2021(11780)
- 2020(10401)
- 2019(23800)
- 2018(23549)
- 2017(45828)
- 2016(24707)
- 2015(27875)
- 2014(27867)
- 2013(27587)
- 2012(25473)
- 2011(22488)
- 2010(22475)
- 2009(21462)
- 2008(21782)
- 2007(19706)
- 2006(17013)
- 2005(15567)
- 学科
- 济(105523)
- 经济(105400)
- 业(97970)
- 企(88854)
- 企业(88854)
- 管理(85527)
- 方法(52896)
- 数学(43403)
- 数学方法(42862)
- 财(36088)
- 业经(31208)
- 农(30889)
- 务(27379)
- 财务(27333)
- 财务管理(27282)
- 制(26228)
- 企业财务(25940)
- 中国(23301)
- 银(23033)
- 银行(22886)
- 农业(21855)
- 行(21376)
- 技术(19771)
- 学(18875)
- 理论(18523)
- 贸(18499)
- 贸易(18486)
- 和(18308)
- 易(17992)
- 融(17471)
- 机构
- 学院(357372)
- 大学(353738)
- 济(148066)
- 经济(145136)
- 管理(143702)
- 理学(123130)
- 理学院(121935)
- 管理学(119933)
- 管理学院(119296)
- 研究(111888)
- 中国(95817)
- 京(74103)
- 财(72224)
- 科学(68602)
- 农(65925)
- 所(57044)
- 财经(57041)
- 江(55868)
- 中心(54748)
- 业大(54389)
- 农业(52361)
- 经(51651)
- 研究所(51399)
- 北京(45948)
- 经济学(45030)
- 州(44244)
- 财经大学(42168)
- 经济学院(40903)
- 范(40551)
- 院(40056)
- 基金
- 项目(233653)
- 科学(184692)
- 基金(171691)
- 研究(166733)
- 家(149827)
- 国家(148533)
- 科学基金(128973)
- 社会(106081)
- 社会科(100692)
- 社会科学(100659)
- 省(92328)
- 基金项目(90486)
- 自然(86114)
- 自然科(84171)
- 自然科学(84142)
- 自然科学基金(82663)
- 划(76924)
- 教育(76805)
- 资助(71704)
- 编号(66549)
- 重点(52477)
- 成果(52365)
- 部(51885)
- 创(50922)
- 发(49329)
- 业(47358)
- 创新(46967)
- 科研(45989)
- 课题(45136)
- 教育部(44391)
- 期刊
- 济(161626)
- 经济(161626)
- 研究(101850)
- 中国(66053)
- 财(62921)
- 农(59057)
- 管理(56221)
- 学报(54844)
- 科学(51149)
- 融(46581)
- 金融(46581)
- 大学(41767)
- 学学(40032)
- 农业(38740)
- 技术(33536)
- 财经(29161)
- 教育(28716)
- 业经(27542)
- 经济研究(25154)
- 经(24904)
- 业(23376)
- 问题(21037)
- 技术经济(20588)
- 财会(19762)
- 统计(18874)
- 版(17418)
- 策(17283)
- 理论(17241)
- 会计(17052)
- 现代(16705)
共检索到535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擎 席代金 邓光军
信贷配给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银行为规避贷款风险和损失而不能以提高贷款利率来完全满足企业资金需求。考虑企业存在破产风险进而对银行贷款造成损失的可能,建立企业破产清算的实物期权模型和银行债务价值模型,考察银行贷款条款和企业破产决策的相互影响,分析并得到市场波动率、市场增长率和企业自有资金等因素对信贷配给和贷款合约的影响特征。本文在完全信息条件下从破产期权角度为信贷配给产生机制提供了新的解释。
关键词:
信贷配给 破产清算 实物期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静 王菊
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在收益不确定性上的不足,使实物期权作为一种新的定价方法在企业价值评估方面越来越重要。本文阐述了运用实物期权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理念,对传统企业评估方法和实物期权定价法进行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实物期权理论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领域及其局限性。
关键词:
实物期权 企业价值评估 贴现现金流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获宝 郭方醇
本文选取2010年至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综合收益信息对银行债务契约的信息增量作用进行了。结果表明,其他综合收益对银行信贷规模的确定不存在显著的信息增量;在银行债务契约中,综合收益与净利润相比也不具有信息增量。因此,本文建议编制详细的企业收益表或单独的综合收益表,完善综合收益的披露现状,以提高银行对综合收益信息的重视。
关键词:
净利润 综合收益 债务契约 增量信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詹向阳
论企业不良债务的解脱与银行信贷资产的保全詹向阳一、问题的提出企业不良债务与银行不良债权,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中同一个矛盾的两种表现,或者说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结果。由此而引起的企业不良债务的解脱与银行信贷资产的保全问题,在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建伟 李树生
信贷配给会使部分财富溢入公共领域形成租值并被耗散,引致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传统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程度或者信贷配给的均衡利率水平取决于信贷配给所带来的边际租值耗散和边际交易费用节约的权衡。要缓解信贷配给程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规范发展影子银行是一条有效途径。影子银行不但可以打破传统银行对信贷市场的垄断,而且降低了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时所耗费的交易成本,起到了缓解信贷配给的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于博 Gary Gang Tian
我国上市制造业企业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关系存在长期互补特征,但信号理论对互补强度的演变过程缺乏有效的解释力。为探索信号理论之外的互补机制,反思企业债务结构的信贷偏移效应,文章提出了产能驱动假说,利用面板门限模型,得到了以下结论:(1)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会随产能增长而呈现从"替代"到"互补"的演变特征,且互补强度(单位商业信用上升伴随的信贷上升)会随产能膨胀出现从"弱"到"强"的二次突变特征,即产能扭曲会使企业债务结构快速向银行信贷偏移,这为理解企业信贷依赖的形成路径提供了产能层面的微观解释。(2)企业债务
关键词:
商业信用 银行信贷 信号效应 产能过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黎昌贵 钟燕
本文从实物期权的角度根据企业所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把现金所隐含的期权分为所有者期权和管理者期权,通过考虑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的博弈行为,分析了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对企业现金价值的影响。研究结论认为:受机会主义的影响,管理者期权与所有者期权并不能重合,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所有者必须把自身收益的一部分让渡给管理者以激励其尽可能选择最佳的投资项目和投资时机,从而确保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所持现金的价值必然要小于未分离企业的现金价值,从而出现价值漏损,且漏损程度与公司治理效率负相关。
关键词:
委托代理 企业现金价值 实物期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天宇
国有商业银行之所以对民营企业实行信贷配给 ,原因在于由信息不对称引致的信贷市场上民营企业的逆向选择行为 ,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民营企业间接融资风险。为了规避这种间接融资风险 ,国有商业银行必须依据利益最大化原则对民营企业进行信贷配给 ,造成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本文认为 ,只有对民营经济放松金融业的进入限制 ,才能消除针对民营企业的信贷配给现象。
关键词:
逆向选择 间接融资风险 信贷配给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骏川
文章以我国信贷配给规则的特殊对象型表现特征为切入点,将国有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作为信贷配给规则的代理变量,利用VAR模型检验了当前配给规则对银行不良贷款和政府担保性债务的影响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国企贷款占比是影响银行不良率和政府担保性债务的格兰杰因;银行不良率和政府担保性债务对国企贷款占比一个单位的标准冲击均会做出强而显著的正向响应;从长期来看,国企贷款占比对银行不良率和政府担保性债务的方差变动的贡献率分别为35%和55%。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信贷配给规则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和政府债务造成较大的压力,有必
关键词:
信贷配给 配给规则 银行不良率 政府债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骏川
文章以我国信贷配给规则的特殊对象型表现特征为切入点,将国有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作为信贷配给规则的代理变量,利用VAR模型检验了当前配给规则对银行不良贷款和政府担保性债务的影响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国企贷款占比是影响银行不良率和政府担保性债务的格兰杰因;银行不良率和政府担保性债务对国企贷款占比一个单位的标准冲击均会做出强而显著的正向响应;从长期来看,国企贷款占比对银行不良率和政府担保性债务的方差变动的贡献率分别为35%和55%。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信贷配给规则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和政府债务造成较大的压力,有必要对配给规则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促进金融经济平稳运行。
关键词:
信贷配给 配给规则 银行不良率 政府债务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再斌 匡霞
信贷配给是信贷市场上一种典型现象,国家虽然多次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但效果很不理想,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严重的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行为。本文试图证明正是由于中国金融制度自身的缺陷,即使在外部政策变量的诱导下,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也无法避免。这种配给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商业银行自身的理性行为,更多体现了商业银行的企业化经营结果。
关键词:
信贷配给 信息不对称 道德风险 信用担保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孝先
针对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配给中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与信用评估薄弱问题,本文采用大数据理论与方法、空间计量与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构建小微企业信贷配给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可把利率市场化、信息不对称、信用评估、经济发展过程等纳入统一平台。从而,对可贷数量与可贷价格区间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与设计,并考虑区域参数、行业参数、宏观经济变量参数,建立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可贷区间影响因素的评估机制。这对于商业银行减少对小微企业的信贷错配程度,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暴露具有现实价值。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小微企业 信贷配给可贷框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世霞 扈文秀
文章针对传统企业价值创造理论的局限性,基于实物期权理念和方法,构建了面向未来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决策与管理为一体的动态企业价值创造管理框架。解决了投资净现值和期权价值,以及等待和竞争之间的均衡问题。为解决不确定环境下的企业价值创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企业价值 实物期权 战略投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殷仲民 杨莎
本文利用实物期权方法研究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模型,认为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不仅包括目标企业自身的价值,还应包括由于并购的实物期权特征和协同效应产生的目标企业相对于并购企业的附加价值。目标企业自身的价值由传统的折现现金流法计算,并通过实物期权理论调整。并购附加价值分别由实物期权理论方法、由改进的折现现金流法和专家打分法计算和分配。
关键词:
实物期权 并购 企业价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松 周焯华 胡丽
本文针对目前实物期权方法在并购价值评估中的不完善,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提出了充分利用价格、成本和产量等市场信息的实物期权价值评估方法,使实物期权方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