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42)
2023(8473)
2022(6790)
2021(6223)
2020(5328)
2019(11989)
2018(11926)
2017(22234)
2016(12443)
2015(14371)
2014(14458)
2013(14330)
2012(12920)
2011(11201)
2010(12080)
2009(11854)
2008(11530)
2007(10662)
2006(9524)
2005(8973)
作者
(34554)
(28746)
(28505)
(26849)
(18605)
(13580)
(13075)
(10978)
(10838)
(10700)
(9741)
(9686)
(9498)
(9187)
(8805)
(8535)
(8497)
(8457)
(8438)
(8161)
(7122)
(7098)
(6923)
(6882)
(6675)
(6587)
(6276)
(6177)
(5761)
(5681)
学科
(76952)
(74164)
企业(74164)
管理(64331)
(51303)
经济(51231)
业经(25286)
(24692)
(20948)
财务(20917)
财务管理(20883)
方法(20719)
企业财务(19789)
(19518)
技术(15589)
农业(14840)
理论(14640)
(14395)
(13879)
(13246)
数学(12614)
数学方法(12527)
经营(12524)
企业经济(12294)
(12061)
中国(11431)
(10897)
决策(10153)
技术管理(10131)
计划(9737)
机构
学院(180857)
大学(170811)
管理(77119)
(72539)
经济(70867)
理学(63260)
理学院(62727)
管理学(62122)
管理学院(61747)
研究(48362)
中国(44808)
(39475)
(36190)
(31793)
财经(29387)
(26858)
科学(26570)
(26414)
(25250)
(23988)
中心(23838)
北京(22789)
商学(22588)
业大(22495)
商学院(22379)
财经大学(21175)
农业(20739)
研究所(20502)
技术(20332)
经济学(20055)
基金
项目(102796)
研究(81995)
科学(81493)
基金(71914)
(59381)
国家(58678)
科学基金(53200)
社会(50450)
社会科(47706)
社会科学(47691)
(43647)
教育(38084)
基金项目(38059)
编号(35430)
(33376)
自然(33329)
自然科(32557)
自然科学(32550)
自然科学基金(32051)
(29044)
资助(28986)
成果(28006)
(25450)
课题(24322)
创新(22636)
重点(22324)
项目编号(22224)
(22151)
(22036)
(21945)
期刊
(95058)
经济(95058)
研究(54094)
中国(42340)
(38835)
管理(37912)
(26080)
教育(21966)
技术(21387)
科学(19907)
(19907)
金融(19907)
学报(18450)
业经(18424)
农业(17824)
大学(15662)
财经(15173)
学学(14550)
财会(14275)
(13516)
(13258)
经济研究(12974)
会计(12295)
技术经济(11824)
问题(11182)
现代(11091)
通讯(10044)
会通(10008)
商业(9869)
经济管理(9115)
共检索到294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惠珍  刘文琦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内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其中人才流失问题尤为值得关注。企业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要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凝聚力,拥有和保留人才是关键性的一步。本文针对可能发生的人才流失危机情境,阐述了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和危机管理的过程。人才流失危机管理围绕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管理三部分展开,力图构建出符合企业需求的,能切实起到预防并减少因人才流失而引起损失的危机处理体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魏卫  吴敏  
案例1:核心员工跳槽引发经营危机某知名饭店集团非常重视员工培训,并成立了员工培训中心,新招来的员工一到饭店就被送到培训中心接受长达一年的业务培训,全部费用由饭店承担。至2004年.该培训中心已先后培训了5届员工。然而,由饭店花大本钱培训的员工,特别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从杰  董晓晨  
在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面临人才储备不足、中高级人才流失等问题,危机预警是人才流失危机管理的关键环节。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基于非语言沟通视角归纳出企业人才流失危机的表现,并提出相应的预警管理对策。对于缓解企业人才流失危机,节约人力成本,提升企业的危机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光宇  李华军  
从传统的人力资源到现代的人力资本,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内外学者也逐渐关注对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文章从人才流失危机管理的角度对国内外关于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评价了相关学者在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失危机管理相关研究的成就,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胡蓓  李毅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战略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人才的严重流失导致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危机,因此研究基于人才流失的危机预测预警管理具有现实和战略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危机征兆,然后提出了危机管理运作流程,构建了人才流失的预警指标体系,探讨了相关管理对策,期望能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健全和持久运作。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裴春秀  
本文从人才流失危机过程管理的角度,找寻避免人才流失危机的有效方法:分析人才流失危机过程,探索人才的行为规律;把握人才流失危机过程各阶段的管理重点,阻断人才流失危机的发展进程;建立人才流失危机管理的支持机制,确保人才流失危机过程管理的有效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毅  高军  孙明哲  
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而人才的流失问题已成为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为此对东北地区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依据危机产生的原因,设计人才流失危机预警系统,通过剖析人才流失危机产生的过程来检测人才流失危机迹象,设置人才流失预警限,设计达到或超过预警限时的解决方案。同时为进一步解决东北地区人才资源的引进和开发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刚  胡蓓  
如何减少人才流失是企业在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同时也是长时间来困扰广大企业管理者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图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方面来初步探讨,建立起人才流失的危机管理系统。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雷有才  
人才流失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问题已日趋严重,其中核心员工离职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对企业来讲不亚于一场危机。本文以此作为切入点,在分析人才流失特点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才危机管理理论,主张对人才流失所引发的人事危机实施危机预防、危机处理和危机事后管理等一整套人才危机管理方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军  
化解优秀销售人员高流失率给企业带来的困扰,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多个案例,全面剖析了销售人员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任东峰  
企业可以通过工作满意度调查和外部信息收集预防核心人才流失危机。本文按照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介绍了通过有效沟通化解核心人才流失的策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刚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问题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今天,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如何稳定人才,发掘人才,吸引人才,已愈来愈引起企业家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重视。本期集中编发几篇文章进行讨论,希望对读者有所启迪。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坤  丁娟娟  
人才的主动离职使企业遭受了巨大损失,尤其是核心员工离职导致的集体流失效应,对企业的打击更是致命的。因此,在企业和人才双方的博弈中应充分考虑到集体流失效应,并将其和个体离职带来的成本损失进行分离。博弈分析采用复制动态方程技术,更加系统地分析了一定条件下企业和人才的策略转化,为更好地制定和实施人才保持机制提供合理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莎娜  
本文认为,人才流失对企业而言不仅仅意味着损失,人才流失对企业也具有正面作用,它有利于企业重新审视自身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或暗藏的各种问题,有利于保持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有利于增加信息来源。应对人才流失,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形成现代人力资源观、新型员工忠诚观和全面的人才价值观,同时采取积极措施抑制人才流失产生的负面作用,及时进行员工离职前的双向沟通,与离职员工保持良好的联系,并在适当的时候迎回流失的人才,化不利为有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