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58)
- 2023(10436)
- 2022(7992)
- 2021(7098)
- 2020(6069)
- 2019(13407)
- 2018(13388)
- 2017(25230)
- 2016(14257)
- 2015(16079)
- 2014(15979)
- 2013(15404)
- 2012(13727)
- 2011(11821)
- 2010(12060)
- 2009(11354)
- 2008(11608)
- 2007(10725)
- 2006(9628)
- 2005(9090)
- 学科
- 业(75499)
- 企(71091)
- 企业(71091)
- 济(59828)
- 经济(59743)
- 管理(57540)
- 业经(26729)
- 财(23596)
- 方法(23376)
- 农(22168)
- 务(19478)
- 财务(19460)
- 财务管理(19445)
- 企业财务(18475)
- 农业(16603)
- 中国(16503)
- 技术(16093)
- 数学(15581)
- 数学方法(15441)
- 理论(14763)
- 策(13628)
- 制(13217)
- 划(12680)
- 企业经济(12085)
- 和(12039)
- 经营(11584)
- 体(11352)
- 技术管理(10310)
- 体制(9594)
- 地方(9537)
- 机构
- 学院(203494)
- 大学(196113)
- 济(82537)
- 经济(80978)
- 管理(78780)
- 理学(66788)
- 理学院(66165)
- 研究(65847)
- 管理学(65186)
- 管理学院(64843)
- 中国(52124)
- 京(42252)
- 科学(39919)
- 财(39823)
- 农(39755)
- 所(34104)
- 江(34017)
- 农业(31490)
- 业大(31018)
- 财经(30995)
- 研究所(30526)
- 中心(29378)
- 经(28074)
- 州(26283)
- 北京(26215)
- 经济学(24318)
- 院(23977)
- 技术(23906)
- 范(23546)
- 商学(23397)
- 基金
- 项目(129062)
- 科学(102051)
- 研究(95826)
- 基金(91770)
- 家(80083)
- 国家(79254)
- 科学基金(68841)
- 社会(60018)
- 社会科(56742)
- 社会科学(56725)
- 省(54048)
- 基金项目(48243)
- 教育(44775)
- 自然(44699)
- 自然科(43708)
- 自然科学(43692)
- 划(43496)
- 自然科学基金(42989)
- 编号(39133)
- 资助(36842)
- 业(34126)
- 成果(30848)
- 创(30692)
- 重点(29631)
- 发(28685)
- 课题(28021)
- 部(27746)
- 创新(27712)
- 制(25260)
- 性(24818)
共检索到316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青山 赵忠华
本文通过引用日本企业人才管理与开发的事例,得出了一个企业如果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极力挖掘开发人才并精雕细琢,使之成为栋梁之材的结论。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当地化 内部化 雇佣稳定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肖曙光
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是当前我国高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首次从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内部化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究。社会需求内部化在本文是指把社会需求主体这一高校的战略性外部要素导入高校内部成为不领高校薪水的广义教职员工,甚至是高校的"影子书记"和"虚拟校长"。文章首先从执行层面、管理层面和决策层面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内部化进行了探究,然后提出了某些促进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内部化的高校制度改进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维
柯达(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是1998年初由国家外经贸部批准在上海注册的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公司的股东有: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80%)、汕头公元感光材料工业总公司(约10.3%)、厦门福达感光材料有限公司(约9.7%)、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和福建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各1股)等5家。柯达(中国)总部设在上海。其当地化战略主要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镭 刘素红 孙海长
本文认为,高职培养通才的复合模式只是一种理想。高等职业教育的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应定位于技术支持及操作层次,采用适应需求的“拉”的模式。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白承旭
韩国企业对中国投资情况及当地化问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韩)白承旭一、韩国对中国投资动向1.概况到1993年为止,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急剧增加。但是,进入94年后其增势逐年缓和,根据韩国银行的统计,到1995年上半年为止,虽然投资金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楠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之,我国应更为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由于目前我国缺乏超级规模的特大型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营销网络不健全,产品替代性较强等原因,我国企业“走出去”不宜选择全球化经营战略,而应走当地化经营之路。
关键词:
当地化 全球化 中国企业 跨国经营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闫化海 陈金贤
跨国公司作为当前国际上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主体,从1992年起,大规模向我国投资,至今,我国已连续5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外资流入国,跨国公司已成为主要的对华投资者。其在华投资重点正由制造向研究开发、培训、分销等知识型服务领域延伸,其中大量的R&D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庆俊 叶泉鹏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走出去"力度的不断加大,如何有效培养国际化人才,如何提升大学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意识,如何发挥高校自身优势为国家培养可用之才,是当前高校必须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校企合作,特别是借助海外华侨企业的优势培养国际化人才是一条有效途径。华侨大学在与泛华矿业(国际)印度尼西亚有限公司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
国际化人才 校企合作 华侨企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寸守栋 杨红英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走出去"企业普遍面临着缺乏国际化人才的难题,其原因之一是现有国际化人才缺乏知识创新能力。文本从构建知识体系和知识创新机制视角出发,将国际化人才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维度,核心知识、东道国文化艺术知识、规范性商业知识三类,构建了基于问题中心化、概念专业化、知识模型化、应用方法化四个阶段和八项任务的国际化人才知识创新机制和"叶轮"模式,并从培养机制、培养模式两个方面探索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化人才 知识创新 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能军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数字化时代。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离不开大量的数字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企业数字化应用型人才是企业适应现代数字技术给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改变的需要,是企业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内在需求,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变革的需要。企业数字化流程与数字化应用型人才需求具有紧密的联系。高校应通过实施产教融合战略、搭建企业数字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构建企业数字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等途径培养企业数字化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数字化 数字化应用型人才 紧迫性 途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宏婧 解娇娜
指出由于各种条件制约,目前高校物流专业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企业物流会计人才的培养。物流产业的信息化大背景、专业教育的信息化环境、信息化设备等各种信息化条件为物流专业教育改革优化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优势,借助这些信息化条件优化专业教育是推进企业物流会计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基于以上思路对信息化条件下高校物流专业教育改革优化推进企业物流会计人才培养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信息化条件 物流专业 物流会计 人才培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寸守栋 杨红英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走出去"企业普遍面临着缺乏国际化人才的难题,其原因之一是现有国际化人才缺乏知识创新能力。文本从构建知识体系和知识创新机制视角出发,将国际化人才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维度,核心知识、东道国文化艺术知识、规范性商业知识三类,构建了基于问题中心化、概念专业化、知识模型化、应用方法化四个阶段和八项任务的国际化人才知识创新机制和"叶轮"模式,并从培养机制、培养模式两个方面探索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化人才 知识创新 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丹 鲁刚
在我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阶段,科技创新人才作为企业转向创新驱动、价值创造发展模式的实践者,发挥着创造价值的重要作用。科技创新人才具有需求层次高、注重个人成长和自主选择等特点,其工作也具有过程难以观察,结果难以量化等特点,这些都使得传统的西方经典激励理论不能对其完全适用。本研究通过对A集团公司增强人才引进和选拔力度、建立人才发展职业通道、构建多元激励体系、加强科技攻关团队建设等多元化科技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的总结与提炼,提出可供其他大型集团企业学习和借鉴的管理启示。
关键词:
科技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人才激励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寸守栋 杨红英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走出去"企业普遍面临着缺乏国际化人才的难题,其原因之一是现有国际化人才缺乏知识创新能力。文本从构建知识体系和知识创新机制视角出发,将国际化人才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维度,核心知识、东道国文化艺术知识、规范性商业知识三类,构建了基于问题中心化、概念专业化、知识模型化、应用方法化四个阶段和八项任务的国际化人才知识创新机制和"叶轮"模式,并从培养机制、培养模式两个方面探索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化人才 知识创新 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