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73)
2023(13718)
2022(11367)
2021(10455)
2020(9124)
2019(21126)
2018(20808)
2017(40474)
2016(22274)
2015(25268)
2014(25182)
2013(25129)
2012(23206)
2011(20869)
2010(21442)
2009(20414)
2008(20795)
2007(18973)
2006(16511)
2005(15091)
作者
(67663)
(56695)
(56475)
(53501)
(36137)
(27249)
(25721)
(22281)
(21328)
(20405)
(19161)
(19132)
(18424)
(18086)
(17833)
(17472)
(17181)
(16978)
(16560)
(16268)
(14314)
(14097)
(14023)
(13046)
(12739)
(12731)
(12690)
(12656)
(11532)
(11433)
学科
(100480)
经济(100357)
(91582)
(82669)
企业(82669)
管理(79581)
方法(48473)
数学(39420)
数学方法(38810)
(30864)
(30591)
业经(30417)
中国(22979)
(22773)
财务(22725)
财务管理(22687)
农业(21685)
企业财务(21454)
理论(19203)
(19187)
技术(19065)
(18833)
(18264)
(16838)
贸易(16829)
(16510)
(16369)
(16330)
地方(16203)
(14096)
机构
学院(333278)
大学(328465)
(135803)
经济(133019)
管理(132288)
理学(113523)
理学院(112387)
管理学(110277)
管理学院(109696)
研究(107567)
中国(83944)
(69985)
科学(68166)
(63240)
(62732)
(56562)
(52439)
业大(52430)
研究所(51161)
农业(50260)
财经(49661)
中心(49528)
(44904)
北京(44006)
(41260)
经济学(40401)
(39653)
师范(39158)
(38303)
经济学院(36664)
基金
项目(216834)
科学(170190)
基金(156585)
研究(154786)
(137605)
国家(136399)
科学基金(117205)
社会(96785)
社会科(91676)
社会科学(91644)
(87092)
基金项目(81832)
自然(78219)
自然科(76353)
自然科学(76325)
自然科学基金(75004)
(72284)
教育(71719)
资助(65733)
编号(63176)
成果(50011)
重点(49200)
(47445)
(47429)
(46633)
(45291)
创新(43650)
课题(43390)
科研(41966)
计划(40297)
期刊
(152878)
经济(152878)
研究(91309)
中国(64931)
(58021)
学报(53649)
(53348)
管理(52518)
科学(49810)
大学(39952)
农业(39484)
学学(37830)
技术(32493)
教育(31794)
(27439)
金融(27439)
业经(27188)
财经(25207)
(24220)
经济研究(23675)
(21760)
问题(20014)
技术经济(19847)
统计(17883)
(16643)
(16478)
财会(16140)
商业(16000)
现代(15640)
资源(15514)
共检索到494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宁宁  张宗坪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不同时期的经营效益强调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基于不同形式的投入产出效益,人力资源效益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来源于人事匹配的基本功能;其二来源于激发员工工作热情而产生的收益提升;其三来源于组织整合收益,这种收益以企业整体员工状况为基础,通过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其和企业组织、战略等要素具有高度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从而产生了可以提高组织效能的整体能力。根据不同的三种效益形式,本文以人力资源状况为中介变量,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效益的关系这一个整合的模型,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效益计量方式和整体机制探讨的一般思路。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成军  葛智勇  窦德强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集中于各个职能领域的做法已不适合。人力资源能力成熟度模型是一种体系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可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本文简要分析了这一模型的基本理论和认识误区,探讨了其对人力资源管理评估及改进过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一  霍开杰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人才的流动就对企业构成一定的影响,如何去科学合理的预测分析企业的人力资源就显得非常必要。文章针对于此通过建立马尔可夫模型来实施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锐  莫山农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专注企业擅长的领域,发挥自身独有的优势,才能使企业在逆境中不断成长、壮大。人力资源外包是一种能够充分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以及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战略,已得到中小企业企业广泛关注。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外包的DEA评价模型,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为中小企业正确选择外包服务提供了一种结构性方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海燕  张正堂  陈传明  
在清晰地界定企业组织结构化的内涵与功能类型的基础上,运用知识基础理论找寻到企业与外部技术环境、制度环境和社会关系网络之间共同存在的知识逻辑,构建了一个企业组织结构化的闭环整合模型并提出研究命题:外部技术环境中的工具技术和知识技术通过效率机制影响企业制度结构化和层级结构化;外部制度环境中的人文-认知性知识通过社会规范机制影响企业文化结构化,管制性知识通过强迫机制影响企业制度结构化,准则性知识通过模仿机制影响企业层级结构化;外部社会关系网络通过网络功利机制影响企业层级结构化。该模型阐释了企业组织结构化的现象,也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海燕  张正堂  陈传明  
在清晰地界定企业组织结构化的内涵与功能类型的基础上,运用知识基础理论找寻到企业与外部技术环境、制度环境和社会关系网络之间共同存在的知识逻辑,构建了一个企业组织结构化的闭环整合模型并提出研究命题:外部技术环境中的工具技术和知识技术通过效率机制影响企业制度结构化和层级结构化;外部制度环境中的人文-认知性知识通过社会规范机制影响企业文化结构化,管制性知识通过强迫机制影响企业制度结构化,准则性知识通过模仿机制影响企业层级结构化;外部社会关系网络通过网络功利机制影响企业层级结构化。该模型阐释了企业组织结构化的现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红星  肖宗娜  
基于"院校层面-省级层面"二层线性模型,分析全国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投入要素对产出效益的影响,结果发现:高职院校举办者类型对人力资源产出的影响不明显;是否示范院校、专任教师比例、兼职教师比例、双师教师比例、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对人力资源产出呈显著的正向作用,但高级职称教师比例、生师比、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数对人力资源产出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琦  
以收益动因理论以及人力资源价值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收益动因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该计量模型由效率驱动型、协作驱动型、决策驱动型以及无相关驱动型组成。随后以A、B、C公司为例,实证检验了收益动因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认为A、C公司员工收益应调整,B公司剩余人力资源受益额为负值,所以收益应维持原先水平不变。该模型的构建能有效地进行相应的薪资配置,并在很大程度能调动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冯小俊  韩慧  
企业的人力资源只有发挥出较高的效益,才能体现对组织战略目标的价值。本文构建了人力资源效益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评估指标体系为盘点目标,通过分析影响人力资源效益的因素,提出了提高人力资源效益的相关策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今朝  龙斧  
根据《一评》12个命题所揭示的企业效率效益决定关系,逻辑和历史反证法分析将揭示,1949—1980年中国如果建立西方或非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经济要么屡遭失败,要么无法避免战争、军阀割据、外族侵略、政权更迭、社会革命。而用西方的效率效益决定关系来衡量中国的公有制经济条件,再加上"国有企业效率效益低下",那中国经济只能是崩溃与失败得更快。然而事实却表明,中国1949—1980年不仅GDP、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人均寿命在短期内即得到极大提高。即使从1980—1995年看,如果国有企业效率效益"低下",私有经济则要增长1 014倍才能实现中国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这些实证和反证分析从不同角度表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毛振鹏  
为了主动消除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许多中小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导入了知识管理的理念和实施了知识管理的方法。这类理念和方法对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效益的效果是有差别的。笔者试图通过对知识管理与山东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效益提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帮助中小企业准确识别和有效利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促进企业人力资源效益的不断提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静华  宛小伟  谢康  
本文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及该问题是否值得研究的分歧,基于高绩效工作系统和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假设,通过案例研究、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提出包含技术水平、专业水平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3个一阶因子、17个具体指标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HRMQ)评价模型,并检验该模型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企业HRMQ的标准差系数随着成熟度等级的提高而逐步收敛,企业HRMQ存在客观性。同时,随着企业提高HRMQ,技术水平、专业水平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三者之间的变异程度逐渐缩小,高质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阶段比低质量阶段更强调管理的一致性,从HRMQ角度验证了平衡计分卡(BSC)思想和方法在企业管理中的普适性。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作华  温琳  
DCF模型理论上适合企业价值评估的模型,其核心思想是企业内在价值是其剩余寿命中可以产生的现金流量贴现值。DCF模型从其思想的萌芽到普遍运用,经历了基础阶段、推广阶段和变形阶段。本文分别对这些阶段进行了综合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单凌云  朱明侠  
本文从系统、动态的视角提出了奢侈品企业利益相关者优先度动态模型。该模型由四大要素组成,分别是契约关系、属性、情境因素和优先度。本文分析了模型的内部结构及逻辑机理,指出奢侈品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是动态的系统工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雪萍  
针对中小型物流企业应如何更加有效地管理人才这一难题,从理论研究着手,将通过利用研究取得的成果具体应用到实证企业进行应用效果评估,由此确定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人才管理最新方法。在理论研究中,通过对经典的夏皮洛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对其不适用中国环境的情形进行适度拓展。拓展过程利用宏观经济学、泛函分析、变分法、边界分析法等完成。在此基础上,将理论研究成果具体应用到A公司,并对在A公司运行一年的效果进行充分评估,由此确定了拓展模型的具体实效。最后,在上述理论研究与实证应用的基础上,为国内同类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