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3)
2023(8432)
2022(6480)
2021(5770)
2020(4930)
2019(10780)
2018(10331)
2017(20433)
2016(10470)
2015(11577)
2014(11287)
2013(11313)
2012(10049)
2011(8717)
2010(9204)
2009(9269)
2008(8567)
2007(7856)
2006(6921)
2005(6689)
作者
(28436)
(23433)
(23423)
(21891)
(15013)
(11110)
(10625)
(8997)
(8874)
(8480)
(8010)
(7878)
(7764)
(7305)
(7219)
(7175)
(6951)
(6867)
(6579)
(6571)
(5762)
(5717)
(5710)
(5419)
(5290)
(5244)
(5243)
(5187)
(4710)
(4465)
学科
(70746)
(67817)
企业(67817)
(51261)
经济(51203)
管理(49410)
业经(25963)
(24812)
金融(24812)
(21797)
银行(21794)
(21748)
(21278)
方法(20558)
(19526)
(18554)
财务(18542)
财务管理(18530)
中国(17712)
企业财务(17586)
农业(15549)
(15004)
技术(14690)
数学(13413)
数学方法(13373)
(12433)
企业经济(11790)
(11684)
理论(11564)
(11093)
机构
学院(154385)
大学(144677)
(71486)
经济(70350)
管理(65987)
理学(55958)
理学院(55578)
管理学(55171)
管理学院(54897)
中国(43529)
研究(42249)
(35894)
(28624)
财经(28190)
(25514)
(24147)
(24083)
经济学(21929)
中心(21908)
科学(21198)
商学(20860)
财经大学(20696)
商学院(20688)
经济学院(20000)
(19837)
(19652)
业大(18987)
农业(18771)
(18680)
经济管理(18592)
基金
项目(93717)
科学(76458)
研究(73173)
基金(69527)
(57544)
国家(56901)
科学基金(52173)
社会(49494)
社会科(47203)
社会科学(47193)
(38647)
基金项目(36808)
教育(31736)
自然(31616)
自然科(30948)
自然科学(30943)
自然科学基金(30493)
(29495)
编号(29396)
(28264)
资助(27500)
(24370)
成果(22156)
创新(21668)
(21255)
(21210)
国家社会(20651)
(20592)
重点(20416)
(19725)
期刊
(83647)
经济(83647)
研究(46111)
(32402)
(30956)
金融(30956)
管理(30476)
中国(28360)
(24554)
科学(16953)
业经(16430)
农业(16254)
技术(15663)
财经(14929)
学报(14651)
(12933)
经济研究(12751)
大学(12688)
学学(12555)
(10843)
财会(10744)
技术经济(10637)
问题(10274)
现代(9371)
商业(8680)
世界(8517)
教育(8491)
会计(8270)
(7929)
经济管理(7862)
共检索到240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游  
转型背景下的产融结合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模式逐渐走向新常态,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依然未见本质性复苏,全球金融市场波动频仍。在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以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模式、提升经济质量等显得尤为关键。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能否转变,关键在于实体行业中微观企业的经营投资与发展模式能否按照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指引发生相应转变。因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巍  
产融结合的国际实践与启示从国外企业实践看,众多企业通过实施产融结合战略,实现了自身跨越式发展和迅速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成功的产融结合具有内生性、基础性、特色性和阶段性这四个基本特征。内生性:产融结合是企业集团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趋势产融结合是提升集团化运作水平的关键因素。企业集团的特点是所属子企业数量多、管理链条长、各级子公司各自开设银行账户、各自存贷款,有的甚至横跨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毛剑峰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产融结合成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产融结合作为现代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全球化等企业战略的重要方法,一直被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关注。文章以浙江HY集团为例,分析浙江HY集团产融结合战略,并提出企业产融结合的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红  王元月  
企业成长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本文结合我国的金融环境,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产融结合对我国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参股金融机构能够促进我国企业的成长,但只有持股比例达到一定程度,这一促进效应才能有效发挥。进一步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融资约束的缓解与创新能力的增加是产融结合促进企业成长的重要渠道。最后,本文还考虑了外部金融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等外部金融环境因素能够显著影响产融结合对我国企业成长的促进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红  王元月  
企业成长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本文结合我国的金融环境,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产融结合对我国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参股金融机构能够促进我国企业的成长,但只有持股比例达到一定程度,这一促进效应才能有效发挥。进一步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融资约束的缓解与创新能力的增加是产融结合促进企业成长的重要渠道。最后,本文还考虑了外部金融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等外部金融环境因素能够显著影响产融结合对我国企业成长的促进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旭超  
采用2008—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的数据,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产融结合对其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的家数和金额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呈不显著负相关,而持股上市金融机构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持股银行或财务公司这类金融机构则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不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面临的代理问题越严重时持股金融机构的金额越大,越能提高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而持股银行或财务公司则能够显著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产融结合与企业债务融资之间的关系,以充分利用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旭超  
采用2008—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的数据,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产融结合对其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的家数和金额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呈不显著负相关,而持股上市金融机构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持股银行或财务公司这类金融机构则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不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面临的代理问题越严重时持股金融机构的金额越大,越能提高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而持股银行或财务公司则能够显著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产融结合与企业债务融资之间的关系,以充分利用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姜增明  谢琳  冀玥竹  
面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等新机遇,以及新时代经济发展形势开始企稳带来的巨大固定资产需求,未来融资租赁将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中央企业要抓住上述难得的历史机遇,不断挖掘增长潜能,努力培育国内一流的融资租赁企业,朝着产融结合的方向,与集团主业板块形成合力,联动协同发展。本文首先对中央企业参与融资租赁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阐述融资租赁如何赋能中央企业产融结合,再结合SWOT模型分析了融资租赁对中央企业产融结合的优劣、机遇与挑战,最后提出融资租赁要与央企集团形成产业共振、深耕细分行业领域、加大国外市场布局、积极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等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卉  谭跃  
文章以2006-2016年的非金融上市企业为对象,在"五年计划"的产业政策实施背景下,探讨上市企业参股金融机构的动机以及产融结合策略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持有金融机构的股权能显著降低企业融资约束;产业政策不支持的企业更有动机实施产融结合,且产融结合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在产业政策不支持行业更为显著;在产业政策不支持行业中,产融结合是通过信息作用和关联作用来缓解融资约束的;产融结合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仅体现在产业政策不支持行业中。研究结果说明,面临不利的制度环境(产业政策不支持),企业可能会通过替代性机制(产融结合)以规避其负面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永斌  闫佳  
金融支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也是金融发展的内在要求。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即产融结合可以增强产业资本实力,并借助内嵌于金融资本中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在我国金融系统发展不完善的体制环境中,克服银行体系间接融资模式的无效率和股票市场缺乏直接融资所导致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困境。基于产融结合模式、机制与效果,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将产融结合的模式确定为参股金融机构,清晰地区分了缓解融资约束与增进协同效应这两种产融结合机制,通过对这两种产融结合机制的具体分析,最终发现增进协同效应才是产融结合促进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永斌  闫佳  
金融支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也是金融发展的内在要求。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即产融结合可以增强产业资本实力,并借助内嵌于金融资本中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在我国金融系统发展不完善的体制环境中,克服银行体系间接融资模式的无效率和股票市场缺乏直接融资所导致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困境。基于产融结合模式、机制与效果,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将产融结合的模式确定为参股金融机构,清晰地区分了缓解融资约束与增进协同效应这两种产融结合机制,通过对这两种产融结合机制的具体分析,最终发现增进协同效应才是产融结合促进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永斌  闫佳  
金融支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也是金融发展的内在要求。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即产融结合可以增强产业资本实力,并借助内嵌于金融资本中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在我国金融系统发展不完善的体制环境中,克服银行体系间接融资模式的无效率和股票市场缺乏直接融资所导致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困境。基于产融结合模式、机制与效果,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将产融结合的模式确定为参股金融机构,清晰地区分了缓解融资约束与增进协同效应这两种产融结合机制,通过对这两种产融结合机制的具体分析,最终发现增进协同效应才是产融结合促进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孟庆轩  
中国的企业和整体经济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增长之后,现在面临增长模式的转型,未来的增长模式在解决增长速度和约束条件方面需要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增长的约束条件包括能源、资源、环境和社会和谐等因素已经成为紧约束,可持续增长在增长的静态极限面前需要新的思维和模式创新。文章提出了产融双驱的企业资本化扩张模式,主张企业和经济层面应该产融结合、产融双驱,为企业和宏观层面的企业金融生态系统发展提供了包含内在逻辑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琳  纳鹏杰  
近年来,中央企业纷纷加快在金融领域广泛布局的步伐,并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主业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但是,产融结合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风险,比如投资风险、经营风险、整合风险和政策风险。文章结合华电集团产融结合发展现状探讨中央电力企业集团如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围绕主业发展金融产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建荣  石文  
基于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对2009~2013年我国低碳产融结合型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低碳型企业产融结合平均技术效率为0.483,技术效率的改善任重道远;劳动力对企业产出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资本;企业规模和业绩水平对产融结合效率有正向作用,金融支持对产融结合效率有负向影响,产融结合程度对效率的影响不明显。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我国低碳类上市公司产融结合效率提高的有效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