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26)
- 2023(15722)
- 2022(13359)
- 2021(12288)
- 2020(10503)
- 2019(23690)
- 2018(23358)
- 2017(45201)
- 2016(24634)
- 2015(27159)
- 2014(26647)
- 2013(26676)
- 2012(24211)
- 2011(21543)
- 2010(21146)
- 2009(19666)
- 2008(19567)
- 2007(17158)
- 2006(14951)
- 2005(13136)
- 学科
- 济(102535)
- 经济(102418)
- 业(96764)
- 企(87303)
- 企业(87303)
- 管理(84938)
- 方法(48261)
- 数学(38761)
- 数学方法(38419)
- 业经(32450)
- 财(31975)
- 农(31712)
- 务(23904)
- 财务(23843)
- 财务管理(23822)
- 中国(23216)
- 企业财务(22627)
- 农业(22614)
- 技术(20974)
- 学(19292)
- 制(19126)
- 贸(18691)
- 贸易(18685)
- 和(18163)
- 易(18155)
- 理论(18096)
- 地方(17683)
- 划(17379)
- 策(16112)
- 环境(15561)
- 机构
- 学院(354851)
- 大学(351427)
- 管理(145862)
- 济(142882)
- 经济(140138)
- 理学(127074)
- 理学院(125780)
- 管理学(123834)
- 管理学院(123218)
- 研究(112755)
- 中国(84847)
- 京(73797)
- 科学(72211)
- 农(66565)
- 财(64474)
- 业大(58299)
- 所(56920)
- 农业(52777)
- 财经(52645)
- 研究所(52171)
- 江(51222)
- 中心(50911)
- 经(48068)
- 北京(45619)
- 经济学(42344)
- 范(41725)
- 师范(41222)
- 州(41066)
- 院(40655)
- 商学(39826)
- 基金
- 项目(246527)
- 科学(193814)
- 基金(180282)
- 研究(175130)
- 家(158752)
- 国家(157371)
- 科学基金(135767)
- 社会(111336)
- 社会科(105649)
- 社会科学(105621)
- 省(97239)
- 基金项目(96829)
- 自然(90707)
- 自然科(88632)
- 自然科学(88607)
- 自然科学基金(87071)
- 划(81022)
- 教育(78583)
- 资助(73317)
- 编号(69857)
- 重点(54733)
- 成果(53927)
- 创(53639)
- 部(53381)
- 发(52087)
- 创新(49470)
- 业(49156)
- 科研(47575)
- 课题(46900)
- 国家社会(45817)
- 期刊
- 济(154126)
- 经济(154126)
- 研究(98057)
- 农(60848)
- 中国(60069)
- 学报(60064)
- 管理(55473)
- 科学(54081)
- 财(51395)
- 大学(44713)
- 学学(42903)
- 农业(42025)
- 教育(29967)
- 技术(29913)
- 业经(28181)
- 融(27779)
- 金融(27779)
- 财经(25804)
- 经济研究(24113)
- 业(23944)
- 经(22100)
- 问题(20459)
- 技术经济(19103)
- 科技(18382)
- 版(17143)
- 现代(17128)
- 商业(16955)
- 理论(16106)
- 业大(15725)
- 财会(15722)
共检索到501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安世强 张金昌 张祝恺
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多元回归的方法,实证检验了企业产权性质对超额商誉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国有企业受到国家审计、国资委批复等系统性的制度规制,国有企业产权性质对超额商誉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引入2014年重组管理办法实施的准自然试验后,企业产权性质与重组管理办法实施的交互项,即双重差分项对超额商誉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进一步证明国有企业产权性质对超额商誉的负向影响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国有企业产权性质对超额商誉的负向影响主要发生在制造业企业和内控质量高的企业中,而在非制造业企业和内控质量低的企业中并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和加强超额商誉控制,以及监管部门进一步反思并购重组政策有效性,完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提高监管资源配置效率等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尹芳 贺曲夫
近年来,商誉减值引起的上市公司业绩"暴雷"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究其原因在于高溢价并购形成了商誉泡沫,导致了超额商誉,然而超额商誉产生原因及其经济后果尚有待深入探究。文章从理论层面分析超额商誉的形成原因,采用2010—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超额商誉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及其中间机制。结果表明:超额商誉会显著负向影响企业当年以及未来三年的盈利能力,并且这种影响通过降低企业研发投入、负向影响企业市场开拓以及增加企业融资约束等中间机制来实现。
关键词:
超额商誉 盈利能力 中间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樊轶侠 段可仪 李俊龙
文章基于2007—2022年沪深A股4843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财税政策对超额商誉的影响机制及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都能降低企业超额商誉,对非国有企业的作用更显著,财政补贴对小规模企业的调控效果更为明显。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通过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优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缓解融资约束,加强外部监管,提升企业信息透明度,从而降低企业超额商誉。在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的调控下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和外部协同治理机制,最终能够降低超额商誉,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财税政策 超额商誉 内部控制 外部治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建华 王振宇
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9~2020年的数据,探究超额商誉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超额商誉对企业ESG表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通过抑制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经营风险两条路径来影响企业ESG表现;在国有控股、审计质量高以及管理层持股比例高的企业中,超额商誉对企业ESG表现的抑制作用会被弱化。以上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打开超额商誉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黑箱”,还能为上市公司、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充分认识超额商誉提供理论参考,也为企业提高ESG表现,推动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启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秉祥 孙悦 张涛涛 陶瑞
为探究超额商誉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本文基于风险承担与融资约束双视角,选取200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超额商誉与非效率投资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超额商誉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风险承担在超额商誉与过度投资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即超额商誉会加剧企业风险承担进而加剧其过度投资;融资约束在超额商誉与投资不足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超额商誉会加剧企业融资约束进而加剧其投资不足;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抑制超额商誉与过度投资间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丰富和拓展了超额商誉的经济后果、传导路径和治理措施,也为企业优化投资效率提供了靶向指导。
关键词:
超额商誉 非效率投资 风险承担 融资约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叶超 李明辉
以2007—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超额商誉对企业创新全过程的具体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超额商誉对企业创新投入有显著正面影响,而对创新产出有显著负面影响,且影响均至少持续三年时间。机制研究表明,超额商誉分别通过影响企业代理成本与研发团队的规模和效率来影响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最终导致企业创新绩效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过度自信的行为特征和国有企业的产权性质会增强超额商誉与创新投入之间的积极关联,超额商誉带来的企业复杂性增加会加剧超额商誉对企业创新产出的消极影响,而女性高管则可以缓解超额商誉和创新产出之间的负向关系。
关键词:
超额商誉 企业创新 代理问题 研发团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禾,曹建安
本文在对商誉性质进行探讨及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购并商誉的会计确认、计量及会计处理方法 ,同时对目前争论激烈的“负商誉”的性质提出了一定的看法。认为如果坚持商誉的超额收益论 ,负商誉是不存在的 ;若企业不存在“负商誉” ,兼并时价格差额也不代表商誉或负商誉的价值。
关键词:
企业 商誉 性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谭跃 汪伶洁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日益频繁,随之而来的商誉资产急剧增长并不断累积,商誉泡沫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研究中广泛讨论的话题。以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超额商誉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超额商誉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薪酬激励对二者之间的负向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且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文章不仅丰富了超额商誉与企业风险承担领域的相关研究,同时研究结论也为上市公司并购决策和投资者等资本市场参与者更好地理解商誉泡沫带来的经济后果以及高管薪酬激励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商誉泡沫 超额商誉 薪酬激励 风险承担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海芳 王鑫怡 张笑愚 王明涛
本文以2007—2019年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超额商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中间机制。结果显示:第一,超额商誉会加剧企业风险承担,并具有一定持续性,拥有更多超额商誉的企业更有可能面对更大的风险;第二,企业风险承担会抑制全要素生产率,并具有一定持续性;第三,企业风险承担是超额商誉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中介渠道。进一步研究表明,营商环境会削弱企业风险承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面影响,营商环境越好,企业风险承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利影响则会受到抑制。此外,超额商誉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在民营企业和非管制行业中更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超额商誉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也对上市公司、投资者及政府监管部门更好地认识企业并购活动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瑜 赵祎禧
以2008~2021年我国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样本,检验家族企业超额商誉与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及其机制路径、不同所有权结构下超额商誉与创新投入之间机制路径的异质性以及超额商誉的前置动因。实证结果表明:超额商誉抑制企业创新投入;超额商誉抑制商业信用融资,促进银行信贷融资;银行信用具有财务刚性,并非家族企业创新投入的最优融资来源;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可以成为家族企业创新的融资来源渠道之一。基于所有权异质性视角发现,非创始人家族控股以及低二代控股组超额商誉对创新投入的负向影响较弱。进一步探究超额商誉的前置动因发现,自由现金流促进家族企业超额商誉的确认。最后,基于企业内部治理水平与外部制度环境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低经营风险组以及低市场化组,超额商誉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较强。
关键词:
家族企业 超额商誉 创新投入 信用关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韩宏稳 唐清泉
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会计治理视角,探讨会计稳健性对超额商誉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会计稳健性越高,并购中形成的超额商誉越低,并且并购后三年内发生商誉减值的可能性越低,表明会计稳健性能够显著抑制超额商誉。进一步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在管理层代理成本较高和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场景下对超额商誉的负向影响更加显著,说明会计稳健性的这种抑制效应主要是通过缓减管理层代理成本和改善企业信息环境机制实现。本文结论丰富了并购商誉和会计稳健性的文献成果,对投资者、监管者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保忠 梁旬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商誉激进式增长形成了企业大量的商誉泡沫,产生超额商誉,超额商誉会对企业的业绩表现和价值带来一系列重大影响。研究表明超额商誉对企业股价的稳定性、创新投入以及审计收费和意见产生重要影响,且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负面的经济后果。超额商誉加重企业股价崩盘风险,降低企业创新投入,提升企业审计风险。超额商誉的形成主要受并购主体的动机和压力影响,薄弱的监管环境以及法律制度漏洞为超额商誉的认定提供了机会,管理层态度也是形成超额商誉的重要因素。通过加强外部监管制度建设,鼓励企业完善内部控制,注重会计稳健性,严格管控商誉认定,可有效减少超额商誉给企业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芳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异常活跃的并购交易伴随着商誉的产生,而且商誉金额显著增加。由于资本市场对并购这一主旋律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因而并购形成的高商誉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在追溯前人对商誉理论和商誉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商誉产生前后盈利能力和风险变化的视角,结合商誉基本理论和有关会计准则,研究并购商誉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希望能够对企业并购中重视商誉问题有所作用。
关键词:
并购商誉 企业价值 企业并购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治锋
近年来,资本市场发生债务违约的现象愈发严重,债务违约风险问题逐渐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以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超额商誉、业绩波动与债务违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超额商誉通过提高企业的业绩波动,进而加剧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业绩波动在超额商誉对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作用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在非国有企业、轻资产行业以及采用低质量审计的企业中,超额商誉对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超额商誉也通过降低企业创新投入,进而对债务违约风险产生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业绩波动对债务违约风险发挥了负面信号效应:业绩波动加剧了企业融资困境,降低了企业长期投资规模;商誉减值能够强化业绩波动对债务违约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超额商誉 债务违约 业绩波动 信号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立萍
本文利用有关厦门市城镇调查失业登记的样本数据,运用生存模型中的非参数方法和Cox半参数方法,分析了失业者失业前所在企业产权性质对失业者再就业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国有、集体企业失业者与其他性质企业的失业者在失业持续时间和再就业机会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国有、集体企业失业者的再就业机会是其他企业失业者的0.52倍。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国有、集体企业失业者的福利依赖、失业者个人责任的认知程度、就业观念、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的社会保险差异所导致的工作机会与接受工作机会的概率降低。因此,促进经济与就业和谐发展、转变就业观念、完善与非正规就业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是解决我国失业再就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