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75)
2023(16245)
2022(13480)
2021(12421)
2020(10915)
2019(24916)
2018(24745)
2017(48190)
2016(25907)
2015(29254)
2014(29304)
2013(29020)
2012(26416)
2011(23570)
2010(23487)
2009(22097)
2008(22343)
2007(20093)
2006(17265)
2005(15707)
作者
(73651)
(61777)
(61723)
(58704)
(39423)
(29541)
(28077)
(24145)
(23280)
(21949)
(20971)
(20877)
(19724)
(19458)
(19193)
(19019)
(18663)
(18387)
(17871)
(17795)
(15173)
(15135)
(15115)
(14208)
(13873)
(13789)
(13775)
(13719)
(12415)
(12312)
学科
(111456)
经济(111295)
(101312)
管理(92587)
(89867)
企业(89867)
方法(52712)
数学(43269)
数学方法(42743)
(39696)
(34987)
业经(32960)
(26172)
财务(26115)
财务管理(26068)
(25729)
中国(25586)
企业财务(24724)
农业(24462)
技术(21156)
(19578)
贸易(19571)
(19178)
(19039)
理论(19006)
(18495)
(18485)
(18263)
地方(18182)
(17400)
机构
学院(377408)
大学(373866)
(158942)
经济(155889)
管理(152791)
理学(131781)
理学院(130491)
管理学(128485)
管理学院(127770)
研究(116843)
中国(91485)
(77585)
(76826)
科学(69434)
(62623)
财经(61268)
(57929)
(57418)
中心(55548)
(55521)
业大(54633)
研究所(51985)
农业(49216)
经济学(48752)
北京(47540)
财经大学(45239)
(44867)
(44583)
经济学院(44170)
师范(44094)
基金
项目(248916)
科学(198186)
基金(183242)
研究(182757)
(158059)
国家(156692)
科学基金(136875)
社会(118053)
社会科(111977)
社会科学(111949)
(97751)
基金项目(97206)
自然(88480)
自然科(86484)
自然科学(86460)
自然科学基金(84951)
教育(84318)
(81185)
资助(74643)
编号(73620)
成果(58923)
(56091)
重点(55516)
(54287)
(52576)
创新(50174)
(49883)
课题(49793)
国家社会(49114)
教育部(48687)
期刊
(175638)
经济(175638)
研究(106610)
中国(68865)
(65154)
管理(59597)
(57659)
学报(53260)
科学(51298)
大学(41702)
学学(39733)
农业(39020)
技术(35125)
(33722)
金融(33722)
教育(33154)
财经(30890)
业经(30583)
经济研究(27201)
(26503)
问题(23590)
(22811)
技术经济(20758)
财会(19333)
统计(18569)
(17851)
商业(17839)
现代(17838)
(17557)
(17540)
共检索到551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连水  
企业产权制度分为单一物质资本产权、单一国家资本产权、单一劳动联合体产权和联合产权制度。基于企业内收入分配动态公平性视角的分析表明,联合产权制度外的企业产权制度,在知识经济社会会产生两极分化或平均主义两种不公平现象。联合产权制度不是要素产权的简单拼盘,其中具有集体产权性质的劳动联合体产权确保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企业对于员工的凝聚力。联合产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普遍形式,是公平分配的微观基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路  
当前,我国收入差距过大主要是由于初次分配过度注重效率而忽视公平造成的。因此,在初次分配过程中注重公平和效率的统一,特别是企业内公平分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认为,联合产权制度是企业内实现公平分配的理论基础,在此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联合产权制度的企业内公平分配模型,为企业内公平分配的实现和测度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连水  张涵  
初次分配应该而且能够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伴随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企业的成长,人力资本产权及劳动联合体产权相继产生,在一个动态的干中学机制中,各产权主体通过谈判导致分享企业合作剩余比例的调整演进,成为初次分配公平性的体现。初次分配的效率性主要体现在,更高的工资诱生更高的努力。企业的联合产权制度是一种使公平与效率在初次分配中相统一的企业制度,是实现公平分配的微观基础。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长庚  高连水  罗志  
契约经济学主要强调企业的交易性和契约性,在此基础上得出物质资本应享有权威、剩余索取权或剩余控制权从而天然地独占剩余的结论,这种结论必然带来分配上的两极分化;马克思通过分工对企业生产性的描述意在揭露资本独占剩余的剥削本质,但他关于单一劳动联合体独占剩余的设想由于超越目前生产力发展阶段而必然导致平均主义的盛行。两极分化和平均主义是收入分配不公平的两种表现。企业的联合产权制度性质在首肯企业生产性的同时整合进交易性和契约性,是企业性质的演进方向。联合产权制度是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微观基础,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普遍形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柳经纬  
本文分析了不同企业制度的产权安排的特点 ,指出公司制的企业产权安排具有科学性 ,它可以使企业获得财产权而成为真正的企业产权主体。本文还对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革中存在的关于企业产权改革思路和具体操作的偏差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傅玲  刘桂斌  
本文认为,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建立和谐社会是近年来我国政府追求的目标。收入由分配制度决定,而分配制度由产权制度决定,人力资本产权缺失是导致初次分配不公、居民劳动收入和要素收入偏低以及收入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文章提出,为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必须从企业现有产权制度入手,建立公平、公正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和分配制度。人力资本产权的建立能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真正结合,充分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激发劳动者的创新潜能,彻底解放生产力;能实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发挥劳动者的自治能力和监督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缺位、监督不力、效益低下等问题;能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和要素收入,增加中...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蓓真  
建筑企业的产权制度张蓓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即建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企业产权制度、企业财务制度、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等,其中,核心的是建立企业产权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红亮  林云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科技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一支力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不能否认作为企业运行的核心和基础的产权制度构造方面的优点是基本的决定因素。同时,从动态的角度看,也正是由于其产权制度构造上的特点,使这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某种阻碍,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正是试图从这样两个基本层面来展开对这些企业产权制度的分析,以期对其改革和发展有所裨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力  
制度变迁由于受到初级行动团体和次级行动团体的影响,其变迁模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表现特征。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私营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制度变迁模式所做的实证研究,深刻分析了中国在进行经济体制转轨的不同时期影响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主体因素,并通过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私营企业四大主体之间存在的相互博弈关系的研究,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内中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模式应该是一种由企业主导、非政府组织、地方政府作为润滑剂或者中介并与中央政府相互协调与相互制衡的"双回路制度变迁模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胡川  
本文以诺斯关于制度的三要素划分为依据,比较了宏观产权制度和企业产权制度的构成要素,并就这些要素的结合所产生的功能进行了研究。结论认为,政府和企业均应不断地创新产权制度的正式约束,诱导产权制度的非正式约束演进,革新实施机制,以调整政府行为和规范企业行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宝元  
按照“利益相关者论”的通解 ,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状态依存”的实质意义是要解决“在正常状态下企业所有当事人各拥有多大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及如何行使”的问题。就公司制股权性质和要求来说 ,只要所有权主体将其资本要素投入公司而具有不可收回性 ,并能以投入数额为限承担责任和取得收益回报 ,那么 ,人力资本要素就可以“股份化”为股权形式 ,并拥有剩余索取权和企业控制权 ,既是必然合理的又是现实可能的 ;为了维护和保障人力资本、特别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产权权益 ,应将人力资本所有者投到企业的人力资本资产“作资入股” ,转化为股权 ,按照股权平等的原则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和利润分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兴山  唐元虎  
本文在对企业行为和个人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阐述了企业制度效率的含义及其度量方法 ,分别从激励功能、资源配置功能、保险功能和约束功能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产权制度对企业效率的作用机制 ,并以我国的产权制度变迁为例认证了产权制度的上述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海平  
要使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必须使作为产权制度变迁主体的政府预期收益大于成本。本文依据现代产权理论,建立产权制度变迁的收益与成本分析模型,对国有企业改制中的预期收益与成本进行具体分析,为推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连娟  姚中良  田旭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春辉  李少育  
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产权思想,深入剖析私有产权主导下平台企业产权制度的内在缺陷,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私有产权与大数据及平台企业的公共属性之间的矛盾,论证了平台企业产权混合所有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以平台企业分类为切入点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平台企业混合所有产权制度,为平台企业监管和产权制度演进提供新的视角和可行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