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37)
2023(6775)
2022(5408)
2021(4827)
2020(4241)
2019(9316)
2018(9090)
2017(18263)
2016(9472)
2015(10374)
2014(10177)
2013(10297)
2012(9245)
2011(7745)
2010(7964)
2009(7694)
2008(8384)
2007(7642)
2006(6766)
2005(6537)
作者
(25636)
(21389)
(21299)
(20092)
(14062)
(10100)
(9660)
(8123)
(7984)
(7767)
(7291)
(7224)
(7137)
(6801)
(6603)
(6468)
(6385)
(6307)
(6108)
(5991)
(5264)
(5239)
(5198)
(5000)
(4835)
(4818)
(4764)
(4656)
(4229)
(4016)
学科
(72090)
(69747)
企业(69747)
管理(51519)
(48514)
经济(48454)
业经(23919)
(22907)
方法(21262)
(20226)
财务(20223)
财务管理(20205)
企业财务(19282)
(17986)
技术(15058)
农业(14227)
数学(14038)
数学方法(14010)
企业经济(11931)
(11855)
(11443)
(11123)
经营(10848)
技术管理(10736)
(10218)
理论(9950)
(9821)
中国(9175)
体制(8916)
决策(8656)
机构
学院(143750)
大学(135980)
(67450)
经济(66512)
管理(64629)
理学(54822)
理学院(54471)
管理学(54140)
管理学院(53880)
研究(37824)
中国(35528)
(34970)
财经(27183)
(26957)
(24644)
(22577)
(21795)
商学(20348)
经济学(20238)
商学院(20193)
财经大学(19851)
科学(18883)
经济学院(18392)
(18058)
经济管理(17920)
中心(17706)
(17508)
业大(17501)
农业(16927)
北京(16727)
基金
项目(85847)
科学(70728)
研究(66263)
基金(65069)
(53839)
国家(53260)
科学基金(49347)
社会(45507)
社会科(43314)
社会科学(43302)
基金项目(34638)
(34528)
自然(30668)
自然科(29934)
自然科学(29929)
自然科学基金(29507)
教育(28620)
(27247)
(26357)
编号(25952)
资助(25811)
(22212)
创新(19643)
(19443)
(19394)
成果(19391)
国家社会(19070)
(18288)
重点(18231)
人文(18216)
期刊
(79961)
经济(79961)
研究(42148)
(33686)
管理(29832)
中国(25150)
(21265)
(17631)
金融(17631)
科学(15980)
业经(15585)
财经(14691)
农业(14596)
技术(14347)
学报(13270)
(12694)
经济研究(12275)
财会(11744)
大学(11597)
学学(11428)
技术经济(10602)
(10312)
问题(10057)
会计(9096)
现代(8936)
世界(8358)
商业(8181)
通讯(7959)
会通(7954)
经济管理(7806)
共检索到218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刚  
《经济研究》1995年第5期刊登了刘昌黎的文章《出资者对企业的双重所有权是一种误解》(以下以简称“刘文”),就如何确立企业的法人财产权问题提出了自已的看法。然而,该文对资本金、负债金、资产、财产、所有者权益等若干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是模糊的,依此所进行的推论和得出的结论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所以,笔者在此提出几点商榷意见。 1.资本金和负债金的关系。资本金是投资者在创办企业或扩大企业规模时,为满足企业营运的基本需要和承担债务偿还责任而投入企业的基本资金,即本金。负债金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各钟原因(如资金周转困难)而借入的资金。资本金与企业共存亡,即只要企业不解散(企业破产只是企业解...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董彦岭  
《保险研究》1995年第2期载李守军文章《我国应建立政策性的企业债券保险制度》认为,企业债券保险制度可以维护投资者利益,促进企业债券的顺利发行,预防债券投资风险,保证个别发债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倒闭破产而无法按期偿还本息时,由国家的政策性保险机构予以赔付。笔者认为,企业债券保险制度的思路无视企业债券的特点,同时也违背了保险原则,在政策上是一种误导。笔者仅就其主要观点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与李守军同志商榷。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子云  
资本结构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新探──兼与金永忠等同志商榷朱子云关于企业资本结构与其市场价值关系的问题,西方财务M--M模型有过精辟的论述,而其中一个重要结论(即对于两个除资本结构外完全相同的企业,有债企业的市场价值等于无债企业的市场价值加上企业借债总...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选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跃进  
也论谁是企业的主人──兼与张泽荣同志商榷郭跃进明确谁是企业的主人,对企业转机建制,明确产权关系,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调动企业各方的积极性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工业经济》1995年第12期刊载了张泽荣同志的文章──《股东与职工,谁是企业的主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珍珍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中的宏观与微观协调问题──兼与向蓉美同志商榷陈珍珍国民资产负债核算是建立在微观资产负债核算的基础上,即其核算资料主要来源于基层单位的核算资料。在新会计制度下,企业关于存量核算的报表由“资金平衡表”改革为“资产负债表”,这种改革更有利于...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毅  邳显  
资本金是金融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投融资项目运行的基石,是吸收损失、化解风险的最后防线。近年来,随着金融不当创新恣溢,金融企业及其经营活动的杠杆不断提升,一些企业和投资行为变相突破资本金管理制度,将长期坚守在经济领域的量力而行、有多大本钱干多大事的原则抛之脑后,甚至"空手套白狼",破坏经济秩序、聚集金融风险。治理金融乱象,有必要对金融企业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程曾泽  
1992年1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第4号令发布的《企业财务通则》第六条规定:“设立企业必须有法定的资本金”。第九条规定:“企业筹集的资本金,企业依法享有经营权,在企业经营期内,投资者除依法转让外,不得以任何方式抽回”。这里所称的资本金,过去称之为“资金”;在资本主义社会,同样的资金,称之为“资本”。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玉勋  李彦苹  
MM模型对资本结构与企业市场价值之间关系的阐述──兼与朱子云同志商榷刘玉勋,李彦苹朱子云同志发表在1994年第3期《财经理论与实践》的“资本结构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新探”一文(以下简称《朱文》)认为,“MM模型结论即对于两个除资本结构外完全相同的企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天琦  
我国融资格局正由严重依赖间接融资的均衡向直接融资比重不断提高的新均衡转化,其间发生着居民储蓄存款的资本化,即居民储蓄转化为金融企业和工商企业资本金,经济增长表现为资本更加充实的增长。文章发现,储蓄资本化,一方面使得工商企业资产负债率仅仅短期内下降,但长期潜在的负债能力增加,同时权益融资的增加使得工商企业有压力扩充资产规模,另一方面,储蓄资本化,商业银行上市融资后资本充足率提高,进而有能力扩张信贷,权益融资的增加同样也使其有压力扩充资产,这样,供求两旺,信贷坚实增长。文章认为必需进一步充实经济体系中的资本金,同时也要研究清楚经济周期高点、通胀压力较大情况下大量工商企业和金融企业很快上市后其资本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肖兴志  刘宝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哲  
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近十年来理论界进行过热烈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和进展。与此相比,发表在《求是》92年第3期上李光远同志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同样的生产目的吗?”一文(以下简称李文),不仅在理论上没有什么新发展,反而显得裹足不前。我认为李文有三点不足:第一,没有区分个别生产与社会生产两个概念,只是笼统地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生产目的是根本不同的;第二,只从生产关系方面来分析生产目的,而对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物质资料生产,不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曹振镛  
《财贸经济》1993年11期,黄工乐同志的《“企业自负盈亏”提法的再思考》,(下称《黄文》)。以企业“应该由所有者负盈亏”,否以“企业自负盈亏”。我认为,这种思路与《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中提出:“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不相一致。我也谈几点粗浅的思考,与黄工乐同志商榷。 一、“企业自负盈亏”究竟是如何提出来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