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53)
- 2023(15107)
- 2022(12752)
- 2021(11558)
- 2020(10119)
- 2019(22773)
- 2018(22594)
- 2017(43619)
- 2016(24035)
- 2015(26725)
- 2014(26635)
- 2013(26378)
- 2012(24228)
- 2011(21758)
- 2010(21997)
- 2009(20952)
- 2008(21481)
- 2007(19577)
- 2006(17126)
- 2005(15675)
- 学科
- 济(101675)
- 经济(101515)
- 业(99869)
- 管理(90043)
- 企(89982)
- 企业(89982)
- 方法(46668)
- 财(38136)
- 数学(37571)
- 数学方法(37285)
- 农(32626)
- 业经(31847)
- 务(27771)
- 财务(27738)
- 财务管理(27694)
- 企业财务(26408)
- 制(25639)
- 中国(22734)
- 农业(22728)
- 技术(19547)
- 贸(18660)
- 贸易(18652)
- 体(18368)
- 易(18146)
- 划(17755)
- 学(17564)
- 和(17480)
- 策(16929)
- 理论(16595)
- 银(16072)
- 机构
- 学院(354864)
- 大学(351206)
- 济(147168)
- 经济(144297)
- 管理(140670)
- 理学(121178)
- 理学院(119971)
- 管理学(118273)
- 管理学院(117641)
- 研究(113412)
- 中国(89542)
- 财(72777)
- 京(72694)
- 科学(69726)
- 农(69509)
- 所(58610)
- 财经(57317)
- 业大(56457)
- 农业(55185)
- 江(54946)
- 中心(52793)
- 研究所(52698)
- 经(51957)
- 北京(44984)
- 经济学(44340)
- 州(42509)
- 财经大学(42221)
- 经济学院(40248)
- 院(40099)
- 范(39819)
- 基金
- 项目(231542)
- 科学(182514)
- 基金(170388)
- 研究(164035)
- 家(149682)
- 国家(148352)
- 科学基金(127633)
- 社会(105875)
- 社会科(100365)
- 社会科学(100335)
- 省(91478)
- 基金项目(91187)
- 自然(84597)
- 自然科(82670)
- 自然科学(82641)
- 自然科学基金(81302)
- 划(76264)
- 教育(74543)
- 资助(68707)
- 编号(64877)
- 重点(52035)
- 成果(51777)
- 部(51482)
- 创(50868)
- 业(49112)
- 发(48502)
- 创新(46922)
- 制(46099)
- 科研(45237)
- 教育部(43925)
- 期刊
- 济(165200)
- 经济(165200)
- 研究(98262)
- 中国(66822)
- 农(64295)
- 财(62814)
- 学报(58643)
- 管理(54883)
- 科学(53053)
- 大学(43890)
- 农业(42882)
- 学学(42277)
- 融(34007)
- 金融(34007)
- 技术(29680)
- 财经(29635)
- 业经(29031)
- 教育(26830)
- 经济研究(25468)
- 经(25336)
- 业(25308)
- 问题(22148)
- 技术经济(19333)
- 财会(18812)
- 版(18361)
- 贸(17154)
- 商业(17050)
- 现代(16611)
- 科技(16099)
- 理论(16010)
共检索到522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俊奇 王冰
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交叉上市现象不断增加,但同时还存在符合交叉上市条件的诸多企业不愿选择交叉上市的情况。文章从控制权私利的角度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首先从理论方面提出了交叉上市与控制权成负相关关系的观点,然后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建立模型来验证该观点,最后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实证的方法进一步验证该观点的合理性。
关键词:
交叉上市 控制权私利 控制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傅瑜 申明浩
根据最终控制性家族与上市公司核心业务及其经营行为的关系,可以将家族上市公司区分为企业家控制型(EFB)和资本家控制型(CFB)两个分样本。研究发现,两类家族企业的关联交易倾向存在显著差异:控制权配置形式倾向于复杂的金字塔结构的资本家控制型家族,通常以少量现金控制更多投票权,使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尽可能偏离,以便于从事关联交易;而企业家控制型家族的这种倾向不明显。研究结果还表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程度大的CFB公司发生关联交易的规模和概率大于EFB公司。金字塔层级、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系数对关联交易有正向影响,大股东数量对其有负向影响;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两类样本的影响不同,即与EFB公司负相关...
关键词:
关联交易 控制权 治理结构 家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心来
控制权分配是创业投资合约的核心特征之一。已有的理论分析表明,科技创业企业控制权分配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创业资本家拥有超比例的控制权;二是这类企业的控制权分配是状态依存的。为了对这类企业的控制权安排进行经验分析,笔者选择我国35个具有代表性的创业投资机构,并调查了它们所投资的科技创业企业控制权分配情况。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创业企业控制权分配的情况基本上和理论预测相一致。
关键词:
科技创业企业 控制权安排 经验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史玉伟 和丕禅
企业控制权安排是企业治理的重要内容,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经营者实事上掌握了企业的全部决策权。代理问题的存在虽然对所有者的最大化利益形成一定的影响,但就企业治理来说,经营者掌握企业控制权却是一项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企业控制权 安排 博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心来 和丕禅
控制权安排是风险企业所有权结构的中心特征。在风险资本融资时,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问题。创业家向风险资本家转移的控制权是显示其类型的信号,这是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问题。拥有控制权的风险资本家会根据事后的信息决定是否对风险企业进行干预。对好创业家来说,成本是很低的;对坏创业家而言,是很大的威胁,从而使好创业家得到融资的同时,减少了坏创业家进行融资的可能性。如果双方事前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或者事后风险资本家得到的信息质量较高,相机控制权安排是最优的;反之,风险资本家应该得到全部控制权。
关键词:
风险企业 信息不对称 控制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白默
随着中国股市步入"全流通"时代,围绕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的案例越来越多,公司管理层通过损害股东利益的方式抵制潜在收购者收购的行为也屡见不鲜。本文通过讨论公司间交叉持股,考察其对公司创始股东、经理人员和可能取得控制权的潜在接管者之间的利益博弈均衡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交叉持股的公司之间存在一个旨在保证公司不会出售其他公司股票的制裁机制,那么交叉持股会使得参与博弈的各方利益均得以提升,公司的经理人员也可以着眼于长远利益,不必为规避潜在收购者的威胁而采取损害公司价值的短视行为。研究结论为交叉持股对公司绩效的影
关键词:
控制权 项目选择 交叉持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白默
随着中国股市步入"全流通"时代,围绕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的案例越来越多,公司管理层通过损害股东利益的方式抵制潜在收购者收购的行为也屡见不鲜。本文通过讨论公司间交叉持股,考察其对公司创始股东、经理人员和可能取得控制权的潜在接管者之间的利益博弈均衡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交叉持股的公司之间存在一个旨在保证公司不会出售其他公司股票的制裁机制,那么交叉持股会使得参与博弈的各方利益均得以提升,公司的经理人员也可以着眼于长远利益,不必为规避潜在收购者的威胁而采取损害公司价值的短视行为。研究结论为交叉持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理论证据,即交叉持股有助于经理人员选择增加公司价值的投资项目,从而提升公司绩效和价值。
关键词:
控制权 项目选择 交叉持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朱武祥
通过公司控制权市场退出过度的产业能力,可以解决单个企业退出所产生的收益外部性问题,但要求具有功能有效的公司控制权市场。彩电巨头选择价格联盟而不是主动退出或兼并收购,反映了我国股票市场公司控制权市场功能的低效,使实业公司型收购者和积极的公司治理导向的财务型收购者难以发挥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袁春生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本结构与法人控制权竞争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资本结构具有明显的企业治理功能,直接影响着一个企业的控制权竞争。基于资本结构管理控制理论,从企业管理者对法人控制权的争夺这一新的视角,对企业的负债融资行为进行了分析,突出了负债在控制权竞争中的"债务杠杆作用",并重点对管理者在代理权竞争中的负债融资选择、管理者在实施收购和反收购策略中的负债融资行为以及相应的最优资本结构的权衡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法人控制权 负债融资 收购 代理权竞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文新 田倩倩
一、引言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会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一直以来,国内外关于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从未停止,但现有的研究多针对某一单一的市场主体或某一特定区域、特定行业的公司,对多种证券市场背景下的公司研究较少。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成功在香港证券交易所的上市拉开了境内企业境外市场融资的序幕。企业通过境外上市进入透明度较高、信息披露更充分的证劵市场,可以约束公司管理层的行为、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蓉 李红艳
研究高管控制权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兼具理论和现实的重大意义。论文选择2008-2011年的72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876个观测值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高管控制权、自由现金流和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高管控制权与自由现金流的投资规模显著正相关,投资重点依次是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高管控制权水平高,越可能出现固定资产和长期股权的非效率投资,而对无形资产投资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高管控制权 自由现金流 投资行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思 陈震
基于企业的资源调整行为,利用绑定理论,分析了交叉上市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交叉上市能显著降低企业的成本粘性。这说明交叉上市能使企业处于更好的市场环境、信息环境与监管环境,能够有效约束管理层的自利行为。研究还发现,与股权制衡度较高的公司相比,股权制衡度较低的公司交叉上市成本粘性降低的幅度更大;与存在非合谋型股权制衡的公司相比,存在合谋型股权制衡的公司交叉上市成本粘性降低的幅度更大。这说明股权制衡作为企业对管理层监督约束的内部机制,会影响绑定效应产生的治理效果。
关键词:
交叉上市 成本粘性 股权制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汇东 唐跃军 左晶晶
文章基于中国民营企业控制权结构下的地方政府干预动机,利用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系统研究了政府干预对民营上市公司雇佣行为的影响和控股股东控制权对政府这种干预行为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结果发现:(1)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会调节政府干预与民营企业雇员规模之间的关系,在控股股东控制权较大的民营企业中,交易成本或谈判成本更低,政府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雇员规模。(2)这种干预行为降低了民营企业雇员的配置效率,导致了企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提高了雇员冗余的程度。文章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进一步了解地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汇东 唐跃军 左晶晶
文章基于中国民营企业控制权结构下的地方政府干预动机,利用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系统研究了政府干预对民营上市公司雇佣行为的影响和控股股东控制权对政府这种干预行为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结果发现:(1)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会调节政府干预与民营企业雇员规模之间的关系,在控股股东控制权较大的民营企业中,交易成本或谈判成本更低,政府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雇员规模。(2)这种干预行为降低了民营企业雇员的配置效率,导致了企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提高了雇员冗余的程度。文章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进一步了解地方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书强
"控制"与"成长"是家族企业发展过程面临的两难抉择,本文以家族直接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企业成长的三维度模型,从资本规模、市场盈利能力和组织结构三个方面分析控制权转移与家族企业成长关系,证明控制权转移与家族企业成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家族企业应通过部分控制权的转移,不断地吸纳和有效地整合资源,打破阻碍家族企业发展的"资金"和"管理"瓶颈,促进家族企业的成长。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企业成长 控制权转移 上市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