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94)
2023(15538)
2022(12746)
2021(11755)
2020(9843)
2019(21989)
2018(21773)
2017(41299)
2016(22133)
2015(24336)
2014(23281)
2013(22841)
2012(20550)
2011(18269)
2010(18121)
2009(17064)
2008(16997)
2007(15186)
2006(13312)
2005(12339)
作者
(61194)
(51174)
(51077)
(48047)
(32559)
(24404)
(22754)
(19849)
(19429)
(18141)
(17544)
(16906)
(16410)
(16199)
(15887)
(15562)
(15265)
(14823)
(14712)
(14616)
(12625)
(12488)
(12225)
(11633)
(11475)
(11381)
(11221)
(11221)
(10241)
(10001)
学科
(96295)
经济(96186)
(89381)
(80479)
企业(80479)
管理(75851)
方法(40171)
业经(32296)
数学(31530)
数学方法(31362)
(30563)
(30128)
中国(29482)
(22791)
贸易(22776)
(22328)
农业(21336)
技术(21304)
(20964)
财务(20945)
财务管理(20924)
企业财务(19823)
(19672)
(16714)
(16493)
(15578)
地方(15499)
理论(15460)
(15322)
银行(15283)
机构
学院(308905)
大学(304849)
(139781)
经济(137693)
管理(122974)
理学(105757)
理学院(104729)
研究(104303)
管理学(103459)
管理学院(102893)
中国(83905)
(63973)
(63079)
科学(60655)
(55141)
(51933)
财经(50119)
研究所(47042)
中心(46625)
(45967)
(45918)
业大(45266)
经济学(43723)
农业(43427)
北京(40173)
经济学院(39577)
(37217)
财经大学(37147)
(35714)
商学(35636)
基金
项目(204517)
科学(163580)
基金(152085)
研究(148424)
(133491)
国家(132308)
科学基金(114488)
社会(99898)
社会科(94939)
社会科学(94918)
基金项目(80334)
(78987)
自然(72453)
自然科(70923)
自然科学(70903)
自然科学基金(69777)
教育(65866)
(65727)
资助(60360)
编号(56523)
(48808)
重点(46135)
(45640)
(44970)
(44843)
创新(44783)
成果(43816)
国家社会(42981)
教育部(39438)
(39073)
期刊
(154260)
经济(154260)
研究(92224)
中国(62411)
管理(51697)
(51524)
(51482)
学报(46768)
科学(45544)
大学(36136)
农业(35170)
学学(34415)
(30249)
金融(30249)
技术(26993)
经济研究(26620)
业经(26490)
财经(25893)
教育(25884)
(22592)
(22506)
问题(20539)
(19436)
技术经济(18028)
世界(17309)
国际(17052)
科技(15634)
商业(15269)
现代(15255)
(14250)
共检索到466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沈国兵  袁征宇  
本文扩展了Bustos(2011)的模型,在异质性框架下纳入企业互联网化和企业创新选择行为,从微观视角揭示出企业互联网化对中国企业创新及其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进行互联网转型对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虽然随所有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是低生产率企业和中小企业仍能从中获益;(2)无论是垄断行业还是低技术行业中,企业互联网化对企业创新均有着显著促进作用;(3)三种方式的企业互联网化都对中国企业创新及其出口活动有着显著促进作用,且通过企业创新选择行为间接地促进企业进行出口。对于积极参与互联网化的低生产率企业表现得尤为显著。因此,互联网转型的企业应该通过激励其创新能力来提升企业出口。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会朝  
互联网发展作为重大的外部技术冲击影响着企业的出口行为。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静态上的市场进入效应以及动态上的市场渗透效应两个方面。基于中国与贸易国家双边网址链接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互联网的应用显著冲抵了地理空间对企业出口的阻滞作用,使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概率提升了22. 3%;而在动态意义上,出口企业借助互联网调整资源投入,实现了次年出口市场59. 4%的市场增长率,从而锚定了企业在出口市场的生存。研究还表明,中国企业进入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存在互联网效应的差异性。在政策意义上,中国应深化"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培育新的出口贸易优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国兵  袁征宇  
内容提要:本文大量研究讨论了企业出口增加值的影响因素。我们基于Melitz模型,对企业互联网化进行了扩展,认为随着企业互联网化程度的提高,企业会更多地使用国内中间投入。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新浪微博的数据匹配,研究表明:(1)从贸易方式来看,企业互联网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提升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2)区分企业所有制、所在省域和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发现企业增强互联网化程度对提升国内中间投入使用的促进作用会因企业所有制、所在省域和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稳定性的不同而异,互联网化对非国有企业、东部省份企业和持续出口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3)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企业互联网化主要通过提高国内中间投入的使用这一渠道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据此,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通过加强自身业务同互联网的融合,提高了国内中间投入的使用,有助于提升本国企业出口竞争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金焕  万广华  
基于2000—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本文研究了最低工资标准和互联网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和互联网均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且互联网明显强化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正向提升效应;从企业生命周期来看,最低工资标准和互联网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成熟期阶段;考虑到企业异质性,最低工资标准和互联网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我国今后要加快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最低工资制度,贯彻"网络强国"战略,充分利用最低工资标准和互联网来带动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这对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伟  韩媛媛  赵金亮  
本文使用来自中国企业的大样本微观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对影响企业创新的异质性特征从全要素生产率(TFP)因素进行了拓展,同时将所有制异质性作为"基础因子",综合考察了多维度异质性特征、出口等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1)TFP因素对所有类型企业的创新倾向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表现出明显的"创新自选择"效应;(2)出口参与因素显著提高了各类型企业的创新倾向,但出口密度因素对国有和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对外资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非线性关系并不明显;(3)其他影响因素如企业规模、人力资本等异质性特征在不同类型企业的创新决策中表现各异。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干越倩   王佳希  
文章基于全球创新活动网络化特征凸显的现实背景,以2010—2020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利用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专利文本以及国泰安(CSMAR)上市企业数据库,考察美国出口管制体系中实体清单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出口管制通过阻碍知识在全球创新网络中流入中国企业抑制企业创新。但出口管制对创新的抑制更多体现为降低产出数量而非破坏产出质量;第二,区分企业异质性特征后,出口管制时创新的抑制效应主要发生在产业链上游企业、融资约束水平高的企业以及有海外业务布局的企业;第三,企业自身提升研发投入强度以及加强与国内企业间的创新协同,政府对企业发放研发补贴,都是缓解出口管制对企业创新抑制作用的有效措施。该研究一方面进一步深化了出口管制领域文献的研究内容,从全球创新网络参与这一视角考察了出口管制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另一方面,研究结论的政策内涵丰富,对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创新领域自立自强能力、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生态等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戴美虹  
互联网具有资源重置功能,但互联网如何促进资源配置影响经济绩效却较少得到关注。因此,本文探究了互联网技术应用通过企业内资源重置渠道影响出口企业创新的微观经济效应。第一,基于一个多产品异质性企业模型,引入互联网和贸易方式进行拓展,得到互联网影响出口企业创新的理论命题。第二,依托于我国微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验证了理论命题:互联网能够触发企业内资源重置进而促进出口企业创新,但加工贸易企业通过互联网重置资源促进创新的效果有限。上述促进作用在不同实证方法和测度指标中具有稳健性,且对一般贸易、外商性质、技术密集型行业、东部地区~①以及出口高收入目的国的企业更为显著。本文研究为互联网触发企业内资源重置功能提供了量化微观证据,为出口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鑫霞  朱晶  
本文对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出口企业产品创新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剖析,将2001—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统计数据进行匹配,并运用规范的计量方法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显著抑制了中国出口企业产品创新;在企业异质性视角的实证下,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加工贸易型企业及不享受政府补贴企业的抑制效应明显小于一般贸易型企业及得到政府补贴企业;在变换测度出口产品创新能力指标及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衡量方法的情形下,上述结论依然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对此,政府应强化对内资企业的金融扶持政策,化解其融资约束难题;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打造符合现代企业治理、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原生创新能力的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康志勇  汤学良  刘馨  
环境、出口和创新是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然而,研究三者综合关系的"波特假说"并未取得一致结论。本文利用2005—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企业专利数据,在识别行政命令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自主参与型三种环境规制政策的基础上,对环境规制、企业创新和出口行为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对三类"波特假说"进行系统检验,即检验环境规制是否可以促进企业创新?何种类型的环境规制能更加有效地促进企业创新?环境规制是否可以通过促进企业创新间接促进企业出口,达到优化环境和发展贸易的双赢目标?研究发现,"弱波特假说"在行政命令型与公众自主参与型环境规制上成立;对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则未能检验出"弱波特假说";三种类型环境规制都体现出与企业创新的非线性关系,因此认为"狭义波特假说"成立;在行政命令型与公众自主参与型环境规制下可以通过倒逼企业创新来提升企业出口竞争力,即"强波特假说"成立。本文的结论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以实现环境与出口贸易双赢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何欢浪  师艳敏  章韬  
本文借鉴Aghion等(2018)的方法,测度中国企业基于目的国—产品层面的出口需求指标,实证检验国际市场出口需求冲击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的创新行为。研究发现:(1)国际市场出口需求上升总体上促进了中国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但创新质量的增长要低于创新数量的增长。(2)国际市场出口需求上升通过规模经济效应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和固定资产投资,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但是,国际市场出口需求增加也使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该竞争效应会使国际市场出口需求扩张的创新效应随着企业生产率的增长呈倒“U”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维涛  吴婷  
在高质量发展新时期,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求新动力。文章首先构建了企业创新与企业出口决策的理论模型,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采用Logit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模型,从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两个层面,实证研究了企业创新对中国企业出口决策的影响,并进行了行业比较,得出以下结论: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从总体上能显著提高企业出口倾向,且创新产出的激励性作用更强;创新投入与产出对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出口倾向影响最大,对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影响最小;扩展分析表明,创新有助于出口企业扩大出口规模,且创新投入的影响要大于产出。研究结论启示如下: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增强出口内生动力和活力,一方面应以企业为主导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加快研发成果市场化进程;另一方面应发挥政府引导与鼓励作用,支持企业创新发展,运用补贴等方式增强企业研发与出口积极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志东  高洪玮  
本文基于市场分割理论,利用中美双边贸易与企业研发、创新及全要素生产率数据,从异质性视角研究了中国制造业出口在长期内对美国制造业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并检验了其背后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长期看,来自中国的制造业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制造业企业创新产出的增加,包括累积专利申请数量、累积专利引用数量及行业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同时,中国制造业出口对美国制造业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在制造业部门内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性。虽然来自中国的出口降低了美国非核心制造业企业的创新产出,但并没有抑制美国核心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长期看,美国核心制造业企业的累积研发投入并没有大量减少,同时生产要素实现了由非核心制造业行业向核心制造业行业的转移。这种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国内生产分工的专业化,提高了美国制造业企业整体的创新产出。本文的研究结论从创新层面回应了发达国家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符合比较优势理论,为全球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国际分工的有序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耿伟  吴雪洁  彭青  
本文基于2001—2013年中国出口企业数据,运用生存分析模型,探究产业智能化对企业出口生存风险、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智能化显著降低了企业出口生存风险,延长了出口持续时间。异质性分析表明,智能化转型更为显著地降低了非国有企业、使用互联网的企业与非成熟型企业的出口生存风险,延长了其出口持续期。机制检验表明,智能化转型通过市场竞争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降低了企业出口生存风险,延长了企业出口持续期。此外,产业智能化还有利于提高企业出口韧性,且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林峰  林淑佳  李宏兵  
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孕育兴起,“互联网+”构筑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强劲引擎。文章在构建局部均衡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腾讯研究院大数据测算的“互联网+”指数与201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微观数据,以31580家企业专利申请数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代理指标,以企业所在城市的地形起伏度作为工具变量,实证考察了“互联网+”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显著推动了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在控制内生性问题以及多种稳健性检验之后,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文化、数字生活和数字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互联网+”对私营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考虑调节效应的扩展分析进一步发现,城市智能化与“互联网+”的协同创新作用已经彰显。本研究为深化“互联网+”发展战略、建立数字化导向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支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大鹏  
企业国际化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OFDI是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实施途径。本文借助我国OFDI数据,贸易数据和三次产业就业变化数据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OFDI对促进出口和产业升级总体上具有正面影响,但资源寻求型OFDI影响较大,技术寻求型和市场寻求型OFDI的影响相对较低,这对我国制定OFDI政策的方向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