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78)
2023(7829)
2022(6447)
2021(5846)
2020(4889)
2019(11332)
2018(10698)
2017(20122)
2016(10752)
2015(11672)
2014(11843)
2013(11697)
2012(10665)
2011(9572)
2010(9896)
2009(9747)
2008(10218)
2007(9270)
2006(8275)
2005(7863)
作者
(31783)
(26674)
(26406)
(25016)
(17193)
(12793)
(12045)
(10443)
(10050)
(9751)
(9010)
(8996)
(8850)
(8559)
(8295)
(8086)
(7921)
(7871)
(7700)
(7599)
(6697)
(6500)
(6399)
(6148)
(6075)
(5962)
(5895)
(5820)
(5468)
(5268)
学科
(71011)
企业(71011)
(63943)
管理(55364)
(51049)
经济(50962)
方法(23272)
(22608)
业经(19981)
(18981)
财务(18954)
财务管理(18943)
企业财务(18050)
数学(14801)
数学方法(14561)
理论(14129)
技术(13566)
(12439)
企业经济(12358)
(11858)
(11787)
经营(11328)
(10672)
技术管理(10111)
(9855)
中国(9690)
决策(9665)
(9069)
计划(9011)
经济理论(8744)
机构
大学(165201)
学院(165023)
管理(70679)
(68305)
经济(66988)
理学(60468)
理学院(59873)
管理学(59060)
管理学院(58736)
研究(50188)
中国(40045)
(35389)
(35173)
科学(29297)
财经(27731)
(26158)
(25183)
(24994)
研究所(22433)
北京(22409)
中心(21838)
商学(21047)
商学院(20857)
业大(20644)
财经大学(20466)
(20148)
经济学(20145)
(19470)
(19245)
师范(19095)
基金
项目(101724)
科学(81921)
基金(75591)
研究(73970)
(65011)
国家(64389)
科学基金(57349)
社会(48514)
社会科(46004)
社会科学(45988)
(39548)
基金项目(39386)
自然(37606)
自然科(36840)
自然科学(36828)
自然科学基金(36242)
教育(33970)
(32500)
资助(31038)
编号(28729)
成果(23274)
(22929)
(22634)
(22611)
重点(22491)
创新(21134)
教育部(19935)
(19898)
国家社会(19888)
人文(19642)
期刊
(81238)
经济(81238)
研究(49430)
管理(34492)
(33856)
中国(31635)
科学(22911)
学报(22734)
大学(18045)
学学(16841)
技术(16709)
教育(16392)
(15188)
财经(14961)
(13028)
经济研究(12321)
业经(12007)
(11939)
金融(11939)
财会(11479)
技术经济(10963)
会计(10000)
农业(9816)
问题(9117)
现代(8634)
(8473)
科技(8288)
经济管理(8185)
(8101)
统计(7971)
共检索到253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再胜  
近年来,企业主观业绩评价理论的研究和进展大大丰富和拓展了委托—代理激励理论。本文主要对主观业绩评价的适用性;主观业绩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观业绩评价的完善机制以及主观业绩评价理论尚待研究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简要评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晶  
西方企业激励理论从管理激励和经济激励两个方面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产生了两大学派以及不同的理论类型,对于社会实践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对我国近年来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因而,综合研究各种学派的企业激励理论,对于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桂田  
企业作为一种在分工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群体性协作经营组织,由于存在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和劳动者等多个利益主体,这些利益主体在企业内部能否形成一种增进企业整体效率的合力,他们之间是合作还是不合作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合作,取决于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制度安排。因而,寻求一种有效率的激励与约束相对称的制度安排,是现代企业理论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始于30年代,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春琦  石磊  
人们对激励问题的研究是从两个不同的思路展开的。一是在经验总结和科学归纳的基础上形成的管理学激励理论。二是在人的理性假设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数学模型获得的经济学激励理论。下面我们对这两种激励理论的演变过程和新近的进展作一综述,并由此得到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再胜  
近年来 ,企业主观业绩评价理论的研究和新发展大大丰富和拓展了委托 -代理激励理论。本文主要对主观业绩评价的适用性、主观业绩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观业绩评价的完善机制以及主观业绩评价理论尚待研究的问题等进行了简要述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琳  唐骁鹏  
信息经济学的广泛应用促使现代规制理论的形成取得了长足进展。尤其是Labbont和Tinale(1993)将激励理论(incentivtheavy)和博弈论(gametheav)应用于规制理论分析,使得规制经济学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与传统的规制理论相比,激励规制理论更侧重于解决由规制者与被规制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竞争不足以及设租、寻租问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董志勇  黄迈  刘文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光炳  
从严格意义上讲,企业家作为一个阶层产生于两权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经历了从股权逐渐弱化到经营权日渐强化的演变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与两权分离三阶段相联系,企业家利益激励也经历了支薪制、支薪制为主体与剩余分享为补充、剩余分享制为主体三种形式的演变。支薪制与分享制相比较,后者是对企业家实行激励的基本方式,对它所体现的优越性也使其成为最优的选择方式。那么,能否由企业家独占企业剩余的问题,文章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作出了否定的回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尹建华  
资源外包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崛起受到了学术界和实践界的普遍青睐。然而如何系统地建立起资源外包研究的理论框架是资源外包研究的关键所在。本文从资源外包的结构特性,资源外包决策以及资源外包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等方面开展国内外资源外包领域的研究述评,以期为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指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顾建平  
本文薪酬主要是指经济类的报酬。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知识员工的薪酬激励,已逐渐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课题。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视角对知识员工薪酬激励问题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以期对知识员工薪酬激励实践提供启示和借鉴。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朱沆  何轩  陈文婷  
与企业主关系亲近会让经理人获得更多授权吗?本文借助边界理论的分析框架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逻辑,强调家族涉入管理会影响企业主边界行为策略,进而影响控制权配置行为。基于双样本和两重测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家族涉入管理与企业主集权程度正相关,而目前学界普遍认同的企业主与经理关系亲近就会向后者更多授权的命题,仅在家族不涉入管理的情况下成立,在家族涉入管理的情况下并不成立。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家族涉入管理容易诱导企业主将"家长"身份与"企业家"身份一体化,把职业经理也纳入家长式集权管理之下,即使他们与企业主之间建立起"泛家族化"的亲近关系,也不易获得企业主的更多授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强  
一、关于企业失败的基础理论 在目前的文献中,解释企业失败和破产的规范性理论非常少。根据Richard Morris教授的考证(1997),目前对企业失败和破产的解释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非均衡理论”,主要用外部冲击来解释公司的破产,如混沌理论和灾害(Catastrophe)理论;第二类是用具体的经济原因,例如市场结构、资本结构及公司的定位等理论来解释公司破产,如Scott(1981)导出的一期期权定价模型、没有外部资本市场的赌徒破产模型、具有完全外部资本市场的赌徒破产模型以及不完全外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卫东  刘洪  陶厚永  
本文围绕企业研发人员工作激励研究主题,分别考察了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管理和知识管理三个领域的研发人员工作激励研究成果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的研究应在关注研发人员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如何激励他们进行团队合作和知识共享,以提高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陆梦龙  苏忠秦  
无论是关系主导型还是市场主导型经济体,相互依赖的政商关系均是重要的政治经济现象,它对企业绩效和企业行为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以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激励机制为核心,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视角回顾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梳理了政治关联的激励效果、激励动机和激励渠道,回答了政治关联激励机制的两个重要问题:为何有的企业并不热衷于构建政治关联?为何有的企业尽管未能从中获益仍继续维持和构建政治关联?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提出和分析政治关联的激励悖论,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