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33)
- 2023(11205)
- 2022(9093)
- 2021(8195)
- 2020(6528)
- 2019(15029)
- 2018(14574)
- 2017(27389)
- 2016(15016)
- 2015(16729)
- 2014(17020)
- 2013(16833)
- 2012(15918)
- 2011(14506)
- 2010(15152)
- 2009(14280)
- 2008(14802)
- 2007(13458)
- 2006(12338)
- 2005(11578)
- 学科
- 济(76209)
- 经济(76101)
- 企(72453)
- 企业(72453)
- 业(71523)
- 管理(61762)
- 方法(27634)
- 业经(26705)
- 财(24402)
- 中国(20414)
- 务(19043)
- 财务(19021)
- 地方(19020)
- 财务管理(19001)
- 数学(18809)
- 数学方法(18564)
- 企业财务(18091)
- 农(16546)
- 技术(16531)
- 和(15670)
- 理论(15620)
- 制(14663)
- 策(13847)
- 划(13413)
- 学(13382)
- 企业经济(12446)
- 农业(11816)
- 贸(11549)
- 贸易(11536)
- 经营(11460)
- 机构
- 学院(232758)
- 大学(228265)
- 济(96307)
- 经济(94320)
- 管理(91811)
- 研究(79378)
- 理学(77270)
- 理学院(76367)
- 管理学(75305)
- 管理学院(74859)
- 中国(61985)
- 京(50031)
- 科学(47678)
- 财(47440)
- 所(40807)
- 江(38095)
- 财经(36699)
- 研究所(36582)
- 中心(34806)
- 农(34321)
- 经(32934)
- 北京(32200)
- 范(31145)
- 师范(30863)
- 州(30366)
- 业大(30310)
- 院(28853)
- 经济学(28583)
- 财经大学(26792)
- 农业(26450)
- 基金
- 项目(143450)
- 科学(114715)
- 研究(106849)
- 基金(103151)
- 家(88957)
- 国家(88039)
- 科学基金(76786)
- 社会(68902)
- 社会科(65241)
- 社会科学(65220)
- 省(58207)
- 基金项目(54031)
- 自然(48468)
- 教育(48324)
- 划(47895)
- 自然科(47384)
- 自然科学(47369)
- 自然科学基金(46567)
- 编号(42923)
- 资助(41616)
- 发(35829)
- 成果(35126)
- 重点(32660)
- 创(31655)
- 部(31079)
- 课题(30803)
- 业(29449)
- 创新(29392)
- 发展(28931)
- 展(28422)
- 期刊
- 济(120987)
- 经济(120987)
- 研究(71561)
- 中国(49495)
- 管理(41015)
- 财(40662)
- 科学(32912)
- 学报(31993)
- 农(31423)
- 教育(26082)
- 大学(24576)
- 学学(23125)
- 技术(22808)
- 融(22545)
- 金融(22545)
- 农业(21426)
- 业经(20917)
- 财经(19075)
- 经济研究(18132)
- 经(16548)
- 问题(14852)
- 技术经济(14123)
- 业(13128)
- 现代(12005)
- 商业(11904)
- 财会(11794)
- 贸(11694)
- 经济管理(11335)
- 会计(10939)
- 科技(10864)
共检索到368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再胜
近年来 ,企业主观业绩评价理论的研究和新发展大大丰富和拓展了委托 -代理激励理论。本文主要对主观业绩评价的适用性、主观业绩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观业绩评价的完善机制以及主观业绩评价理论尚待研究的问题等进行了简要述评。
关键词:
主观业绩评价 关系型激励 双边道德风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再胜
近年来,企业主观业绩评价理论的研究和进展大大丰富和拓展了委托—代理激励理论。本文主要对主观业绩评价的适用性;主观业绩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观业绩评价的完善机制以及主观业绩评价理论尚待研究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简要评述。
关键词:
主观业绩评价 关系型激励 双边道德风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邢天才 李雪 索碧晨
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金融投资收益相对较高的背景下,实体经济出现金融化趋势,甚至已经影响其主业发展,引起学术界高度关注。本文选取2010—2020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模型和门槛模型探究了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主业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与企业主业发展之间呈倒U型关系。机制分析表明,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可以通过资本支出影响企业主业发展,过度融资调节了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资本支出的影响。门槛模型分析表明,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与企业主业发展之间存在债务担保能力的门槛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与企业主业发展之间的倒U型关系在国有非金融企业、小规模非金融企业和行业竞争程度高的非金融企业中更加显著。本文验证了非金融企业金融化有效提升企业主业发展的适度边界,为防范非金融企业过度金融化和实体经济“脱实向虚”提供了微观证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宏任
<正>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这之后,“新质生产力”成为经济领域热词,以及各界关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谢昕琰
经济与社会的同频共进是高质量发展的应许之意。现有研究挖掘出了影响企业主主观地位认同的各种因素,但并未回答主观地位认同会带来怎样的社会后果。本文认为,企业主的主观地位认同会对相关的社会关系产生影响。基于对中国民营企业调查的实证分析发现,提高主观地位认同,民营企业主更容易接受分权的治理模式,并且员工福利更高,同时更愿意投入慈善捐赠。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管理信心的改变是主观地位认同产生作用的主要机制。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朱沆 何轩 陈文婷
与企业主关系亲近会让经理人获得更多授权吗?本文借助边界理论的分析框架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逻辑,强调家族涉入管理会影响企业主边界行为策略,进而影响控制权配置行为。基于双样本和两重测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家族涉入管理与企业主集权程度正相关,而目前学界普遍认同的企业主与经理关系亲近就会向后者更多授权的命题,仅在家族不涉入管理的情况下成立,在家族涉入管理的情况下并不成立。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家族涉入管理容易诱导企业主将"家长"身份与"企业家"身份一体化,把职业经理也纳入家长式集权管理之下,即使他们与企业主之间建立起"泛家族化"的亲近关系,也不易获得企业主的更多授权。
关键词:
边界理论 角色一体化 家长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倩肖 李佳霖 董嘉昌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对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基于这一背景,以2008—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主营业务能力视角,审视金融发展对企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整体上促进了企业发展质量提升,但这一效应具有异质性。企业主营业务能力作为中介渠道发挥遮掩效应,即企业主营业务能力提高能够促进企业发展质量提升,但金融发展抑制了企业主营业务能力从而遮掩了其正面效应。这与金融发展背景下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主营业务产生的负面影响有关。由此提出应当逐步优化金融结构并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和资本错配,使金融发展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飞
上个世纪50年代MM理论的发表标志着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的诞生,在此之后MM理论经历了两次重要修正,特别是近年来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企业资本结构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系统掌握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最新发展,无疑会为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资本结构 负债 权益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郭汉丁 张印贤 张海芸
绿色建筑供应链运行是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市场活动,解决其运行过程的管理机制失调问题,需要构建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绿色建筑供应链协调发展体系。基于绿色建筑供应链协调发展的主体关联框架,分析绿色建筑供应链协调发展的外在基础环境营造,阐述核心企业主导下绿色建筑供应链协调发展管理机制形成与建设,提出绿色建筑供应链多方主体协助配合机制优化的策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江鸿 贺俊
"十四五"时期,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美科技竞争升级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下,加之中国企业在部分领域逐渐逼近世界科技前沿,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创新人才供给不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发展滞后、创新要素配置导向偏差、持续深入嵌入全球创新体系受阻等问题将对中国企业进一步攀升国际创新链条产生不利影响。建议政府多方施策,推动结构性产业政策向创新导向政策转变,制定实施更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共性技术供给政策和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同时建设更具协同性的新兴技术治理政策体系,强化新兴技术标准和创新生态建设的多边合作,为企业主体创新塑造更好的国内国际环境。
关键词:
企业创新 创新政策 多边合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倪志良 宗亚辉 张开志 郭玉清 徐晓宇
近年来,我国实体企业的脱实向虚倾向愈演愈烈,企业的主业发展难以避免地受到冲击。本文构建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刻画实体企业的资产配置决策,并使用2008–2014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实体金融化对主业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金融化制约了实体企业主营业务的发展,表明金融化的"挤出"效应大于"蓄水池"效应。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机制检验表明,存在金融化→实物资本投资→主业业绩的传导机制,即金融化通过挤出实物资本投资损害了实体企业的主业业绩。本文还发现,相比于融资约束较为严重的企业,金融化对融资约束较弱企业的制约效应相对较小。
关键词:
实体企业 金融化 主营业务 融资约束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熊家财 刘充 欧阳才越
促进企业主业发展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使用2011至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视角,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企业主业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有助于促进企业脱虚向实,进而助推企业主业发展。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信息不对称以及对传统金融服务溢出效应,促进企业主业发展。在非国有企业、中小企业、竞争激烈行业以及金融发展落后地区的企业中,这一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本文不仅验证了数字金融对企业主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为进一步创新金融模式、更好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笠农
文章认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彻底澄清和否定“职工是企业主人”和“民主管理”这类似是而非的观点,在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广泛分离的现代经济社会中,职工既不能是国有资产收益的占有者,又不能是国有企业的最高管理者。“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是将国有企业组织结构的研究和建设导向所谓“民主管理”误区的思想根源。作为“民主管理”的核心内容———职工代表大会不应当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它的职能应当只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企业职工的代表机构和谈判机构:汇集和反映企业职工的要求,并代表企业职工与资方进行谈判;另一方面它是企业职工的集体福利机构:决定职工福利基金的使用方法,并且集体操办企业职工的福利事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涌
理论界都同意企业家对发展中经济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正如Baumol(1968)所说,企业家在微观经济学里却没有它的位置。这可能部分说明了为什么近年来对企业家的理论研究大有增加。本文试图归纳这些研究的趋向,并讨论它们对发展中经济的适用性。本文的第一部分总结关于将企业家纳入经济学理论构架的可能性的各种观点及其对发展中经济的意义。在第二部分将讨论三种研究趋向(approach):心理分析的趋向,人力资本趋向和社会性分析的趋向。最后,在结论以前探讨关于国家与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和发展的关系的制度分析趋向。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玉海
企业主体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国际贸易传统理论中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方面这是由于国际贸易考察的出发点是“国家”,另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新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没有给企业留下应有的位置。其结果便是贸易理论诠释现实国际贸易的能力式微。本文将研究的视角从传统的关注资源配置转向经济组织本身,考察企业在国际贸易理论演变中地位的升迁变化,把国际贸易理论分成传统、折衷、现代3个阶段,目的是想指出企业的重要性,同时也想提醒人们国际贸易中企业的主体地位是不可缺失的,不能以“国家”主体替代“企业”主体。
关键词:
国际贸易理论 视角 企业主体 国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