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62)
2023(19525)
2022(16582)
2021(15516)
2020(13213)
2019(29968)
2018(29650)
2017(57193)
2016(30910)
2015(34603)
2014(33805)
2013(33156)
2012(30209)
2011(26892)
2010(26831)
2009(25018)
2008(24725)
2007(21939)
2006(19226)
2005(17250)
作者
(85974)
(71586)
(71053)
(67798)
(45728)
(34108)
(32362)
(27931)
(27248)
(25508)
(24299)
(24223)
(22701)
(22625)
(22032)
(21889)
(21353)
(21054)
(20492)
(20430)
(17428)
(17420)
(17286)
(16469)
(16008)
(15933)
(15929)
(15780)
(14300)
(14008)
学科
(123242)
经济(123073)
(109919)
管理(104230)
(97296)
企业(97296)
方法(56057)
数学(45816)
数学方法(45224)
(39460)
(36300)
业经(35957)
中国(32826)
(29190)
(27399)
财务(27321)
财务管理(27275)
企业财务(25887)
农业(24880)
技术(24041)
理论(23374)
地方(22091)
(22069)
(21625)
银行(21575)
(21195)
(20769)
贸易(20754)
(20471)
(20282)
机构
学院(429653)
大学(427996)
管理(175201)
(173928)
经济(170257)
理学(150455)
理学院(148903)
管理学(146450)
管理学院(145638)
研究(136376)
中国(108619)
(90305)
(85518)
科学(81962)
(68066)
财经(67164)
(66572)
(64412)
中心(63256)
业大(62226)
(61089)
研究所(59920)
北京(56670)
农业(53096)
(52605)
经济学(52246)
师范(52125)
(51538)
财经大学(49947)
(49940)
基金
项目(288798)
科学(229325)
研究(213356)
基金(211321)
(182514)
国家(180948)
科学基金(158064)
社会(135790)
社会科(128729)
社会科学(128697)
(113043)
基金项目(111805)
自然(102541)
自然科(100231)
自然科学(100207)
自然科学基金(98439)
教育(97965)
(93944)
编号(86543)
资助(86386)
成果(69386)
重点(63911)
(63855)
(63332)
(60679)
课题(59002)
创新(58566)
(56049)
国家社会(55965)
教育部(55397)
期刊
(193281)
经济(193281)
研究(128630)
中国(84541)
管理(69980)
(69696)
学报(62807)
(62692)
科学(59611)
大学(49374)
学学(46617)
教育(45424)
农业(42924)
(42877)
金融(42877)
技术(39887)
财经(33468)
业经(32845)
经济研究(29949)
(28664)
(24755)
问题(24698)
技术经济(22463)
科技(20723)
理论(20554)
现代(20491)
财会(20132)
(19744)
商业(19141)
图书(18837)
共检索到639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斌  陈艳华  
高动荡转型环境下,如何确保新旧创新(体系)的顺利过渡与转换是企业界与理论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从创新流视角,以6家正在或已经经历创新转型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对案例进行剖析,构建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转换风险控制机制。结果显示: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转换风险识别是构成两流创新风险控制行为的重要原因,主要包括模式、能力和资源的变异风险识别;在识别和评估两流创新转换风险的基础上,遵循风险识别(感知)—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治理效果的逻辑,通过结构惯例更新、资源弹性治理逻辑、过渡型学习控制两流创新变异风险,最终促成新流创新绩效赶超跨越。研究结论对处于创新转型期的企业提供以下启示:确保对两流创新转换风险快速感知,加强创新转换风险评估规范建立,以提高对两流创新转换的环境适应力、降低转换风险,促成新一轮主流创新转换升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方金城  朱斌  
标杆学习对企业主流与新流技术创新均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类型的标杆学习对两种技术创新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理。竞争性标杆学习和功能性标杆学习,分别通过以直接影响为主和间接影响为主的综合作用路径,正向促进企业主流技术创新;两类标杆学习对企业新流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均通过间接影响路径起作用。组织惯例更新在标杆学习影响企业主流技术创新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标杆学习影响企业新流技术创新中则起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任大帅  朱斌  史轩亚  
本文基于创造力理论和创新流视角,分别对组织创造力和创新绩效进行了二维度划分,构建了二维度组织创造力、高层管理者风格以及企业主新流创新的关系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163份有效企业问卷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适应型领导直接正向影响向例组织创造力和主流创新,间接正向影响新流创新;有限授权领导直接正向影响变例组织创造力、向例组织创造力以及主流创新;变例组织创造力在有限授权领导和新流创新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向例组织创造力在有限授权领导和主流创新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适应型领导和主流创新关系中起部分中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赐联,朱斌  
基于不同企业创新战略而衍生的主流与新流创新特征,运用逻辑框架法思想,从创新投入、过程、产出和效益4个维度,构建出体现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特征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基于正态云的创新绩效评价模型以解决部分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最后,以国内6家汽车企业为例,测算其以燃油动力为主的主流创新绩效和以新能源动力为主的新流创新绩效。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能有效衡量不同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绩效的差异,同时,测算两种创新对企业整体创新绩效的贡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朱斌  陈艳华  陈丽霞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人们意识到,企业既需要维持创新发展优势而抢占主流市场,又需要创造新的企业发展优势而赢取未来主流市场。着眼于这一关键任务,实现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点。因此,基于生物进化理论、企业进化理论和企业DNA理论,提出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经过了生成、变异、选择、协同阶段。深入研究主流与新流创新的生成、变异、选择、协同机理,并与企业创新发展实践相结合,为企业未来主流创新提供具体路径指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赐联  朱斌  
将企业创新活动分成专注传统领域的主流创新和致力于拓展新兴创新领域的新流创新,根据二元创新的特征差异分别构建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并分别采用隶属度和相关性分析法对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筛选,经检验最终确定的两个评价体系均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构建的创新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反映企业在二元创新领域所具备的优势和不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欧伟强  
鉴于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的持续性、动态性和周期性,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分析,建立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HY公司为研究对象,广泛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并设定系统参数,继而利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 PLE作为仿真平台,对创新收益影响因素、资源配置优先度以及创新资源投入组合方案进行模拟仿真。结果显示,降低主流资源配比有利于提升企业总利润,新流创新资源配置优先度是管理投入>市场投入>生产投入>研发投入;企业需要调整资源配置结构、重新定位主流创新,优化资源投入组合、促进新流稳步提升,拓展资源获取渠道、保障创新持续开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朱斌  陈艳华  
创新政策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和规则设计,对加快推进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提升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引导、支撑和推动作用。在探索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规律、构建政策作用模型的基础上,围绕主流与新流创新生成、变异、选择和协同4个时期的创新政策需求,对164家大中型科技型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展开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实施企业家创新激励机制、完善政府创新基金制度、设立技术创新风险监控制度、建设高端化、专业化、特色化众创空间、推行科技创新券是政府推进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实现企业持续创新发展急需且有效的政策手段。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怀林  
<正>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强金融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水平,优化“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金融营商环境,人民银行张家口市分行(以下简称张家口市分行)于2023年出台了《推行“专精特新”企业“主办行”制度实施方案》,组织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形成行之有效的做法,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小青  李秉廉  何玮萱  周建  
在全球数字经济进入加速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系统推动我国企业数字化创新,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从数字化创新理论出发,基于康泰医学、广州银行、诺贝尔瓷砖3家企业访谈数据,采用扎根研究和多案例研究方法,借助NVivo12.0软件辅助编码,对数字化创新形成路径进行探析,提炼出驱动因素、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关键活动、数字化创新5个主范畴,并在此基础上凝练出数字化创新路径这一核心范畴,进而构建企业数字化创新形成路径的理论模型。结论拓展和深化了数字经济环境下数字化创新理论研究,对企业数字化创新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建中  曲小瑜  
通过深度访谈,应用质化研究方法扎根理论探究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实施环境技术创新行为的深层次因素。结果发现,创新意愿、创新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这4个主范畴对环境技术创新行为存在显著影响。创新意愿是环境技术创新行为的直接驱动因素,创新态度和主观规范通过影响创新意愿间接驱动环境技术创新行为,是环境技术创新行为的间接驱动因素,知觉行为控制既可以直接影响环境技术创新行为,也可以通过创新意愿间接影响环境技术创新行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由14个副范畴、4个主范畴(创新意愿、创新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与1个核心范畴(装备制造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构成的驱动因素模型,开发相应的测量量表,并使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瑾  解若琳  
颠覆式创新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装备制造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以我国3家具有代表性的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装备制造企业颠覆式创新实现机理及路径进行多案例探索性研究,通过开放式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构建装备制造企业实现颠覆式创新的机理路径模型,归纳出装备制造企业实现颠覆式创新的3个阶段,并据此为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实现颠覆式创新提出管理策略和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影  张宏如  苏涛永  
促进组织间知识流动对创新生态系统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但已有研究较少从知识治理视角展开分析。以智能制造创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核心企业实施知识治理的实践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提炼出控制型、激励型、协调型和发展型4种知识治理机制,并发现不同治理机制在治理目标、治理过程、治理手段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进而提出核心企业应灵活组合多种知识治理机制解决创新生态系统面临的知识基础风险,同时,知识治理机制并非一成不变,核心企业需要根据环境变化灵活调整等建议。上述发现不仅有助于丰富智能制造与知识治理的相关理论研究,而且从知识视角为核心企业提升智能制造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提供了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申林  杨华  
企业技术创新是既具有潜在高效益,又具有潜在高风险的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分析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风险,让技术创新成果的持有者、接受者充分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风险性及产生的原因。使双方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获得更大效益。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瑞林  罗云峰  
作为由产业链关系形成的非正式融资工具,商业信用既有发挥资源配置功能的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对于存在创新投资的制造业企业而言,商业信用产生的财务风险需要得到有效控制,以保证研发投入的持续性。基于这一思路,使用2007—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样本,分析商业信用与创新投资在财务风险控制上的协同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产业链背景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创新投资型公司使用商业信用的财务风险总体低于非创新投资型公司,创新投资与商业信用投融资能够在控制财务风险上形成协同效应;而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关联交易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这种协同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