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27)
- 2023(16686)
- 2022(13985)
- 2021(13069)
- 2020(11033)
- 2019(25205)
- 2018(25132)
- 2017(48571)
- 2016(26737)
- 2015(30077)
- 2014(30131)
- 2013(29491)
- 2012(26697)
- 2011(23661)
- 2010(23636)
- 2009(21888)
- 2008(21506)
- 2007(18945)
- 2006(16755)
- 2005(14933)
- 学科
- 济(109905)
- 经济(109770)
- 业(94339)
- 管理(89684)
- 企(88796)
- 企业(88796)
- 方法(50951)
- 数学(41231)
- 数学方法(40535)
- 财(32680)
- 业经(31944)
- 农(29308)
- 中国(26964)
- 务(23839)
- 地方(23778)
- 财务(23757)
- 财务管理(23729)
- 企业财务(22508)
- 理论(21385)
- 学(21079)
- 制(20895)
- 技术(20288)
- 和(19822)
- 农业(19698)
- 划(18117)
- 贸(17257)
- 贸易(17244)
- 易(16694)
- 环境(16164)
- 策(15975)
- 机构
- 学院(374298)
- 大学(371914)
- 管理(152963)
- 济(144072)
- 经济(140810)
- 理学(132129)
- 理学院(130717)
- 管理学(128283)
- 管理学院(127602)
- 研究(118419)
- 中国(89185)
- 京(79290)
- 科学(74574)
- 财(67302)
- 所(58577)
- 农(58470)
- 江(56913)
- 业大(55749)
- 中心(54544)
- 财经(53776)
- 研究所(53312)
- 北京(49539)
- 范(48897)
- 经(48656)
- 师范(48484)
- 州(47592)
- 农业(45458)
- 院(43349)
- 经济学(42084)
- 商学(40178)
- 基金
- 项目(255974)
- 科学(201898)
- 研究(187299)
- 基金(185162)
- 家(160434)
- 国家(159005)
- 科学基金(138418)
- 社会(117179)
- 社会科(110832)
- 社会科学(110797)
- 省(102311)
- 基金项目(98466)
- 自然(91272)
- 自然科(89200)
- 自然科学(89180)
- 自然科学基金(87579)
- 教育(86309)
- 划(84451)
- 编号(77444)
- 资助(76045)
- 成果(61756)
- 重点(56784)
- 部(55268)
- 创(53902)
- 发(53714)
- 课题(52868)
- 创新(50176)
- 科研(48557)
- 项目编号(47811)
- 教育部(47588)
- 期刊
- 济(162344)
- 经济(162344)
- 研究(106638)
- 中国(70787)
- 管理(60101)
- 学报(57750)
- 财(54692)
- 科学(54166)
- 农(53314)
- 大学(44079)
- 教育(42155)
- 学学(41382)
- 农业(36636)
- 技术(35598)
- 融(30114)
- 金融(30114)
- 业经(28184)
- 财经(26043)
- 经济研究(24489)
- 经(22197)
- 问题(21046)
- 业(20691)
- 图书(19846)
- 技术经济(19738)
- 科技(18098)
- 版(17968)
- 现代(17924)
- 理论(17229)
- 资源(16978)
- 财会(16965)
共检索到547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文广 仙昀让 魏银丽
甘肃省瓜州县地处内陆,干旱少雨,风沙危害严重,素有"世界风库"之称,强沙尘暴常年发生,且日趋加重,被有关专家认定为我国沙尘暴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文章通过对瓜州县企业主导的沙漠化治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得出的结论为该模式为类似企业履行"企业的社会及生态责任"提供了可借鉴的示范推广模式。
关键词:
瓜州 沙漠化成因 治理模式 效益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倪国华 郑风田 丁冬 喻志军
首先用"公地悲剧"理论解释了民勤地区石羊河来水减少和民勤地下水超采的现象。对民勤绿洲沙漠化过程的进一步归纳梳理发现:经过多年的过度开发,民勤水资源的"公地"问题已经由人类内部争夺水源的问题升级为人类能否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问题,用经典的解决"公地悲剧"的办法已无法解决民勤绿洲面临的沙漠化威胁,需要从更高层级的制度设计入手,将宝贵的水资源用于恢复生态,而不是用于农业灌溉。
关键词:
民勤 水资源 公地悲剧 沙漠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然
甘肃省民勤县在沙漠化治理的探索过程中,提出"生态事业转移"的基本构想并在小范围试点中获得成功,从而为我国沙漠化地区生态治理工作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思路。本文基于经济学视角对民勤生态事业转移的探索进行理论分析,解释项目试点取得初步成功的原因,并对试点推广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一方面证明项目推广将会遇到障碍,另一方面证明劳动力转移问题才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点。政府应当对体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变量施加影响,从而为生态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关键词:
沙漠化 生态事业转移 劳动力转移
[期刊] 征信
[作者]
向光俊 刘明明 景慧
在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县域小微企业生存较为困难,且由于自身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抗风险能力较弱。以甘肃省瓜州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基于信用体系建设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采取的具体举措为例,分析当前县域小微企业在发展实体经济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并从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创建、小微企业自身建设发展、政策引领、金融服务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俊林 吉亚辉 柳建平
民勤绿洲已变为沙源,成为我国干旱、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成为全国甚至世界的沙尘暴策源区之一和生态特级危机区。文章分析民勤沙漠化持续恶化、防沙治沙进展缓慢,"整体治理,局部恶化"的根源是缺水,认为投入产出失衡是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主要原因。民勤乃至西北常年少雨干旱,水资源危机越来越严重,草原生态恶化,沙漠化、沙尘暴威胁国家安全。民勤沙漠化防治要统筹规划,机制创新,科学治沙,要治沙与治穷相结合。力求建设和发展,主张从长远考虑,实施"朔天运河引水工程"和"黄石天运河"引水工程,彻底解决西北地区严重缺水局面,从根本上治理民勤沙漠化问题。
关键词:
民勤沙漠化防治 现状与问题 创新机制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智育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部,东起乌鞘岭,西止甘新省界,是一条东西长约一千公里、南北宽在5~50公里的狭长地带,因地处黄河以西而得名。历史上是我国通往中亚的“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正处于我国三大沙漠之中,北部是巴丹吉林沙漠,东北为腾格里沙漠,西南是库姆塔格沙漠。走廊北部有马鬃、合黎和龙首诸山,成了防止巴丹吉林沙漠向南扩张的天然屏障;南面是著名的祁连山,高山雪岭,全区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见后图)。为了改变甘肃省贫穷落后的面貌,尤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宝慧 张瑞麟
本文依据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理论 ,阐述了制度安排对于实现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沙漠化逆转的关键意义 ,提出激励不相容的制度安排是影响我国沙漠化治理成效的根本原因。指出要摆脱治沙所面临的困境 ,必须加紧进行制度安排的调整
关键词:
制度安排 制度变迁 激励相容 理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孔德帅 胡振通 焦金寿 靳乐山
草原补奖政策实施后牧区后续产业发展对于改善牧民生计状况,保障政策实施效果并促进草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在甘肃省天祝县的实地调研,通过对不同类型牧区的后续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分析,认为不同类型牧区应该根据其自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进行后续产业发展。对于草场经营面积较小,草场质量较差的牧区可以进行禁牧和生态移民,通过设施种植业等进行后续产业发展;将纯牧区现存的联户围栏转变为分户围栏,促进草场流转和劳动力合理流动,都将有利于改善牧民生计,实现草原生态保护目标。
关键词:
后续产业 全禁牧区 半农半牧 纯牧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妤 汤丽 朱江涛
城市治理是城市的各治理主体对城市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目的在于有效地解决城市公共问题,维护公共利益,它是城市政府寻求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文章通过对城市化进程中突出问题的分析,尝试建立起一个由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市民组成的,具有统一领导、综合治理、合理分工、协调高效和低成本等特征的城市治理体系,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治理 治理体系 多元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怀诗 张华 胡文静
本文以信息化为切入点,在关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并以甘肃省为例,在模式创新方面进行了的思考,提出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息化模式 模式创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贾琼 李丽莉
近几年,农村地区基本形成了个体零售店、集贸市场、连锁店、互联网快递、农户直销和进城购买等五种消费品流通模式。这五种模式相互促进融合,构成了农村现代消费品的流通体系。发展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不仅需要政府的财税政策,更需要与金融支农措施实现良性互动,使得各项惠农政策可持续发展。并且做好农村金融服务消费,将使农村消费信贷需求增加,对涉农金融机构业务发展带来良好机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锁成 刘桂环 李岱 李荣生 郎一环
甘肃省陇西县是黄土高原生态脆弱贫困区的典型代表,她的发展面临两对基本矛盾和两难选择。一是农业社会发展阶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矛盾,二是社会经济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与之相对应必然存在两难选择(既要发展经济,同时又要保护环境)。以生态经济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是解决这两大矛盾,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分析陇西县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入手,研究了切合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典型区———陇西县实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常兆丰 刘世增 王祺 王飞 孙涛 刘淑娟 王芳琳
近些年来,沙漠、戈壁光伏产业迅速发展。为了揭示光伏产业对防沙治沙的作用和影响,文章以甘肃河西走廊为研究区,通过调查河西走廊沙漠、戈壁现有光伏产业及其发电量,与植物防沙治沙比较,从光伏转化太阳能、光伏的风障沙障功能以及光伏对植被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光伏产业对于防沙治沙的生态功能。结果表明,沙漠、戈壁光伏产业对于防沙治沙具有十分显著的生态功能,其对于防沙治沙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转化太阳辐射、调节沙漠、戈壁的热力平衡,削弱沙尘暴和风沙流发生发展的动力即大风的功能;二是风障功能和沙障功能;三是集雨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发展沙漠、戈壁光伏产业,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防沙治沙的生态功能。我国沙漠、戈壁面积广大,发展沙漠、戈壁光伏产业前景广阔。沙漠、戈壁光伏产业可望成为继造林治沙、沙障压沙之后的第三条防沙治沙新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志祥 高兵桃 刘嘉尧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村问题的若干决定》指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这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耕地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然而作为自然生产要素的耕地不是孤立的,对于危及我国耕地安全的问题尤其是土地沙漠化必须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文章从公共政策的视角分析了我国沙漠化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沙漠化治理进程中公共政策创新的重要性及具体思路。
关键词:
公共政策 土地沙漠化治理 创新构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樊新华 牛赟 闫春鸣 曾鹏 任小凤 成彩霞 张资良 赵维俊
【目的】探讨不同造林模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关系,促进对沙荒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法】以甘肃省民乐县北滩林场的沙荒地和人工种植的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林、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柠条混交林等3种造林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植被调查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采用显著性分析法分析16个土壤理化指标在土壤剖面和不同造林模式中的差异显著性,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比较不同造林模式对沙荒地土壤的改良效应。【结果】不同造林模式较沙荒地对土壤物理指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0~20 cm土层,其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均减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均增大。不同造林模式较沙荒地对土壤化学指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0~40 cm土层,其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电导率和水溶性盐总量均增大,而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减小。沙荒地和3种造林模式土壤理化指标的关联度数值大小表现为樟子松+柠条混交林(0.479 3)>梭梭林(0.472 4)>沙荒地(0.461 2)>柠条林(0.456 2)。【结论】与沙荒地比较,甘肃省民乐县北滩林场沙荒地的3种造林模式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以樟子松+柠条混交林为最好,其次是梭梭林,而柠条林对土壤的改良效应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