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01)
- 2023(11363)
- 2022(9347)
- 2021(8590)
- 2020(7236)
- 2019(15930)
- 2018(15478)
- 2017(29833)
- 2016(15897)
- 2015(17238)
- 2014(16618)
- 2013(16495)
- 2012(15021)
- 2011(13252)
- 2010(13453)
- 2009(12374)
- 2008(12624)
- 2007(11618)
- 2006(10056)
- 2005(9241)
- 学科
- 企(80625)
- 企业(80625)
- 业(79343)
- 济(70673)
- 经济(70597)
- 管理(67314)
- 方法(31674)
- 财(26690)
- 业经(23992)
- 数学(23266)
- 数学方法(23068)
- 技术(22377)
- 务(21121)
- 财务(21107)
- 财务管理(21090)
- 企业财务(20197)
- 制(16116)
- 中国(16035)
- 理论(14571)
- 技术管理(14463)
- 农(13888)
- 划(13737)
- 体(13474)
- 和(12879)
- 策(12753)
- 企业经济(12536)
- 经营(11789)
- 贸(11645)
- 贸易(11634)
- 易(11346)
- 机构
- 学院(228916)
- 大学(225267)
- 济(99310)
- 经济(97536)
- 管理(95645)
- 理学(82584)
- 理学院(81784)
- 管理学(80781)
- 管理学院(80311)
- 研究(71488)
- 中国(54805)
- 财(47369)
- 京(45623)
- 科学(41597)
- 财经(37943)
- 江(35746)
- 所(35026)
- 经(34566)
- 农(32616)
- 中心(32387)
- 研究所(31590)
- 业大(31039)
- 经济学(30786)
- 商学(28717)
- 商学院(28456)
- 财经大学(28349)
- 北京(28155)
- 经济学院(27891)
- 州(27593)
- 院(26245)
- 基金
- 项目(152539)
- 科学(124019)
- 基金(114158)
- 研究(110916)
- 家(99523)
- 国家(98658)
- 科学基金(87384)
- 社会(74423)
- 社会科(70920)
- 社会科学(70905)
- 省(60717)
- 基金项目(60305)
- 自然(56602)
- 自然科(55511)
- 自然科学(55496)
- 自然科学基金(54664)
- 教育(51055)
- 划(49693)
- 资助(45380)
- 编号(41788)
- 创(38877)
- 创新(35285)
- 重点(34185)
- 部(34165)
- 业(33624)
- 成果(32350)
- 发(31803)
- 国家社会(31775)
- 教育部(30022)
- 制(29935)
- 期刊
- 济(109264)
- 经济(109264)
- 研究(65219)
- 中国(45151)
- 管理(43881)
- 财(41793)
- 科学(32815)
- 学报(32701)
- 农(28073)
- 大学(25481)
- 学学(24469)
- 技术(24089)
- 教育(21730)
- 融(20896)
- 金融(20896)
- 财经(20168)
- 农业(18719)
- 经济研究(17934)
- 业经(17737)
- 经(17580)
- 技术经济(15571)
- 科技(13476)
- 问题(13282)
- 业(12637)
- 财会(12510)
- 贸(11564)
- 现代(11430)
- 商业(11359)
- 策(10725)
- 经济管理(10488)
共检索到340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佳颖 马艳艳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联合学研机构推进科技合作,利用市场力量主导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主板装备制造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主导产学研合作(广度和深度)对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结构性权力(来源于企业的层级权威、网络中心性和资源掌控)在其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企业主导产学研合作广度和深度对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绩效均具有倒U形影响;进一步考察企业结构性权力的调节作用,发现企业层级权威和网络中心性会弱化企业主导产学研合作过度广化或过度深化对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的负向影响,但企业资源掌控会强化企业主导产学研合作广度或深度对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的倒U形影响。文章基于产学研合作主体之间的主导-从属关系拓展了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并将企业的结构性权力引入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效应分析框架,为装备制造企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实践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巩轲
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构成产学研合作体系,以企业为主导,三者环环相构,互为支撑,创造高效率的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项目申报,以及高质量的市场推广和行业合作。江苏奥神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奥神集团)主要从事高性能纤维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服务。奥神集团现有参控股企业9家,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并通过对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创新体系的建设和科学运作,已经成为国内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道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巩轲
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构成产学研合作体系,以企业为主导,三者环环相构,互为支撑,创造高效率的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项目申报,以及高质量的市场推广和行业合作。江苏奥神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奥神集团)主要从事高性能纤维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服务。奥神集团现有参控股企业9家,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并通过对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创新体系的建设和科学运作,已经成为国内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道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玉强 宁凌
企业主导型的产学研合作以其保障产学研合作的市场化导向和资金来源,提高产学研合作的效率和效益等优势,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好评和推崇。但由于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有着自身性质的限制和外部偶然的因素,同时难以形成稳定的长效机制、完善的筹资机制和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严重影响了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而构建新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要树立市场导向的理念,凸显企业的主体地位,发挥政府的推动效应,同时注意在特定的产学研合作领域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导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
企业主导 产学研合作 反思 解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琳
本文选择2010-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了管理层权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管理层权力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不同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的不断增大,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和创新产出的效率的提升,即两者显著正相关;机构投资者由于其异质性对管理层权力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具有不同的影响,即交易型机构投资者抑制了管理层权力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正相关,而稳健型机构投资者则能有效增强高管权力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正相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乔为国 孔欣欣
从企业视角看,通过主动调整自身在产业链中角色定位、乃至改变整个产业链构成,从而进行变革式创新是一种重要创新形态。基于典型企业深度调研,本文首先提出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创新8种基本形态,包括延伸型、迁移型、客户挖掘型等。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共性特征,包括相比传统产品或工艺等创新形态更为综合、信息不对称是制约条件、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等。本文还分析提出,既有一些创新政策工具针对该类创新仍可发挥作用,但还需要更广义的政策工具,如知识与信息网络支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永明 俞晓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微观主体和产业创新的重要载体,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创新体系是提升产业自主创新水平的关键一环。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近年来在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及重点产业链等方面成绩突出,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扩容,但产业自主创新水平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存在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合作不紧密、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等问题。通过梳理分析江苏产业自主创新总体现状,剖析现有不足背后的主要原因,认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是一条能够有效解决当前不足、提升产业自主创新水平的关键路径,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玮
2011年11月14-15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年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期继续刊登这次大会上的领导讲话、重点发言及其他会议成果,以飨读者。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洪联英 刘栩君
文章利用中国微观企业数据,从契约不完全视角探讨关键设备进口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阐释了关系专用性投资在两者之间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在契约不完备和关系专用性投资存在情形下,关键设备进口会抑制企业技术创新;但当增加准供应商市场厚度时,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得到提高。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关系专用性投资尤其是无形资产专用性投资不足是造成当前中国企业过度依赖关键设备进口和长期技术创新能力递减的根源。此外,当交易面临较高的进口来源国政策不确定性以及与进口来源国交易更加频繁时,企业进口关键设备面临的卡脖子问题得以有效缓解。这表明,政府在注重“扩进口”与“促创新”政策中,要注重无形资产专用性投资的投入与培训,避免过分依赖进口关键设备而陷入技术卡脖子境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德智 孟祥云 贾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景龙
在当今社会中 ,国家推动技术革命和技术发展的战略作用非常重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主要要解决企业创新的基本原则、根本目标和主要规划等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一些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方向性的问题。因此 ,要正确选择企业的创新战略。
关键词:
企业发展 国家政策 技术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辉
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战略选择不当、创新管理不系统是我国国有和民营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三大难题。培育创新能力 ,正确制定和选择创新战略 ,加强创新的系统化管理是我国国有和民营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 ,提高创新效率的关键路径。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效率 创新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义志 贺蓓 徐成
本文试图结合我国的一些成功企业,分析在当今国际竞争中,如何利用技术创新提高我国企业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塑造我国现代民族品牌。
关键词:
相对劣势 顾客驱动 国际竞争力 技术创新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王玉民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企业行为。企业行为的内在机制是企业的价值导向决定企业的目标,企业目标决定企业的经营模式,企业的经营模式决定其技术路线。为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必须依次解决企业的经营模式、企业目标,根本在于端正企业的价值导向。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价值导向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的四点办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学军 易蓉 高燕
文章以首次全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活动中江西省的企业家问卷调查为样本,采用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影响企业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的特征和规律,并构建了企业创新关键成功因素层次结构,从而为企业找准提升创新成功率的途径提供借鉴。
关键词:
企业技术创新 关键成功因素 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